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02|回复: 6

[[转贴]] 舍得之间诗词写作基础训练 (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7 22: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舍得之间诗词写作基础训练(一)

2010年,舍得通过舍得群做了大量的诗词讲座,仅讲义就有近四十万字。非是舍得好为人师,只是希望能通过这样的讲座形式,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起到一点烘托氛围的作用。为喜爱古典诗词又不得其法的朋友,送去几块“敲门砖”。

舍得坚持的原则是,普及诗词文化,只能通过提高大众文化修养,正确认识诗歌本质这样的途径,而非以降低诗词艺术质量为代价来普及。当前社会的诗词文化现象是影响很普及,质量很糟糕,写诗的多,懂诗的少,诗词艺术的审美水平普遍低下。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真正的爱诗人”,能正确认识诗词文化艺术的本质。

只有在尊重其艺术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尊重诗词文化本身。也只有尊重这种文化,才有资格去写作诗词。不为虚名而浮夸,不为俗流而鼓噪,用我们的笔,写我们的心!诗词艺术之体裁,说白了就是为了写心情的。只有用美的艺术性的笔触,才能有效地写出自己的真心和真情。我们不能指望社会体制给予诗文化有多大的帮助,体制是社会性的,人为的干扰因素太多,但我们有祖先留下的丰厚遗产,我们要向传统文化宝库去索取营养。

舍得之间要感谢每一个热衷于这种文化传播的人,各种诗词学院,学习班,诗词文学群以及论坛,都在这些传播者的努力中发挥着我们最基础最基层的爱诗热情。我们不靠现行的教育体制,不靠“官方”的方针政策,我们要靠自己的艺术追求来实现我们爱美爱诗的美好愿望。

好,不再多罗嗦了,现在进入我们今天讲座的正题---诗词写作基础训练。

在之前的大量诗词讲座中,我们着重于各种诗词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着重于各种诗词理论层面的认识。从最基础的声韵平仄开始,以及谋篇、炼字、立意等等方面。但是,我们学习这些理论,其最终目的还是去写作和赏析。我们喜欢看那些优秀的诗词联作品,但是我们更希望自己也能写出优秀的诗篇来。

理论如果不联系实际,那么这种理论对我们来讲则一点价值都没有!说白了,我们需要的是实战战法,需要真正有效的写作门径。对于学习,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我们可以把这个“苦”字换成“乐”字或者“趣”字,这是一种认识上的态度问题。变苦为乐,其乐是一种大乐!

但是,不能换的字是那个“勤”字!业精于勤!不论去学什么,没有这个“勤”字支撑,肯定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舍得试图在写作“训练”这个课目上和各位多做交流,今后一段时间,就以“实战训练”为主要讲座方向。在实战训练中加强诗词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熟悉程度。赏析各种优秀的或不怎么优秀的作品,分析得失,总结规律。

重点介绍写作经验,特别是如何立意谋篇,如何处理意象的艺术表现来达到突出诗词之意境的完美效果。舍得学识有限,所能做的只是“抛砖”而已,希望能够引出众多的“金玉”之美妙鸣奏,“抛砖引玉”,就是舍得讲座的真实价值所在。

对于诗词曲联这类的格律性体裁的写作学习来说,舍得建议从“近体诗”开始写起。如果没有近体诗的基础,那么“填词”则很难有高层次的进境,最多只能局限在按格填字的程度上。没有近体诗之格律和意境表现的基础,即使去做“对联”,也只能停留在游戏戏对的层面上。

“体裁”之间不存在谁优谁劣的比较问题,只是由于这几种体裁之间存在着“血亲”关系,所以,在学习方法上还是有个“序”的讲究为好。所以,基于舍得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从近体诗开始。对于近体诗,其几种形式也是有区别的,七律、七绝、五律、五绝、排律这几种,从哪中格式先着手去学习和写作为好呢?

其实,在了解其各自的表现特点后,哪种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在体裁上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遵守平仄谱,要有粘对的格律规律。但是,毕竟差异性也是明显的。我在这里先对各种诗格的特性介绍一下,以利于我们写作时考虑好,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我们要表达的诗意更为合适。

舍得在之前的讲座时也多次介绍过,七律字多(相对的),适合从容铺排,多以言情抒意为主要写作方向,我们要记住,七律是以写“意”为主旋律的,所以,七律之景色铺垫,只是起到为这个“意”做序引的作用。所以,在结构上,七律的章法要求比较严谨,一般而言,以景起语的为多(起法可多种)。转联开始,适合进入情语描写,尾联时再回景扣篇。

五律,因为是从五言古诗而来,它本质上属于一种“过渡”性的形式,是从古体诗到近体诗过渡时的一种形式。所以。其格律上可能略宽松些,古诗中所谓的“特拗”之句(或三仄尾等格律特殊现象)多是在五律上出现的,它适以古朴写意为主格调,以客观写实为主要表现写作方向。

所以,五律中“意象”描写是主要手段,一般所谓章法中的“起承”铺垫成了主旋律,说白了,就是多写景物或事件,少写感叹之情语。其“意”的表现,则多是在尾联一带而过,多是对前面意象的点睛之笔,以为结声。舍得在前期讲座中,曾对此说以不同的看法,现在以目前的看法为主。

关于绝句,其表现形式特点,与律诗差别较大。我们通常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用在这里做比喻也比较合适。绝句字少,其“体形”之小,则决定了必须以灵活灵动来发挥特长。写绝句必须要以灵动为要写作主格调,这是由其体裁特点所决定的,字少,没那么大的铺排空间,不允许你从容地渲染个够再发挥情绪。

所以,其凝练性要求更高,而且要句句精警,吸引眼球。其结构特点又体现不同的形式。七绝和五绝也存在着差别,七绝是诗之精灵,我们下面可以先从七绝写作说起。认识其特点,才能更好地掌握其写作规律,也使之写作训练有迹可寻,有规律可言。至于五绝呢,比较不好说。在舍得看来,这种形式的诗格更象是一种“返朴归真”。

五绝个头最小(仅20字),却反而不适合以灵取胜了,以小见大才是它的特点所在。诗写到五绝,反而要一字压千斤,个头虽小,要求却反而是一种凝重和大气。这种“返朴归真”之高境界高难度,是近体诗中最难掌握的!不懂诗的人往往觉得它字最少,所以好写,其实正相反。钻石个小,其华丽大气,却远胜一块巨大的石头。

好,先简略介绍一下近体诗不同形式的“体”之特性,我们才能量体裁衣,才能借“体”发挥,这是近体诗写作之前要先有所了解和认识的。这几个形式中,最具特色的,舍得认为应当是“七绝”,换句话说,所有近体诗的形式中,最能出“诗味”的,就是七绝这种诗格。

七律似文,五律如歌,五绝神秘,至于排律,因为长而求工,很易表现古板木讷,那就是很难出彩的诗体。七绝则不同了,大小适中,简易上口,流畅灵动,语气“惊”人,风格多变,非常符合“诗”味的。而且七绝很容易上手,我们做写诗的基础训练,就从七绝开始吧。

对七绝这种形式的特点特征不很了解的,舍得建议去参考一下舍得在以前做过的一次关于七绝的讲座讲义---《浅谈七绝》。舍得个人空间有,今天讲座后,舍得群管理也会将其放在群空间论坛供大家参考的。

这里强调一下写作思维的问题。网络上关于七绝有各种写作的资料和教材,诸如什么绝句五十六法一类的文章,可以参考性的去看看,但不推荐按照他们说的那什么“法”来死板的模仿和死记。其实,所谓的多少多少“法”,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不看也罢。法无定法,才真正的*之道!

七绝多少法?七律多少法?那五律五绝又多少法?以其教条来说法,其实本身就是在扼杀“诗性”本质。舍得讲座中最常说的一个观点就是“思维模式”,或者是“视角”问题。不论是诗的结构谋篇还是炼字等问题,其实归结到底都是视角问题。

我们学七绝,练七绝,写七绝,不需要依哪条哪条的法来按法填字,我们要掌握的是它的本质特性和形式特点。比如我前面说的,七绝字少个头小,需要以灵动流畅见长。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心思去琢磨如何实现这个“灵动”?这才是主要问题!

所谓“灵动”,就需要新颖,机警,不平淡,突兀,使人一睹之下便有为之神情一振的感觉。那么怎么实现这样的效果呢?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语气上动脑筋。同样一个意思,语气不同,效果自然就不同。舍得在做七绝讲座的时候推荐的是,七绝要善用特殊语气辞,例如“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句”。

尤其是七绝的转句处,往往很平淡的一首诗,如果在此语气如此一变,那么必然就凭添了几分诗意的灵动!强调转句的“突兀性”,是从结构角度来分析的,借用“黄金分割法”的理论,在这里也最易出彩,呵呵。比如杜牧的这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精彩之笔在哪呢?

当然在这“皆问”之句了,它使前面沉郁的氛围立即有所突破,你下雨惹人烦,那我就借酒来浇愁。笔法上,以问代叙,这就是用“语气”来的突破突兀来表现诗味的手法了。

再看小杜的另一首“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我们注意到,这“商女不知亡国恨”则采用了“否定”语气来说话的。否定,则意味着一种“转折”或突出的效果,使诗句不流于平淡而精警提神。

看,若实现七绝的“灵动”特性,我们这就有法可依了。我们的“法”是客观的艺术审美规律之认识,是依据七绝这样体裁的特点而来的,而非人为规定的几条几条。象我说的这样的“特殊语气”,是我们写七绝时尤其要善于使用的。说的严重点,这就是七绝最大的特点。

这种语气不一定非要在转句处使用,在起句,转句已及结句上都可以考虑使用。但是,一般而言,比较忌讳在承句上使用。至于是什么原因,以后在分析作品时我可详细再讲解。总之,我们要掌握的,就是这“语气”与“七绝”的关系。

七绝还有一个特点不能忽略,那就是起句要“压阵”!为什么呢?七律体裁就没这样的规律要求,七律的惯常起法多为平铺而起,是因为它有足够的渲染铺垫的空间,可以从容的谋篇,渐渐的进入佳境。而七绝则没这样的天然条件,还没等它从容铺垫好呢,这28字的指标就早被用完了。

所以,七绝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想办法,“先声夺人”才是他的出路。这也是它的特性之一。看一下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起句先醒目地把题点出来了,后面再从容描述。这就是起句“压阵”。

我们写七绝这样的体裁,先要认识它体形娇小的先天特点,根据这样的特点,再总结出其相应的表现特点。然后则可采取办法,“量体裁衣”,采用例如我上面说的两个“办法”来实现这样特点下的诗意写作。

既然七绝是个应该灵动的诗格,那么我们就应该灵动的看待它表现它。今天只做训练前的“动员令”,下周开始,我们进行具体操作讨论。谢谢各位!

[ 本帖最后由 独上兰舟 于 2011-3-21 22:3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22: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浅谈七绝(讲座手记)

   说起近体诗,我们最早熟悉的可能就是所谓的七绝了。在我们半懂不懂的时候,往往就会写一些七言四句的东西,我们会毫无犹豫地把它叫做七绝。当我们真正的入门了,我们就会知道,学习近体诗是要从七律入手的。因为不论从格律、平仄、对仗、押韵、谋篇等方面,七律都能比较系统的体现出来。学好七律,才能为学习近体诗的其他体裁,乃至为古典诗词的所有体裁的认识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也正是在熟悉七律的基础上,我们来研究七绝的写法。
    对于七绝的概念,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绝句也就是截句,七绝是从七律那里截来的。所以,我们对七绝的认识,常常认为它是掐头去尾的七律。其实,针对七绝而言,这些说法都是不准确的。我们都知道,七绝写作的特点,一般是以起句押韵为主的,看这起句的平收而押韵的特点,就打破了截句的平衡对称的概念。七绝的文体特点,是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更适合表达一种“意”。表达情感的细腻和起伏感。可以肯定的说,七绝不是七律的“截”,而是自成一体。近体诗的几个体裁中,七绝的特点是最鲜明的。

   下面就七绝的一些特点,以及它与其他体裁的区别,做一简单阐述,交流本人的心得,以期各位的指正与批评。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七绝,我们这里先欣赏几篇古人的。

   读一首义山的七绝:

    (例1)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再来品味一下杜牧的七绝:

    (例2)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杜牧的另一首:

    (例3)
    执袂还应立马看,向来离思始知难。
    雁飞不见行尘灭,景下山遥极目寒。


    再来看看我们诗仙李白的七绝:

    (例4)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首先,从音韵的角度我们可以感受一下,七绝,我们约定俗成的写法是起句要押韵。当然这是指多数情况而不是死框框,七绝起句仄收的情况也有,但是只占了很少的部分。比如义山的这二首

    (例5)
    郭令素心非黩武,韩公本意在和戎。
    两都耆旧偏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
    (例6)
    代北偏师衔使节,关中裨将建行台。
    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这就是起句不押韵的情况。但注意一下,起句不押韵的,前两句多为对仗句。也就是开篇我们所说的具有截句的性质,是体现了一种对称性。我们还知道,五言的起句和七律相反,五言的起句多为仄收,五言的律或绝前两句以对仗的情况比较多见。这说明了什么,这里体现的是一个音韵上的特点。七言的音节表述比较充分,比如我们用的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里的平仄分配比较充分并具有足够的空间形成音韵的起伏感,而五言呢?在格律上,不论是七律还是七绝,去掉每句的前两字,就是标准的五律或五绝。五个字,在节奏感的表达上,当然就没七个字表达的那么充分了,所以五言诗的特点,在音韵的表现上,多为句和句间的配合。因为一句五个字,表达不出一个完整的旋律段,所以,五绝或五律的起句多为仄收,用下句来完善它音韵上的完整性。上下句合起来,才读得起伏错落,形成音韵的完整的美感。七言,七律或七绝所用的七言字,本身就可以完整的表达了。这就是七言诗为什么起句多用平音字而收,并且要押韵的原因。

    我们可以翻看一下全唐诗,我们就会发现,七言起句不押韵的,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五言,则相反,这不是谁规定的规则,这是音韵特点所决定。七言起句的押韵,还可以压住全篇韵律的基调。开篇时,十字一收韵(五言)可以接受,若十四字了(七言)再收韵,就容易使音韵感散了。对于我们今天所关注的七绝,更是如此。七绝,短短四句话,第一句就押住韵脚,会使诗的节奏感鲜明,会加强诗的韵律性。第一句的押韵,也打破了截句性质的对称性,使得七绝具有了不对称的灵活性。这就是我从音韵角度分析的结果,希望能说清七绝(乃至七言诗)起句适合押韵的原因。诗乃韵文,韵上的和谐是诗之所以为诗的首要任务,没有音乐性,难以称为诗。

    下面从章法角度上分析一下七绝的特点

    近体诗的章法是起承转合,它对所有近体诗的体裁都是适用的。甚至,对于填词,写曲,以及写作古体诗,包括辞赋等都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只是,要尊重这种规律,不拘泥起承转合的框架,不同的形式,不用的运用。即使同一体裁中,关于章法的运用也是可以灵活掌握的。对于七绝而言,也很好理解,一般的来讲,七言四句,每句分别对应着就是起承转合的应用。只是,在写法上,因为体裁的关系,我们要注意它自己的特点。起,适合怎么起?承接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七绝的转句,怎么才能转的更好。结,七绝肯定也有自己独到的结的味道。

    说七绝,就要说到同样是七言的七律了。七绝相对与七律而言,字数被砍了一半,那么,很明显,我们要求七绝的写作更精练,字句的斟酌要更仔细。七绝的四句分别对应上起“承转合”四个字,这是不难把握的。从一般概念上来讲,这个七律的谋篇非常相似。我在讲章法的时候常常标出例如“转联--对应律而言是转联,对应绝而言的转句”,章法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所谓诗的章法就是诗的结构,而七绝的结构要比七律小的多(至少在外形上)。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砍掉一半的篇幅,还要完成“起承转合”是不是难度更大了?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七绝,远不是我们未入门时想象的那么简单。

    对于七绝,字字如金,重复罗嗦的意象统统要舍得扔掉,累赘烦琐的形容一刀割去。写七律时,我们尚且要求字句凝练,要避免类似合掌等一类重复的描写,七绝要求的更要严格!要精练再精练。其实这倒不是大问题,更要命的是,七绝不仅仅要求精练,还要你具有通俗白描的性质。七律看起来可以象是在读文,时而晦涩点也是允许的,但七绝就不允许了。七绝要求比七律更凝练,却要求比七律更通俗流畅。我们读一下上面举的几个例子,哪个艰涩难懂呢?

    我们不妨再看一下李白的这首七绝:

    (例7)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娓娓道来如诉如歌,是不是很平常的句子啊?罗嗦吗?不罗嗦,字字到位。艰涩吗?三岁小儿都可以倒背如流,是吧?再

    看李大仙的另一首:

    (例8)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看多么自然流畅,多么通俗易懂。什么叫七绝,这就叫七绝。七律追求的是工典之美,相比较而七绝言,七律就是文,夸张点说是那“八股文”。要求你工而典故,对称而平衡,典籍深蕴而含蓄悠韵。七律的精致在于“工”,所以七律对对仗的要求特别严,没有对仗就没有七律。它是精雕细作的大活。相比之下,七绝才是“诗”!

    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是“诗言志”是吧?七绝更能体现出对于“志”的表达和舒展。可以写的非常细腻,也可以写的放肆开阔。具体的形容一下七绝的特点,就是那么“私字一闪念”。七律可以铺展的是一个大场面,是全景,而七绝所抓住的,也许就是那么一个片断,一个忽闪的感情浪花,一个一闪而过的情景剪影。怎么做到呢?这就要求在结构上做调整,笔墨限制的严,量少,那么就要将有限的笔墨点在最重要的地方去。在总的章法基础上,七绝要有七绝的特点。下面简单说一下:

    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盖高楼”,是要加强“立体感”,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所谓立体感的表现靠什么?当然靠的是字句的精神和突兀了。修辞上的锻造,语气上变化,给人以或问或否定或设个“局”,或抖个“包袱”,让人觉得为之或一惊,或一趣,或一悟……等等,总之,就是要去刺激一下读者啦。下面分述一二

    1,七绝的起句要压阵。

    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在写七律时,我们推荐七律的起句适合平起,因为七律具有“文”的性质哦,起的平稳,渲染的足够的气氛,那么在转结处,在后面就可以高调的掀起“意”的*来了。所以七律多为前半部写景,后半部抒情。景为情做铺垫,情借景来发挥。这也是所谓“起承转合”的要义所在。七律是否能构建稳定的结构,也皆在于此。七绝呢?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铺展和渲染,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要把“志”表达出来。短短的28个字,怎么表达?要注意,七绝,起句就要“吸引眼球”,起句就要压住阵脚。起句不着力,后面就很难表现了。我们看(例1)“君问归期未有期”一个问,就将读者吸引了过来。再看(例2)“何处吹笳薄暮天”,(例8)“谁家玉笛暗飞声”,也是一个问哦。这种手法是常见的,很有效果。我们再看(例3)“执袂还应立马看”先告诉你个“应该”,后面再做陈述。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例9)杜牧
    可怜走马骑驴汉,岂有风光肯占伊。
    只有三张最惆怅,下山回马尚迟迟。


    这是起句仄收的一个例子,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起句表现--“可怜走马骑驴汉”,上来就给一句“可怜”很吸引眼球吧?其实,七绝的起句不可起的太轻,不然后面就很难收束住。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七律中的“转”的写法直接提到起句上来,开篇就是一个意的点出,或问或高起,都是为了在短短的字数当中,尽快的推出主题。慢条斯理的铺完再提,在七绝中是行不通的。

    2,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

    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这点上,和七律的章法上吻合的。既然高起,就不能只露一下头就没音儿了,诗脉的连续性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保持的。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我们看这个例子;

    (例10)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起句平写“李白乘舟将欲行”,很平常的陈述句。但是次句的一个“忽闻”就把诗意提了起来,让人读下去的兴趣就来了。在这里再强调一个观点,“亮点”不可过多,尤其是七绝的体裁,字数本来就少,突出一个“亮点”就足够了。前面我说了,七绝的性质就是“私字一闪念”,闪的多了,就是长明灯了,就没闪烁是效果了。总的来说,承句还是以稳妥为主。如果起的“高”,那它就应该接应一下,并缓冲一下这个高调,并为转句做好准备。起句或者承句起的高了,那么转结二句就不适合再高起了。同样的道理,按照这样的道理,高调之句也可以放在转句或尾句。不论在哪句高,其他的句都要为它服务,对它铺垫收束或者散发。章法上没有一定之规,重要的是整体的协调性。

    3,转句,要突兀。

    前面说了,写七绝就是要盖高楼,要构建立体效果。而转句,就常常是这楼的最高点。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我们所谓的“高”一般是指语气上的高调,语气上给人的刺激性而言。比如,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语气的运用,最能代表这种含义。这类的语气用在了首句,首句就精神了,用在了转句,转句就精神了。语气的搭配使用也要合理。这里试以本人的一首绝句做例子,

    (例11)
    最怕清明看北邙,残寒销尽又添凉。
    十年孤冢烟不散,谁在风中哭洛阳。


    先声明一下,俺这不敢和前贤比肩,只是拿来说明自己对七绝写法的认识,呵呵。“谁在风中哭洛阳”,我这是把疑问的语气放在了尾句上,意在对诗意的发散作用,形成余音。但是在转句上,我却采用了否定句---“十年孤冢烟不散”,这才是诗意的高点所在。转句要突兀,我就让它突兀到孤冢之烟经历十年而不散。夸张的修辞手段,加上否定的语气,构成了诗意的楼之最高点,形成立体效应。所以,对这些语气的运用也要拿捏住尺寸。其实,我们再怎么强调起呀转呀的作用,其基础出发点,还是以正规的章法为准绳。而这里之所以被称为“转句”,那么,这里还是我们聚焦的重点所在。结构上的重点还是在这里。总结一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楼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

    4,讲述章法时,最难讲的就是结。最难以描述起规律的也是结。不论是七律还是七绝,其结总是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特点。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说句实在的,诗之结,才是最难写的。写的不好,前面的精彩会被它一下子抹杀掉,写的好,那么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铺垫和伏笔。但是,一般的经验而言,结句,是要跟着转句走的。我们看(例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其结是跟着转句走的是吧。再看其他的例子,多数都是接应转句而来的。但是难点在,不仅仅接应转句,在接转的同时,还要照应前面的意象描写,也就上面我们所说的“收束”作用。这里再把(例10)搬过来品味一下:

    (例10)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看这个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接的是“深千尺”,但是写上了“送我”,就照应了前面的起承二句的描写了,与“乘舟将欲行”“岸上踏歌声”都呼应了起来,浑然一体。诗句在此嘎然收住,诗意却由此散发开来。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回头看去,看那乘舟欲行之景象,又仿佛看到踏歌而来的汪伦的身影。这种接续和照应的运用,使我们产生的是对整体诗意的回味。想象这种送友的情谊,其实已经曼延到诗句之外了。结句,可以写的轻松自然,但是必须具有这些效用。

    上面从章法的角度来分析了一下七绝的写作特点。我们会再次感觉到,七绝,很好写,但是很难写好。七绝是最能体现诗味的一种体裁,所以大家都喜欢。容易上手,格律平仄也好记。但是这种容易之中却藏着更多的不容易。我们要注意的有几点,一是音韵上的安排,要合乎旋律美,节奏美感。尤其是韵的把握,让韵字贴合主题旋律,贴合每句的字意,押韵八戒在这里时刻要警惕。二是结构上它具有多变性,在基本章法的基础上,它的突兀性和高调性。三,在炼字方面,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说了。但是炼字上方法和七律没有大的区别,值得注意的是,七绝的语言要流畅通俗为主。千万不要堆砌,也不要有任何的强凑词字。这里强调的是尽力避免我所谓的“多动症”(一句之内不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动词)。

    写七绝的基础,还是写好七律。这是要再次说明的。

    想说的太多,时间关系,今天就说这些吧。谢谢各位好朋友耐心听我的讲座。

                                              2010年03月27日(讲座稿)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01: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写作基础训练(二)


    大家晚上好!今天做《诗词写作基础训练(二)》的讲座。在开始今天的讲座前,我们先来看一首诗吧。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写的《约客》,流传非常广。有的文献记载说作者是北宋的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位),其实是不准确的。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这诗里最后一句,很经典!常常在悠闲自得的时候,我们都会随口吟出这句---“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首诗读来流畅顺口,自然而然,生活气息特别浓厚。我们看不出有什么刻意雕琢堆砌的痕迹,娓娓道来如说家常。好,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七绝”体裁的一个特点---通俗性。我们练笔写作的训练,就先从认识这种“通俗性”开始吧。
    所谓七绝的“通俗性”不等于平时说话时的那种口语。它明白、流畅而顺口,使人一看就知道啥意思,不用去翻字典查典故,不用多去转脑筋琢磨诗句到底写的是啥意思。也就是说,可读性强,易上口,字面不艰涩,好懂。但是这种“通俗”却非真俗!我们试看这首《约客》,前两句就采用了比较工整的对仗。整首诗,也是严格按照近体诗的格律而来的,该“对”的地方对上了,该“粘”的地方也“粘”上了。合辙押韵。
    对了,关于这首诗里的押韵,这里附带说明一下。“花”在《平水韵》的[下平六麻]这里,我们都比较熟悉了,但是这个“蛙”字,我们查询一般网上收集的《平水韵》表中,却在[上平九佳]声部这里,是不是“落韵”了?其实,我们查一下《增广诗韵集成》,“蛙”字,也是在[下平六麻]这里的。这个“蛙”字,包括“蜗”、“娲”、“娃”、“哇”等这些字,我们以后可以通用它们。九佳六麻,分的不是那么严格。具体原因,我们以后有机会再好好研究它。
    书归正传,我们继续今天的话题。写七绝,通俗流畅性是比较明显的特点,我们可以试着读一下那些前人的七绝名篇,基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那么我们下笔的时候,就不要故做深沉地把七绝写的那么艰深难懂了。最明显的,就是尽量少“引典”,特别是那些多数人都不很熟悉的典故,尽量不要引用。如果真的想引用,就引那些妇孺皆知的典故。这一点,一定要注意!我在以前做七绝相关的讲座时说过,七绝,相当于“私字一闪念”,那写的就是一时一刻的感想和印象,它不需要那种深刻的反思沉思严肃思。篇幅所限,你深也深不下去,厚也厚不起来,不如就地取材,触景生情,即情起句。
    比如我们前面说的这个《约客》,那就是说作者约了客人,客人却没来,在那闲等的无聊,闲听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敲敲打打地玩弄一下棋子,看着那灯花一绺一绺地滴落,喀嚓地给个镜头,就是这么个画面----一闪念的写照!
    我在上周的讲座中,对近体诗不同的形式类型适合表现什么样的题材也大致介绍了一下。这点,在写作前一定要有所认识。昨天一位朋友拿给我看一首七律作品,要求给评价一下,这首七律的前三联都是做的景色描写,只是在尾联把“意”给稍稍带了出来。我的建议是,把诗中每一句的前两个字都给去掉,让它变成一首“五律”。我这建议的理由是,七律,是以抒情言志写意为主的。也就是以主观意识为主要写作方向的,即使写景,也是为“意”服务做铺垫的。单纯地写景状描述,而无深刻含义,则有失其体裁的写作功效了。五律则不然,以古朴自然的客观写实为主,前几联尽可以在景状描写上下笔泼墨,只须在尾联处轻轻一“点”,意味即出。近体诗是从五律开始的,所以,五律的表现之高古朴拙之痕,还是有一定艺术特点特征的。那么回到我们说的七绝,其特点就是这样---即“景”生“情”一念间。
    关于体裁特点的一再强调,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不伦不类的写法。不少初学者写七绝,往往写的“四大皆空”,也就是把这四句诗,句句写的高大广阔,意图每句都写的意义深远。写的过于“大”,那么就必然虚浮而空泛。其实,所谓的“老干体”就是这特点。什么“祖国山河一片红”“神州大地起风雷”“高山流水浮云远”“神马腾空琼宇新”这一类的,句句虚大,那么就空而无味,令人生厌了,这还不如高喊几句口号来的痛快呢。
    我们不反对大,也不反对辽阔境远,但是关键的一点是,要注意艺术上的虚实相间相衬这样的规律。想象力再丰富,也别没边没沿的飞出去而收不回来,要做到“收放自如”才是写作意境的最佳状态。具体如何做到呢?舍得的建议,就是“以实为主”“相机而虚”。可以神龙见头不见尾,也可以神龙见尾藏起头,你总得给点“实在的”让人见一见才好。若是写的头朦胧,尾朦胧,最后也不知道你所云为何物。
    还是以这个《约客》来举例,看这前两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多实在的景色描写啊!请注意这些意象的排列---“黄梅”、“雨”、“池塘”、“蛙声”,非常的生动而真实,用这很具象的意象之陈列,就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这类的写法,就是以自然的感受,我们可以借环境而起笔的,身边景物皆可起笔,不需要远到天边去找那浮云万里,去找那天山雪莲。比如我们这里正值隆冬,没“黄梅雨”,那总有四季风吧?没有蛙声响,总有麻雀或者黑老鸦吧?
    模仿一下我们可以写成“隆冬时节家家冷,寒树枝头阵阵鸦”,也不错吧?呵呵。再换一个场景试试“新春近日家家喜,旧历如尘片片飞”,舍得的这即兴之句不算多么精彩,但是可以提供一个思路,就是不用费尽力气是找景写,而是就近取材,挥笔可出。其实,我们在玩对联的时候,也要这么去做,那么,既锻炼了思路,又可快捷地应景对题。
    这里有个概念问题我们要搞清,景物的具体性和现实性的寓意问题。也就是说,写的景物小,意境不一定小,也许寓意比你写的天高海阔还要大呢。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善于捕捉身边景物,借题发挥,才是写作的基本功。再详细说明一下,所谓的“捕捉身边景物”这句话,也不要死板的来理解,诗思是不受具体的景状限制的。我们要“捕捉身边景物”,其目的是在于落实这“虚实相幻”中的“实”字之意。我们也可以写记忆中的场景啊,写传说中的场景,只要它具有“实”的性质,我们就可以写。
    如果自己身边,自己家里真的找不出可写的,走出去也是车水马龙的不爱写,那么,就写我们去年春暖花开时的场景,去写我们前年面朝大海时的情景,还可以去写小时候听奶奶讲的故事里的情景,如此种种,,这也都属于“身边”这个范畴中的概念。
    比如我们看杜牧的一首七绝《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前面两句写的,都是他对以前的经历之回忆和回味。我们所说的“实”,就是说诗句要有“落脚点”,要有一定的“具象”体现,不管是这具象是你身边的眼前物,还是你回忆中的,或是你记忆中的某场景某人物或某事件。这类“意象”一定要有一定的“具体性”。如这句“楚腰纤细掌中轻”,那就是轻揽美人的小蛮腰了,很具体清晰的意象描写哦,具体的这句象征着什么含义,则需要结合全篇来看的或来设计的,但是在具体写作上,这具象的“具”一定要有所体现。
    还看一首诗“若向人间觅真趣,摘花飞叶也成诗。登高望断天涯路,花落千重尽是痴”,呵呵,这是舍得临屏为赠友写的。起句“若向人间觅真趣”属于虚写了,但是承句“摘花飞叶也成诗”则是寓虚于“实”了,用摘花飞叶这具体的动作描写,来写一种自然随意的“实”的形态。舍得临屏赠友还有一诗为“暮色朦胧唤鹧鸪,长安北望醉难扶。青山不改歌犹在,一揽愁情有却无。”这里的“暮色”“鹧鸪”“长安北望”“醉”“扶”,都是比较具象的刻画,虽然我是坐在电脑前写的,但是,“暮色”对我来说不陌生而且很具体,“鹧鸪”“长安”“醉”,这都是比较具象的陈列。
    这些具象和我们很贴近,贴近,则不虚!比较前人的作品,我们高山仰止,但是看到我们自己的作品则感到亲切和熟悉。以自己或群中朋友作品做例,更接近我们的实战战例。
    我的朋友“风中芦苇”也有首七绝很不错
    梦里不知双鬓秋,醒来却是幻中游。
    又逢岁暮天涯远,只道风寒难遣愁”。
    写上梦里来去,写上虚中的真,写上实中的幻,用这种虚实不定的状态,表达出一种忧郁和忧愁。“又逢岁暮”也是比较贴实的写境,这篇七绝写的也是相当的不错。
    好,总结一下,上面强调的其实就是一点,写七绝,先要落实一个“实”字。我从多个角度来阐述了这个“实”字的含义,要广义地理解这个“实”字。我们练笔,不妨就从“实”招来。这一点为啥要说的这么多呢?舍得个人认为,这是七绝之“灵动”“灵性”的基础。在这基础上,我们再考虑体现“虚”的概念之联想、夸张、比喻、梦幻等进一步的施展。针对的也是常见的写作上的弱点---“四大皆空”。利用剩余的一点时间,我们再欣赏几首诗,我们现在要注意的,这些作品是如何落实这个“实”字的。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起句“梅雪争春未肯降”先提出一个假设的现象,就是梅花和白雪在争,争什么呢?在比美比色比雅吧?“骚人阁笔费评章”,面对梅和雪,诗人也大费脑筋,难以做出比较了。虽然这是一个虚拟的假设中的情况描写,在诗中,这就是“实”的体现。转结二句,则是诗人的结论了:你们二人各有所长吧,梅花呢你没有雪的颜色白,白雪呢你没有梅花的味道香。这首绝句的特点很有趣,它是后两句采用了对仗的形式。这个对仗,是根据诗人判定的“比较”这样的要求而决定的,非常适用。
    我们注意一下,前面我们介绍的那个《约客》,则是前两句做的对仗形式的。七绝前两联的对仗使用,多是在起句需要仄句脚的时候用到的。在起句采用仄句脚的时候,建议尽量采用对仗的形式,即使不能“工对”,也要“意对”起来,至少在前两句的前四字能尽量的“对”上,这个建议,是有其声韵学的理论根据的,道理可参考舍得相关于此的诗学讲义。
    送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七绝大家都比较熟悉,我简单说一下。它也叫《渭城曲》也叫《阳关三叠》。在编唐诗的时候,把它列进“七绝”中其实有点勉强。主要是考虑它的句子符合格律的平仄韵律,虽然第三句没有“粘”上,但是后来人提出了“折腰体”这样的说法,也就将就算七绝了。但是我们注意它的另一名叫《阳关三叠》,所谓“三叠”是指着可以重复而唱的曲的形式。至于怎么个“叠”法,大家解释的就不一样了。有的说是整首诗唱三遍;有的说首句不叠,其余三句叠唱;还有的说是只最后一句叠唱。因为谱的失传,没有定论可言,但是比较可信的是这样的形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
    不管怎么说吧,这首诗是被编入乐府中的,是可唱的形式,也就类于歌行这样的乐府诗歌。因此,其实它更象是歌词,也就是后来的“词”。所以,所谓的“折腰”之说其实比较勉强,若是按词而言,那么“折腰”处“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可以解释为是“词”的“过片”。
    为了抛砖引玉,现在将舍得前几日在群里临屏的小诗拿来几首献献丑,都是对朋友的即兴赠诗。虽然匆匆几分钟成诗,却也权当练笔了。希望喜欢七绝的朋友也都来写写。现在写的水平如何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摸索一种感觉,体会七绝的味道在哪里。各人写来一定会各有自己的感觉,多写,才能有进步。
    寒松
    笑傲风寒一劲松,诗联杯酒不平庸。春情满袖歌当舞,笙曲流光看醉龙。
    风中芦苇
    芦花塘里芦花痴,斟满三杯便是诗。风卷长歌谁傲立,一江春水托灵芝。
    沙子
    大漠狂沙掩日神,英雄本是性情人。年年岁岁诗当酒,大喝三声率最真。
    醉花仙
    空山鸟语若无声,彩蝶悠然带醉鸣。白鹭一行寻梦去,风移花影足音轻。
    灵筠
    碧玉通灵借佛缘,含枝怒放便盈鲜。新春几滴瑶池露,塞外松花如雪莲。
    拂尘
    悟透方圆万事通,镜花水月不成空。随缘过海凌波笑,一袖云霞一袖风。
    一袭青衫
    一袭青衫托翠微,春秋几度洗尘归。漂浮半叶诗音去,谁倚唐风唱夕晖。
    水质玫瑰
    滴水观音拂竹枝,满天花语摘成诗。年年东风玫瑰舞,香阵袭来人不知。
    竹林听箫
    岁寒三友恁谁痴,韵踩风情竹叶诗。慢抚箫音随夕醉,月浮清影我衔枝。
    无为
    一曲闲来天净沙,笛声轻压小桥斜。不知昨夜何风过,十里秋园尽菊花。
    云水谣
    借道春风扫寂寥,摘云为句水为谣。谁知去岁香何在,桃花人面不堪凋。
   

好,今天就说到这里!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2: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写作基础训练(三)

今天继续做《诗词写作训练》讲座,今天做第三讲。
讲座之前---例行絮语:希望每位朋友都能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是弱小而无力的,所以,我们没理由不珍爱自己,没理由不彼此关爱和互助。用文化的力量,来提升我们生存的质量。天人合一,用心来感受天地,那么,即使面对自然的暴虐,我们也将不再弱小而无力的。诗意人生,就是自然、和谐、友爱、美妙的人生之歌,愿每个朋友都平安而幸福。

好,我们开始今天的讲座-----初学写作,初学正规写作,我们不用害羞,写的“错误”多了也不必不好意思。谁也不是生下来就能吟诗作画的。对于那些写的好的诗人,我们也不必把他们神话成“天才”,他们之所以比我们写的好,是因为他们比我们用功,下的工夫深,在诗学上比我们领悟的就深,他们也就自然比我们写的好。

史上那些大文豪们,哪个不是家学渊源?哪个不是经历了多年的寒窗苦读才羽化成“仙”的?我们多学习,多思考,多练笔,即使我们成不了“大诗人”,我们至少也享受了写作的乐趣。这个学习和磨练的过程,不仅让我们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思想,也会使我们享受到一种高雅追求之美感。

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对待他人的作品,我们可以对欣赏之处加以赞美和鼓励,也可以对不认同的地方进行批评和建议,但是绝对不可以挖苦和嘲笑!动辄嘲笑或挖苦,是缺乏教养的浅薄行为。诗心应该是美好而善良的,挖苦嘲笑诗友的行为,则是丑陋的,对此我们必须严厉加以鄙视。

好,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讨论我们的写作基础训练话题。我这有一首诗,是个新学写作的朋友写的,通过作者本人的同意,舍得来做一下例作分析。通过分析再得出我们的结论,以做今后写作的经验之用:
几缕梅香俏点春,东风无力客迷津.
渔歌浅唱平江晚,古渡轻舟月色新.

大家一定记得在上周讲座中,我主要强调写诗取景立意,要尽量选取自己熟悉的环境。首先要有“实”的质感,这个“实”的意思,就是使诗可以立起来的“落脚点”。建议从熟悉的环境着手,有利于写的真实,有序,可避免场景错乱隔生这类的破坏诗意的现象。不建议去“生造”和“拼凑”场景。我们看这首诗,其诗景就值得我们商榷一番了。

暂且不说每句写的是否通畅合理,我们先大致看一下这诗里写了什么。看前两句“几缕梅香俏点春,
东风无力客迷津”,可以看出,作者试图描绘一幅早春诗意图,用春梅之香来表现春意,用“客迷津”来表现春意之令人陶醉。遣词造句虽然比较生疏稚嫩,尚可雕琢,但这大概意思是表现出来了。

然而,再看后二句“渔歌浅唱平江晚,
古渡轻舟月色新”,则写的与前面“春色”这个环境比较远了。这后二句,写的却是一幅“渔舟唱晚”图。我们看完这诗的感觉是什么?是诗中陈列的景色不协调,这是完全两种味道的景致,硬生生的掺杂在一起,那么,诗意必然会因为景色描写的涣散杂乱而荡然无存了。

我们说它景色写的不协调,到底不协调在哪呢?首先,诗景的“味道”及“味道之寓意”是不一致的。前有“梅香”那是什么味道啊?清香、暗香、雅香、淡淡之香的味道,是吧?后面这“渔歌”会带来什么味道呢?

不说渔民收获的鱼之腥膻之味吧,就算是海鲜、河鲜、鱼虾鲜,那这味道与前面的梅香味也大不同,是吧?“梅香”的寓意是高雅恬淡,有些“阳春白雪”的感觉,而渔歌体现的则是通俗、生活化、“下里巴人”的生活之乐趣。还有,梅不可能是成长在水上的,与江水及舟船没必然的联系的。


诗所言者,是言志、言情、言趣,也就是言心情,是写心。那么,心由境生,心情的表现要依托环境的。在艺术角度,至少可以借助环境的表现来衬托及表现心情。那么,这环境的描写,也就是所谓的“景语”在诗而言就非常重要了(词、联、曲等形式也一样,都算诗歌类体裁)。

所以,写诗一定要注意景语如何的运用!我们要认识到,“情”和“景”其实是不可分的,它们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而已。比如我们要表现一种“开心”,“开心”总是有原因的,没原因的大笑那是傻子。那么,为什么而开心呢?

可以因为中了五百万的*大奖而开心;可以因为做梦娶了个美女而开心;可以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悠闲惬意而开心;也可以,因为春天来了,喜欢那种春天的绿而开心……等等等等。

也就是说,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情感,这个“缘故”,在我们的诗里,就常常表现为环境“意象”,可以是景、是物、是人、是事、是事件过程等等。只有把它们写好了,才能表现出我们的“意思”---诗意所在!没有这环境的渲染和铺垫---其实也是诗脉,那么,我们的“意”从何来?

好,说了这么多,主要是讲诗词写作中“写景”的意义。那么,景语如此重要,就不能乱去凑景了。铺景造境,是要有所谋划的。比如我们前面例举的各种“高兴”的原因,我们就要把这原因写的明白,交代的合理。我们因为“春天来了”而高兴,和因为享受“渔舟唱晚”而开心高兴,是完全不一样的高兴。

这就牵扯到一个写诗必须要注意的概念---不可意杂!我以前讲过:“一诗只可一意而不可多意”,如果你想写出多种心意,或多种格调的心情,那么,请用多首诗来分别表现,不可以挤在一首诗里同时的平行表现。我们前面也说了,景语即情语,如此推论,我们也可以说---在做景色描写时,也不可以同时铺染不同格调的景色氛围。


一首诗里,只允许有一个基调的景色氛围。景色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必须的,只能围绕一个风味来进行铺展!

我们来看几首诗来体会一下: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小雨”、“草色”、“烟柳”、“皇都”---看看这里的景色,同一氛围的环境是也,其春色景致,很扣其题《初春小雨》。如果这里写上“菊花”、“雪花”这类的,就不合适吧?如果这里写上“月色”、“银汉”、“烈日”也不合适吧?

“天街小雨”起句就为环境定了调,至少不是写室内的场景,而是“天街”,是室外。春色是自然风光,这初春室外的景观物是皆可入诗,择其合意即可。千万别选到秋冬才有的菊花、梅花、雪花。因为写到了“草色”,那么必然是嫩绿而鲜,所以,必然不是夜景(夜里看不到的),所以,月光啊,烛光啊这了的也就不能写上去了。

再体会一下这诗里景语的作用,写“小雨润如酥”,“酥”的其实是心情。写上“草色遥看近却无”其实反映的是诗人在享受春光时的情绪状态,好奇、新鲜、喜爱之情绪。“绝胜烟柳满皇都”还是满眼春色,也就是满怀的欣喜和惬意了。


寒食 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也是写的春时,是清明时分。前两句写景自然,深合春意。我们看最后一句的“轻烟”,“轻烟”的韵味,也非常符合春天环境下的轻盈虚渺的景观印象。

春宵 苏 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这还是写春的,写的却是春夜之景象。那么就不能写的花红柳绿了,也不能写上“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的句了。这不影响作者写花,却不是写的花色,而是写的花香。夜色中我们看不清花的颜色,却可以嗅到花香!非常合景合题(春宵)。

“歌管楼台声细细”,以这“声细细”来衬托这夜的幽静。真正意义的“静”是什么?不是无声无息,而是针落地而被听见的那声响。正象“空山鸟语”这句,说的不是鸟语之喧闹,而是通过鸟之鸣叫来衬托山谷之空静无人状态。

再看结句写的“秋千”,静静地沉寂在那里,人都去睡觉了,这秋千自然就在那夜沉沉中闲下来了。每一句的景色描写,都是围绕着“春宵”这样的主题而取的景。写出了春,更写出了夜。

绝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再看一下这个著名的《绝句》。同样是写春之背景的。意境景观又大不相同。四句写四个场景,却没有写飞了写隔了,而是互相照应,协调而统一。通过读诗,我们知道,作者是立足在室内而欣赏室外的景色的。

窗是朝西的,所以,远远看去西岭上尚未融化的积雪仿佛千秋永恒,在“黄鹂鸣翠柳”,白鹭自由飞的春天里,一切都显得暖融融的时候,那西岭的白雪可不就象千年不化的嘛。我们再注意这个“西”字,在建筑上,朝东朝南的方向为暖,朝北朝西的方向为冷,这是大家的自然常识。

那么,杜甫在这里写上了“西岭”而不是“东岭”或“南岭”就非常合乎常理。这样符合熟悉的习惯和常识的,就是我所说的“实”。他把门放在了另一个方向,和西窗所看到的不一样,从门向外望去,远处江面上船阵列列,又是一番景象。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写诗的景色时要同一背景格调,并不妨害我们把景色写的丰富多彩,变化多端。


通过上面的论述及举例,我们可以大致品味出,景致描写,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规律。景色可丰富多样,景调却要同一和谐。景观可以各有特色,却应该在同一的氛围题意范围中。好,那么我们写作时,怎么取景,怎么写物,就应该有一定的分寸了。这些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明白。

但是,往往在提笔写的时候,就不注意了,只顾去想用什么样的“好词儿”“美景”来装饰我们的诗。初学写作,最易犯的就是这个“毛病”!

对于景语的运用问题,怎么强调都是不过分的。要求写景合理,是最基本的常识要求。景色的合理安排,其实决定着诗词写作的很多方面。牵扯到立意、谋篇、炼字炼句炼意,还牵扯到对仗、修辞、引典等等诸多问题。所以,我们进行诗词写作训练,就要以训练如何写好景语为首要为主的。

针对前面提到的诗友的作品,我们现在不妨“折腾”一下。在炼字、取景、谋篇等各方面从多角度动动“手术”。推敲修改或“炼”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熟悉以及进步的过程,至少这种尝试,我们可以去做。折腾之前,先大致介绍一下舍得本人对修改诗作的基本规律之认识和经验:

1,先确定立意,明确写作的中心思想和主题。也就是说,知道自己要写啥,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再通俗简单点说,就是要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样的一种情绪。开心、悲伤、忧郁、惬意、激动、寂寞、思念、闲适、愤怒……等等。因为不同的情绪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更需要借用不同的景致氛围来衬托。

2,推敲修改作品,要遵守“顾前不顾后”的“先前原则”。也就是有个顺序的问题。比如前面我们需要用上一个“风”字,可是在后面的句子里已经有一个“风”字了,那么,先不要管后面的,先把前面的句子炼好再说。一路修下来后,再比较这两个“风”哪个取?哪个舍?


3,要注意,不论什么体裁,基本都是以首联或起句的景色描写为背景氛围“定调”的,起句很重要!即使后面所写的景色与其有某些意象上的冲突,那也是起到比较、反衬等一类的作用,至少,要有个主和次的问题。前面比衬后面或者后面比衬前面,这不重要,但是,不同情味的景色描写,总体意向上要一致,只是或可分为不同角度的描写而已。

4,顺序决定了谋篇,起承转合的过程和变化表现,在诗体中尽量做出清晰的体现。不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清晰性都是重要的。尤其是七绝这样的体裁,属于“立体感”比较强的诗体。那么,对于景色的处理,就不要平面化,避免平行描写(意象重复叠复描写)。要善于利用“透视原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推拉景物。

5,意象主要体现在名词类的词性上,但是,真正使他们起作用的,还是动词及形容词。所以,要对作品中的每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反复审查---这就是所谓的“炼字”。舍得的“经典”语录是“谋篇和炼字是永远的课题”!不论你用的什么动形字,都试试换它,看看它能否被更合适的字来替换。

6~7~8~9……各种经验及规律,还是要靠大家自己体会和摸索。

原作


几缕梅香俏点春,东风无力客迷津。
渔歌浅唱平江晚,古渡轻舟月色新。

----若取“梅香”“春”为主脉络舒展,试折腾为:
一缕梅香欲占春,东君邀客客生津。

风传浅唱声声慢,诗酒难扶采韵人。

----也可取“渔舟”为主要背景情调氛围来写,怎么写,讲座后大家可一起帮着折腾。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2: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写作基础训练 (四)

大家周末好!晚上好!
红尘纷扰事频频,祸起东洋惹人烦。得空闲不易,周末了,让我们静下心来,以诗趣养心,品味文化的乐趣。

今天继续我们每周例行的系列讲座《诗词写作基础训练》(四)。关于七绝,我们今天继续练习如何写作。舍得也不是写作高手,但是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并在一起训练,以期共同掌握七绝的写作特点。舍得所讲的方方面面,多是出自舍得个人的写作经验和体会认识,所以,仅供大家参考,而非金科玉律。

舍得在前期说过,我们不必过于看重“法”。七绝的写作,世人皆爱以其“法”来归纳,列出几种几种方法的模式。其实,每一条“法”都不算是法,它只是七绝表现之特点的一个小小方面而已,仅相当于一点皮毛。

如果,看到某名人的某作品起句写的好,就把他的这起句模式归纳成一“法”,若次句写的好,也算一法,如此这般,这样的归纳成法,目的是好的,效果却往往是糟的。因为七绝简单的四句,可以表现出大千世界的无穷变化,那么,以此法来论,则有无穷之法,若是法之可以无穷多,即是无法可言!法,是要讲究的,那要看怎么讲究。

舍得认为,写诗之法,当以“自然之法”最为基本法。所谓“自然之法”,就是结合这种文学体裁特点,按自然的客观认识规律,以及自然的情感反应---顺序、程度、感觉面等主观意识流为构思取向。不同的客观存在以及不同的主观反应,必然构成一幅不同于众的诗情画意。也就是说,一切顺其自然,诗意自在其中,法也自在其中。

我这么个说法,初听起来有点空泛的感觉,稍晚一点,不妨在这里结合具体的诗例作品,具体的说明一下舍得这种诗学思想。目的是让学诗者学到的是诗学之本质,而不是仅仅去模仿诗词的一个个外壳。聪明地学诗,必然使自己的诗作通透灵动。笨拙地学诗,那么很难期望你的诗意飘逸高雅起来。

把这种认识反映在诗文的结构安排上,符合人们对事物审美的习惯性认识,当然就会使得诗文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了。其实,“起承转合”不是仅仅被诗所用的,它反映在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的每个变化的事物过程当中。说句专业一点的话,它反应的是一种时间上的不可逆特性---也就是逻辑性(因果关系)和有序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变万化,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时间的不可逆性!这是我们对我们这个世界认识的基础所在,当然,也是我们写诗的基础所在。把握好并严格遵循这种客观规律,才是繁衍出各种写作“方法”的根基所在。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才是真正的万法之法,万法之宗!

所有的写作方法,都是建立在“起承转合”的基础之上的。不论是教你怎么写第一句第二句或第三四句的方法,只要违反“起承转合”的概念,就没好的方法可言。相反,如果正确认识理解并运用好“起承转合”这四个字,那么,我们自己就可以创造出各种“方法”来。这才是我们需要掌握的诗词写作门径!

面对初学者的写作,我最强调的就是诗的“结构”,面对一些有些根基的“高手”,我看重的依然是“结构”。舍得讲诗评诗,也是以结构为最基础的出发点。比较清晰的能说明结构的性质,当属七律体裁,因为这种体裁对诗之架构的层次感和稳定感要求比较高(这个后期专题讲)。而我们写七绝,其结构特点在于一个“活”字上。

我前时强调七绝的特点要注意特殊语气的运用,尤其是疑问句、否定句以及否定之否定这类的语气。善用这类的语气,就突出了七绝的特点所在。其实,这个语气的效应,就是结构的特点。平淡的叙述中,因为语气的变化而使人的感觉涣然一新,这就相当于万丈高楼平地起---感觉上的变化突起。

形象点说,七绝重视的是“立体”效应。除语气特点之外,意象场景的分布变化,推拉移动,也是决定其立体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空间感和时间感的搭配错落,是造成诗意突兀峥嵘的必要手段。试看个例子: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起句“寻得桃源好避秦”是在空间跨度上来描写的,而承句“桃红又是一年春”则是落笔在时间跨度上了。这种时空交汇的方法,我们要充分体会理解并熟练掌握的。这样以时间和空间的交换融合的写法,也可以利用在我们写诗之中的对仗句或做对联的上面。

寻常,出句侧重在时间尺度上描写,而对句则以空间意象来对应,反之亦然。这样,至少可以避开所谓的“合掌”之病。喜欢对联的朋友最好能注意一下这个特点。制造诗意立体效果,还可以借用空间的立体效应,诗意的“立体感”和自然的立体感也是有内在联系的。

(小提示:这诗里的两个“桃”字不是诗病,而是有意炼出的“重出字”。在这里起到的是一种过渡、递进及接续的作用,在诗感上也表现为一种脉络。如何使用“重出字”是个专门课题,舍得在讲“炼字”时讲过,以后还可专题讨论)

还比如这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特别美吧?他给我们展现的就是非常立体逼真的美丽画卷。这里就是利用了几何上的对比效果。“孤烟直”和“落日圆”体现的几何形状就不一样,一个是直线,一个是圆。

“大漠”“落日”“长河”“孤烟”就体现了这些几何上的各自特点,不仅形状而且还有“动”和“静”的变化。“大漠”是广貌的平面感,“孤烟”则是对应这平面上的呈现90度角的线条。大漠的平面是二维空间,加上与平面有90度角的孤烟,则构成三维空间了,瞧,立体感自然就表现出来了。

同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高处与低处的错落、等等等等,均可构成“立体”效应。我们这里不是讲几何原理,而是利用现实的几何立体感,来表现我们诗意的错落和变化。在景色描写上有所设计地利用这些特点,不是什么难事,重要的是,你要善于往这上面想!我们再举个例子来体会一下: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老韦的这个诗我们举例过,我们从诗境的立体效果的角度再来看一下。起句“独怜幽草涧边生”,写的是涧边幽草,低头看去,那自然是以片来论的,平面的,而且是低位的。再看承句“上有黄鹂深树鸣”,则是在这平面之外,拔出一个高度的立体感了是吧?树,树上的鸟,与平面形态的成片的“幽草”垂直就构成了立体效果。

我们再来回味一下前面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不是有其相同的内在规律?对了,所谓写作时要摸索的经验和规律,就是这样一些写作的特点。

我们归纳一下,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对应和联系,写了一个场景,那是空间的表现,再写上这场景所当的时刻或季节,则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表现,时空的交叉表现,那么,这场景是不是就自然活了起来?

同样,如前面的例诗,不同的空间状态的差异比较,也可以制造出新颖奇妙的诗意之立体感出来。几何原理,位置差,等等。舍得所说的是舍得个人的总结,按这个开放的思路,我们大家自己也可以发现不同的效果表现手段,总之,目的是让我们的诗写的更灵动,更立体,更鲜活。为了加深印象,我再举个例子:

《蚕妇吟》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我们再看这前两句,起句“子规啼彻四更时”说的是啥,当然是时间概念了。下面的承句呢?则是从空间角度来落笔了“起视蚕稠怕叶稀”。说到这,不得不提醒初学写诗的朋友,在时间和空间的对应上,要“对”的上,时间是那场景的时间,场景是那时间下的场景,不可搭错车而搞乱了时空。

好,我们强调“立体感”是七绝写作的一个特殊特点,其实,只是在七绝上表现的强烈一些,在七律五律五绝等形式上,这种造型艺术的认识是一样的,具有通感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理解。如我刚说的在对仗上的使用,律诗的中二联是要求对仗的,那么,在写对仗句的时候,我们也这样考虑场景的布置和设计,则不会出现重复、平淡、雷同等“合掌”一般类的现象。

结合诗体的起承转合,我们还要考虑的更多。比如我前面举例,主要是针对前两句的景色铺垫而言的。我们让诗中的景致立体起来了,当然也就使我们的诗意活了起来。景语即情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吗?是的,表面上看纯粹是景色描写,但这景色震撼的是我们的心灵,它触动的是我们的感觉。

我们透过这样的诗句,仿佛能看到作者在此景之下是何等的情绪状态---被大自然的壮观景色所震撼,所激发、所敬畏。同时,体现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也是无限地辽阔。写的是景,其实写的更也是情!这就是我所说的---景语即情语!我们进行诗词创作,真正修炼的其实就是对景语的如何把握运用上。

写几句情感类的话很容易的,喊悲伤啊,说忧愁啊,道喜悦啊,书寂寞啊,这很容易!但是,不让你直接说,而是要用景色的描写来反应出你的这些情绪状态,你可以吗?你用的好,说明你诗学造诣高,用不好,那么就继续修炼---这是艺术修养的修炼,是文化底蕴的充实,不是做苦行僧哦,呵呵。

那么,话说回来,就一定要先写景吗?不一定!所谓起承转合,这里的“起”只是指开篇而言,以景色而起,是多数的写法,但不是唯一的写法。诗言志,说的是感,是情绪,我们当然也可以开篇就以感言而起了。这同样也是一种“起”。比如杜甫的这个七绝

《漫兴》杜 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看他的起句“肠断春江欲尽头”,落笔的重点其实就是一种情绪。“肠断”所言,当然是伤心、伤感、悲切这样的意思了。这是以“意”而起篇的,铺景在这里不是主要目的。

说到这里,我再强调七绝体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起句要尽量“压阵”,可考虑那种先声夺人的感觉。“肠断”而起句,扑面而来的极端情绪,当然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了。对作者而言是一吐为快,对读者而言则是饶有兴趣地好奇心,看下去。

其实,我们再细看一下,所谓的以意起句,也不完全是情语,也是离不开“意象”景致的衬托的,“春江”在这里就起到了这个作用。我说了“肠断”是表现了伤心、伤感、悲切这样的意思,但是,他使用的是“肠断”而不是“悲切、伤感、伤心”!这点一定要重视,很重要的。也就是说,情绪的宣泄,他还是尽量用“景语”来实现的,虽然这句的中心思想是情绪当先。

那么看后面的描写,则都是景色渲染了。这景物是什么景物啊,分明是活生生的人啊。拟人化的“柳絮”,拟人化“桃花”,借用人们习惯中对这类物象的寓意,看是写景,实际就是写人,写人世,写情态。

我们再联想一下这个名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语),我们都知道,这里写的是芦苇和竹笋,说的就是人。写的是景致景物,道的却是人情世态。

好,再说最后一点,还是谋篇的问题。不论怎么起,怎么转,我们都要把这诗的每个部分综合考虑。写意的部分,和铺垫渲染的部分,要合理的设计分布开。也就是说,要写情绪,不要句句都是深刻的情绪,要有一定的缓冲,要有一定的节奏。至于怎么安排这个节奏,我希望写诗的人自己可以掌握,而不必去看什么绝句多少法。

比如我们说的杜甫这个《漫兴》,起句“肠断春江欲尽头”就是写意,而且很重的意,但是第二句他就缓了下来“杖藜徐步立芳洲”只是写了一个形态和场景,这是承句,他需要消化和舒缓起句的“重意”,前两句在感觉上就是一高一低,这,就是节奏!

转合二句他采用的是个对仗句,则是对起句这个“断肠”之意的一个阐述、分述、再发挥、散漫放大。用“癫狂”“随风舞”二字又掀起了一个“意”的*,用“轻薄”“逐水流”则是舒缓了下去,品味一下,诗里的这种起伏有致的节奏脉络存在吧?

与此相对比的看这个《蚕妇吟》,起承二句则是以景状而起---“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这相对来讲是个低调,但是,一味的低调则虚弱而无诗味了,那么在转句和结句,就自然地由“潜伏”而“扬起”了---“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前两句,我们在前面说了是借用时空的效应表现的,在第三句,则是借用语气上的“否定句”来表现的,以情语突出,在尾句,则又回归景状描写。前两句是景色间的小变化,第三句起则是诗体的转折---起承转合里的“转”,借否定句而转,突兀高起,效果惊人。尾句收束,自然起落。

把握住规律和要领,撇开那些条条框框,诗句的把握和诗情的发挥,在你自己手中!带着镣铐起舞,用我们的诗歌,舞出自己心底那惊艳绝世的风情来!

今天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3: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写作基础训练五

今天继续做《诗词写作基础训练》讲座,今天做第五讲。

我们今天继续说七绝。我们先来品味七绝的一些特点。从其他角度来看一下七绝,以期更全面的了解它的特点。虽然今天主题还是讲七绝,但我们却可以先从七律说起,下面拿几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七律作品来看下,找一下七律和七绝有什么关系?站在七律的角度来了解一下七绝。

答丁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这首七律的意思很好明白吧?在山城的二月,寻花而不见花,因为花期未到,然后就写了山城荒僻冷清的景象,这是隐含着着自己流年不利,景状不佳的境遇。

但诗并不是一味的消沉低调,转合二联由伏而起,寄托了希望,以前洛阳的名花景色都享受过,这小山城的花开的晚点也不怕,心地坦然,饱含沉稳和自信。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为这诗做个剪裁,让它变成一个七绝,试取其首联和尾联,剪裁掉中间二联,再看下:

(剪裁后)七绝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这就是一个可以独立成篇的很好的七绝哦!母诗要表达的意思,还保存的比较完整,诗的结构也比较清晰稳定,虽然去掉了中间的颔颈二联,这其中对仗带来的工稳性少了些,也不是那么细致的描述了,但是,却凭空多了几分灵动和简洁。从诗语效果来看,文气少了,絮语少了,反而更加流畅易读易懂了,是吧?

这就是一个可以独立成篇的很好的七绝哦!母诗要表达的意思,还保存的比较完整,诗的结构也比较清晰稳定,虽然去掉了中间的颔颈二联,这其中对仗带来的工稳性少了些,也不是那么细致的描述了,但是,却凭空多了几分灵动和简洁。从诗语效果来看,文气少了,絮语少了,反而更加流畅易读易懂了,是吧?

再看几个同样的例子,我们都按上面的做法,去掉中间二联,只取其首尾二联:

七律 新竹 黄庭坚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剪裁后)七绝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七律 九日蓝耕会饮 杜 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剪裁后)七绝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七律 秋兴 杜 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剪裁后)七绝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七律 宫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剪裁后)七绝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前面我说了,这是我随机的不加选择地找到的几个七律作品。砍掉中二联,只留首和尾,这都能自然形成一首比较完整的七绝作品。这样的例子大家在唐宋的七律名篇上随便找,几乎任何一首七律都可以做这样的手术。拦腰砍去两刀就成了一个标准的七绝。很有趣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这就是格律体裁间的内在联系所致了。格律上我们不多探讨,因为这样截来的七绝,肯定是合乎七绝格律的,我们所感兴趣的,是这样截来的诗句,不仅格律合,在诗意上竟然也能完整地表达一种诗意境界,而且,往往会更加简洁更飘逸。与它的母诗意相近,韵致却不一样。

可以这么说,如果一首七律写的结构工稳,层次分明,那么这样截来做成七绝也就必然具有完整的结构。七律的首联不论是景起来是感论而起,都具有开题布景,为主题定调的作用。颔联讲究的是不即不离,主要是对起联的拓展和延伸,也就是说,在意上不能与首联离的太远。那么,截成七绝后,把这颔联去了,也不影响大意的存在。

转联呢,也一样,转联带起的意,在尾联都要有接续和回声的。只取尾联,那么留下的只是这“回声”和余音,有时反而更为蕴藉含蓄。

好,说了这么多,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品味七绝。从七律到七绝,我们上面做了那么多剪裁尝试,既不是那些裁去的联不好,也不是不够精练,相反那里有很多佳句,布局也非常好。而是不同的体裁所表现的形式就不一样,所需要的诗句铺排设计手段就不相同。

从中可以看出,七绝这种格式,表现的就是那么朦胧一些的,浮光掠影的,提纲掣领的一类的印象。我们可以再看一首李商隐的七绝:

霜夜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看前两句是写景物,如果想就这个开篇的基础上继续铺展描述,并在描述中引出一定的“意”来,也是可以的。我们若试着接他这前两句续写成七律,则可以对仗的形式,做些具象的铺写,对起二句的意象细化的形容,并再引出可提升思绪的景色氛围。

有了这样的景色氛围,我们便可继续以对仗句的形式可直抒胸怀,感天叹地,一诉心声形成转联。因为情绪和背景融合的好,那么,原诗中的后二句也可以自然地做为我们续写七律的尾联而用。舍得没有这个笔力来给李商隐改诗,呵呵。但是,与前面裁减七律过程相反,我们这样逆向地想象也是可以的。

这样的想象,使我们对于诗之形式和内容的表现有了深一层的认识。我们常说“存在决定意识”,那么诗歌的形式也自然决定了表现手段。篇幅的长短,布局设计就不可能一样。我们写七绝就要认识到七绝这样的形式适合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

正如我们前面尝试着裁减七律,其实,就是凝缩笔墨,将诗之意象浮光掠影般的一点带出,不必也不能去写的细致和复杂,铺陈的空间没那么大,只能点出意,取概貌。七绝的转,一般跳跃性比较大,既然没那么多篇幅进行慢慢的过渡,那么不如就直接跳过,这种“忽闪”的特点,也是七绝的一个体征之一。

所以说七绝灵动的原因,是因其体裁的限制,只有这种灵动闪动才是适合它的。我们再看杜小山的这首《寒夜》: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我们读来这首诗,立即会感觉到一个场景氛围。围炉茶做酒,疏梅映月窗。茶、酒、炉、月、梅这些本不相同的意象就这么融洽地结合在一首诗里了。看前后的对比,自然就有了一种跳跃的思维在表现。从场景上看,这是在写“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还是写“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其实,这写的就是心情。

景色不同却在同一种心绪下得到了和谐统一。面对眼前的炉火茶香,使人动思,此时便转眼窗外,更添思绪的丰富和想象。这样看,景色跳跃诗脉却不断。思绪跳跃诗境却统一。值得借鉴的是二点,一是跳跃性,一是脉络性。我们此前在截七律的时候就可看出,掐头取尾就是取了它的跳跃性。但是起与合的扣应关联,又保证了它的联系性。

说了这么多,对于我们写作的实际意义在哪里呢?总结一下就是,写作时的即兴特点,俯拾之景皆可入诗,此景可以随着思路再跳到其他景色中去,景色物象的跳跃其实就是情绪心怀的拓展和放肆。此景与彼景,景可大不同,情调不可偏,景色斑斓那是丰富,格调不同则是杂乱了。七绝好写在于即兴,七绝难写好在于这种情景之准确把握。

关于七绝,其体性特点,舍得已说的很多了,其实最重要的是多阅读,多动手,多训练。格式是固定的,规律是可寻的,而抒发的性情则是属于自己的。认识格式的特点,掌握好相应的表现规律,不能只靠理论。诗无达诂,没有绝对的真理。

格律诗歌的写作有变与不变的说法。就格式而言,有些要素不可变,而有些要素是可变通的。对哪些该顽固坚持的一定要死守而不越雷池半步,哪些可以变通灵活处理的可以随机应变。

关于写作,还有几点再强调一下。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种“诗家语”。不可以散文句入诗,不可以口语化泛滥,不可以俗词俗话的参杂。这点对于现代人来说有一定难度,因为古典诗歌的语言基础是文言。文言者,精练含蓄蕴藉也,诗家语,其语法特点也和我们寻常习文时的语法有一定的区别的。

诗词的语言,其实会省略很多我们常见的语法成分的。我们正常的语法是为了流畅达意说个明白,说的有逻辑性。但是为了说的明白而不生歧义,所以很多辅助语气成分就是必须的而不可省略的,甚至还借用一些标点符号来帮忙。

但是,诗的特点首先是凝练性,尤其是近体诗,字数给你限制死了,不允许你罗嗦个没完,不许你从容地一字不漏地表达清楚。其实,这种“不清楚”的特点有时是被诗人有意地利用的。有时,还特意制造一些“歧义”让你来猜。换个说法,就是制造“含蓄性”,隐指性,等等。

这种艺术性的学养,最是考验诗人创作功底了。而这只有借助文言的方式才可以更方便地达到目的。文言,不等于艰涩难懂的外星文,文言,同样可以通畅明白地说出意思。写诗,也是不需要类似问号“?”叹号“!”这一类来帮助语气表现的标点符号。这类语气完全是融在句子本身的表现中了,加注标点来帮助语气,那是现代诗歌的写法。

在语言艺术性的运用上,可以注意这几个方面的修习。一是虚和实的关系。要化实为虚,让实在的意象景物,以虚的手法动起来。虚实相间变化,是诗词写作中最重要的手法。关于这一点,就多加强炼字的训练。

还有就是“曲”和“直”的关系。这里牵扯到常用的赋比兴的修辞概念了。直,是什么效果,曲,是什么效果,要深刻了解他们的特点。古典诗歌文化,其实很典型地反应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理念,含蓄,就是最明显的特点。同样一件事,我们常常从侧面说,而不直言道出,旁敲侧击的作用,有时比直言道破更有效。

反映在诗词上,则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方面的特点,所以,比兴是古典诗歌表现的主要手法。所以,我们写作时,就要多一层考虑了,写某个景物或事件,我能不能换个说法来描述它呢?

写一个女人如何美呀直接,我能不能去写花如何美呢?你看我写的是花,其实你知道我写的也是女人。写游子在外漂泊多么艰辛寂寞,我能不能去写床前的月光多么冰凉如水呢?你看我写的是月,其实你知道我说的是游子的情怀。

当然,不同的写作手法,目的是配合主题思想。我如果想写气壮山河的一股英雄气,那么,弯来拐去的则嫌小家子气了。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了。以赋而起,再辅以比兴助之。没有铁规,只有顺势。

还有一点类似的,就是大和小,简和繁的关系了。大题材,高角度,其实很容易上手,却很容易泛滥成政治化,公式化。我以前也常说,要化大为小,要以小见大。一花一世界,从小见大,才是真工夫。只有那些拙劣的诗人,才愿意写那些口号不离口的老干体,看是豪迈干云,实则笨拙无味。也不是他愿意,他也不会写别的。对艺术规律的认识和尊重,才是跨进诗词殿堂的通行证。

七绝体裁的写作我们就说到这里,下周开始,我们把训练重点放在七律的写作上。大约需要十期左右。今天就说这些,再见。


[ 本帖最后由 独上兰舟 于 2011-4-2 23:1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3: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写作基础训练(六)

大家周末愉快!晚上好!
今天开始,我们重点做七律的写作训练。认识七律体裁的性质,掌握七律的写作规律,反复磨练我们的艺术技能,以期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诗篇。
首先,我们再来大体认识一下七律这种文体,了解一下这种体裁的基本特性,以便于我们写作时更好地结合他的特性来发挥。基础的格律知识,是针对所有格律体裁的,所以我们不再从头细说格律,只是结合具体作品时适当地做些必要的说明。所以,本次讲座是针对已经具有基本的格律知识的朋友的,格律未入门者,我们择时另行辅导。
关于格律问题,再多说几句。基础的格律知识,是写近体诗的必要工具。尤其是关于声韵的“平仄”和“押韵”,是最基本要掌握的,一定要熟练掌握,甚至要达到不加思索地便可熟练运用它。在学习训练阶段,舍得坚决反对那种意重于律的说法,坚决拒绝那种不拘于形的敷衍。在基础知识尚不稳固的时候,谁都没有资格“不拘”的。
好,我们现在说说七律这种体裁。我们已经认识到,近体诗分为几种不同的形式,七言的有七绝和七律,五言的有五绝和五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形式叫排律(也叫长律)。看似仅仅是字数和句数的不同,实际上,不同的形式,也决定了不同的表现风格。字数和句数的变化,是诗的形变,形变也必然会影响诗意的变化。
比如我们前时说到的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我强调的是突出“立体感”,加强语气的突兀,小虽然小,以精神之亮点来夺目,自然也体现了它的特点。
七律呢?字数多了一倍,表现空间大了,自然写起来也从容的多了。上周的讲座时,我做了一些将七律裁减成七绝的尝试,裁减前后,表现风味大不一样。
七绝可以写的空灵,掠影,忽闪。而七律就不适合了。七绝强调的是诗意的闪的特点,七律就不能太“忽闪”了。七绝为诗,七律似文,写七律,就要把它当做一篇正规的文章来写。诗文的开篇,兴起,以及收尾,都要有序地铺展。七律突出的特点在于重视这个“序”的存在。
顾名思义,律诗的特点是这个“律”字。律者,规也。这个律,不仅仅是格律形式的要求,也意味着诗体之工稳规则的规律性。在形式上采用工稳的方式,我们多是借用“对仗”来实现的。所以,律诗中对仗是个很关键的要素,它是构成诗体的基本元素之一。表现工稳特点,还要求律诗写作的层次一定要分明,也就是结构一定要清晰。
所谓诗的章法,对七律是最有典型意义的。七律是我们精心搭建的一个建筑,其房梁要正,骨架要稳,诗文才立的起来,这时才有所谓的诗意可言。层次不清,骨架散乱,意境从何谈起呢?观初学者写的七律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在这方面表现了败笔,谋篇于七律而言是重中之重。
我们说的骨架不是空泛的概念,一是描写层次和顺序,再就是意象的选用和安排。各个层面的描写都到位而精彩,才能稳的起来。如何才能精彩起来呢?这就需要精装修,在诗而言,就是“炼字、炼句”,进而“炼意”。所以,写七律重点从两个方面考虑,宏观上注意结构之谋篇,微观上用心炼字琢句。
学习七律写作,不要追求那种一挥而就的潇洒,也不要追求那个速度。潇洒不是刻意追求来的东西,速度也不代表什么。而是诗学底蕴足够时,自然会散发出来的气质,工夫到了,速度自然上去,潇洒自然挥发。
舍得本人写诗发挥的最快时,三分钟可写一个七律,一分钟可以写出一个七绝,够快吗?当然比较罕见的快。但是回头看时,虽然格律基本是没问题,意思也说的通顺,但是,若论精警精到,可修的地方太多了,每个速成的都不算精品。舍得自己的体会是,写的快不算什么本事,写的好才是真金白银那样的实惠。
从浮躁走向踏实,从虚名走向认真,雕琢需要耐心,艺术需要底蕴,求学需要敬畏,我们就从七律的写作开始练起吧。为了帮助大家认清七律的本质,我用绘画来做个比喻,写七绝,就好象画大写意,写七律则象在绘工笔画。大写意可以泼墨点意,工笔画则需要精描细画。写七绝可以象速写,几个线条就可以勾勒出形体,表现出了我们视觉中的印象。
写七律则象细致的素描写生,光影、透视、形体都要表现的细致而精到,逼真而境深。绘画是艺术塑造,写诗也同样是艺术塑造,艺术上的这种通感,我们可以时常地借鉴一下,把诗思发散到诗外,造境立意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举一反三,而不仅仅拘泥在平平仄仄的文字格式当中。
学写近体诗,很多“名家”主张的是从五律写起,而后再写其他格式。而舍得的建议则是从七律写起。初学近体诗,最好能先把七律写熟练了,再考虑五律五绝一类的格式。至于七绝,可以当做另类处理。前期我多次介绍过各种体裁的特点区别,近体诗的历史发展是从五言开始的,而后成熟于七言。五言律绝则是从五言古诗而来的。
这是近体诗来源走向的大致脉络。五古多古朴,所以,五律也多为自然客观描写为宜,这个特点我介绍过。但是七律是更成熟而工谨的文体,唐人五律中常见的拗句,在七言中相对就比较少。这些就不多说了。
所以,我们练习写作七律,实际上就是做格律体裁最基础的训练。七律写好了,再写其他的律绝体裁我们就好下手了。有了这个基础,甚至,写古体诗、填词,作赋、楹联乃至一般的行文,我们都可以举一反三,从容面对。这是舍得的亲身体会,我们可以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所在。好,那我们就从七律的立意和谋篇开始吧:
因为清明时节刚刚过去,我们就先从一首关于清明的诗说起,这是宋代诗人高菊卿的作品。
清明 高菊卿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关于清明这样的主题,不仅是历代诗人笔下常写的,我们现在也常常以此为题。毕竟这个节日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祭祖、扫墓、踏青这样的习俗已经是我们在清明时分不可或缺的一个传统了。以清明为主题,我们该怎么立意呢?
这就要看我们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了。我们说到诗的“立意”,实际上就是我们诗文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主格调。以祭祖为主,和以踏青为主,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格调,虽然都是在说清明,但是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以及情绪格调则是不同的。
这点一定要先确定好,不然如果混乱而写,把祭祖时的肃穆氛围和踏青荡秋千的欢娱场面混杂在一起,肯定是行不通的。以前舍得讲座时强调过,一诗只可有一意,万万不可意杂。先定调,再根据这个主题思想来谋篇布局。不然自己要写啥都搞不清,写出来的东西难免会混乱而不成篇,更不要说什么上佳的意境可言了。
我们现在来看高菊卿的这个《清明》,他是想写啥呢?他既不是写祭祖时的肃穆崇敬缅怀,也不是写清明时春光柔媚的舒畅踏青,而是通过清明时看到的一些场面,来揭露一些人情淡薄的虚伪。他是在旁冷眼看清明。白天扫墓悲切的场面和夜晚欢娱笙歌的对比,说出一种“看破”人间冷暖炎凉的味道。它的这种“冷眼旁观”才是他真正的“立意”所在。
写诗的时候我们要先确定立意,以使我们的写作有了目的和方向,读诗的时候找到作者是立意,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赏析作品。所以,“立意”对于诗之创作来说非常重要。看到高菊卿的清明诗,我们不由得想起陶潜的一首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读这首七律的时候,我们注意一下,在他这样的主题思想下,他是如何构思成篇的,通过怎么样的安排来达到这种思想的表达的。首联是平笔而起,展现了清明时人们扫墓时的大场景,只是概括地写了场景的气氛和广貌。
到了第二联,则在首联的前提下,做了比较具体的描写。这个颔联的对仗句写的特别精彩“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特别巧妙的比喻,白蝴蝶,红杜鹃,很形象!
我们还可以注意一下,这里在格律上使用了“拗救”。上句的第六字“蝴”和下句的第四字“成”都构成了孤平,而作者在下句的第五字用一个平声的“红”字进行了双救(正格此处应是仄声),格律因救而不乱。
前两联写的悲切十分,一片凄然。可是在第三联,作者竟然把笔调一转,道出了另一个场面情景。白天扫墓烧纸啊那么隆重的祭奠场面,到了晚上竟然冷清无人,连狐狸都跑到坟上去睡大觉去了。再看那些白天哭咧咧去扫墓的儿女们,夜晚回到家中照常地欢笑嬉闹,那种悲伤的情感烟消云散了,一点都没留下。多么强烈的一种对比!
所以,作者在尾联发出一声感叹,唉,人生得意须尽欢,当醉则醉,别指望死后能怎么样的被人怀念。酒可以进肚里,却带不到九泉之下。前面说了,作者的立意就是冷眼看世界,就是想表达一种看破人情冷暖的炎凉之态,那么,在这样的旨意之下,他采用了一种对比的手法。
分明描述了白天祭奠时人们的情绪和祭奠后人们另一个情绪,这种对比,是作者之感叹的例证和由来。立意确定了,手法就好找了。怎么布局谋篇,作者自会有自己的构思安排。我们写作时,也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常常写跑题,实际上是我们对自己所“立意”的不确定性的表现。
看高菊卿的这个七律,他既然设计了这个对比的思路,他就不会把其他的意象也混乱参杂进来,句句不离题,字字绕中心。他不会把清明时荡秋千的情景也写进来,他也没把怎么怀念祖上的功德说的很详细,他要表达的就是这种情景氛围的反差,所以,凡干扰这种效果的表达,都是干扰主题的,也都是于诗意有害的。
平实而到位,不废一点笔墨。起承转合,层次也特别清楚,架构工稳。能做到这一步,首先要做到的一点是---先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这就是立意。我们再来看一首七律,多角度理解“立意”和“谋篇”的实际操作。通过前人的作品,学习到表现的手段和规律。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由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窦叔向,是唐中期的诗人,主要擅长的是五言诗。为诗工谨,诗法讲究。把他的诗拿来学习一下,也会有益的。这首诗是写作者和表兄相逢时的感想。故交重逢,老大见面,感慨自然颇多。现在的我们,在和老同学老朋友老乡重逢时也会一样,免不了一起回忆一下从前的情景,也会以现在而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这种“感怀”就是这首七律的“立意”。是他写作的冲动来源,也是他要抒发的情绪所在。有了这样的立意,那么他就可以考虑怎么实现这种情绪的抒发。主题确定了,怎么表现,各人的思路就不一样了。若我们自己写,有可能写老友从远方来,在一起怎么畅谈,怎么怀念从前,然后说一下又要分别了会是多么的不舍和想念。
而看窦叔向设计的,则是从酒醒开始的。他首先写了一个场景,夜来花香逼人,微雨中从酒醉中醒来。酒醒后自然是一种呆坐而迷茫态,这时是一种热闹后的冷清,是一个氛围的反差。而这时,若有一些感怀也是非常自然的,遗直的诗篇设计就是从这开始的。
他写感,不是直接在那大发感言,他先为这个感铺垫了一个场景氛围,使自己的这种感慨感的自然而合理。所以,在确定的立意下,要实现某种诗意的表达,就要学会为自己的诗意造境。这是每个诗人都必然面对的一个课题。所以,通常七律的起联,多是以景而起,写景色就是写环境,写环境就是渲染氛围。
有了这个氛围,我们要表达的诗意才出现的自然而贴切。谋篇布局,第一步就是要为自己诗意的登场来搭舞台,做背景。写七律,也好比是唱一场大戏,起联承联,多是属于开场锣和垫场音,为主角(诗意)的亮相来铺垫的。
我们看他的这个起联“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夜合花”是一种白天绽放而夜晚合拢的一种花,但是到夜晚合拢后散发的香气又非常浓郁,就相当于我们熟悉的“夜来香”吧。二个“夜”字重出,是场景陈列的一种描述。同在夜色下,那边花香,这厢酒醒。铺景造境,为后面的情绪发挥铺垫了环境上的背景气氛。
自然而随意,却不失其用心。我们注意到“醉初醒”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实际上就把这环境直接引到一种神思驰骋的境界上来了。那么,他在下面颔联里直接进入所思所想,就显得比较自然了。“远书珍重何由达”是所想象的任性,而“旧事凄凉不可听”,则有一种摇头叹息的近景之态。
所以,他的承联并没有把思绪展的过于放肆。于诗法之不即不离之颔联的要求也是比较吻合的,结构上仍属工整。到了第三联“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则属于将自己的思想想象铺展的更为深入而达到“意”的高端了。转联的这种“提升”之转,非常明显,是情绪的大爆发,是所思的重点所在。
到了尾联,作者则把自己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的景象之中,相聚欢谈,酩酊大醉,醒后明白,又要分离。一叶孤舟远去,天涯人各一方。
我们从这首七律中首要注意的是二点,一是他要表达的是什么?二是他是通过怎么布置的场景及怎么安排的自己感想之言。如何起,如何兴,如何收。写诗作文,不仅仅是七律,都要有这种策划的存在。谋后而动,文则有序。无谋而乱笔,则诗不成诗。
今天就说到这里,关于七律,我们会继续说下去,说细说透说明白。谢谢各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4-20 20:27 , Processed in 0.02328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