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独上兰舟

[[转贴]] 词学基础讲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21: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湖风情仇 于 2010-11-21 10:53 发表
很不错词学探讨


谢谢,欢迎常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21: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大家晚上好。
我们今天继续说词——舍得词学基础讲座(十)。
因为今天要多说一点人物传记,所以讲座时间大概要略长点,请各位见谅。今天大致分为二部分内容,一是人物介绍,二是作品赏析。下面就开始今天的讲座内容:
做文著论,写诗填词,有作者就有评者。而作者和评者往往是互相轻而视之的。常常,在作者看来,评论者只会理论上的说辞而在写作上不行。在评者看来,作者构思堆字没理论性的基础,其作品也难以尽善。作家只会动笔不会说,评论家只会说辞而动不了笔,此等互相轻视之风古已有之,乃“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之“文人病”的主要表现之一。能评能论而又作品极佳,兼而优者,有吗?确实不多,但,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个人,就是这样评写俱佳的一代文豪。以其作品之影响力及其在文学理论上的划时代的意义,称其为文豪,毫不为过。这个人,就是今天要说到的,在谈诗论词时,尤其是讨论词学时,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人,她就是---李清照。
我请好友“大漠弯弓”(小蛇)做了一幅李清照的画像,现贴如下:
[url=http://b51.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bac6d60aed7ecad5c8a9e53ed043097c042124424b447c937606e94a40ced98f75b7cae67335263b43d4ea54e90b6da7bd654db58742d1159fb3aff75c17bdade65cfd601219256190eecb3fdb6bd437c876ea43&a=51&b=51][/url]
舍得称此女子为文豪,盖不仅尊其文学上的成就,也景仰其浩荡坦博的胸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她的《夏日绝句》。仅这区区20字,就足以令众多男儿为之汗颜。人都说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殊不知其文笔的豪迈气概,丝毫不让于苏辛等豪迈派代表人物。
一千多年来,不论谁在谈诗论词,李清照是谁也绕不过去的一座巍巍高山。曲子词,本为艳科诗余,历来逃不出被文人狎戏轻视的流俗境遇。它以往最常被使用的地方,无非就是宴舞升平时,青楼歌伎处。最早的词集是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不论其作者名气多大,它实则就是用于休闲风流之用的一个歌本而已。苏东坡以诗为词,以豪迈取代温艳,确实为词正了名,但就词之文体之本质而言,终非归于词之本质正体。而正是李清照提出的“词,当别具一家也”之论,有助于为词之文学地位奠定了不同于唐诗,且与唐诗并驾齐驱的辉煌地位,这方面她功不可没。李清照的《词论》并非洋洋洒洒几万字的豪篇,只有区区几百字,但是其影响力,已远胜诸多词家大论,其对词的尊体观点,开一代文学之先,可叹,可敬!
要是详细说起她的生平及其作品论述以及思想体系,一本专著也说不完的。大家对她都很熟悉,所以舍得也不重复絮叨了。只想对其做一简要介绍,我们的目的是了解并学习其作品精彩可借鉴之处,有助于我们自己词作水平的提高。今天,就以李清照其人其作为题做专场讲座了,呵。
上期我讲了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和她的作品。李清照是与她同时代的一位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1084.2.5--1155.4.10.),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齐州章丘)人。生活在北宋与南宋交替的时代中。史上文人常以“易安”来称呼她,或叫她“李易安”,我们以后也会这么称呼她。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李易安之号,大概是取之这句中的“易安”之辞。历经磨难后的她,希望天下局势安定,生活平安吧,她为自己的住处也命名为“易安室”,自己则称号为“易安居士”。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属于士大夫家庭,从小家庭文化方面的熏陶就非常好。他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乃苏轼的学生,家中藏书万卷,文笔也是非常了得。她母亲来自于一个“状元”家庭,其文学修养也非常好。在此等书香门第教育下,尤其她父亲的熏陶下,使得她从小就工诗善词,基础教育非常扎实,在她年方16时其诗文便已远近闻名了。17岁时,此女就嫁人了。嫁给了谁呢?嫁给了大她三岁的赵明诚。这个赵明诚也不是一般人物,他是北宋宰相赵挺之的第三子。
而赵挺之呢,可是与当时的权臣蔡京势不两立的一位大人物,宋史中为其立有传记的,可见《宋史·赵挺之传》。出身豪门也不算什么,赵明诚在历史上有名气也不是因为娶了李清照,我们前期也讲朱淑真的婚姻,现在谁也不知道朱淑真的老公姓什名谁,知道了也没意思,他属于被历史忽略的角色--即使他娶了朱淑真也没用。赵明诚则不同,他所以史上留名,不仅是因为李清照,更是由于他对古代《金石学》的杰出的贡献。他的成名作《金石录》在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
可能不少朋友对《金石学》还比较陌生,舍得在这里借机简单介绍一下,也算和大家一起丰富一下史学知识。
这个《金石学》其实也不算今天的题外话,它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易安女士的生命历程,有着牵扯不断的缘分和干系。说白了很简单,《金石学》,其实就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考古学。主要研究的就是中国古代的铜器和石刻,金属和石刻制品最易保存而不被腐烂和风化,今天所见的大多数文物,也尽是非金即石啊。所以,一“金”一“石”,合而称之“金石之学”。这金石学也算是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吧,专门研究一些出土的文物,或者传世的宝贝。从西汉时候开始,就已有人研究所谓的《金石学》了,研究古代文字、考释古铜器、整理竹简、记述古迹等等,这不就相当于今天的考古工作吗?以前都是零散地研究和个人爱好,到了北宋,这金石学就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了。当时,众多的大学者都热衷于对金石学的研究,几乎成了一种时尚。这期间的佼佼者,当然就有我们说的赵明诚了。
我们熟悉的文学大家欧阳修,就是此道中人,他算是这个学问在宋时的开山立派之人了,他的《集古录》是一部金石学专著,收录了上千件金石器物呢,这是学术史上第一部金石考古学专著。赵明诚的《金石录》比他的还丰富……,这方面内容说起来一年也说不完,在说下去就偏题了,咱就不多说了。我们现在可以知道了,以当今的角度看来,赵明诚在当时至少是个考古专家了。夫娼妇随,这易安女士如此博学精明,自然也不白给,对《金石学》之精通甚至不亚于赵明诚所学。赵明诚所著的《金石录》,其实就是在易安的帮助下完成的,易安还为这部著作题写了《序》,要说明的是,千年之后,此作保存至今。
为什么我用这么多口舌来说这《金石学》呢?我们说了,赵明诚是个“考古学家”,家中不仅有藏书丰富,当然更有无数的稀珍文物(即今天所说的“古玩”),这可是一大笔令无数人垂涎的财富啊。就象现在,哪个文物收藏家研究者,家中不藏几件宝贝呢?如果把一半故宫里的文物放你家里,看别人惦记你不?呵呵。所以,我们的主人公李清照,喜也因金石,悲也缘金石。金石学是他丈夫的事业,夫妻举案齐眉,共同研究,相濡以沫,痴迷于“考古”学问的快乐之中。在屏居青州那段时间里,是他们夫妻最快乐的日子,也是赵明诚最出成果的时期。
然而,金石也是酿造她人生悲剧的根源,易安后期之不幸,也与这金石有着大大的关系。当时,金人入侵,国家破败,丈夫故去,悲恸凄惨。携带这些丈夫生前所遗留的大量文献和文物,颠沛流离,一个孤单的弱女子如何是好?李清照就是李清照,她怎么办?从她写的《夏日绝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忧虑的其实不仅仅是个人的困境与得失,这是对当时宋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的一种讥讽。丈夫的故去,大量的资料及文物丧失于战火之中,诚然是很大的打击,但她“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她忧虑的更是国家的安危。她深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样的道理,可见,她是个眼界宽阔、深明大义、学识通达的一个女子。面对金兵的肆虐,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一个爱国的文人,一个不让须眉的弱女子。
她的身世非常的坎坷,在此不一一述说了。值得一提的是,历经劫难后,关于她再嫁一事,又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不去看她的文学贡献,却专爱以其伪道学对其人进行人身攻击,相当的卑鄙龌龊(其实这类人现在也不绝种的,大可一笑带过,一脚碾过就是了)。
好了,如此重笔介绍李清照的背景资料(更多更详实的资料,大家可自去查询翻阅,很方便),也会使我们对她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也常对朋友们说,写诗词,就是写人生。读诗词,也是在品味作者的人生,同时在和自己的人生品味进行交融。诗歌作品,是心情文字,有什么样的境遇,当然就反应了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心情,也自然就使用上了什么样的文字。我们修习“文法”很重要,它是我们抒发心情的重要工具,但是不要忘了,它仅仅是工具而已,为我所用它才有价值。若我被它牵着走,那它就没任何价值可言,甚至会减低了“我”的价值。
易安词作留传到今的其实不多,我们现在就结合前期舍得讲座时所理解的词学知识,对其进行赏析。不多赘言,先从她的这手知名的小令说起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写风雨,写落花,风吹雨打催花去,这样的手法,其实从孟浩然的《春晓》诗就开始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写的人多了,可大多都是从铺叙的角度描写的。但是,易安这首小令,将“风雨”联系到“落花”却别出心裁地通过问答的方式写出的,可谓是独具匠心了。全篇语句清浅,以明白话为基本的写作风格,但又不是大白话。我们品味再三,可以读出其语工意新,张驰有致的词韵词味出来。同样类似景致的描写,我们知道唐时的韩偓是这么写的:“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蔷薇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与之比较,易安的写作手法应该更胜一筹。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来描述,更具人气,更灵动。
这首小令妙在,所刻画的人物内心世界非常生动。写的是闺中女子在春天时寂寞的心绪,词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也非常饱满,寥寥几句后,便跃然破纸而出,令人如有亲临之感。这就是我说的“人气”,也就是词中的人文意义。这是一首惜春词。“昨夜雨疏风骤”,因昨晚喝了点酒,不胜酒力,故而沉睡一夜,到早晨醒来时酒劲还没过去呢,却已惦记室外的花事了。一夜風雨,花儿想必凋謝了不少。所以就问侍女(丫鬟)外面的花儿如何了。侍女回答:海棠依旧在开着。女主人便说道:知道吗?这时节应该是花少叶肥了。主婢一问一答,巧妙地表現了惜春之情,霍然生趣,也避开了单纯伤感的描写。“绿肥红瘦”已经成为名句而被人传唱至今了。易安用辞之妙,可见一斑。
我们在赏析这阕词的时候,要注意这句“试问卷帘人”,应该是这个小令的“关节”处。承上而启下,看是舒缓之句,实则语透情急。急什么?关注花事啊。词中的“卷帘人”说是“海棠依旧”,而她却更正为“应是绿肥红瘦”。一般讲,小令没什么诗词意义上的章法可言,但是如能在小令中体现一种变化和错落的感觉,当是小令的“提神”之处。这里的“试问”,体现的就是一种转折,“试问”在问什么呢?省略去了,我们却知道她在问花事,精练如斯,却又自然令人会意。两个叠句“知否,知否”,叠的非常有味。这看似是对侍女而说的,象是一种纠正,其实,更是对她自己说的,可以看成是急于纠正(侍女的说法),也可以看成是沉吟自语,那么,结句“应是绿肥红瘦”,其实就完全是作者沉浸在自己的思想想象中了。词外之味,透出的是一种寂寞情绪下的自感自伤之意。
如梦令 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后唐庄宗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
⊙●⊙○⊙▲ ◎●◎○⊙▲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 ⊙●◎○⊙▲
如梦,如梦叠句残月落花烟重。
⊙● ⊙●  ⊙●◎○⊙▲

上面是《如梦令》的词谱。易安所填,正是依这个谱所制。这个谱是正格,除此之外,还有五种变体。名称的来历,是因为这阕词本为唐庄宗所制。原来的名称是《忆仙姿》,后嫌其名不雅。又因词中有“如梦,如梦”的叠句,所以改为《如梦令》。这个词调,还曾被称为多个名字,如《宴桃源》《不见》《比梅》《古记》《无梦令》《如意令》等等都是它,知道就可以了。可参考《钦定词谱》所注。
在讲近体诗的时候我说过,五绝字最少,却是近体诗中最难写的。词中的小令,犹如诗中的绝句,看着字少简单,实则极难写。“小调要言短意长,忌尖弱”(填词杂说)。前人词话有云“词不难于长调,而难于长句。词不难于短令,而难于短句”“词字字有眼,一字轻下不得”,斟字酌句,当是填词的必备功课。尤其是词牌规定的平仄声调,是不可马虎的。其实,看词谱时,有标记◎或⊙的字,是所谓可平可仄的字,也不可轻率填之。要注意不要形成孤平等词律上的忌讳。
比如这个《如梦令》的词谱中,第二句是◎●◎○⊙▲,第三字◎和第五字⊙就不要同时平或同时仄,我们在讲句型的时候针对六字句就说了,一般适合采用●●●○○●这样的句式,句守律句时,就尽可能地严守平仄谱。
我们再来看一下易安的另一阕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也叫《胜胜慢》。还有几个称呼如《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等。易安这阕《声声慢》,押韵在《词林正韵》的第十七部。叶入声“锡”、“职”、“陌”、“缉”韵。这个词调变体挺多的,按《钦定词铺》看,共有十四个分例。词谱注云:“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以晁补之、吴文英、王沂孙词为正体;仄韵者,以高观国词为正体”。我们注意到,若依正体(高观国词)看,上片的第四地五句应该是四、六节奏,而易安给变成了六、四节奏。上片的煞尾依正格多为三、五、四节奏,被易安变成了三、三、六节奏。
按理说这都属于不合正体的,但没办法,李易安在词学上的地位太强大了,清时编辑的《钦定词铺》也得认可,所以把她的词也例为一个变体体例。姑且列出如下: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 ○○●●●▲
乍暖还寒,时候正难将息。
●●○○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摘。
●●○○○▲ ○●● ○○●○○▲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 ○●●▲

易安这阕词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起首的七组十四个叠字,可谓是古往今来诗词“叠字”用的最出神入化的典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勾画词人心境的叠字,将词人自己在国破、家亡、丧夫之后痛苦沉郁的心绪描写的细致入微。读之再读,使人不卒忍读,却又不得不读。品味这组叠字,其实是具有清晰的层次感而非随意堆砌的。这几字使得“内、外、动、静”互相协调勾连,白描式描写,议论式述谈,或者类于临摹式样的手法,在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来下笔的,互动互连,互为补充。
我们看“寻寻觅觅”,这是一个动态描写,寻什么?觅什么?其实,没有想真正的要找什么东西,而只是反映了一种百无聊赖,下意识的迷茫状态。东寻西觅的,体现的是一个焦虑的心态。我们自己有时也会有这情况,心情焦虑时,手足无措,坐也不是卧也不是的那样。正如上期说到的朱淑真的词中写的那样“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异曲同工,各有所长,只是,易安锻造的更为精致。接下来的“冷冷清清”呢,与前面的“寻觅”之态形成了对比,写的是一个静态,是寻觅的结果。
用“冷清”反衬“寻觅”,让你寻无可寻,觅无可觅,如此茫然失所,自然而然,就过度到了下面的一种感叹之言“凄凄惨惨戚戚”。这“凄凄惨惨戚戚”比之“冷冷清清”之空无态的描写,是更进一境的意趣。孤独,伤感,凄凉……无以言复!此等描写手法,情景婉绝,实属古今之绝唱,真乃“公孙大娘剑手”也。如前评家所言“连下十四个叠字,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一句三境,境境相扣,层层递进,互为补衬而惊绝古今。
说起这叠字,按理讲也不是易安的独创,她也可能是借鉴了李上隐《菊》中的句法“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义山写的工巧,易安则做的更为精妙,大家手笔,也常常是拿来可用,关键是看你怎么化而用之了。我们写诗填词,也常常会想到借古人的句子,这本正常,但要学会化用,切要修炼的化之无痕。有的初学的朋友不知道化用,甚至有的人把古句一字不改的就拿来套在自己的诗作之中了,是为笨举也。
上阕十句,是从大的时空背景处写起的,写的是时节的清冷,铺垫的是主人凄凉孤苦的情绪背景。上片所述之景物形态皆是日常很熟悉的情景,自然朴实却生动凝练。这里,“乍暖还寒”反映的是时节。“三杯两盏淡酒”是主人的形态(饮酒浇愁),而“雁过也”则是借物以寄思远,旧时雁又来,韶华付流年。下阕过片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摘”。说到这“满地黄花”,多是认为这是秋景特点,该作品应该是写秋色时分,词意也以悲秋为主调。但是联系到上阕的“乍暖还寒”,则生出许多歧义来,有说是写春的,有说是写秋的,议论纷纷。
一般习惯的讲,“乍暖还寒”当是写春用语,没有听说写秋天时还用“乍暖还寒”这话的。那“满地黄花”呢?却又象是写秋的,黄花,多是以为写菊花的。菊花当秋,也说的过去。那么,这阕词到底是写春寒的,还是写秋凉的呢?历史上大多评论家多是以秋而论之。舍得私人以为,季节应该是写在春时,而作者的心态却是深秋。道理上讲,环境和心态是可以互相影响的,可以境由心生,也可以心随境变。在这阕《声声慢》中,一个“乍暖还寒”实际上就确定了季节所在。
一般的讲,上片写景,多为实写,以“乍暖还寒”来写时令,很自然。同样也在宋代,刘清夫的《玉楼春》词中也这么写到了它:“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这也分明是写春啊,“柳梢绿小”即是春景无疑的了。想易安一代文学大家,文学功底极其深厚,不至于乱用这个“乍暖还寒”吧。再说这个过片的“满地黄花”,也不一定就非指菊花而言的。迎春花也是黄色的,况且,春时的“菜花”也是黄色的,司空图的《独望》一诗中“绿树连春暗,黄花人麦稀”写的就是油菜花。所以,黄花未必就一定是菊花。
填词而言,上片实写,下片则多为虚写了,下片之景则多取决于作者的心思想象而成。说到秋意,则是作者本人的心态则是秋意深深了。此时的作者已经是历尽劫难的老妇了,年华之秋为一秋,悲凉感怀也一秋,词语诗意,颇可理解。还注意到上片的煞尾“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旧时相识---这不正是去年飞走的大雁又飞回来了吗?私以为,这里应该说的是大雁北归之象,扣合的是“乍暖还寒”之时。这些评论,不合以往惯例解释,纯属舍得个人见解,以供听者参考。
在下阕中,还要注意这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以“黑”入韵,属于押险韵了。艺高人胆大,于此也是一例,呵呵。关于这阕《声声慢》因为大家都比较熟悉,相关评论也很多,舍得在此就不多做分析了。我们都知道易安是婉约派的词风,其实,由于身世心态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词的风格的变化。早期的李清照词作,那是属于“婉丽”的词风,而后起的李易安,则是属于“凄婉”的风味了。如前面说的这个《声声慢》,无疑反映出其“凄婉”之典型特点。说到“凄婉”,我们自然也会想到李后主、小山、朱淑真、秦少游等人,同属此类。
易安还有一首反映这类风格的词作是《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其词风也是”凄婉“如斯。这种凄婉的特色,实际上也开辟了南宋现实主义词作的一个先章。南宋朝廷偏安杭州,丧权辱国,时被侵扰。大可影响文人忧国之心,小可波及恩怨离恨。易安的其他一些词作,也大多反映此种心态思绪,表现在词中则是---“又凄婉,又劲直”。婉约词中,凄婉乃一主流词风。清时的沈谦评论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对这类词的推崇,也极重视我们今天所讲的李清照。顺便提一下,刚提到的这个《武陵春》,其结句“载不动许多愁”,也疑是易安借用秦观的一首词中之句“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
关于两位宋代的女词人朱淑真和李清照,就先介绍到这里吧。以后在做词论讲座时,还会陆续介绍其他词人的大作,共同学习探讨。今天耽误大家很多时间,舍得在此深表谢意,再见!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21: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我们今天继续说词——舍得词学基础讲座(十一)。

在今天讲座开始前,我们一起来把玩一首小诗: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这首七绝诗的特点很别致,别致在哪呢?就是它可以倒着念,依然是合乎格律的七绝。而诗的意思却又别有风味。倒过来读,这诗就变成了: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舵。

具有这样特点的诗叫回文诗。回文诗其实有多种多样的。历史上文人们花样翻新,藏头的,嵌字的,玉连环的,轱辘体的,词的曲的,律绝的等等等。发展到后来,其实就已经是一个艺术门类了。史上最壮观最有名的的回文诗是《璇玑图》,横列29字,竖列29字,八百四十多字的一个大方阵,横着竖着斜着都可以成诗,交互读,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也可成诗。三四五六七言不等,按一些很较真的人的统计算,内藏七千九百五十多首诗,这还没找全呢。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将文字游戏玩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就已经不是游戏而是艺术了。

写回文诗虽然可以看成戏作,却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及巧妙的构思,历代文人玩者颇多。写诗填词看重的不仅仅是谁读的书多,更在于其一个“巧”字。严羽谓之“诗有别才,非关书也”,意也在此吧。我们上面看到的这首回文诗的作者就非常有名,他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说到的一代文学巨匠---苏轼。

先贴一幅苏轼的亲笔手迹,也使我们对这位前辈词人增加点亲热感:





要是讲苏轼,可不好讲,主要原因是他太家喻户晓了。即使不懂诗词的人,说起苏东坡来也不陌生,可以不爱吟诗填词,却不能不爱那令人垂涎的“东坡肉”吧。央视《百家讲坛》上,康震老师大讲“苏东坡”,说的比我好,所以,我就不对他的生平多做详细介绍了。俺免费给康震老师做个广告吧,希望都去看看《百家讲坛》的苏轼系列,听了后会很有趣,也很有益的。苏轼是个文学大家,自不必说。他们一家子都很厉害,“唐宋八大家”中,他们老苏家就占了三大家,父子三人(他及他爹苏洵、他弟苏辙)榜上有名。

舍得在这里是做词学基础讲座,不是在讲故事,所以,虽然苏轼其他方面才学抱负更厉害,但咱们只说关于苏轼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也好使我们借而鉴之,学而用之。

苏轼(103718日-11018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们最常称呼他的是“苏东坡”。他已不能仅仅用多才多艺来形容了,而是在各个文化领域皆为一代领袖,成就极高。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如此全才者当属罕见。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辟豪放词风)、书法则名列北宋四大家(苏、黄、米、蔡)之首,绘画上,他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如此多方面的全才,反映在他的诗词作品及诗学理念上,必定有其独到的思想光辉。在诗词领域,我们今天先关注一下他的诗学的理念体系,了解一下苏东坡是怎么看待诗词的。在中国诗词艺术领域,他的影响太大了,以至于所有爱诗之人,都不能忽略他。我们同样也不能。东坡论诗言论很多,其理论体系不仅源自于他“读万卷书”而打下的扎实的文化底蕴基础,也来自于他“行万里路”的社会实践经历。

他写过大量的诗词作品,其中,描写了人物、兽虫、亭台、江河、古迹、山岳、湖海、泉石、园林、风雪、雷雨、花木……罗列如此种类繁多的题材写作,反映了他大量写意传神的佳篇精制,我们就要问了,他是怎么琢磨的,他是怎么看待诗词的?下面简略阐述一下他的诗词思想,以饷各位诗友。

首先,从最基础的基本功学起,守规守法,是他一贯的主张。诗闻九皋,当学老杜。他言之“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因为杜甫写诗非常严谨,写物极工,有规矩法则在,所以,“可学”!他的名言是“学杜不成,不失为工”,就是说,你即使写不出老杜那样沉郁顿挫之神韵,那么你也能学到他严谨精工的治学精神。端正态度,“写物之工”,乃是学诗的第一要物。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写诗“写物之工”,那是必备的基本功,没有基本功的扎实铺垫,没有底蕴的厚实积累,就很难表达出什么奇思妙想来的。

换就话说,没有基本功,你也难以有什么“奇思妙想”的诗意,偶尔的一时心血来潮,那叫冲动,而不是诗意。动辄主张可以不拘、可以不工来表达所谓的激情诗意,言之“以辞害意”者,其实都是荒唐的借口,为自己贫瘠的文化家底找借口遮羞而已。


其次,“写物之工”那是基本功,合章守法那是遵循“游戏规则”,如果诗词仅仅一个“工”字还算不得好作品,那不是诗人的追求所在。东坡又说了“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他推崇老杜的不仅仅的是老杜的一个“工”字,更推崇老杜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提高诗人的语言艺术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东坡的总结是,清警精到,化俗为雅。“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融化”(竹坡诗话)。“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今无”这是他在《赠诗僧道通》中的句子,写出山里的烟霞景色,能含有蔬笋新鲜气味的诗,自古以来就很少。诗人作家们的才力不足,关键在于基本素质不足,浮躁而不守工,不求新,不求雅。化俗为雅的能力就大大的缺乏。清丽警拔,语贵创新,要的是在工的基础上,更要新奇独特。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诗须要有所为而作”(《又题柳子厚诗》)。东坡强调写诗的生活实践性,反对为写诗而写诗的那种“酸馅气”。年轻时的苏东坡就有这样的观点“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己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我们注意这里写到的“不能自己”,其实指者就是一种创作的激情而言。写诗作文,应该抱有“有所感、有所为而发”这样的宗旨。我们常说到的“诗言志”,其实也是这意思。情至而不能自己,块垒待发而无法抑制,这时候,一种情绪之下就是一种创作的冲动,不管这样的情绪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这样写出来的诗,抒发的是自己内心的块垒,是一种自然的情绪释放,相信大家也都有一定的体验的。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不管如何,它是有为的!自己有写作冲动时,易出好诗,那种命题作文,则常常强人所难。

苏东坡象现实主意诗人杜甫那样,是在民生艰难,仕途坎坷的重重压力下,悟懂了一个诗人应该走的正确的创作方向。他的这种“诗须有所为”的创作思想,也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其四,体气韵味,精敏豪放,挥洒自如,诗由我心。我们都知道苏轼是个豪迈派的词人,所谓的豪迈派风格,虽然不源于他,但自他而起,却鼎足词坛与历来的花间派及婉约派分挺抗礼。使得宋词因此变成百花齐放,繁华似锦,为中国文学发展奠定了一派独特的风格取向。

所谓的豪迈派词,其实,主要主张的是以诗为词。什么叫“以诗为词”呢?,就是象写诗那样去写诗,着重的是文字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词的“曲子”特性。豪迈者,婉约者,就风格而言是对比鲜明的,所以,两派词人也并不总是相融的。李清照对苏东坡的词作就颇有微辞,质疑他不尊体。甚至指出他在格律上的一些错漏之处。苏子是当时北宋中叶后的文坛领袖,他的文学成就前面已说了,非常巨大。他的诗作有二千六百多首,词作有三百五十多首,相对于填词而言,他更应该是个诗人。

对于词的尊不尊体于他而言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或者是习惯使然,或者是他就有意使词的风调如此豪迈起来,以使其适应自己坦荡豪放的胸襟。“为我所用”应该是他的一贯风格。在词风盛行的北宋年间,如此一代文豪不识音律是不可能的,虽然他不一定会擅长自度曲来创调,但是,倚声填词对他来讲应该不为难事。但以他的性情、品位、以及坎坷的经历,花间词调肯定不合他的口味,婉约缠绵也不是他的追求,一颗为民不平之心,报国爱家之心,才是他心中最大的块垒。

即使填词,也是率性地豪气大发,不羁英气,大胸襟的鼓荡,自然就反映在他的笔下了。所谓豪迈,其由人也。开辟一代豪迈词风,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对词的文学性的追求,对词的性情志向上的表达,更甚于其音乐性的依赖,这就是苏轼豪迈派词风的本源所在。

限于时间关系,对于苏子的诗学思想,舍得说的并不全面,只是针对我们初学者,择其所需而言的。更重要的是,能反映他理念的,还是要看他自己的写作是如何写的。理论和实践总要结合起来才是完美的,也是应该追求的。如舍得讲诗词评诗词的时候,第一强调的就是诗词的结构性,大局观,舍得在自己的诗词写作时,也就自然地注意这方面的严谨性。我们多熟悉一种理论体系,自然会在写作中自觉地去实践它。不断地完善自己,是我们对美感的追求的永远的方向。

好,现在我们就赏析一下苏轼的一些词作,从他的写作上,探求一些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东西,从而对我们自己的水平提高有所帮助。前面分析词的结构时,我曾经以苏的《江城子》(密州狩猎)为例说明了词的开端和煞尾,现在就还把他的这篇作品拿来,赏析一二。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这个牌子,在《钦定词谱》的名目上你是找不到的。实际上,它在“卷二一下”这里,因为它与《江城梅花引》句读相同,所以被合并到了一个调中去了。这个调,一般的是以五代的韦庄词为准的,以前是三十五子单片的词,到了宋时,开始流行做双调。共七十个字,前后各七句,三十五字。在一二三五七字的句尾,叶平声韵,也有间押入声韵的。苏词的这个《江城子》与我们在《钦定词谱》上看到的不合,它上面实际上属于《摊破江城子》,我们在前期讲了,所谓“摊破”就是在原词上加字加句了。

所以,这阕词的词谱,我们不去查看《钦定词谱》了,现将“参考词谱”列如下:

江城子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句)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句)仄平平(韵)

这阕《江城子》,看起句写的“老夫”,实际上是正值苏轼年富力强的时期,这时候的他,踌躇满志,英思洋溢,志在青云之上,正准备在仕途上大展拳脚的时候。词文笔法是模仿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的豪放风格,一任诗思倾泻,万丈瀑布高悬,淋漓尽致,满篇豪语,豪迈如斯。一反五代以来凡词必不离那种男女之情及春愁秋怨的风格之羁绊,我以我笔写我心,词为我所用,文笔达我思。“老夫聊发少年狂”只这一起句便使人有惊世骇俗之感,峥嵘突兀,夺人眼球。我在前面讲词的开端时提起过,词之起势,当可“造势”,这一句之造势,可谓之势不可挡。让人看到一个狂放高傲之形象。

造势而起,“左牵黄,右擎苍”紧随跟上,连环相扣,颇有李白之“奔流到海”之气势笔调。起句扣题,也是我在讲解词的结构时强调的,看着几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描写,紧扣其“狩猎”的主题,让人一看就知他在干什么。“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接续起句,这里就说明狩猎队伍的阵势了,“锦帽貂裘”是说他们的服饰,“千骑卷平冈”则是描写狩猎时的一种阵势了 ,驰骋千里,猎场喧嚣,一个“卷”字就都给概括进去了

上片的煞尾挺有意思“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里的“太守”是指苏轼自己,全城的军民都很拥戴自己啊,为了报答一下大家的拥戴和支持,咱得亲自出马表示一下啊,扬弓搭箭,那气势,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不亚于三国时期的“孙郎”了。这里的“孙郎”说的是谁呢?其实他借用的是个典故,孙郎者,三国孙权也。《三国志·吴志》中记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孙权出行时遇上了老虎,马被老虎给咬伤了,孙权“投以双戟”杀了老虎,够牛的。苏轼在这里,得意地把自己比做那时的孙权,要想“狂”,当然得有点狂的资本才行,把孙郎搬来当成了自己(想象),好使。

下阕的过片,是在意上对词的一个提升。“酒酣胸胆尚开张”这句,气势上是和上阕连贯起来的,酒壮英雄胆,借着酒劲,胆也肥了,正手痒着要施展呢。注意这里的“尚”字,炼的非常好,算是这里的词眼所在吧。一个“尚”字,把这种蓄势待发的劲头就表达的的淋漓尽致了。“尚”在这里有一种欲动的动感,可以看做是心中积累的块垒,憋着劲的那个“憋”。再往下看,“鬓微霜,又何妨”,呵呵,这里又扣合上了起句的“老夫聊发少年狂”,鬓角已经发白了,是年岁已大的意思,老了吗?不服老,鬓角挂霜又何妨!很口语化,却又非常凝练。词之气脉,一贯注此,令人鼓荡不息。环环相扣,步步递进,其写作手法不服是不行的。

再下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又是用了一个典故,这句,其实才是全词的中心思想所在。他不直接写自己如何希望报效国家,如何高喊口号,而是借用一个典故的比喻,艺术地把自己的志向和心情表达了出来。那么,要弄懂这句,就必须要知道这句里的典故是什么意思。在汉文帝的时候,有个叫魏尚的太守据守云中,抵御匈奴是屡立战功。可是后来因为一次虚报战功(多报了几个匈奴的首级)而被罢了官了。后来,文帝听取了一个叫“冯唐”的意见,赦免了魏尚。就是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宣布赦免令的。这里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了“魏尚”,自己如此高才大志,什么时候朝廷也能学学汉文帝那样,派一个“冯唐”一样的人来宣布重用自己呢?怀才不遇,却充满期待。

从狩猎写起,写的挺热闹,其实心思琢磨的还是在政治上的抱负,他更希望在仕途上的“亲射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的煞尾,写的坚实有力。其实表达了词人已经是急不可耐的心情了(只要你给我机会,只要你给,我就能出大成绩)。自信,自豪,狂傲,而踌躇满志。展现词人的雄心大志。

这词的写法,上阕写情景,写阕写心情。煞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他最终的志向,面对北宋后期金人的不断侵扰,苏轼其实是有政治抱负的,愿意领命抗击,不甘于朝廷一味的软弱求和。这样的煞尾,其实也是紧扣词题的。射狼,射虎,射杀那虎狼一般的“匈奴”之辈,大宋文人,不乏这样爱国之士,如上期我们讲到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后来的陆游的那首《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腔热血,天地可昭。

转头看,可悲的是现在一些所谓的精英文人,满口“理性”的幌子,缺少的就是这种大气和硬朗之气,透过所谓理性的幌子,他们实际和当年的秦侩口气如出一辙,软骨症是也。舍得在此顺便鄙视一下!

要讲的很多,但今天是周末,舍得就不多占用大家时间了,先讲到这吧,谢谢各位,并祝各位都美美地过个好周末!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21: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晚上好。

我们今天继续说词——舍得词学基础讲座(十二)

关于宋代词人的名篇佳作,其人其事,我们在前期讲了二位女士(朱淑真、李清照)和一位男士(苏轼)。在后期的讲座中,舍得会在适当的时间里,继续对宋词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进行一一介绍,和大家共同赏析及学习。但今天开始,舍得准备用几次讲座的机会,重点说一下“词话”的话题。

所谓词话,就是对词、词人、词流派进行评论,并对词的本质、写法及表现手段进行议论阐述的一些论著。词是宋时兴起并发展的一种文学形式,当然,最早的词话也就产生在了宋代。据记载,杨绘(宋)所作的《时贤本事曲子集》,是最早的词话了。我们前时讲李清照时说到过她曾写有一篇《词论》,也算是词话了。宋人有不少词话问世的,如王灼的《碧鸡漫志》、胡仔的《苕溪渔隐词话》、周密的《浩然斋词话》、吴师道的《吴礼部词话》等等。舍得今天重点推介的是沈义父的《乐府指迷》以及张炎的《词源》。

其实,流传到现在的大多数词话都是由清朝人写的,比如《窥词管见》(李渔)、《雕菰楼词话》(焦循)、《白雨斋词话》(陈廷焯)等等,仅舍得这样非专业人士就知道至少不下数十部。说诗论词的,清时人似乎更热衷,这可能与当时的“领导人”的爱好有关系吧?乾隆皇帝就喜欢附庸风雅,他这辈子差不多写了十万多首诗吧,在数量上,连被称为多产诗人的陆游都对他望尘莫及。按金庸的话来说,他诗写的不咋样,却到处题诗、碑刻、盖章、赋联,所到之处,肯定题字“到此一游”,非常令人讨厌。皇帝老儿喜欢这口儿,写的再臭,别人也不能罚他款,更没人敢砸他的砖,呵呵,这是题外话了,暂且按下不表。

清时的“词话”很多,其中不乏佳论名言,也是非常精彩,有很多真知灼见。但是,我们为了认知词学的本源,还是先到宋朝去看看当时的人是怎么论词的。原汁原味的宋词词话,也许使我们更接近词的本质核心所在。舍得首先推介《乐府指迷》和《词源》,原因是,舍得个人认为这两部“词话”对学习者帮助更大,关于作词的原则、写法及基本概念,说的更细致,于我们而言,也就更实际。尤其是张炎的《词源》,其中对词的体制及意味上的论述,对于一个学词人来说,甚至可用“修词宝典”来形容它,今人说它“足为词家之圭臬”,毫不夸张。实际上,《词源》对后世的影响,对后世词学词品的艺术指导意义,是不可估量的。那么,我们就从《词源》开始说起吧。

说到《词源》,就不能不说到它的作者---张炎。张炎是何许人也?在宋元交替时期,有四位最著名的词人,被称为“宋末四大家”,其中,张炎就占据了一席之位。他在当时诗词界的影响可想而知。其余三位是周密、王沂孙、蒋捷。张炎(1248-1320,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其祖上甘肃天水人,后南流迁移到临安(杭州),他本人也就出生在江南的一个贵族之家了。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多才多艺,能诗会画,有极好的文化底蕴,所以,他才有基础可以成为后来的词坛名宿及词学理论家。其经历大起大落:生在富贵大院,惹祸逃亡十年,本来人称“春水”,终成落泊“孤雁”。----张孤雁,张炎也。这个人的故事太多,咱这里没时间说,只说他写的《词源》吧,书归正传了:

《词源》分为上下两卷的,上卷呢,主要是对词的音律(词乐)的介绍,说的非常专业,非常细致。记得前几期舍得曾经简单介绍过关于词乐的一些概念,还用钢琴做比喻来说名那“七音十二律”呢,对这词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详细看一下《词源》的卷一,说的很详细,比喻的也很生动。我介绍“宫、商、角、徵、羽”这五音的时候,也就直说其名,然后用西乐的简谱来做比喻,说的很笨,有些朋友都没听明白。可是这张玉田就是真的厉害了,他把这“五音”说的很生动,分别解释为“土、金、木、火、水”,用中国传统的五行相生相克来套上了,非常形象。

他甚至,将十二律,分别用家庭里的辈分来比喻,对十二律间的关系比喻的也很形象,如:


律吕隔八相生
黄钟为父,阳律。三分损一,下生林钟。
林钟为母,阴吕。三分益一,上生太簇。
太簇为子,阳律。三分损一,下生南吕。
南吕为子妻,阴吕。三分益一,上生姑洗。
姑洗为孙,阳律。三分损一,下生应钟。
应钟为孙妻,阴吕。三分益一,上生蕤宾。
蕤宾为曾孙,阳律。三分损一,下生大吕。
大吕为曾孙妻,阴吕。三分益一,上生夷则。
夷则为元孙,阳律。三分损一,下生夹钟。
夹钟为元孙妻,阴吕。三分益一,上生无射。
无射为来孙,阳律。三分损一,下生仲吕。

关于《词源》上卷,舍得在这里就不多详细介绍了,我们重点对下卷做一赏析。为使大家理解更方便,舍得在这里试以自己的语言解读,间或引用原文,特此说明。

《词源》下卷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音谱  、拍眼  、制曲  、句法  、字面  、虚字  、清空  、意趣  、用事  、咏物  、节序、赋情、离情  、令曲 、杂论。下面择其重点来看下:

1,音谱。

古人制谱,是按律制谱,以词定声的。曲谱有法曲,有慢曲。若是法曲,其声就非常清越,激扬。若是慢曲,其声就偏于流美,舒畅,悠然。我们在接触古典音乐时,常见到“法曲”这个名词,那么,这个“法曲”是什么?传统的说法上好象不太一致。有的说是来源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在隋唐时,外来音乐与汉族的清商乐的结合,乐器多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这类的,可想而知,相当于打击乐,管弦乐,合奏而鸣,阵势也是比较震撼的。白居易有诗云“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江南遇天宝乐叟》句)。

还有一说是唐玄宗时成立了一个“法部”,这个法部由一些优秀乐工组成的。玄宗懂音律哦,他就组织一帮乐工成立了这么个“班子”,因为这个“法部”在一所梨园成立的,所以,也叫“梨园法部”。这以后,那些唱曲演戏奏乐的人,就也被称为“梨园弟子”了。所谓“梨园”代指戏曲班子的称呼,也是由此而来,有皇家背景呢,呵。法部演习的乐曲便是“法曲”。不管怎么说,法曲就是这样的一些乐曲,由于其所用乐器的原因吧,其声清越,也是可以理解的。关于词乐,《词源》的上卷说的比较多,这里就不多介绍了。重要的是,这里强调曲谱与词的字声是要搭配协调的。

古时人做词时,同时在旁标注有乐谱的,做完了就让歌者按谱去唱。如果唱出来发现唱辞与曲调不合的,立即就修改。这里介绍了一个例子,说做了词,交给歌者唱了,都挺好,只是其中有句“粉蝶儿、扑定花心不去,闲了寻香两翅”,这里的“扑”字唱出来很难听,于是立即就改了,改成了“守”字,就很顺畅音谐了。

这说明啥?字的发声特别重要,常说的五音,分有唇音、齿音、喉音、舌音、鼻音,那么,表现的轻重清浊也就各有不同,对音乐的影响也就不同了,该清音的,你用上了浊音字,该上声的,你却用了去声字,唱出来自然就不协调了。所以,所以说,填词的时候,对字的声韵要求,比写诗要讲究的多。不是只分出平仄就完事了,还要对这四声分别区分对待。古韵表里,对平声字是不分阴平阳平的(这是现代是分韵法),但是要分清音和浊音的(可在学习字的“反切法”时做相关了解)。

有些字音在词里是可以互相替代的,比如“平声字”可用“上,入”替代,但有些是不可以的,必须严守。现在我们应该理解了,为什么说写古典诗词要用古韵,尤其是填词的时候,绝对不可以采用所谓的“新韵”。不论选哪个词调(词牌)填词,词调都是已经确定好了的,你要做的是倚声填词,即使你不知道这个曲子是什么样的音乐,但是,其词谱还是确定的,比如该用入声的,你在新韵里找不着,又不懂得替换之法(用新韵者多数是不懂的),乱凑一个上去,岂不贻笑大方?那么为了你的新韵去修改词谱吗?你又何必标上这个词牌的名,又何必来填词呢?词调不同,其韵味风格也自不相同,“名曰小唱,须得声字清圆”,小唱慢曲,各不相同,若能仔细品味其中音乐感,对于填词写作自是大有益处。

关于“拍眼”和“制曲”,专业性太强,这里忽略过去,咱先不说了。下面继续说“句法”和“字面”。

2,“句法”、“字面”“虚字”。

《词源》中对句法的要求很简单--“词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阕词中,不可能每句都写的高妙精彩,但是对关键的地方,也就是所谓“词眼之处”,一定要深加雕琢,修炼,不可放过。

全篇词中,也不要求你句句都是亮点,舍得在做诗词谋篇讲座时也曾强调过这样的观点,要有“红花”,同样要有“绿叶”。要有主角说唱,也同样需要有配角捧哏。其实,我在讲《炼字》的时候也说了,诗应有诗眼,词也有词眼,上片下片还各自有眼,每句之内,尚且也有句眼所在。重要的不是哪一句写的多么出彩,而是全篇的整体搭配和协调。


昨天看了一位朋友的作品,我先夸了她的某些句子写的特别好,精神,出彩!但是,接着我就指出了这个单看很好的句子,与全篇的结构是不搭调的,作品中所选取的“意象”之间互无联系,那么,零散而互不相干的意象的组合,能表现出上佳的“意境”来吗?

张炎所说的“要平妥精粹”,说的很精准,就是要整体结构要好,平妥自然,再深雕关键句,才能绿叶托起红花艳,配角不抢主角的戏。我们也常看一些相声段子说的,这捧哏的总抢逗哏的饭碗,这段子还咋说下去呢?道理是一样的。巧的是,《词源》中举的苏东坡的《杨花词》的例子,舍得在前期讲座时也举例过:“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此等炼句,可称的上是“平妥精粹”了,平易之中有句法,只要贴切,便是好句。还有些例子也罗列如下,大家共赏之:

凤阁绣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美成(周邦彦)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邦卿(史达祖、梅溪)
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邦卿(史达祖、梅溪)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吴梦窗(吴文英)
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吴梦窗(吴文英)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白石(姜夔,白石道人)

关于“字面”,实际上就指“文句中的字眼”。张炎在这强调的是“词中一个生硬字用不得。须是深加煅炼,字字敲打得响,歌诵妥溜,方为本色语”。除了《词源》之外,不少词话都很推崇吴梦窗(吴文英)的词在“字面”上很讲究,后期讲座时,如果时间允许,我会专门介绍他的。还有贺铸(贺鬼头)对字面也很讲究,说开了,所谓字面,就是炼字。舍得系列讲座中,关于炼字也有专门讲座,可参考相关讲义。在此不多说了。关于“虚字”的使用,我们在讲词的句型时说过,主要是在一字豆,二字豆,三字豆中多有体现。这类的虚字,用的要贴切,不能有生硬牵强的感觉,不然会有生造做作的印象。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要用之得其所”,要善于虚字实用,贴住实字,而要避免虚字虚用。

3,清空,用事,咏物。

大家注意这个“清空”二字,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词学理论了,谓之“清空派”。清空,是一种词的风格,其说法就源自张炎的这个《词源》。张炎年轻的时候,特别崇拜姜白石和史梅溪,尤其是对姜白石的“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之句,倍加推崇。要是说来,姜白石(姜夔)也当真是个绝代的大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飘逸空灵,为人聪俊灵秀却又有些孤标傲世。一如那种小说传奇里出现的才子典范。这男子才多与女子色绝是一样的,曲高而和寡,高处不胜寒。姜白石一生困蹇,怀才不遇,捎带着为其一叹。

我们说到张炎的这个“清空”,是要结合作品来的。其实,我觉得可以拿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来理解一下。清空,也是一种诗词的美学风格,有时候,这种诗词所具有的风格品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只有在读作品时,才能自我觉醒地体会到这种风格和韵味。比如司空图在说《二十四诗品》的时候,他也没法用语言解释说明哪种诗品是什么样,说明书一样的解释,对诗词这种文学艺术是无效的,所以,他就很聪明地形象地采用各种意象,能代表或接近这种风格的意象,能使人联想到相应的品位的意象来解说。

我尤其反感将古诗用现代语言翻译过来这种做法,诗词的魅力就在于其语言的精练组织,你用白话给翻译过来,无疑将它最典型的美感特点就给翻没了。这如同将中外诗歌互相翻译一样,翻的再好,也是属于再创作,根本就没有了原作的那种美学上的品位了。要想读海涅的诗,就去学德文,用德文去读他的诗歌。要想歌咏普希金的诗歌,就去学俄语,用俄语来读他的《自由颂》。要想学习或欣赏中国古典诗词,也是同样的道理。

张炎推崇“清空”词风,举例说明的就是姜白石的词作,如疎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称其为“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入神观飞越”。

关于“用事”一题,说的其实就是词中叙事。大家都知道,诗言志,词言情,要想说事讲故事,去看小说好了。可是,情志有时也需要借助事端的情节来衬托或做前提背景的,所以,情之表达,总要因人因事而起的,这样,就时常要在词中写上“事”的,这在词中,叫做“用事”。张炎叹之“词用事最难,要体认著题,融化不涩”,这是对“用事”的一个基本要求。既不能变成单纯的讲故事,写情节,又要借用'所用之事',就比较难了。比如上一期我讲到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狩猎),这阕词就是在“用事”。

去打猎算一“事”,引了二个典,一个是自比“孙郎”,一个是自比“魏尚”,这也算“事”。能将这些事揉合到一起,又不被“事”所喧宾夺主,而让“事”为自己的抒情言志服务,这就是他强大的艺术塑造功力。苏轼在这里的引典,实际上是借用了诗法中的引典之法,所以称他的词为“以诗为词”,也是常说。我们在讲“引典”这个课题时,一再讲究的是“引典无痕”的要求,情同此理。《词源》举例也是用的苏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永遇乐),用张建封事(注:张建封,字本立,唐玄宗时谏臣。苏轼引用的是“张建封父子与关盼盼的传说”)。

例白石的“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及“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下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用的是少陵诗(杜少陵,杜甫也)。

关于“咏物”以及《词源》的其他议题,因为课题比较大,限于时间关系,周六我们再继续讨论。今天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21: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晚上好。
我们今天继续说词——舍得词学基础讲座(十三)

今天继续对宋末张炎的《词源》进行解读。与其把《词源》看做是个词话,不如把它看做是一本词学学习的教科书。其对词学本质及规律的认识,有前人经验的总结,有张炎自己的感悟,也有对于词学之美学的普适价值的经典提炼。赏析《词源》,其实就是在探询词的真味在哪里。
在今天说张炎的《词源》这本词话前,不妨先说一说“舍得词话”吧,呵呵。舍得认为,我们在阅读《词源》这类词话时,甚至在学习其他诗词理论或写作方法时,都要有一种“大”的审美意识做基础。也就是说,要先认识到美的通感效应,认识到艺术创作最基础的最通用的规律性的东西,这才是最关键的。诗词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如果没有基础的艺术创作理论做指导,如果没有艺术的感觉来触摸你的思路,只是生硬地按格按体的填塞文字,那么,你所写出来的东东则很难被称为真正的诗词。
什么叫艺术的感觉?说的通俗点,就是一种意会上的美感。艺术所带给人的那种美的享受,就是这种美感。那么,艺术创作中的所有手段和过程,都是以获得这种美感为终极目的的。我们在诗词创作中,应该视每一项对诗体的原则和要求,都是构成这种“美”的要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词的“规矩”是美之构件,词之意象布局,也同样要符合这种美感的要求。只有牢牢地把握整体的旋律感,才能更好地调动每一个跳动的音符,才能更合理而灵动地安排每一篇“乐章”的节奏。
好,我们继续接前一讲,对《词源》中所述赏而读之。先说一下“咏物”这个课题。
咏物----关于“咏物 ”这样的课题,《词源》作者叹之“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其实,何止是吟诗填词,即使是对其他形式的文体而言,咏物同样是个大难题。写山水容易,写风月容易,但是写出你心中的山水就不容易了,而写出你眸中的风月也不是简单事了。我们试着先体会写诗时是怎么咏物造境的。我们在学近体诗时强调了,写景写物,不要写的太“实在”了,诗之写物,其实更相当于中国画中的大写意,大多适合泼墨笔法,而不适合工笔细描。该留白的时候,大胆留白,该渲染的地方,直管泼墨染去。
所以,诗之景物的描写,多是虚写,起句可以稍平而起,那是属于为诗体“奠基”,后面的景物,那就纯属想象中的泼墨笔法了。比如,我们看一下杜甫的这个《绝句》: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比较写实,这是“起句”。就是想飞,也得先踏一下地再起飞不是?所以,起句可以“实”写,但是所谓的“实”也不是真的实,而是灵动的“实”,他写成“鸣翠柳”而不是“栖翠柳”,一个鸣字,炼活了这个“实句”,这是属于实中的虚,写实需要灵动,是之也。下一句,就开始起飞了“一行白鹭上青天”,在意境上品味,感觉他就已经宕开了笔法,“上青天”,青天无垠,如此造境,其实就是引领读者跟着去神思,眼界荡开,眼是心灵的窗户,心怀也自然开阔无界。起承二句,一抑一扬,很自然的就使人入了“境”。
看转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是写景不?是写景,但是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写景了,这句,实则是在写意。雪乃千秋雪,岭可窗中含,这实际上已经是在虚写了,而不是真正的写实。这句不是人眼中直观的如实而写,而是经过思想过滤,重新进行艺术提炼,进而构造出的一种“虚景”了,这种“虚景”现实中是找不到的,那么,这种景色,其实就是属于“意”的范畴了,所谓的情景交融,以景含意,进而代意,盖如是之。再看这绝句的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同样是写意重于写景。不少人评这诗,是以四句皆景来解读的,其实,景物有虚实,即使诗中的实景,也是不可能单纯的只为写景,那么,诗中景色的虚写,实际上大多都是以景代意,虚写之景,就是写意。
艺术表现手段,大体都遵循着相同的美学理念。那么,对填词而言,咏物造境,其实也是离不开情意二字的。写诗时的造境,多是比较大、庄、深而意味比较长。所以在造境意象的选取上,则多取能蕴藉比较深味的景物。即使是一小物,也当可蕴藉深意而发散,进而以小见大,以小写大。而词,则不然。在表现手段上,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词重“清空”,清浅空灵为上。
张炎在这举了几个例子,如史梅溪的《春雨》就是一个典型的咏物词:
绮罗香-春雨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
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在。
惊粉重、蝶宿西园,
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它,佳约风流,
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
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
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这阕《绮罗香》写的是春雨缠绵之景象,利用多角度多手法来刻画。上片写近景,下片写远色,写的是春雨,可是我们在这阕词中却找不到一个“雨”字。没有雨字,却句句透出雨中的意象。引用孙麟趾的《词径》所论:“词中四字对句,最要凝炼。如史梅溪云:‘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只八个字已将春雨画出”。做冷欺花,谁“做冷”?当然是冷雨了,冷雨吹打,也当然就是“欺花”--形象生动,省略主语,却不言自明。“将烟困柳”,那细雨如雾如烟,隐然雾蒙蒙小雨景象。词中写景色,景中要含情,词中的景色不是白描,而是情感的代言人。所以,既不能高深的太飘渺,又不能大白笔直写,看梅溪此词,当真可是情景交融了,用语工丽,意境清幽,处处稳妥贴题---不离雨意。
《词源》在这里还例举了几首范例,用姜白石的和史梅溪的,若能细加品味,都能给人以示范开思,当明其中味道。我为什么总拿诗的写法来比对词的写法呢?我主要是想强调对景物的描写时我们习惯接受的审美的通感,以及个别体裁不同的表现特点,掌握“通感”的普遍性,再结合具体体裁的特殊性,那么,所谓的咏物言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难事。《词源》言之“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告诉我们其实就是一个描写之艺术性的问题。说的是,写的过于细致而真实描写,那么,则拘泥在物象本身的形容上了,自然就拘泥而不“畅”了,这里所谓的“畅”,不仅仅是文字的流畅,而是指这样的描写缺少一种生动感.
什么叫生动感呢?当然是含情之景物才生动啊。那么反过来“模写差远”呢?“模写差远”,就是指太不着边际的景物描写了,云山雾海的,写的太大,太夸张,太虚浮,太不着主题的调儿,我们初学写作时常有这样的现象的。描写物是,本是要“贴边儿”,但是因为笔力不足,写着写着就写飞了,从天山南北,写到大河上下,就是不沾主题的边儿。“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这是最要紧的,写的精彩不精彩那是看笔力了,起码,别离了题儿。关于咏物如何写法,以后我们还会不断地探讨。此节先告一段落。
4,节序--所谓节序题材,就是应时应景之作,中秋来了,写写中秋,元旦到了,题一阕元旦之词。这类题材,“附之歌喉者,类是率俗,不过为应时纳祜之声耳”。也就是说,多是应付时景,凑趣凑意而多容易流俗。比如中秋节刚过去,我们都可能来写写中秋词,可是有几个人能写出苏轼的《水调歌头》那样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精警意深之句呢?大家都来写月,却没几个能写出中秋月之灵魂的。原因是,皆为应时而凑,顺手套熟,了无新意。
张炎在这里例举了柳永的《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说的是清明,也不过尔尔;黄裳的《喜迁莺》“梅霖初歇”写的是端午,也没什么新意;柳永的《二郎神·炎光谢》写的是七夕,这类应时应景的,在我们看来已经很不错的词了,可是却被其说成了“若律以词家调度,则皆未然”,也就是很一般般的意思了,楞没瞧的上眼。那怎么样写才叫好呢?张炎没说,他只是例了几个他认为的好词,算是写节序之佳品。
例如周邦彦(美成)的《解语花 高平 元宵》,我们也看一下: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这阕词,舍得不多加赏析之语了,但是,我们可以品味下,这也确实是笔墨精,感情真,谋篇巧妙,词味绝妙之佳作。这里写的是元宵佳节的情景,自然也是属于“节序”之题了。但是,“节”在这里,其实只是起到了一个背景铺垫的作用。美成写的是什么,其实更是抒发了他仕途失意之郁闷、远离京师之苦楚、不舒坦不爽的心绪。在用笔遣词上,语言格外精粹,在构思布局上,又独出新意。我们可以注意开端起句中的“灯市光相射”这句,铺垫的就是全篇之情调的背景氛围。
还可以再注意一下起句的“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这两句,我们也体会到那句词论之言,遇二同句,能对则对。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这起句对的多工啊。说到这,想起了前时看朋友填的《临江仙》,那里上下片的煞尾都是二个五言句,我曾言,《临江仙》里的二个煞尾适合对仗,尤其是上片的煞尾应该是必对的,而下片的煞尾可以不必去对。这是题外话了。
关于“节序”,《词源》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写,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只是举了一些好的或不怎么推荐的例子,让我们自己来比较品味。舍得个人理解是,节序之写作,首先应该“避熟,避俗”,大家都写烂了的那些套话,我们就尽量不去写或少去写,而是应该有感而发。在此时节,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把我们自己这感触写出来,就是独特的,就的有新意的。比如,那个“明月”,几千年来都被诗人词人们写的滥滥的了,如果我们还是不加思量的去写,必然习惯性地用上前人用过NN次的手法了。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时明月照古人”,面对古今同样的一轮“明月”,每个人的感想必然不同,把自己的感想写出,就不怕辞穷。他人月下对酒歌,我则可以月下撕纸鸢,他人中秋吟风月,我则可以笔下沾桂香。以我为主,以笔牵动词调,而不是被习惯性的思维牵着走,取决于什么?取决于写作时的真情实感。心无主见,必然就去东张西望的去找别人的句去了,我以我笔写我心,我心自有千秋月。
5,赋情,离情---这样的话题,如同前面说的“咏物”一样,其实是很大的课题的。前面我们一再说过,诗言志,词说情,但如何赋情于词中,却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的清的。所谓“离情”其实也是属于赋情的范畴之内的,只不过,自古离情别恨,都是诗词的主材料,所以,对“离情”单独列出,只不过是强调一下而已。在刚讲的“节序”一题时,我就强调了以情为主,以自己的真情为主,才能出好词文。其实,在说“咏物”之时,强调的也是情之一字。我们须记住,无情之景物,是入不了诗词的。那么,词之用情,到底该如何用呢?
“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这两句,说的其实是词的真味。从有诗歌时起,男女之情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其他的所有情感,都是男女之情派生出来的。没有男女情,则无家庭可言,没有家庭,谈什么亲情?没有人类家庭的繁衍,哪来的家国可言?所谓的爱国爱乡之豪迈之情,又何尝不是爱自己的家的眷恋之情呢?我们翻开《诗经》看到的第一篇,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之句。人之本,就是情。正说情,那是真爱,邪说情,那是淫荡。词,不过一文学载体而已,词体本身不具有什么情感或道统可言,不论是正说还是邪说,其实皆出于填词人的词心。
同样一阕词调,可以填成情真意切的佳词妙调,也同样可以写成艳科淫荡的小曲,在于什么?在于如何去看待品味理解这“情”之一字。赋情于词,手段是次要的,用心才是第一的。“词婉于诗”,“婉”是什么意思?乃是其词体可以更自然朴实地表达人之本性的真情感。清浅道白,花前月下,“莺吭燕舌”之际,任谁不会摇动心神而情随所溢呢(除非你不是人)?不必介意写的多么缠绵暧昧,只要是真情感,只要不是虚情假意的堆砌强凑,只要是自然的诗意流淌,那就是好的。情到真切时,邪念自然无,写自己的真性情吧,让那些传统的道学家们的慷慨岸然君子貌,见鬼去吧。
所谓“赋情”,首要是“真”!具体的写作手法,那非一朝一夕可成极致佳境的。有一个真字,事半功倍,技巧性的东西一点都不难。
这里,还是引用《词源》中的一例吧,赏析时品味其情,兼学其法:
辛稼轩《祝英台近·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时间关系不对这阕词做详细赏析了,但为了赏析方便,在这里注释一下:(1)祝英台近。也做祝英台令。(2)分钗:乃古代风俗,夫妻或情人离别时,有将钗分成两股,各持一股,当做纪念。(3)南浦:原义是南面水畔,但在诗词中常用来代做“分别之地”(我们也可借用的,呵)。(4)倩(qiàn),在这里做动词用,当做请或借的意思。
好,关于南宋张炎的《词源》,用了而次讲座的时间,舍得所做的领读赏析,就先到这里吧。虽然它内容还很多,但不做一一解读了。我们赏析词话,领略的是其审美之品位,借鉴的是其做词之通法。其实看来,真正的词话,还是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做出的。对词的理解和爱好,使我们愿意浸淫其中,痴醉于其中的至上乐趣。多看,多写,多学习,多用心,就是最好的修词之道。
舍得词学基础讲座,还将继续下去,希望朋友们和舍得一起,共同享受这词道之乐趣吧。谢谢大家



[ 本帖最后由 独上兰舟 于 2010-11-25 21:19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26 16: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6: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了也去写词。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22: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分析家 于 2010-11-26 16:07 发表
学会了也去写词。

等待欣赏大作。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9: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晚上好。
我们今天继续说词——舍得词学基础讲座(十四)

前两次讲座介绍了一部词话《词源》,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词话,尤其是对初学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很具体的指导意义。很多“词话”都是对各词家的词说长道短的,说来说去其实也没说出自己的什么东西。评头论足容易,立论创说却不简单。《词源》的作者张炎,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夸夸其谈,他说的都是很实在的具有学词指导意义的内容。
他很重视词的音声格律的技法,提倡的是“词以谐音为先”,提倡的是“声字悠扬……不忍绝响……余音缭绕”这类的美学意义上的词风。他坚决反对“忘声”“失律”这样的轻视词律之为。所以,《词源》的上卷,主要说的是词乐,几乎就是关于词乐的一本教科书,识乐谱,通乐理,精声韵,是填词的基本功。而《词源》的下卷,无疑是一部《填词指南》.其列出的音谱  、拍眼  、制曲  、句法、清空  、意趣  、用事  、咏物、赋情等词学理论,几乎是词家必知之理论基础。我们简单的赏析了,还可以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学习品味的,例如《乐府指南》等都值得我们去阅读赏析。
词话暂时先介绍到这里,今天,我们继续赏析宋代词人的精彩词作。在赏析的过程中,享受词的美感,领略词的风貌,理解词的本质,进而掌握填词所需要的理论技巧及感觉。今天,想重点说一对晏家父子俩。老子叫晏殊,儿子叫晏几道。父子二人皆是词学史上具有建树的优秀词人。虽然二人词风不同,背景不同,但是我们仍然放在一起欣赏。
天大地大,舍得认为还是亲情最大,将二人风格迥异的词作放一起同时欣赏,不仅因为他们是一家的人,也更便于比较和鉴别类同风格的词作品。先说一下晏殊吧。先看一幅他的画像,以示亲热,呵:
[url=http://b51.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bac6d60aed7ecad5c8a9e53ed043097ca092e0c37fa9f99c416e4a45b859a71f70bdf25c0b67ee3423747a69142f96439119158549cd653e0ed442e9d47400f45d8fb2331c6d8028e06d1633fa9c058a5f842b36&a=58&b=51][/url]
晏殊,北宋前期的著名词人。官位做到宰相级别,自幼多才,十四岁时就做了进士了。为人谦和,性情挺好,爱喝点酒,属于一个“太平宰相”,事儿不多,也不操心,闲来饮酒吟诗弄曲,日子过的是相当的惬意。说他性情好,是他善识人才并举荐之。我们熟悉的范仲淹、欧阳修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晏殊能写善写,著作很丰富,据说有一百多卷的文稿呢。《珠玉词》是他词作的代表文集。关于他的个人生平情况,网络上大家自可百度去,舍得这里不多介绍了,我们主要重点看一下他的作品,先看一阕《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我们一看到这个《浣溪沙》,最熟悉的肯定是这过片的两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很多人只是知道这两句话,却不知道这么脍炙人口的句子,出自晏殊笔下。其实,严格的讲,这两句名句,也不完全是晏殊写的。晏殊做此词时,只想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这句,因为《浣溪沙》的过片这两句是要对仗的,他百思千转都想不出这对句该如何来对了,卡在那了。要说晏殊这人性情随和,这就体现出来了,他找到官位比他低很多的一个叫王琪的人来了,这王琪是晏殊以前在扬州巡视时候认识的人,仅是个主薄,官位很低。但这人诗写的很好,晏殊就求救于他了。王琪看到上句后,略一沉思,挥笔就写出了“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句,对的既自然又工巧。把个老晏喜欢的手舞足蹈连连称妙,当然就采用了。这故事,也是宋人词话里传下来的,舍得也没亲眼看到,呵呵。
这阕词,就是一阕闲适的诗酒篇。消闲愁,感光阴,一个富贵宰相也没什么大起大落的坎坷可言,叹叹光阴流逝,填点闲情小词还是可以的。
词的开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夕阳西下”的情景,举杯小饮闲呷,听家中歌伎的演唱,一切照旧,和去年没什么不同。可是,没什么不同,为何还要发问呢?“夕阳西下几时回”实际上是一个问句。这个问,其实更应该看做是一种感叹,是一种深层次的哲理上的反思。间或,带有一丝伤感吧。
前面先介绍了过片的那两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也可以看做是惜时伤春之语吧。这个对仗句之精彩,其实也出乎词人自己的想象,它所产生的美学效应,不仅是作者本人,甚至千年来每个读到此句之人,都会为之一叹。每个读者,都会结合自己来读它的,这就是诗词所产生的美学震撼力,穿越时空,润及到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花落去”,叶落去,大自然的规律是也,谁也无法改变,看春去春来,看时光流逝,能怎么的?只能是“无可奈何”!“燕归来”时,却已是又一年的光景,"似曾相识",又不相识,那种恍惚的感觉,无形中带给人一种迷思。即使是做为一种闲愁,也通过这样精警精彩而意蕴深远的句子,这闲愁也就不闲了,这就是诗词的魅力,化腐朽为神奇,变平庸为佳妙。一阕词中,只一两句精彩,构成不了什么精彩可言,重要的是那种协调性。
看煞尾之句“小园香径独徘徊”,香径者,无疑是那种残红满地,暗香未尽,但已欲西风雕碧树的形态。孤身只影,徘徊辗转,暗示的是一种心情。用一个“独”字来收尾,有排遣愁思之意,又有旧梦重温,回味前尘之意味。恍惚间惆怅无度,意境上隐约迷茫,余音袅袅。好煞尾!按理说,从词的立意上看,这阕词不过是闲愁消遣,诗酒闲吟之作,但是,因为在写作上注重了较高的艺术性,与以往的脂粉之气还是大不相同的。
本词平白话语中,如此的耐人琢磨,这阕《浣溪沙》可以算做晏殊的代表之作了。
《浣溪沙》词谱如下:
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韩偓 例词)
宿醉离愁慢髻鬟 六铢衣薄惹轻寒 慵红闷翠掩青鸾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罗袜况兼金菡萏 雪肌仍是玉琅玕 骨香腰细更沈檀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一般的讲,下片前两句要求对仗的。我个人习惯理解,把《浣溪沙》当做类于七律的形式来看的,只是减去一句罢了。所以,过片二句对仗,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晏殊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鸾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先注释一下:1,槛(jiàn)菊--就是栏中之菊花。2,彩鸾--这里代指意中人,也有版本写做“彩笺”的。就是便笺或信笺之意。3,《蝶恋花》这个词调,原名是《鹊踏枝》是唐教坊曲。五代时,冯延巳给改名叫《金缕曲》。是晏殊给改成了《蝶恋花》,延用至今。
晏殊这阕词,以“槛菊愁”和“兰泣”开篇,基本上就奠定了这个词的情调是写凄楚之愁绪的,有些模仿花间词中离别相思的声韵。晏殊为北宋初的词人,距五代也近,受“花间”影响也是可以理解的。起端为“移情入景”的手法,用菊之愁,兰之泣,用的是物的意象,表达的是作者的心情。接下来,又以月拟人,还是以物事融情的笔法,非常的含蓄。修辞手段,当真可以借鉴用之。
我们再看一下他关于意象的安排是如何做到的。“菊”和“兰”,是一个层次,到“罗幕”是大了一个层次,再到室外的“双燕”“碧树”“高楼”……等等,最后扩展到了“山长水阔”以及“天涯”……怎么着?这是从空间上由小及大,由窄向宽里写,使境界逐渐地放大,拓宽。从时序上看呢?从傍晚的“明月”之夜,进而写到“斜光到晓”的拂晓清晨了。
另外,在季节上,其实也体现了一个有序的变化,看“槛菊愁烟”是秋中之景色,再到“西风凋碧树”无疑写的就是深秋之色了,这也体现了一个变化的“动态感”。用的深秋之萧瑟凋零之意象,“燕子双飞去”这样的景色描写,其实是起着一个反衬的作用,反衬出闺中女子独处幽幽室中的孤单情态。以秋意来衬托心意,比兴之法,运用相当老辣。
这些艺术上的处理,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尤其是在景色的安排上,我们初学写作的朋友就经常处理不好。写景物,忽远忽近的,忽大忽小的,够随意的,但是却常常表现得很乱。其实,在填词中,写景物就是写情。景色的安排,一定要有所设计,要有一个大局上的设计才好。至少自己心里要有数,自己写的是什么。自己写的这景物,和自己要表达的词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切忌平行描写。所谓的平行描写,就是前一句写了某景物,下句还是写它。即使换了个说法,其实还是说它,毫无新意,毫无变化。在我们讲对仗的时候,有一个词叫做“合掌”,说的也是这意思。景物的挪移,要有动感。景物是死的,不动的,但是,我们在安排上就不能死板了。比如,那个介绍多次的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们介绍过它,他这里精彩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对景物的合理安排,有序化,情感化,意象融情。
我们看晏殊的这个《蝶恋花》,同样感受到这景物的艺术化处理。说的简单点,就是在写景物的时候,不要太随意,要“有心”。谋篇之谋,不可空说。这阕词写作上的艺术特点,就是移情入景,物事相衬,意象选取生动,情境具有感染人的穿透力。看煞拍二句“欲寄彩鸾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就是写人的心理活动了,写的深厚沉郁,特别有余味。
“知何处”是一个问,这个问,反映的是一个“思”,不是真要你回答什么?而是以问代思。这种手法是常见的,使用得当,尤其是是结句中运用,当凭添几许蕴藉,含蓄而幽悠。
因为双节期间大家都很忙,舍得也没闲着,所以呢,今天就说这些吧。晏殊和他儿子小山的词,咱们下期接着说。谢谢大家!




[ 本帖最后由 独上兰舟 于 2010-12-3 19:5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9: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晚上好。

我们今天继续说词——舍得词学基础讲座(十五)

现在是十一长假期间,赏析诗词,文化交流,也是一种休闲方式。所以,舍得群不放假,正好趁这机会和大家共享诗风词韵之美妙。接上期讲座,各位请自备好茶水,我们继续了

我们先来看一阕词吧,今天的讲座,就从这阕词开始: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为什么要拿出这阕词出来?这个词,不过是一公子哥儿给歌女写的思情之词,粗看来,也不过是怀春思情,念旧离别之词。但是,若细心赏玩其中的遣词造句,品味词的结构谋篇,再细看一下其中的比衬手法,我们则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一种美。这种艺术上的感染力,超然于我们传统的理念规范和道德视角,使我们随着文字的跳动,仿佛触摸到了一种自然而优美的旋律,进入一种感思的忘我境界。我们且先不管谁写给谁的,只是感受这种艺术上美的穿透力,就足以让我们得到一种莫大的享受。

在赏析这阕词之前,先介绍一种修辞手法--互文。“互文”的概念对于我们修习古典诗词而言,其实是很重要。互文的意思,也就是互文见义。一般的解释是“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看到这,我们就能联想到,在我们写近体诗的时候,在填词的时候,甚至是在写对联的时候,都能不断地接触到这种上下句需要互动的情况。尤其是使用需要对仗的句子时,上下句没有这种互动的关系,那叫什么?用对联的语言上讲,那就叫“隔”了。写近体诗,不论是律诗还是绝句,那里的句子都是成对出现的,所以,我们常称律诗的句子为“联”,两句一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那么,这上下句,尤其是中间二联需要对仗的句子,如果互相之间没有什么关联,那么,必然使得对仗离散无神,也必然破坏诗体的完整性。善于利用“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就能弥补这种不足。如果把上下句当做一句来写,当做一个整体来写来设计,就会最大程度地避免啊种“隔”的缺陷,也会避免“合掌”现象的出现。

好,回头来看上面这阕《临江仙》。我们注意一下他的起端二句“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其实利用的就是一种“互文”的手法。写景,写境,写眼前之实境,对偶非常工整,意境浑然天成。

说到词的对仗,我在这再罗嗦几句。填词,不是写近体诗,不是写楹联,词中所用的对仗,是不需要诗联所要求的那么严格。字面的词性及意思能对上,基本就可以了。至于寻常所谓的平仄相对,在词中则不严格要求,以平对平,以仄对仄这类的情况,甚至是常见的。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上下句的平仄几乎一样的。上句使用仄声字“合”来收尾,下句收尾之字“缺”也是个仄声字,呵,按一般对仗要求,早被大砖头拍回去了。可这就是对仗啊,词中的对仗。常常就这样,以后见了不要大惊小怪就可以了,呵呵。

结束插话,继续说词。

这《临江仙》起句的“梦后”“酒醒”二句形成互文,起句的“楼台”被“高锁”当然就是指着那昔日欢宴嬉乐时的楼台庭榭了,想起往日情景,如今人去楼空,会是什么感觉?伤心哦。这里所说的楼台,是实写也是在虚写,面对的是荒芜中被紧锁的旧楼台,那记忆中的楼台情景却萦绕在心头,此一“高锁”,隔断的是今与昔,一明写,一暗含,反衬出一种伤感之情。不忍卒睹,寂寥中“帘幕低垂”,这是独处一室中的孤独与空虚。起篇就如此的伤感啊。

接下来“去年春恨却来时”,我们注意这个“却”字,这句里,这个字最是意味深长了。“却”,这里是还来、再来的意思。旧地重游,想起了去年的那段“春恨”之事,春恨情未了,今宵忆旧时。心绪之翻腾,可见一斑。上片最动人之处,在它的煞尾---“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凄艳绝伦之精美之句!对仗极工,经典蕴藉,可谓是妙手天成了。我们注意一下,如同前面起句的“梦后”与“酒醒”那样,“落花”与“微雨”又构成了一个互文。前后互见,表现的是一定的因果关系。

看到微雨和落花,读到这里,忽然想起小时候就背熟了的一首诗“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同样,春雨滋养了春花绽放,春雨又摧打下残红片片。花落时分是特别伤感的,不然林妹妹怎么抗着花锄去葬花呢。这种感觉,是一种通感,所以,在“落花”“微雨”的氛围下,“人独立”,那不是高傲,而是孤寒。“燕双飞”也不是幸福的亲密,而是旧时欢娱情景对此时的一种刺痛。一个巧妙比衬,就能造就了一种意境,一定的意象组合,就构成了一幅凄美之图。

我们应该怎么借鉴这种笔法呢?那就多在物情之通感的角度去寻找灵感吧。这阕词的作者,就是利用了“落花”的意象所带来的联想,表达自己的伤感孤独之情的。因为这种通感的特性,说到落花,他不需要再详细写多少了,让读者自己去品味“落花”具有怎么样的伤感寓意。

我们再注意一下这阕词中,可有什么“伤心”啊、“哭泣”啊、“哀愁”啊这一类的字面吗?呵,再仔细找一下,一个都没有。可是他表达出来的,却是如此的惆怅伤情,如此的令人心碎凄迷。这给我们了什么样的启示?我在点评诗友作品的时候,常常告戒朋友,写一定的情感时,就尽量不要用这情感直白表达的字面来写,比如写悲痛的时候,就尽量不要用类似哭泣啊啥的字来表达。写什么意思,就尽量避开那个意思的直白的表达字句,用意象组合,用景致说话,用动作说话,这样就会使自己的作品有了含蓄之美,有了回味的余地。古人的诗为什么那么耐读?以至于让我们读了上千年都读不厌烦呢?最大的秘密就是在这里!如果,想写悲伤就满纸都是哭字,想写欢喜就全篇都是笑字,那就真的是一杯白开水了---没味!为什么传说中的“老干体”那么令人生厌呢?就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这个道理。

好,词的上片我们看完了,在这只言片语中,只要我们足够用心,我们就能领略到如此之多的美妙意境,就能吸取这么有价值的学问营养。上片主要是写景致,我们看到了景致所在,其实感受到的是一缕情的流淌。我说了,写景就是写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诗词写的修辞基本功,熟练掌握这种技巧,是必须的。在《舍得近体诗基础讲座》的系列讲义中,有相关的详细分析,有兴趣者可来共同参考、切磋及交流。

这阕《临江仙》的全词枢纽所在,其实还是在它的过拍这里---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这“小蘋”是作者寄情于本词的那个歌女的名字。挺平凡的名字,简单朴实的称呼,其实倒也不失一种亲切感,呵呵。蘋,就是现在的“苹”字,苹果的苹。

这里的“记得”二字,起的是一种过渡的作用。一个“记得”,首先是一个“转”的作用,类于近体诗章法中的“转”,我这所说的转,其实是一种“提升”的作用,是由景到情的过变所在,所以,说它是枢纽所在,应不为过。我们比较这阕词的上下片,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这就是上景下情的写法。按词的术语,这不叫“转”,叫过变或过片、过拍等,也就是下片的“起”。但是因为整体结构上仍然是一般的先景后情,看做是转,也无所谓。这里的“记得”所透露出的含义,其实不仅仅是转或“过渡”这么简单,它把词的时间跨度推到了比“去年”更为远的时间点上了。

这其实也到出了上片所谓“春恨”的原由所在,初见时那女子,天真烂漫,娇艳可人,当然是词人眼里令人心动的尤物。“两重心字罗衣”是写小蘋的装束,大概是小蘋所穿的罗衫,上面绣有双重心型的花纹吧。但是,“两重心字”不仅仅是写衣着了,其实也通过这个“心”字,寓意着意有所钟爱,心心相印的含义了。那初见时。但见这小蘋,敛眉半含羞,盈盈不得语,琴音几度,传递着涓涓不尽的情意。所以啊,不用喊那句“我爱你”哦,只须“琵琶弦上说相思”。用弦音表心,用眉目传情,这公子自然会意其中了,如此美妙之情景,令其多年以后仍难忘怀---“记得”。

看下片的煞尾--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又是一精警妙语。这里,其实也算是借典了。我们注意一下这句“彩云归”,有古诗曾云“巫山彩云合,淇上绿条稀”这样的句,语出王融的《和王德元古意二首》。那么,彩云,实际上就是指“巫山云”了。“巫山云”,是源自宋玉的《高唐赋》,是说巫山神女和楚襄王梦合而后终于离去的故事。那么,本词的作者,可能就是借这个典故来暗喻小蘋和他自己的爱情故事的。

明月下缱绻留恋,依依不舍,没办法,缘分不到啊,小蘋最终还是离去了,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再无音讯……。在这煞尾句中,“当时”“明月“曾照”这几个字,是对意象的点染和提炼,意在以月喻人是也。对这个结句,《白雨斋词话》中是这样评价的:“这煞拍,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舍得也感觉妙,但表达不出怎么妙。因为,“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句的解释,只能意会,只能用它自己解释自己,而无法言传。相信各位都能有自己的品味之悟吧,艺术上美的享受品味,有时,语言就是多余的。

全篇看来,上片写的比较委婉含蓄,下片则直率的进行了抒情。两个煞拍,尤其精彩。《临江仙》的煞拍,尽量的对仗起来,尤其是上片的煞拍,最好能工对。《临江仙》的词谱在这就不列了,有兴趣的,可查询《钦定词谱》。

这阕词的作者,其实,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我们上期讲的晏殊的儿子---晏几道。

晏几道(1040-1110),字叔原,号小山,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老疙瘩)。老爹是高官,也算是出身豪门了,但是这小山挺有个性,性情耿直而天真,不愿意追逐俗流。他的性情如此,也导致了他在仕途上没什么大的发展,还因为犯事顿过大狱,做做一般的小官,早早就辞职不干了,晚年,家道中落,也算饱尝世态炎凉了吧。论才学,那没的说,能诗文,善工词,“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

他的词作,属于婉约派的,和秦观齐名,风格也近一些。他和秦观还被后来的评论家们推举为“古之伤心人也”。我们从上面这阕《临江仙》其实也能看出来,他的词“于乐府之余,寓以诗人之句法”,也就是说,也喜欢“以诗为词”,用写诗的笔法来填词,但,却走的却是那种风雅灵秀的风格。可归为婉约一族了。人称他“妙在得于妇人”“小山集直逼花间,字字婷婷袅袅”,秀气工谨是也。说他的词艳,那是艳而不俗。清浅之处,意蕴却极深,可回味性强。小山在词上的成就,接近他的父亲,但在词的艺术造诣上,却超出了他父亲晏殊很多。可能他的人生之路遭遇更多的坎坷吧,没他父亲那种雍容悠闲,所以他词的内涵意义,要比他父亲深刻的多。

小山的词不少,有二百多首吧,但是,他的词有个特点,就是爱写“梦”,借梦说事,借梦言情,是他的特点。总的看呢,是那种王孙落魄的伤情一类的,题面比较窄,写男女之情,写爱恨离合,写自己幽幽小情感,呵呵。

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多介绍他的其他作品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吧,祝大家节日开心,健康愉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4-25 06:24 , Processed in 0.02384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