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53|回复: 3

幸福的饺子(阜宁)朱兰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0 11: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知道饺子和幸福有关的时候,我是再也没有理由忘记饺子的了。一枚饺子就是一弯莹白的月儿,时时挂在温湿的心头。

  小的时侯,对饺子的兴趣,并不在于饺子可以改善伙食,而是在于包饺子的那些情节和过程。

  那时,家里三代同堂,居住的地方比较拥挤。但一张近两米长、用来包饺子用的案板,却时时占据着堂屋的一席之地。每逢星期天,父母和小姑忙着洗盆净手、捋衣挽袖后陆续登场,碗盆碰撞和剁肉泥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开锣唱戏般地热闹。当那张案板搁上白的面团、红的肉糜、绿的菜丁、一家人围着案板各司其职包饺子时,便会觉得生活除了三餐米饭的单调,原来还有如此隆重丰富的色彩和细节。

  包完饺子,母亲便穿梭在客厅和厨房之间,为坐在大饭桌旁的那些兴高采烈的老小们端上煮熟的饺子。刚出锅的饺子在腾腾热气中闪着釉般的光泽,像刚出窑的瓷,一如母亲年轻的光洁的额头。母亲一缕粘了面粉的青丝搭在额头,常引起父亲和我们开怀的笑。

  那张案板,搭就了一个小小的舞台,面粉和馅儿是永远的道具,主人公却在不由分说地减少着。先是祖父去世,祭坟那天,一向在我们面前冷峻内敛的父亲失声嚎啕——饺子照例端在祖父的面前,人却已隔了一堆黄土。然后是小姑出嫁,再后来就是我们姐妹也如雏鸟般相继飞出了父母的腋窝。

  然而父母依然是那张案板旁的主角,只是少了围观和欣赏的观众。在没有欢笑没有掌声的寂寞里,父母每星期都会包些饺子,打电话让我们周末回家拿。天长日久我便渐渐有点不耐烦,觉得为了填一顿肚子让他们费那么多的周折很没必要,再说饭店和超市里,什么样的饺子都有,于是对母亲的叮嘱日渐疏淡。

  那日,母亲终于拎着饺子出现在我的办公室。母亲一见面便大声地说着家常,我掩上门,责怪母亲不应该到班上来。母亲黯然,说你们整日忙,除了拿饺子,其他哪还有时间能看到你们和你们唠叨上啊。这饺子放冰箱久了也不好,只好给你送来了。

  我在母亲的嗔怪中愧然。工作之余,回家看父母的时间总是被越来越多的应酬和时尚休闲所代替。那时我还无法理解体弱的母亲,步行了好几里路只为送来一包饺子,更无法看穿在一袋饺子的背后,一个母亲的失落和心伤。在觥筹交错笑语喧哗之间,我已无心去顾及一对老人的等待和寂寞了,我只能以越来越堂皇的借口,来原谅自己对父母的疏忽冷淡。

  自那以后,便不敢再怠慢饺子,周末我都抽出时间回家,和父母一起坐在案板前,听着父母在那些絮碎的家常里,翻阅唠叨他们的过去,看着他们的青丝在唠叨中渐渐染了面粉样的白霜。看他们把对儿女的牵挂揉进面粉,再把它们如饺馅般丝丝扣扣地包容进心里,便常常有一种苍凉的感动——不管生活如何改变,父母对儿女的爱,如同包饺子的每个细节一样,永远不会省略和改变的。

  这样的爱不一定很伟大,有时候还很琐碎累赘。但是当我坐在这份爱的身边时,我和父母都是幸福的,就像那些笑弯了嘴的饺子。

  那是一些多么幸福的饺子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7: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喜欢吃饺子,但今天才知道饺子和幸福有关。
谢谢作者!问好作者!
发表于 2009-3-11 10: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朱兰兰的《幸福的饺子》,我很高兴。她是个女才子,但好久不见她的文字了。现在读了,还是那么雅致,一些联想多妙啊!于是,我给《今日阜宁》的陈书芹打了电话,请她将这篇文章转登一下,以示充分肯定。
这是一篇好文章。
发表于 2009-3-11 10: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2 03:30 , Processed in 0.025682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