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67|回复: 16

[原创] 九间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 08: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间房
老家有九间瓦房,是父亲一生的心血。
锣鼓喧天好派场
应该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吧,父亲开始谋划他的第一次建房。父亲的计划是新建两间瓦房,墙是内用砖坯,外包砖头结构,那时叫“里生外熟”。屋顶全用瓦封面。需要说明的是父亲的这种计划在当时的苏北农村应该是一种奢侈,因为在那个遍地是茅草房的时代,能拥有瓦房是一般家人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父亲能做到,当然他凭的是自己的力气与汗水。 那时的父亲从事着替供销社运货的工作。一辆独轮车,一根车绊,风和日丽也好,雨雪交加也好,父亲就推着他堆积如山的的独轮车,一步步坚实地向前走,趟过水沟,踏过泥泞,爬上陡坡,一趟趟地运送着各种货物。那个时代的农村人大多在地里挣着工分,而父亲在路上挣着工钱。 那时我才几岁,无法记忆起父亲推独轮车运货的情形,但在我童年的幻想里总会出现父亲推独轮车艰难前行的高大的身影。——事实上,现在来看,父亲不到一米七的身高实在算不上高大。 父亲用自己的独轮车终于推起了我们村里数一数二的瓦房。 父亲喜欢看戏,还会唱几句淮句唱词。那些年,父亲经常在晚上用自行车带着我和母亲去几里外邻县小影剧院看戏。我坐在前杠上,母亲坐在后面,四十左右的父亲一边用力踏着车,一边大声地唱着: 锣鼓喧天好派场,青纱轿坐的我七品正堂,众衙役前呼后拥多威武,……
青纱轿坐的我七品正堂
我慢慢地长大。 父亲的手推独轮车也换成了驴车。驴车的速度快了,载重大了,父亲挣的钱也多了,但运货的路程更远了,吃的苦也更多了。去运货空车的时候还好,父亲可以坐在驴车后面,省了脚力。回来时就得和驴子一起一步步地拉着满车的货物向前走。赶过驴车的人才知道,运货时,运货人的双臂必须一直压着平板车的前杆,用力保持平板车的平衡,同时还要控制好驴的行进方向,稍不小心,会有车翻人伤的危险。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路程总是用步子来一步一步地量完的。 哥哥们也长大了,父亲偶尔也会在假期让他们其中的一个跟他一起去运货,父亲说这是让他们经受锻炼。可惜哥哥们都没能从运货中体会出人生的艰难,四个哥哥在读书上都很令父亲失望,三个哥哥用着父亲运货的血汗钱读完了高中却没能走进大学的门,而三哥连高中也没能读。失望归失望,儿子大了,总要娶媳妇。 大哥二十岁就结婚了,新房就是那两间瓦房。 父亲和母亲都搬出了那两间瓦房,住进了大屋,门朝东的三间草房。孩子都大了,又添加了人口,父亲和母亲开始第二次筹划建新房。 这次是拆掉面朝东的老屋,在原来三间茅草房的地基上建起三间瓦房。那时村子里已经有不少人家都建了新瓦房,我家的不远甚至有人家建起了小楼房。父亲有五个儿子,他和母亲盘算着每个儿子至少有两间瓦房,至于楼房,父亲常说那是你们自己以后的事了。 虽是三间瓦房,光建就花了近两个月时间。不是我家的瓦房比别人家复杂,而是因为那年夏天下了整整一个多月的雨。我清楚地记得墙砌到一米高的时候就不得不停了工,父亲用塑料纸盖了刚砌好的墙,每天早晚收听着电台天气预报,盼望着天气放晴。 房子在我开学时终于建好了,一家人欢欢喜喜地搬进了宽敞的新房。 那时邻县的那个影剧院好像已经不再演戏了,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常常是听着那台老式唱片机里的戏入睡的。父亲还是喜欢听《七品芝麻官里》的那段: 锣鼓喧天好派场,青纱轿坐的我七品正堂,众衙役前呼后拥多威武,……
众衙役前呼后拥多威武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农村的供销社已经衰败。父亲的驴车也落后了,运货的效率远比不上拖拉机等机动车辆。父亲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承包田的耕种。大哥结婚后一直在外面,家里二哥、三哥也都在家里帮助种地。四哥和我还在读书。 “儿多老命苦啊”。父亲经常慨叹。劳苦的父亲和二哥三哥一起开始为第三次建房而做准备。 父亲他们用独脚车和平板车运来了大堆的泥土,就堆在门前的麦场上。一开春,年过半百的父亲就开始带着二哥三哥制作砖坯。每天早上,父亲他们往往是天没亮就起了身,先挑了水把土泡了。我早上上学时,他们已经开始了泥土的搅拌。我中午放学回家,麦场上整齐地摆放着脱好的一排排砖坯。那个春天,我穿着棉袄时候,父亲他们只需穿着一件厚点的单衣,等我脱了棉袄穿单衣时,父亲他们已经索性穿起了背心。而我,有时也会去帮会儿忙,刚做了一会儿,我也就和父亲他们穿一样多了,身上满是汗水。那时我懂得了什么叫劳苦。 从杨柳吐绿到菜花凋零,一个春天,父亲他们做了两万多块砖坯。夏天,我家请了师傅,在场上垒起了一种叫作“捆窑”的简易砖窑。半个月后,我家场上堆满了红色的砖块。 砖头准备好了,但并未立刻动工。二哥三哥都出外打工了。前后准备了约三年,终于在老宅基地的左侧又建起了四间瓦房。 如今,父亲的五个儿子都已成家,最小的我也已年过而立。我们几个兄弟分散在四处,只有春节时才回家聚聚。父亲最早建的那两间小瓦房早已破败不堪,他舍不得拆掉,用几根粗大的树棍抵住了后墙,防止那房子倒塌。里面也没有住人,只放些粮食、杂物。另七间房屋也只有父亲和母亲平时居住其中。 年已古稀的父亲身体健康,精神也很好,他和母亲还种着近十亩地。每次我回老家总是见他忙里忙外,一刻也不得清闲。可惜现在的农村竟然没有戏看,老式的唱片机也早已淘汰,父亲偶尔会看看淮剧影碟。2010年春节,一家团聚。除夕之夜,儿孙满堂的父亲喝了几杯酒,满面红光,竟唱起了那段久违的七品芝麻官,父亲的声音虽然有点苍老,但仍然那么铿锵: 锣鼓喧天好派场,青纱轿坐的我七品正堂,众衙役前呼后拥多威武,……
发表于 2010-3-1 09: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志宏 于 2010-3-1 08:24 发表
父亲偶尔会看看淮句影碟。 ...


有一个字打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0: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改了。
发表于 2010-3-1 13: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韵味的淮戏,好一个关于父亲的故事
发表于 2010-3-1 22: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戏曲台词作小标题,巧妙揭示了父亲的性格特点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家庭生活条件的蒸蒸日上。很贴切,很独特,欣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08: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韵味的淮戏,好一个关于父亲的故事 [/quote] 谢谢,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才越来越理解解自己的父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08: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戏曲台词作小标题,巧妙揭示了父亲的性格特点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家庭生活条件的蒸蒸日上。很贴切,很独特,欣赏了。 [/quote]
发表于 2010-3-2 22: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三间瓦房的变化,细腻的勾勒出一个勤劳父亲的一生。这个父亲很有意思,要是迟生几十年,一定会是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不过在七十年代末,你父亲这样的所作还是能称着为投机倒把的!哈,很多事情真的说不清楚呢。 问好楼主以及您的父亲!
发表于 2010-3-2 23: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读您的文字,我忽的想到到了一句话:“你姗姗学步的时候,搀扶你的是母亲;你疲惫倒下的时候,支撑你的是父亲。”---------父亲的伟大就在于他的不惜生命为代价的付出!---------祝老人家健康,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07: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三间瓦房的变化,细腻的勾勒出一个勤劳父亲的一生。这个父亲很有意思,要是迟生几十年,一定会是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不过在七十年代末,你父亲这样的所作还是能称着为投机倒把的!哈,很多事情真的说不清楚呢。 问 ... [/quote] 父亲常说,要不是为了五个儿子都能读得起书,他可以选择教师、村支书等事情做,可以活得更体面些。可是运货虽是苦力活,但挣的钱多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16 22:58 , Processed in 0.02302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