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17|回复: 2

七旬老翁五十年坚守工艺诚信待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0 16: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世有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达,这老三行也不再是专耗体力的活了。但在益林镇中心菜场,还有这么一位年近70岁的豆制品加工户李大爷,五十年如一日,坚持用传统工艺加工豆腐、卜页,虽然比常人多出几倍的劳累,但生意一直较好,成为益林镇市民称颂的诚信商户。
    李大爷家住益林海陵河南岸。1964年跟着父亲偷偷学做豆腐。那时为了既不耽误到生产队做工挣工分,又能做豆腐卖赚外块。李大爷的父亲常常将工艺做到一半的豆腐让他赶完,或者做完的豆腐让他乘着天未大亮挑担到邻村售卖。时间长了他就对父亲做豆腐的工艺了如指掌,什么浸豆子、磨豆浆、点盐卤,全部烂熟于心。
    成家后,李大爷借着家住益林街上的优势,逐步将做豆腐当作立家生存的基本技能。他每天凌晨一点钟左右起床来到制作间,用石磨子将先前浸泡好的黄豆磨成浆,再将豆浆放到直径1米左右的大铁锅里烧熟,最后将专门的盐卤点到豆浆里,用纱布将一包的豆腐放到一个正方形的本板框里,一包新鲜的豆腐就算制成了。制作卜页的工艺比较麻烦些,必须一边搅拌豆浆不让它沉淀,一边用小勺子将豆浆均匀的浇在卜页夹子里,一层浆一层纱布,裹好后压实。最后还要把卜页一张一张的从纱布上剥下来堆放在一起,所有程序来不得半点马虎。每天两、三包的豆腐和20多斤的卜页做下来,李大爷常常腰酸背痛。但看到一位位熟悉的老主顾从他那里买到称心的豆腐、卜页满意而去时,李大爷的心里仿佛像吃了蜜一样的甜。
    谈起做豆腐的工艺,李大爷说,黄豆要挑没有杂物和霉变的上好的豆子,浸泡豆子的水要清洁卫生,泡豆子的时间既不能短也不能长,磨豆子时要细磨慢放,烧浆要全部烧透,点盐卤子要确到好处等等,李大爷如数家珍。谈到现在的豆制品越来越不好吃时,李大爷说,现在的人没有以前勤快了,磨豆用起了豆浆机,烧浆用上了不锈钢的蒸锅,有时浆未煮熟就点卤了,就连黄豆有时也用劣质的豆子。凡此种种,即使做出来的豆制品外观上没有什么两样,但口感极差,营养也不高。难怪我们有时从集市上买回来的豆制品难吃呢,原来做豆腐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哩。
    李大爷说,现在做豆腐的人家大多改了工艺,不但是为了省力气,也为了多出产品,尽管利润空间上去了,但都欺骗了顾客,这失去的不仅是做豆腐的工艺,恐怕也失去了做生意的诚信。几十年来,李大爷做豆腐一直坚持把好原料、工艺、价格三道关,掺杂霉变不好的豆子不用,非铁锅烧煮豆浆的豆腐不做,短斤少两的产品不卖。从李大爷的话语我听到的分明是一份执着、一份坚守。
    50年的做豆腐生涯,李大爷也见证了益林城镇发展的变化。过去集镇也就海陵路和人民路一条十字街,街上做豆腐的也就二、三户人家。现在益林镇区街道扩大到八纵八横,大小农贸市场就有七、八个,做豆制品的加工户少说也有20多家。但李大爷坚信,他做的豆制品是街上最好的。
    从李大爷的豆腐摊出来,晨光万道。李大爷豆腐摊前的顾客络绎不绝。豆制品散发出的浓香味弥漫在市场的上空,飘向远方。
发表于 2011-11-20 20: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需要这样的文章,来介绍我们本地的特产。革命家瞿秋白说,中国的豆腐世界第一;我认为,我们县内硕集、东沟、益林的豆腐是第一中的第一,真的很好吃。
发表于 2011-11-23 18: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硕集百页蛮有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3-29 18:33 , Processed in 0.01988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