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篇
我生于1976年,成长在了一个极为贫穷的农户人家.我们李家大院是个热闹纷繁的大家庭。贫穷而大大的舞台上演绎着中国几个历史阶段平民家庭计划生育故事。
一。我听奶奶讲故事
小时候,经常依偎奶奶那温暖的怀抱里,听奶奶讲故事,奶奶讲的最多的是她的家庭和她与爷爷婚育人生。
奶奶十六岁就做了母亲,她的青春都献给了孩子们。一生养育了十个子女。解放前生养了五个,我父亲是个分水岭。他恰巧出生在共和国诞生那年---1949年。
奶奶的第一个儿子,是她生养的第五胎。之前的四个都是女孩,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没有男孩,女人在家里是没有任何地位的,那真是母以子贵啊!男孩是传宗接代的香火,尤其对于我们李家来讲,当时更重视男性。因为爷爷是太爷爷惟一的儿子,承担着传宗接代的重任。之前的四个姑姑出生都遭到了太奶奶的歧视,甚至爷爷的态度也是冷漠的,或许正是因为不重视,才导致了两个姑姑的夭折吧。
就连奶奶坐月子,生男与生女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女孩出生,婆婆能看一眼就不错了,遭到婆婆的白眼,刚生完孩子,就得自己下地干活。哪有什么照顾啊?可生了男孩就大不一样了,婆婆又是找算命先生给孩子起个好名字,又是去庙门祈求菩萨的保佑,给孙子祈福,买个长命锁祈祷孙子长命百岁!那个叫亲啊,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掉了。
生了一个男孩,还嫌少。那个年代的观念是:男孩多了,家族人丁兴旺。还有一个原因应该是和我们的国情有着很大的关系。农业经济社会,靠的是劳动力,而男人是强壮的劳动力。男人养家,女人持家;男主外,女主内。是时代造成的婚育观念。还有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男人是战场上的勇士,保家卫国的战士,重视男性是必然的。我们的社会是个父系社会,男性统治着世界,在家庭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父亲他们没有学到文化(没读完高小---其实就是小学三年级),主要是家庭贫穷,孩子们多。上学途中常常饿倒在半路上,听奶奶说:大伯他们饿时就钻到地里吃庄稼----玉米嫩芯,玉米须、高粱豆子、棉花壳子、野菜等。饿晕过几次后,说什么也不肯去了。奶奶没有为难他们,因为在那个年代,乡下人认为:读书并不重要,关键是有个强壮的身体,能成为很棒的庄稼手。
或许在当时看来奶奶的思想是正确的,那也是那个年代乡村女人的思想。但奶奶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奶奶自身所认识不到的问题。
二奶奶的无奈与悲哀
我的童年充满着灰色调,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在旁人看来也许是很幸福的。然而在我眼里,我们这个大家庭却是纷争战乱不断,生活就像是剧本一样充满着戏剧性,还有很多的悲哀与无奈。
那时姑姑们都已出嫁了,爷爷奶奶与儿子们也分了家,各过自己的小家,按说是不该那么多纷杂的事务的。儿时的我,对于大人们的争吵,甚至打骂迷惑不解。而每次吵架都是因为利益问题。就连一块抹布,一个蒸笼,一碗米粥都会引起一场大战。
家庭纷争的根本原因是贫穷。而导致家庭贫穷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家庭人口太多。人在贫困潦倒的境况下能够和谐相处是很难,而引起家庭纷争最多的就是那些儿子们的小家庭。没娶媳妇时,与父母相处的很好,可一旦娶了媳妇,矛盾显现的特别明朗。那个时候,奶奶是最苦的,经常哭的像泪人似的。戏剧《八珍汤》是那个时代婆媳关系的写照。那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啊!
童年时期,我觉得那男孩特讨厌,也为奶奶叫屈。奶奶为了儿子辛苦了一辈子:种地,种菜,织布,给儿子娶媳妇,到老了还拾麦穗,照看孙子,可让她生气的是那些儿子,媳妇们;开导她的,是女儿。抚养和照顾她的也是女儿。
爷爷,奶奶晚年的消遣娱乐方式是打纸牌。玩纸牌的大多是村里的老人们,排解老人苦闷的心里,可他们的心情并没有那么畅快。原本娱乐的生活会因为缺少几个耍钱而闹心。遇到孝顺儿子,老人要钱时会心里很顺畅,可若遇到那些没有良心的孩子,老人的心里就很难过,旁人看着真是心酸啊!奶奶为此也受过很多委屈.姑姑们回门时,只要看到奶奶的脸上显出了阴沉,。就立刻掏钱给奶奶说:俺娘又没有钱了。奶奶有时候向姑姑诉苦说:给人伸手难啊!不给还遭一顿奚落。姑姑总是劝慰奶奶:娘,给你说过多少次,他们是没钱,别往心里去。
人们都说: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真是一点儿都没错,每次遇到奶奶受到委屈时,姑姑们的话语句句暖在奶奶的心坎上,奶奶的烦恼便会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其实,姑姑家是很贫穷的,但她们在对待爷爷,奶奶身上从不推脱。每次家里有了纷争,邻里乡亲总是说:小雨,快去叫你姑姑来!我便骑上自行车向姑姑家飞奔而去。
姑姑来后,总是劝慰奶奶,直到奶奶心情美丽后才安心地回家。姑姑从未在爷爷,奶奶面前挑拨离间,都是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压下去。
现在我的奶奶已是90岁高龄老人了,她几乎常年住在姑姑家,只有过年时才回儿子家,原本的“养儿防老”对于奶奶来讲真是“一纸空文”。
三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
我的兄弟姐妹们很多,一共有32人。我们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里(八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是四个子女),血缘关系将我们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每个家庭都有男孩,因为没有男孩,别人看不起。
然而,我们的童年并不幸福,我们像一群没娘的孩子一样疯跑在大街小巷,像路边的野花一样自由地生长着。
大人们经常辛勤地劳作在地里,我们有时像“跟屁虫”一样跟在大人的身后,到地里后,大人把我们扔在路边的小树旁,由着我们哭鼻子;要么就由大的背着小的,在街头玩耍,直玩到肚子咕咕地叫着,眼巴巴地望着村口,期待大人们回家给我们做饭吃。
我们长大些时,就当了种地的“小工”[点玉米,割麦子,踏青,拔草,坐犁把,掰棒子,摘棉花等等农活,都有我们瘦小的身影。
那个时候,我们只知道伺候农作物和撒欢地玩耍。洗脸,梳头,刷牙等生活细节和关乎我们健康成长的学习问题,却很少引起我们重视。因为大人们好像不太关心这些,尤其是我们这些黄毛小丫头。
我们的童年虽生活在八十年代,我们的思想却像是原始人的思想----愚昧,落后。因为我们的头顶上只有那么一片天空,就像是坐在井底的青蛙一样。
我们在学校如饥似渴地读书识字,因为书籍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我们了解到外面有个神奇的世界,我们渴望走出去。然而,我们走的好艰难。长辈们经常说: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认几个字,将来认识自己的名字就行了,白花那个钱,闺女都是给别人养的。
而我们的兄弟们却是家里的宠儿,家长即使砸锅卖铁也支持他们读书。尽管他们没那个天赋,也没有那个学习劲头,父母也会赶鸭子上架似的把他们赶到学校。
其实,在八十年代后期国家对生育问题很关注了,村子里的大喇叭经常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生男生女一个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生育政策宣传的很多也很响亮,虽然使用了强制性的手段:扣押物品,拆房等物质惩罚手段,然而因为人们思想观念并未没有转变,所以问题并没有根本上解决。
记得我大学毕业后,曾经与婶婶交谈过关于生育政策问题。我问婶婶:婶子,你已经生了两个女儿了,为什么还要生啊?家里那么穷,再生一个会更穷的,村里的墙壁上明明写着: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你们每天羡慕村子里的“万元户”,却不想法摘掉“贫穷的帽子”。婶婶却说:多养一个孩子,也不会穷的,有口吃的就能养活。不要个儿子怎么行呢?值得儿子养老呢,再说了没有儿子家产将来留给谁啊?我说:女儿也是你生的孩子,留给女儿不也一样吗?婶婶却不以为然,说到:女儿将来嫁了,就成人家的人了,留给女儿就是留给了外姓人,不是自己的根.我费尽了口舌也没有战胜婶婶。“养儿防老”的观念真是根深蒂固啊!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我的婶婶最后真是冒着生命危险又是躲又是藏,还花了一大笔钱,得了一个宝贝疙瘩---我的堂弟。
四 幸福之家
我是我们那个大家族中惟一考上大学的女性,也是我们那一代第一个走出贫穷乡村的大学生。
尽管我在学业上很优秀可我在家里并不受重视。仅仅是因为我是个弱势性别。我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他的轻视造成我叛逆的性格,我很反感父母的重男轻女,可要改变自己的处境就必须出人头地,证明给他们看:谁说女子不如男? 我真的做到了,十年的寒窗苦换来了金榜题名。
毕业后,我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结婚后,也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积极积极响应国家的计生政策: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优生优育。我的孩子是个千金,是我们家的小天使。 我坚持“科学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在身怀六甲时,进行胎儿教育;月子里,科学饮食,力保孩子的健康;女儿五个月就进行了早期教育:播放优美的轻音乐,朗诵诗歌等;女儿一周岁时语言就很流利了。或许胎教和早期玩中学的教育发挥了作用。她学唐诗学的特快,一般的五言绝句,三遍就能记住!第一遍我朗读给她听;第二遍我每一句,只说第一个字,让她跟其余的……说不全时,我耐心地点拨和启发;第三遍她就能读的很好了。我感到她在语言上有优势,所以特意的开发她的潜力……
我为女儿感到骄傲,更为我们国家的优生优育政策,科学发展观念感到自豪。 五 女儿的疑问
有一天,女儿拿着自己的百日照(同一个人的合成照片)说:妈妈!哪个妹妹呢?我想和她一起玩儿,一起吃饭,睡觉。我说:宝贝!一个人不好吗?你是爸爸,妈妈惟一的宝贝,一切都是围着你转,为什么还想那个妹妹呢!女儿像个大人似地说:一个人太孤单了!我望着女儿可爱的小脸说到:孩子,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玩,把她们邀请到我们家来做客,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等她长大些时, 我还会告诉她:爸爸,妈妈精心地培养你,将来你成材了,一个人的贡献很可能要超过多数人的劳动。这就是优生优育的功效。人口素质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尤其是未来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口质量在经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人的素质提高了,社会的和谐度也会大幅度的提高,也许将来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和谐美好的大家庭:不分民族、性别、贫穷。
她还常问我:妈妈,太姥姥生了那么多孩子,姥姥生了四个孩子,你怎么就生我一个啊?等她的理解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会对她说:太姥姥生那么多是没有办法,那个年代国家鼓励生育,人多力量大嘛!姥姥生了四个,是因为她认为:多子多福,老了多个孩子养比一个孩子养要有保障;妈妈不需要那样,因为妈妈有工作,有社会医保,有养老费。养育你是尽妈妈的责任。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当然与时代和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会给她举一个例子:琪琪,就像胖人要减肥,瘦人要变胖一样。胖子减肥是因为她身上的肉太多了,给她的生活造成了负担;而瘦小的人想着法子吃喝增胖,也是因为身体瘦小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诸多不便。我们国家的生育政策也是根据现实状态不断调整的,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国家又鼓励人们多生了呢?就像世界上某些国家一样:人们不要孩子,大多是丁克夫妻,国家想尽一切办法(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让育龄妇女生育。那是因为他们的人口负增长,再不生育国家就成了一座"空城"了.
[ 本帖最后由 雨洁 于 2009-8-2 22:1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