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45|回复: 2

配乐朗诵:村里的第一台电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1 21: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村里的第一台电视
作者  单国顺      朗诵  陈梅芳      


      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是彩色的,且是进口的,日本的;它当时还属于公共财产,放在村部里。村部当时叫大队部。这台彩电是村里的骄傲,别的村还没有,连黑白的也没有,到后来邻村才有黑白电视。这台彩电功能好,图像清晰,只是英寸稍小,但这不算遗憾,因为当时农村里许许多多的人不知道电视。在没有见到电视之前,他们还不知道电视机跟拖拉机、收割机有什么区别,当然也有许多人没有见过收割机,还以为收割机是装有弯弯的镰刀片呢。看到了电视,他们差点没有被这奇妙的东西看傻,总算他们看过电影,不过,他们无论如何是感到古怪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老年人穷根究底地问,青年人也说不出子丑寅卯来,只是极不耐烦地告诉他们:这叫电视,就这么回事。
      二十年前的村部,可比现在热闹得多,那时是公共活动场所,村里的文化中心,当然,现在也是。那时农民们的眼界窄,他们还没有大面积地外出打工,还不知道外边的世界如何精彩,什么舞厅、溜冰场,人们还以为是天上的东西。后来情况不同了,农民们走遍天下,什么景致没瞧见过?可在当时,老老少少的农民们全都蓄积在村里,除了偶尔看几场电影之外,就没有看过有文化含量的玩艺了。村部就是俱乐部,许多青年人开会没开会都喜欢往村部跑。一台电视,成了西洋景,迷了村里的大男少女,也迷住了老大妈、小大嫂。某某大妈天天晚看电视,眼睛看得就差没用了。
      那彩电放在电视橱里。村里有的是木工,叫他打电视橱,他还能不干?就凭这电视他也要干,何况还拿工分呢。夏天的傍晚,村里的男女老少出动了(主要是那些电视迷们),陆续来到村部,有的还自带板凳。那个管电视的人很骄傲地把电视橱抬到村部门前的广场上,看电视的人就一圈一圈围上去,有时为了争位置,难免有几句争吵,当时看电视的人数不亚于看一场电影。
      我那时正读书,放假了也随大家去看过几回,看过的电视至今还记得。有一个电视剧叫《梧桐雨》,富有诗意的名字,故事里男主人公是学雕塑的,他作了一女青年的塑像,可惜他没有接触过人体模特,不知道女人的形体,胸部就是塑得不像。女主人公是他的未婚妻,理解他的艺术追求,就主动地脱掉衣服,充当他的人体模特。不过,女主人公仅是脱掉外边的衣服,还留有紧身的一层,若是后来的电视,非让她基本上脱掉不可。我的乡下观众全然不明白电视里的人在干什么,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根本就不懂雕塑艺术,大家本着理解的也看、不理解的也看的精神,还是看得兴味十足。
      寒天,电视就在室内放。大队部比当时的民房要大好几倍,人很满,也很挤。后来的人就站在后面拼命地往前挤,还有人嚷嚷,“不要挤了”,“不要挤了”,那情景好像地震一般。
      那时看电视,最怕的就是停电。乡下送电不正常,脱电是常有的事,一旦脱电,热情如火的乡下电视观众就像冰雹砸坏了他们的庄稼一样着急,懊恼。他们就在这种着急和懊恼中度过了许多夜晚。那真是值得永远回味的夜晚啊!
      后来乡下的电视星星点点地出现了,附近几个村都有了,都是黑白的,我们村那台彩电仍然保持它彩色的骄傲。再后来电视走进了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家,尽管是黑白的,村里的第一台电视从此结束了它的黄金岁月。据说这台彩电后来被村里的某干部搬到自己的家里,以后再也没有出来。
      如今村里家家有电视,并且不断更新,从小英寸到大英寸,从黑白到彩电,从小彩电到大彩电,真是进步没有止境。人们当不会忘记村里的第一台电视和它伴过的往日的岁月吧。

发表于 2012-6-24 19: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单老师写文章是一等一的高手,陈老师朗诵也是一等一的高手,相得益彰,精彩!
发表于 2012-7-23 14: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4-20 22:27 , Processed in 0.01579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