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90|回复: 5

转载别人对我一组诗歌《天涯集》的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4 1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情人在天涯,无情天涯路远                  ——读捻儿的《天涯集》
  文 / 花土


中国新诗正面临一个窘迫的境地,读诗----读什么呢?
翻开一首新诗,我们会有什么期待呢?除开低级别的诗不论,就是面对诸多已经成名的诗人的诗作,我都会冒出这个念头,说实话,我常常麻木地面对眼前的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期待什么。
读句?非我所愿,读意?意过于艰涩。中国诗歌从无到有,已经由一株小苗长成了大树。诗的经脉纵横交错,枝繁叶茂。今天的学诗者普遍迷失其中找不到入口。而要理顺中国诗歌还非得回过头去追根溯源不可。
普遍认为,新诗是横的移植,我想知道的是,我们移来诗歌的躯壳,那诗歌的灵魂呢?我们现在大量繁殖的新诗,它的灵魂在哪里呢?我们移植了自由诗,我们能够移来自由诗的灵魂吗?我们移来自由诗的灵魂它适合我们语言和文化习惯吗?无论如何,我认为,一股脑的移植移来的很有可能不是我们需要的诗,或者,对我们来说,移来的不是诗!对于自由诗的灵魂,我们肯定要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去寻找,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没有诗歌传统或诗歌传统薄弱的民族,属于中国的诗歌灵魂早已深深植根在人们心里,它的枝叶早已渗透在我们的民族文化里。
诗的灵魂是什么样的?只用文字去解释,我想是愚不可及的,因为诗已由无形到找到文字躯壳再回到无形之中,我们目之所及,触角所及遍地是诗的影子,我们顺着任何一条诗的毛细根都能找到诗的心脏。诗的灵魂早已挣脱文字的束缚,变成为美好的、浪漫的、动人的、纯洁的、朴素的代名词。诗从远古至今,诗人不断丰富着诗歌的情感,但诗人朴素的情怀一直不变,诗的外壳一直在变,但文字的洁净也一直不变,我想,这就是我们的诗歌的灵魂所在。
读诗不是猎奇,而是体会作者的感悟,欣赏作者的情怀,而诗人应该用朴素的情怀去维系自己的写作,只有这样,诗,这个美好的事物才不至于变质。
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我的另一个困惑是----诗意的生发。
诗意生发必定需要生活积累,对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的诗歌爱好者来说,城居生活局面他能生发多少有意义的诗意呢?这种朴素的情怀如何才能保持完好无损呢?在水泥丛林里,他能写出多少动人的诗篇呢?由此看,我们就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企图逃离城市生活,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回到自然的生存环境中去,他渴望着陌生而神秘的旅途。我认为,每一首诗都应该拥有它的生命胎记,诗不应该是日光灯下,电脑桌前的工业品,诗应该有它的激情,有说不尽的人生况味,真正的天籁之音应该回到大地上去行走。作为读者,我们也热望诗人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怀,真诚地和读者交流,只有这样,诗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特征。当然,着眼现实,无人可以彻底的做一个流浪者。

此外,我还有一个固执的观点,我认为,在所有诗歌种类里,情诗是最动人的一个乐章。如果说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的皇冠,那么,情诗就是这顶皇冠里镶嵌着的蓝宝石。我们无法探得情诗的最早起源,但《诗经》已出现了情诗的身影。唐诗宋词更留下了大量优美哀伤、动人心弦的情诗作品。古人的思想情感虽然受封建制度的禁锢,但情诗是个例外,诗人完全可以大胆的在诗词里讲述爱的体会。古代情诗的情感表达基本上围绕离情和伤情上,只要对古代情诗稍加研究就会发现,情诗的表达方式是最不讲究技巧的,情诗表达简单、直接、却又抵人心扉,情诗门槛低却又难出上品。

以上是我在初读捻儿的《天涯集》之后所做的一些自我梳理,这是我自己保留的一种习惯,认真读别人的诗,我认为,自我梳理是很有必要,这样做能有针对性地检阅自己所掌握的诗歌知识,并发现自己的不足,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补充能量,尽量贴近作者的表达,用最快的速度把握住作者的脉搏。
《天涯集》是念儿新近发表在诗歌报论坛的一辑短诗,诗以情感为主,以羁旅为辅,通篇笔调忧郁,色彩暗淡。
作者曾用“题记——让我最后再苍凉一次,在天地尽头,高傲的苍凉一次”作为这组诗的题记,“苍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从心理学上来解释,人只有遍历风霜而又心有不甘才会产生这种情绪,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在这一次短暂的人生之旅中是“不愉快”的。既然不愉快,那么,沿途所见,色彩自然暗淡无光,即使偶有欣喜,也转瞬即逝。因为《天涯集》是作者回到家中之后才写的,所以很自然的使用了记述体写作,采用这种写法,考验的当然是作者的散文笔功了。

◆在荒野中行进
作为天地间的一个黑点
我们的汽车在荒野行进,那时秋风浩荡
前路渺茫,似乎永无尽头

要去的地方叫阿尔泰
途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戈壁,呈现斑斓的火烧山
一路渺无人烟

二百多公里之后看到加油站
一行人下车,加油,给空空的身子蓄水
而我只是找个背风处,
吐出体内的苍白和疲惫

一切尽在意料之中
又在意料之外。之后穿越卡拉麦里
有蹄类动物保护区
也没有看到倏忽而过的骆驼和马匹

我的嘴唇开始开裂,血丝清晰
不必悲戚
这多么好,和流浪的主题多么相契

写作是个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写诗,我的预期是,记述体诗应该尽量限制笔力的渗透,不使其产生外延,乃至扩散,一切应在漫不经心中创造惊喜,然而事实作者没有这样做,作者使用的是记述结合抒情的写法,并且,有的句子虽然是白描,但气息上又是抒情的,来看“作为天地间的一个黑点,我们的汽车在荒野行进,那时秋风浩荡,前路渺茫,似乎永无尽头”。我的感觉是,作为第一节,情感露头太早,这样,后面就很难有回旋余地,巧力也没有用武之地。
从第一节往后,一共是五段,因为第一节的愿因,后面的三段至少失去了“段”的作用,变成了简单的内容划分。
诗写到第五段结尾,我个人原谅了作者的‘鲁莽’。因为这一段挽回了一些前面的枯燥无聊感。我们回过头再读前面四段,这些发闷的铺垫的确又不可或缺。因为诗所印证的是那颗“苍凉”的心,试想,在内心涌起苍凉的感觉时,哪里还有心思观察风景的层次?去做什么样的铺排?
整体看这首诗,作者确实没有偷巧的心情,题目也是应诗的,笔力上处处发散,这肯定不是很好的。但作者有强于前四段的结尾,所以,之前种种都不是大问题。读者的情感要在这首诗里发生共鸣,则极需要与作者相应的感触,你要知道自己正在流浪途中,还要懂得自己为什么去流浪。


◆爱上陌生的夜晚

我喜欢这样的旅途
四周或渺无人烟,或皆是陌生之人

我在人群里发呆,停滞
默念一个白雪覆盖的名字

那时夕阳悬挂,寥廓可长可短
我不必戴面纱

途径绿洲。安置困顿的车马
类似于一个图瓦人,我喝酒,吃烤羊肉,爱上陌生的夜晚
其间遇到高人
他用他的易经,轻而易举算出了我的盔甲

人的思想压力在旅途上很容易被释放掉,这是为什么呢?我一度也是个狂热的流浪爱好者,一个人走过长达七八年的路,对此,我的体会是陌生感在起作用。记得小时候的时光漫长的无边无际,等待一个学期结束或等待过年是件多么难盼的事情,时间仿佛是凝滞的一样,直到进入社会,才知道什么叫光阴如梭,时间不等人。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多思想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常常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几年十几年,眼前是熟悉的人和事,工作,吃饭,睡觉一条线连轴转,生活工作压力压得人麻木不仁。人是有好奇心的,当我们重新面对一个新环境,当眼前的事物有熟悉变成了陌生,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被激发了出来,这时候,时间就慢慢停顿下来,不再飞快的流失。而旅行无疑是激发内心兴奋的最好途径,当一个又一个陌生事物,陌生的风景接踵而来,在我们目不暇接之际,早已将种种压力抛到了九霄云外。
相比于第一首,《爱上陌生的夜晚》的情绪已经平复了不少,你看她在陌生的环境中“发呆、停滞、默念”,像图瓦人一样,“喝酒,吃烤羊肉,”并强调说“爱上陌生的夜晚”,不必“戴面纱”,实际上,文字里穿透出来的还是骨子里的忧郁。
读到这里,使我自然地想起三毛,三毛历游七十几个国家,所见风景无数,她在路上,一路走一路歌唱,能够拥有这种生活的人是幸福的。三毛骨子里也是忧郁的人,在《滚滚红尘》的插曲里,三毛写道,“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单凭这一句,就能激动无数喜欢流浪的人的心,问,那就意味着必须回答,要回答,就不免要回想过去。。。忘不了过去,流浪就无法释放掉原有的压力,而且还会变本加厉。当面对风沙滚滚,落日西沉,内心的苍凉感就会不可遏止。

◆在五彩滩
到达五彩滩,下午六时左右
日头已略带倾斜,却依旧明媚的照耀大地

你可以想象。一望无际的苍穹底下
到处是奇形怪状的丘石
热烈的红,明快的黄,澄净的蓝,和神秘的紫

因为狂风和流水侵蚀
山石轮廓参差

与它的苍茫悲凉对应,河对岸
却是树木葳蕤,
青翠苍郁,阳光在平坦的山谷间流动

一河遥辉映,隔岸两重天
我忍不住要落泪了。面对突然撞上的震撼
像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


五彩滩,一个美丽炫目的地方,一河相隔,一边是寸草不生的彩色岩石,一边是葱郁青翠的河谷,林木苍苍,生机勃发。一个人一生能够到达的地方是有限的,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我想,没有一个人会感觉麻木,只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触。一般来说,除非我们有深厚的写作功底,否则很难即时写出动人的诗篇,因为人在大自然面前是被动的,神才有驾驭自然的能力。对于一处陌生的风景,我们都会产生强烈的停留念头,想停下来慢慢接触,慢慢理解,慢慢由陌生到熟稔,不经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写出来的景就会存在隔阂,因为来去匆匆,我们无法触摸不到景物的心跳。
面对眼前的景致,我们可以笑、可以哭,内心的感动可以不讲究发泄方式,可以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但是诗不一样,诗是受文字制约的。文字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温情的,一面是冰冷的,当所有的条件都合上之后,文字形成了一个小环境,这个小环境自给自足,珠圆玉润。这样的文字是温情的,宜人的。反之,只要诗中出现了那么一点点不和谐因素,文字立刻就变得冰冷而不近人情了,这是我们自己不能控制的。


◆如果我说出欢喜
如果我说出我的欢喜
你可愿意取走

因为不确定。多数时候
我选择沉默,像戈壁滩上的一块顽石

任由风吹,假装沉睡
我常又如此痛恨自己,在风声临近时蜷缩
当止不止

我可以迎风流泪吗?

“关于诗歌,关于文字,对我而言只是一种灵魂呓语的方式。安静,柔软,缠绕。”这是捻儿自己的签名字。这首诗基本体现出了这种风格。整首诗是呓语般的叙述,分段则分出了缠绕的效果,安静,柔软则体现在语调上了。虽然诗更接近于散文。常常有人会困惑于诗的散与不散,我的观点是,散与不散没有绝对的界限,其实,很多古诗词现在看来都和散文没什么区别。因为文艺的繁荣,到近代很多学者诗人提出了诗与散文的区别所在,并进行研讨,这样做的结果使得诗被局限在了更小的范围内。在古人看来,只要是抒情的,合格式的格律的都是诗,今天的人已经把诗逼到了和散文对立的境地,这对诗来说是件十分糟糕的事情。
现代诗人在追求张力,追求深刻,追求纯粹的意境,这样,就必须考虑句子的纵深和意境的纵深,句子的纵深是要求句子要互相作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化学反应”,散文的句子是直线的,可以一边读一边丢掉前面的句子,散文是依靠一个一个句子的推进来完成意义叙述的,而诗要求前后呼应,联系阅读,我们常常不知道其中的某个句子会对另一个句子产生作用,句子与句子呈现出互相依存的状况不可拆卸。意境的纵深则体现在意境的打开和意境的真真假假上。诗的意境不能一步打开,需要读者层层剥皮,到最后才恍然大悟,而真真假假则是欲盖弥彰。
捻儿这首诗显然是和现代诗无关的,它更像是六七十年代的新诗,或是古诗。这绝对不是什么问题,因为诗必须保留性别特征,抛开古代诗人不说,我们在今天看到的大量事实是诗歌的性别一体化,没有几个女诗人保留了诗歌的女性特点,这种女性特点绝对不是措辞和叙事上的不同,女性诗歌更应该尽情的展露真情实感,而不应该像男诗人那样在遮掩上费尽心思,诗和散文的对立是有害的,诗的本质是抒情,试问,在美丽河山面前,我们是要抒情还是要琢磨怎么抒情?当我们内心忧愁的时候,我们是把心里话痛痛快快的说出来,还是反复在表现上左斟右酌?后者显然是不利于诗的诞生的,它制造出来的诗很难说是不是真情实感。纵观新诗现状,很多诗的情感是值得怀疑的。

◆.在戈壁
在戈壁,我是微尘的一种
混迹在大漠的风沙里,贴着地面,飞过寂寂

诗的最好状态应该是忘我的还是自我的,我常常会陷入矛盾之中,比如捻儿的这首《在戈壁》。
‘在戈壁,我是微尘的一种’,这是忘我,还是自我?我觉得,这既是忘我的(忘我于微尘)又是自我的(微尘渺小)。混迹在大漠的风沙里(忘我于风沙)。贴着地面,飞过寂寂(又自我于寂寂)。在诗中,绝对的忘我是不可能的,既然做不到完全忘我,何不轰轰烈烈的自我一番?

◆遗憾
世间没有那么多恰好
我们在九月初抵达,早晚温差很大
凹地已落霜

树叶开始泛黄,层林却没有尽染
白桦林也不是秋天最美的新娘

倘若我们再早一些
那时林木鲜美,各色野花盛开,牛羊在河边汲水
炊烟飘荡在图瓦人的木屋上空
我们在林间奔跑

而现在,这一切只存于纸上
人生有很多这样的遗憾 ——相遇时
春天已经苍老

这首诗在这一组诗算是比较弱的作品,这是对诗而言。但从情感上来说又是最真实的一首,这从题目《遗憾》就能看出来,人生旅途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遗憾之事,没遇上最美的季节,没遇上对的人等等等等。因为太真实,有的诗很难写,比如杜甫,虽为大诗人,但晚年的诗作也不忍卒读,几近痛哭流涕的状况。还有李清照的诗也同样如此,真实的直教人伤情,美感丧失无存。念儿这首《遗憾》当热还没有达到那种地步,其中还不乏浪漫色彩,这是反映了其真实的内心写照。

◆乌尔禾风城
这一路,我的心脏承受了太多
大美,或者大荒
在乌尔禾风城也是
身处其中,四周皆是突兀而起的石丘
侧壁陡立,寸草不生

这个或许一生都无缘遇上的名字
于我,是无意间的抵达,是一种过目不忘

读到这里,念儿带来了一个非常动人的诗题,《乌尔禾风城》,多么令人神情恍惚又神思向往啊,遗憾的是作者辜负了这样一个带给人无限幻想的地方,我想这是很正常的,其实我更多的是在诗中想象,想象风无处不在,想象风卷着尘沙寂寂飞过,想象诗人突然间的失神和不知所措。文字的诗永远抵达不了真实环境里的诗所能带给我们的震撼以及痛感,今生来过,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她的名字。

◆ 让我最后再苍凉一次
让我最后再苍凉一次
戴着白色面纱,骑在驼背上
像个落跑的西域公主那样,高傲的苍凉一次

之后,我将重新回到我的城池
回到粘稠和潮湿,在人间

不烟视,不媚行
在秋叶凋零时抬头,迎面苍老,迎面缓慢而来的时光


从题目看,《让我最后再苍凉一次》已经相当接近于伤情的诉说,这对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情。作者这样抒情,会越抒越苦闷,读者也难于释怀,这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虽然作者在尾段写出了“不烟视,不媚行”的人生感悟,亦于事无补。此情不抒也罢。

◆  让我们再年轻一次
让我们再年轻一次
把走过的路途再走一遍
去长湖边,去开满幽深的树林
你的胸口有雁声
蘑菇从雨点里抬头
我在人世间奔跑。逃逸。霸占你的眼神

被你捉住时,假装耳背
等你重复那句“嫁给我”

◆ 假如我们正年轻
潭面无风。我们去看涌起的洪波
回来后写诗,极尽奢侈。浪费一个接一个的夜晚
浪费一句接一句的情话

这两首首诗已经脱离了旅途的视角,写作上也慢慢回到了念儿习惯的语境和诗思之中。因此,掌控起来游刃有余,情态上的把握也更细腻动人。

◆  所有的准备,已经做足
若需要流浪
我会备下粮草和马匹,
爱一段低矮的云层,将下未下的雨。

我愿意陪你
走孤烟一般的路。不诉苦。
那时秋水共长天一色,牛羊在湖边相爱
偶有的争执
也被草木摇落。

秋天来时,亲爱的
我们一起深呼吸。

我相信,每个民族,流传最广的文字是情诗(或情歌)。
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是“持子之手,与子偕老;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是“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为什么不怎么讲究表现技巧的情诗会获得大于极尽技巧之能事的其他类型的诗呢?我想这是因为作者在语句中应用了最强的语势,不迟疑,不含糊,不变异,作者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爱的人看。爱情是人类最细腻最柔软的情感,也是最纯净无私的。
这首诗的抒情节奏层次有序,作者一开始轻描淡写,“若需要流浪,我会备下粮草和马匹,爱一段低矮的云层,将下未下的雨。”娓娓道来仿佛与你无关。第二节却突然将意愿反转,变主动为被动,“我愿意陪你
走孤烟一般的路。不诉苦。”实质上仍旧紧扣第一节。之后作者的情诗能力便完全发挥了出来,“那时秋水共长天一色,牛羊在湖边相爱。”多么令人向往的画面。作者把人之相爱转换成牛羊相爱,以此来烘托内心对爱的渴望,虽磐石应也融化。这是完全突破传统的情诗语势,在古诗词中,作者更多的是直接描画对爱的体验,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表达也只是移情于简单的事物,而“牛羊在湖边相爱”,却是活生生的情感画面。作者把传统强劲的语势转化成了悠闲的、温馨的场景,即便假设,亦使人无限留恋。


我要对你说
和你在一起,流浪也是安逸



◆ 我需要的,只是这些
我们一起写诗
把朴素的句子,朴素的读与你

余下的日子
熟悉尘土。摆弄油盐酱醋
在下班后突如其来的骤雨里淋湿
用毛巾弄乱你的头发
煮姜茶。

之后。相互传染感冒
窝在沙发里听歌
喝粥时,且弄出哗哗的声响。


诗体的解放对情感表达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广阔的道路,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和散文,小说的接壤,因而,诗可以写得很散,散到一句对话,散到三两笔白描,但仍不失诗意。
《我需要的,只是这些》,就是完全散化的一首诗。作者把心里的愿望和盘托出,诗意也在一点一点描述中聚拢形成,开始是写字,然后读句,之后摆弄生活必需品。作者的巧妙之处在于,没有按惯性思维写下去,而是夹入了更为具体的生活场景,幻想着爱人被雨打湿,进而虚刻自己的表现,为爱人擦水滴,煮姜茶。之后作者生活的情趣演化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感冒,互相传染,喝粥,弄出哗哗的响声”,情感细腻到了极处,就是在喝粥时弄出哗哗的响声,用来替代无法言传的、爱的期望。
细腻实际上就是细节,情诗的得失成败就在细腻程度上,中国第一个把细腻的心理活动具化到诗中的女诗人是李清照,这首诗的调子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何其相似,诗人描绘的是幸福蓝图.但我们看到的,却是莫名而来的感伤。

◆ 某一个夜晚醒来
醒来。月色逗留在身边
回想一路的甘苦
贫瘠。我的心头尚有一块空地

保有这些年来的矿物质
我该感激。
——感激西窗的月,
夜晚如此安宁
你的呼吸,停留在清晨边缘,沉睡的体态安详

初读这首诗时,感觉好像很稀松,读到最后,内心也没有多大触动,也许是“月色逗留”的缘故,把这首诗的调子调的比较温情,“回想一路甘苦,贫瘠”也不带其它色彩。进入第二段,依然是“感激”之情,之后回过头来写月,作者的调子还是定在了“安宁”上,最后一句,“呼吸,清晨,安详的沉睡”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引人注目的是破折号,“---感激西窗的月”,感觉也只是气息的延宕。反复读了几遍,情形大抵如此。
回头读题目的时候才生起疑问,为什么是“某一个”夜晚醒来呢?是主人公已经不记得是哪一个夜晚醒来,并产生了某种感触吗?我的理解是作者不是有意模糊这个夜晚,可能是真的已经记不得何日何夜了。“夜里醒来”,必然是有原因的,或许是梦醒,那么,梦的内容是什么呢?这样联系起诗的结尾出现的“你”,当然是作者梦见了“你”了。既然是梦见,那么,月光照亮的床榻边安详沉睡的你只是一种幻像。至此,一种难于言表的沉重感就驱之不散了。

◆ 若争执
要允许我霸道,使性子
含着三月的露水,把手中的帕子绞了又绞
要允许我偶尔藏起自己
在林木间迂回,看你求饶,看你急
我才扑哧一声笑

我们没有霜痕
充其量,有的只是假想敌

回到开端的话题,就我个人而言,读诗主要是读情感,或换言之情致,我想这是文字获得温度的基本条件,没有情感的文字是冰冷的。一首诗有了真实的情感之后,我们才能具体到写作,去体察情感和文字的对接还原,这样才能评判文字在多大程度上和情感对接成功,以及得失在哪里。反过来说,读不出情感的文字,无论你如何对接,终究没有了依归,诗的魂魄是得不到呈现的,我们怎么可能接受一首丧失魂魄的诗呢。
文字还原情感是一种技巧,文字是死的,而文字的调度是活的,这样,我们就能从文字里读出作者对文字的热爱以及付出。这种热爱和付出同样也是有温度的,一个长久浸泡在文字里的人,对文字没有感情这是不可想象的,诗人会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一个字和词,当接触到诗人摆弄过的文字之后,我们就能立刻感觉出诗人对文字的情感深浅,这是十分微妙的一种体会。经过诗人深情厚谊奉献出来的文字,我们可以获得超出情感和表现之外的另一种享受,这就是诗的外在美感,我们不用深入就能轻松地感知到它,这是诗由里到外的必然结果,因为诗是追求完美的一种文字艺术。
欣赏念儿这组诗,我很自私地塞入了大量理论性的叙述,这一方面是考虑到诗的数量较多,不可能把每一首都做详尽的解读,当然,要在同一时间内把一组诗都写出彩是不大可能的问题,因此,这一组诗必然会参差不齐,水准高低不同。为了不损害评论文字的阅读效果,我便对一些诗中透露出来的信息给出了相适应的理论回应。不在乎成败定论的话,其实这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无论喜不喜欢理论,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都会自然的牵涉到某些理论,这是无法自控的事情,因而就有了诗的理论真实存在,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绕开诗的情感而用理论去解读诗是完全可行的,还有,评论文字也是有作者的体度的啊。

《若争执》是组诗的最后一首,从对第一节的阅读来看,扑面而来的美感是妖娆丰富的,这说明作者的写作心态已经完全放开,也搭建出了非常完美的诗歌外表,我们几乎不用领悟什么就能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那个任性固执、贪得无厌的爱情公主已跃然纸上,诗,还要再做什么样的追求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1: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看到老牛对我帖子的点评,想起这一组诗评,转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发表于 2012-11-4 16: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去带儿子,择时再来读完全帖。
发表于 2012-11-4 16: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需要知音

问候小捻子
发表于 2012-11-5 12: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班时间过了近半小时,终于把全帖读完。这是一篇很用心也写得很好的诗评。关于现代诗,真是有很多话要说,但因各种原因没做过长篇大论,只是在有关帖子或文章中偶有论及,摘一二于此:1、好诗必有“情”:情境、情思、情怀、情理、情趣,必居其一,否则非诗。2、诗人也有真假:“为情造文”且“文情并茂”的是真诗人,“为文造情”或“辞不达意”的是假诗人。当今写诗的多,真诗人少,大量准神经病和自闭症患者舞文弄墨,很像个诗人,在各级各类诗歌阵地(报刊、网络)张牙舞爪,吓得公众见了诗歌如避瘟神,看待诗人如同疯子。中国的现代诗之所以如此不堪,是因为放弃了以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基础、吸收消化外来文化进行创新的正确道路,而把直接复制、模仿、解构已经被拙劣翻译弄得面目全非的泊来品当作诗歌现代化的速成道路。振兴中国现代诗,必须要来一次彻底的拨乱反正,回归正确的发展道路。
发表于 2012-11-5 14: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钟子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4-19 10:18 , Processed in 0.01882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