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92|回复: 2

[中秋征文]等你过中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4 09: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四海 于 2015-10-14 09:16 编辑

等你过中秋
林四海


      这是我参加工作以后第一次没有和父母一起过中秋。
       放假的前一天傍晚,父亲在电话中确切的得知我不能回老家过中秋节之后,我明显的感觉到了电话那头他低沉的声音充满了失落感:“不能回来也罢,孩子最重要的,不能耽误孩子学习,你妈妈准备的那些吃的、用的,我明早打包后趁镇上的汽车带给你,你要记得准点到车站去拿,防止闷坏了。”
        “孩子放假两天,两天的上午都要参加课外的学习,我还要加班,回去的话时间都耗在路上。”我像哄小孩一般耐心的向他解释着,“国庆回去吧,国庆放假的时间长一些。”我跟父亲几乎是保证似的说。
        “晓得你们忙,孩子大了,学习任务也重了,再怎么着也不能耽误孩子,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中秋嘛,不就是个节气而已,回来不回来是一样的,把孩子要照料好。”听得出我有些着急的语气,电话那头的父亲倒是爽朗的一笑,反过来宽慰我。事实上,我知道,父亲宽慰我的话语中,更多的是一种淡淡的无奈。
       父亲是特别看重中秋节气的人。
        幼时,印象中每年到了中秋节的这一天,父亲总会早早的就下班回来,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车篓里装满了月饼、苹果、菱角、藕段等等。鱼肉之类的是早上就已经买好了洗尽烧熟装盘的。等到父亲回家后,母亲便会将一节节的藕段刮得像三月盛开的樱花一般雪白,细心地切成一片片的藕夹,嵌上早已调制好的肉馅,在面粉里蘸一下后轻轻放入冒着青烟的油锅里,葱香、肉香和莲藕的香味就从锅灶上四处弥散开来。哥哥和我照例是守在锅灶边的,全然不顾母亲嗔怪的声音:“远离一点,远离一点,别被溅出来的油烫着。”责怪归责怪,母亲总是先用竹筷捞出两块藕夹放在碗边上晾着,而我和哥哥总是急不可耐的、全然不顾烫着手的油温,就将藕夹从左手翻到右手,又很快的一边吹着气一边狼吞虎咽下去。看得正在外面摆着祭品准备敬拜月神的父亲总要来上一句:“你们这是急火馋啊,这会儿吃了,等会儿晚饭那么多好吃的就一筷子也不尝了。”说归说,父亲还是叮嘱母亲:“多炸几个给他们吃吃,只要留上几个能敬月光就行了。”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也满是无奈,那时候他刚刚落实知青政策安排了工作,每月的收入只有二十多元,却要养活一家四口人。鱼肉和香喷喷的藕夹,一年四季中,除了春节也只有中秋的这天晚上才可以奢侈一下,成年后我才知道,那也是父亲积攒了数月的肉票托请别人预订了才能买到的。
       及至外出求学,父亲和母亲过中秋的地方就在我的教室里。三年高中里,每年的中秋节,母亲早上很早就起床忙活着几样我喜爱吃的菜肴,用塑料的饭盒子一样一样的装上,怕一路上菜凉了我吃着不舒服,父亲总要提前将冬天的棉衣拿出来包裹在塑料饭盒子的外面,然后再骑着自行车赶三十多里的路程,赶在我中午放学前送到学校。那三年的中秋啊,每年中秋节上午的最后一堂课,总能看到父亲怀抱着一大堆的棉衣,模样挺滑稽的守候在教室的门口等待着下课铃声响起来。等同学们都失望的拿着瓷钵子朝着学校食堂走去后,父亲赶紧溜进了我的教室,将我桌子上堆满的书本都放到了地上,然后就像摆地摊的一般,小心翼翼的打开紧裹着的棉衣,将母亲早已为我准备好的各式菜肴一样一样的拿出来摆在课桌上,揭去饭盒子上的盖子后,依旧冒着腾腾热气的菜香,很快就将教室里的书本味、粉笔味、墨水味掩盖下去。原本还为穿着有些破旧、样子有些滑稽的父亲感到有些害羞的我,在香味四溢的菜肴中早已顾不上尚存的一点体面,总是吃得那么的淋漓尽致,直到撑不下了,父亲才满意的笑了笑:“吃饱了吧?”在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父亲就会将我吃剩下的菜肴一股脑儿的吃光。后来我才知道,为了那天给我送一次可口的饭食,父亲忙了一早上滴水未进,还赶了那么远的路程。
       工作初始,就在老家的镇上。哥哥和我的先后工作,已经极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中秋节依旧延续了往昔的风俗总要与父母一起度过。不过,敬拜月神的人已经变成了哥哥和我,站在灶台前煎炸着莲藕的人已经是大嫂和我的妻子,站在锅灶边等待着藕夹的孩子已经变成了侄女和我的小孩。看着孙子孙女依旧是忙不迭狼吞虎咽的吃着刚刚煎炸好的藕夹的样子,已经有些帕金森综合症症候的父亲总是不由自主的摇着头笑眯眯的幸福地看着两个孩子,而母亲嗔怪的声音还是当年的语气:“这两孩子,就跟你们爸爸一个样子,就不能慢点啊!”父亲的手颤抖得更加厉害了,不过,对孙儿一辈的疼爱却满满的像要溢出来一般:“孩子嘛,就是个急火馋,由着他们去吧。”敬过月神之后的晚餐,一大家子八口人坐满了方桌的四周,正式动筷子之前,父亲总要说上一句:“好,八个人一个不缺,这才是个家!”然后巍颤颤的举起杯子:“这才是个家啊!”尚幼的孙女孙子听不懂爷爷话语的意思,而哥哥跟我总会相视举杯,在大嫂和我妻子莞尔的笑容中,对着父母亲说:“爸爸妈妈在,家就永远在!”
       先几年,哥哥调动到外乡镇去工作了,上了中学的侄女学习任务也越来越重。有好几年了,哥哥嫂子带着孩子回来转悠一下,就要送孩子去学校,最多在家吃个中饭也是如同行军打仗一般的匆忙。再后来,我也因为工作变动进城了,中秋回家的时间也是越来越短,起先还能回家吃个中饭或者吃个晚饭,然后再赶回城里的家。而今年,我也终于不能回去了。
       中秋的晚饭,我将父亲趁汽车带过来的藕夹重新放到了油锅里炸了一下,藕夹的香气在油烟机轰隆隆的声音中全部抽到了窗外——家里没有一点藕夹特有的香味了。学习任务繁重的孩子在我左催右促中才不情愿的放下了课本走了出来,很不情愿的夹起一块藕夹放到了嘴里,咀嚼了几下就说:“不好吃,没得奶奶炸的好吃!”妻子说:“你就挑食吧,这本来就是奶奶带过来的藕夹。”孩子眼睛有些微微的红了,不再吭声。我向妻子使了个眼色让她不要再说了。因为我知道,孩子肯定是想念乡下的爷爷奶奶了。我不知道此时的父亲母亲是否已经敬拜过了月神,今年,又得是父亲亲自摆放祭品了。我也不知道此时的父母亲是否已经草草的吃过了晚饭,没有儿孙在身边的中秋,对父母亲而言那还是完整的中秋么?我能够想象得出,就在这个中秋节的下午,母亲肯定是站在堂屋的东头路头上望了又望,那是历年来她等待我们哥俩携妻将子回家的姿态!我也能够想象得出,父亲寂寥的身子坐在廊檐下的小凳上一遍一遍的看着满月的天空,昏黄的廊灯光一定将他的身影曳得很长很长!我更能够想象得出,父母亲两个人的中秋,父亲肯定还是举着酒杯说了那句话“这才是个家啊”!
      大哥打来电话,问我回家没有?我说没有能够回去,孩子要参加课外学习。大哥说他也没有回去,侄女上高三了,就放了半天假,急匆匆的要接孩子回来,吃过晚饭连夜还要送孩子回去。我握着手机半天没有能够说话,电话那头的大哥也是如此。兄弟连心,在这样特殊节日的夜晚,我们想家的心一定是相通的。临了,哥哥和我几乎是异口同声说了句:“明年吧,明年不论多忙,回家去过中秋!”
发表于 2015-10-14 11: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特殊情况,还是回去陪父母过中秋比较好。
发表于 2015-10-19 14: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4-25 09:24 , Processed in 0.02339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