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51|回复: 1

20090705.MP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0 09: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2-4-16 19: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调频92.8兆赫,建湖人民广播电台,《青春的旋律》节目又和您在空中电波相遇了,我是节目主持人云梅,感谢朋友们的准点守候。节目开始之前,云梅依然要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收音机旁的所有朋友,在这个炎热的夏日,希望我的节目能够给您带来一种宁静一丝清凉。

好,开始我们今天的节目,我在节目中不止一次介绍过阜宁人主办的文学论坛,其实这已经不止是限于阜宁甚至不限于盐城人的论坛,我们很多建湖人也已经驻足其中,并且我们眼见着这个论坛已经越飞越高越走越远,甚至已经吸引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或者写手。

今天向朋友们推荐的就是这个论坛的几篇文章,首先听到的是来自郭苏华朋友的散文《吹过夏天的风》。

推开窗,就推出一窗浓得化不开的绿来。高大的一团一团的浓荫的白杨树,在夏天如泼的阳光下,在温煦的南风的吹拂下,这些绿,像画家笔下的颜料一样到处泼洒,渲染,窗外树下的芦苇,纤细的杆子,青青的叶子,在风里摆动的姿态很美,旁边是一个大大的池塘,清水碧波荡漾,那么开阔,如镜子一样。它的绿是自身的绿,而周围的树木把它染得更绿了。

我长时间地看着芦苇在风里的姿态,轻轻的,无心的,自然的,优美的,向一个方向倾欹着身子,它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姿态有多么合乎自然的韵律,美而轻盈,自然而怡人。它们有时候,动得频率高起来,就是在做动人的舞蹈了,是华尔兹还是芭蕾,这个,我是分不清的,但,它们带来了风。而我也分不清,是它们带来了风,还是风吹动了它们。它们在自然中,无心的生活感动了我,这样沉默的,坚强的,美丽的活着的姿态,实在是人间最美的姿态。

不远处的白杨树,像墨绿色的花朵,绽放在天空下。它们是画家笔下写意的手法绘出的美景。在微醺的南风里,白杨树的叶子被吹成了大朵大朵的花,淋淋漓漓的,仿佛还滴着未干的浓黑的墨汁,在巨大的天空的画布上,展示着自己,挥洒的豪情。

风从遥远的地方吹过来,吹过许多的草木,成熟的田野,湿润的河流,才走到这里,风带着所有令人欲醉的醺意,吹到这些美丽的被季节染绿的花朵上来了,花朵轻轻动起来,在天空下,它释放出的美令人沉醉,它的姿态像天使一样美妙,它仿佛知道,一生中,这个时候,青春如此纯美,辉煌的时刻已经到来,它要歌唱,舞蹈,赞美。

吹过白杨的风,带来了天籁的音乐,坐在院子里,仔细倾听屋后的白杨树叶的细语,像夏日里细细洒落的雨一样轻柔,像情人的密语一样缠绵温存,像天空飘来的音乐一样缥缈美好,细细的,是与心灵轻轻应和的声音。

吹过白杨的风,带来了所有叶子的生动的舞蹈,每一片叶子在骤然间活泼起来,具有了生命的活力和快乐的可能。风使每一片叶子旋转起来,拥抱起来,它们的姿态洋溢着自然的活力,尽情地,卷裹着,沙沙沙沙,哗啦哗啦,这样的时候,我很想拥抱住它们,和它们一起在天地间,歌唱和舞蹈。

风吹过田野,麦子被吹黄了,在大地上铺下去很远,很远。风调皮地从它们的头上跑过,就卷起一层微微的波浪,一霎时,波浪就跑向远方去了。我看见风的脚步,轻盈而迅疾,风里是干燥的麦子成熟的有点呛人的味道,夹裹着阳光炽热的味道,一起在风里播扬着,我知道,这是盛夏的味道,收获的味道,成熟的味道,庄稼人身上的味道,我用三十年和这样的味道打交道,我熟悉它们,就像我熟悉自己的灵魂。

我在阳光下,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我看见季节的风吹过每一户人家,一只黑色的叫布谷的鸟,在大盆泼下来的阳光下,好像被这样肆意的阳光吓住了,一句不敢唱,站在黑色的细细的电线上,等待人们戴着凉帽从房子里走出来,在全是热浪的风里,走向田野,走进这个季节的忙碌和欣慰里。

这样纯文学性的语言很适合朗诵,很欣赏郭苏华朋友驾驭文字的能力,哪怕是炎热的让人会讨厌的季节,在她的笔下,景致也变得很美了。那么,也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这个夏天的风吧!

接下来欣赏的来自李云龙朋友的《后墙上的丝瓜》

村里从不缺乏种植的好手,懂事的女孩子七八岁就开始跟大人下田插秧种菜。学着大人们忙种的样子,丁点儿大的小人儿很快也成了种植能手。

一年到头下田里插秧、收割的机会并不多,但七八岁的孩子们早已懂得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他们会将铅笔屑用纸包裹着,找块空旷的土地,挖个洞给埋了,期望来年能够看到铅笔树开花结果。那样是很天真的。不过有了种植的兴趣,将收集来的瓜果菜蔬的种子种进土壤是会尝到收获的喜悦的。

小孩们从家里把做菜用的葱头克扣出来,找来碗盆装满泥土,饶有兴致地将葱头插进土内,浇上水。为了不让大人知道,鬼鬼祟祟地将盆放在一个秘密的角落里,等到葱头冒出绿油油的尖,再将盆搬出来,大人看见自家儿女如此出息,当然是赞不绝口。

后墙上的丝瓜就是我用往年老丝瓜里收出的种子种下的。

我将种子沿着后墙撒满一片。我渴望种子能够发芽,每天都细心照料。终于,一周后的一天我看到了渴望已久的嫩芽,一整片齐刷刷的,撩人极了。

刚露土没几天的嫩芽,有些还不如堆积在它们周围的土壤高呢,少些则已经长成了丝瓜秧,看起来像鹤立于鸡群,尤为显眼。每株瓜秧上有两片叶子,对称地向两边分开着。叶子的中间还长着两片类似豆瓣的瓣。瓣厚厚的,捏起来嫩嫩的,掐起来又很脆,真叫人有想咬一口的冲动。叶子和瓣在苗茎部顶端呈一字形向两侧分开。叶子长的垂了下来,柔弱的像一位天浴中的仙子在甩动着一头秀丽的长发。

我不忍心亏待着这脱俗的尤物,一舀一舀耐心地将水浇于嫩苗的根部。滋润后的丝瓜苗更惹人爱。诱人的瓣上仿佛现出微微的红晕,纷纷低下头垂下腰,显得那么羞涩。

丝瓜生长的速度是很快的,个把星期的光景,瓜秧长到了米把长,顺着它们赖以生长的黑土地肆意地蔓延开。这个时候应该帮它搭架子才能让它更好的生长。于是我又找来了芦柴,在每一株丝瓜秧的周围搭起架子,再将趴在地上的瓜藤小心地扶起来,缠在架子上。缠在架子上的丝瓜如获第二春,发疯似的往高里窜。等到架子再也承受不住它们的身体,它们又往后墙上爬。爬满了后墙,给寒酸的老房子穿上了件绿色的新衣裳。盛开的朵朵黄花点缀在老房子的后背上,几乎扮成了待嫁的新娘。

黄花的底部结出了果实,开始很小,逐渐长大,把黄花丛瓜藤上撑落在地上。这个时候,就可以吃到鲜嫩的丝瓜了。

丝瓜的果肉味美肉嫩,在农村吃丝瓜的方式也多样。有煮的,有炒的,有瓜瓤烧汤喝的,有皮子炒菜吃的……用去皮的丝瓜和着一起,煮出来的米饭味香米亮,还能增加食欲。丝瓜汤非常爽口,汤中的瓜种嚼起来十分有劲。夏天里,吃着大米饭,喝着丝瓜汤实在是件享受的事。丝瓜的用途还有很多,捣烂的瓜藤对治疗破溃的伤口很有效,老了的丝瓜去皮后,瓤子可以用作厨房里去油污的工具……

许多年后的今天,童年家乡那样的丝瓜群是极为少见的,即使偶尔吃上一顿,也不在如从前一样美味可口,大概是大棚里种出来的缘故。现在每每回老家,看到农家菜园里生着的葱郁的丝瓜,总不免勾起童年的一些回忆。

如今,这后墙上的丝瓜早就爬过了后墙,爬进了我的心房。

让我重拾起拥有种子般生命力的记忆,把它置于这片它生存的土壤,愿它也能如丝瓜一般拼命生长,让我在尝尽它的美味后能得到无尽的回味。

是的,又到丝瓜疯长的时候了,但是,正如李云龙朋友所说,这些带着经典记忆的丝瓜会不经意间地爬进我们的心房,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遐想。

接下来听到的来自河海洋朋友的散文《晚雨》。

晚雨,如诗行,排空而下,很有夏的性子。

晚雨,一手连着白日,一手牵着黑暗,如同一位慈祥的老母亲,对于孩子倾注的永远是爱,无论他怎样。

时候云朵总是结队而行的,生怕落了单似的,就像一群淘气却又胆怯的孩子,一边奔跑,一边扭头张望。风,是最风流的,东窜西突的,一行行地写下心底的私语,如同长了腿的秘密,在雨的扉页上,飘飘洒洒。

乡间的炊烟,依然升起,多了一层浓墨,多了几许妖娆,袅娜地在空中舞蹈。次第亮起的灯盏里,总沁满母亲的微笑,每一个家门里面,似乎都等候着一位母亲,有暖暖的气息,一直延伸在户外,在清净的晚雨里,在茫茫的乡村上空。

一个叫做蹲门的地方,小小的渔村,却因一个故事得名。也是一个风雨的夜幕里,也是一位母亲,苍苍的白发在风雨中飘出缕缕思念,为她出海未归的儿子,一个孝顺的男孩,把年轻的生命之花撒落在无际的海域,写成一种精神——孝顺。我想那里的人们,在蹲门下的誓言,定会感动成一道久远的风景,在人们的心灵上绘摹。

晚雨,是悲切的思念。

熟悉的土地上,总会写满故事,这片土地叫做故乡。每一条河流,每一棵老树,每一座栈桥,都有无声的语言,在风中言说。

说说村口的那株老银杏吧。现在的它,就如同一位沧桑的老人,佝偻了青春挺拔的脊背,凋谢了年少时葱郁的碧发,在晚雨里,总是令人怜惜,或许它正是用自己的身影来告慰我们吧?!听说那棵银杏,栽下的时候是承载着希望的,老人在两个儿子小的时候,栽下这棵银杏树,是希望在孩子们长大成人的时候,好派上用场——在他们成年结婚的时候,做成两只木箱,作为祖上的家传。却恰恰因这高大的银杏树,两兄弟竟致口角,喜剧在私欲的蛊惑下,却生生演变成悲剧。

夜幕席卷,夜色浓郁,晚雨,隐匿了身形,融进了浓浓夜色中,化作无形,只有淅淅沥沥的声响,敲打在窗沿,泥土,树叶上……是在伴奏的乐曲,吟颂一曲关于大地的诗歌。

生命,哗然。

这篇文字写雨中的遐思比写雨本身更多一些,关于生活,关于生命。也许是因为雨更能让我们宁静下来的缘故吧?何况是晚雨,一听这两个字,就有了一种别样的意境。

今天欣赏到的最后一篇文字是来自胡益民朋友的《怀念一只鸟》

小时候喜欢鸟,更喜欢捉鸟。那时,从家到学校,树上有多少鸟巢,我能如数家珍。也曾因爬树不慎,从树顶上滑下来,将肚皮蹭得鲜红。至今,肚皮上的瘢痕还依稀可辨。

乡下的鸟儿以灰黑色居多,往往其貌不扬。但记得有一次放学后,我在堆圩下的芦苇丛中,发现了一只从未注意过的鸟:它小巧玲珑,机灵的眼睛下长着又尖又长的喙,头上像顶着一条苍翠花纹的丝巾,背上浅绿和腹部赤褐色的羽毛,在晚霞的映衬下呈现出一种迷人的光彩。当时我惊呆了,回去向哥哥打听。他说是翠鸟。

从那以后,我格外关注翠鸟。发现它们喜欢栖息在水边的芦苇或斜枝上,像守候的老渔翁一动也不动。可是,一旦有鱼儿浮出水面,它们会立刻双脚一蹬,以一种迅猛的姿势,直扑水面,叼起鱼儿后,又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飞走了。水面上,空留阵阵涟漪。我也看得出,它们很机敏,只要稍有异响,便俶尔远逝,无迹可寻了。遗憾的是,它们的巢不像喜鹊那样高挂枝头,也不像黄雀那样藏匿在芦苇丛中,实在令人难以寻觅。要想捉住它们,恐怕是无计可施,但我不甘心。

多么想拥有一只翠鸟啊!我在课本的扉页上,在院外的墙壁上,涂鸦了许多它们的模样。

然而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我在家屋后不远的池塘边,发现了一只翠鸟。只见它悠闲地站在一截细枝上,不停地用喙梳理着身上的羽毛。当时,我的心“怦怦“直跳,但很快就镇定下来,悄悄蹲下身,从裤兜里掏出弹弓,又摸出一颗最大的泥丸,将橡皮筋拉得长长的,闭起一只眼来瞄准。说实话,我以前从未射落过任何一只鸟。

可天啊,随着我的右手一松,那只梦寐以求的翠鸟居然中弹了,一下子掉在水面上。我急忙奔过去,拽着池塘边的一棵柳树,侧身将翠鸟捞起。有些淋湿的它,躺在我手心,已没有一点挣扎,没有一丝呻吟,也好像看不出受伤的痕迹,只是头无力地歪斜着,眼睛睨视着我,彷佛有怨意。

捧着一只没有了生命的鸟,我怅然若失。它没有了飞翔,也没有了伶俐,我徒然拥有,又有什么价值呢?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捉过、伤害过任何一只鸟。

十几年过去了,老家屋后的池塘早已不复存在。然而,我每次回来,常常遥望那儿,怀念起那只翠鸟,心中充满了愧疚。

我的点评依然还是撇开鸟儿本身,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真是越来越爱回忆了,一场风,一场雨,一种菜蔬,一只鸟……都能让我们翘首回望,感慨万千。为什么呢?

好了,四篇文字欣赏完毕,云梅又要跟朋友们说再见了,最后想帮论坛宣传一则公告哦,其实跟爱好写作的朋友都有关系,那就是文学论坛文学原创区被盐城晚报副刊部定为选稿区,也就是说发在文学原创区的原创稿件会有盐城晚报专职编辑前去选稿,欢迎朋友们多多在那里发原创作品哦,既得到交流,还有可能被编辑看中发表,多好。醉里挑灯文学论坛的网址是www.9000xp.com

本期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朋友们半个小时的陪伴和收听,欢迎朋友们继续给我来稿。好,我是云梅,下个星期天的同一时间,云梅和您空中相约,不见不散!

节目收听网址:http://www.piekee.com/jhjym/audio/sPTy51MJO0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3-28 19:51 , Processed in 0.01941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