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07|回复: 0

八旬老人30年助学痴心不改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3 09: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下旬,记者来到孔堡村采访了蒋信老人。

  门口一辆“老掉牙”自行车,屋中最值钱的是一台彩电。蒋信老人的生活十分清贫。谈到老人帮扶的第一位困难学生,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乡下孩子考个中专就很了不起了,仲韩村一个孩子考上大专,因为困难,开学一个多月还没入学,我就骑着自行车给他送去了学费,以后每月从工资里挤出10至20元补贴他一直读到毕业。”蒋老欣慰地告诉记者,现在这名学生已经是一家企业领导了,每年过年都会来村里看看他。

  自己生活发生变故,十分困难的时候,蒋信也从未停止帮扶脚步。1985年,蒋信的大儿子在工作中不幸被倒塌的泥堆压死,大儿媳改嫁,蒋信和老伴承担起一对不满10岁的孙子、孙女的抚养任务。为了多挣些钱,资助困难学生,蒋信在一家企业干起推销水泥的差事,一干就是好几年。熟悉老人的人都说,老人平时生活很朴素,很少买衣服,连荤菜都很少买。

  2006年9月,蒋信到共青团东台市委主动要求参加1加1希望工程,每年资助一名特困生。当月,他与东中一位特困生结对。该生家住南沈灶镇,父亲身体羸弱,不能做重体力活,母亲出走,家里还有个年迈的奶奶,生活极端困难。蒋信按中学生每学年的标准,给他600元。第二年,这位特困生被东南大学录取。当年,蒋信被江苏省关工委、省文明委表彰为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蒋信向灾区捐款2200元;玉树地震发生后,向灾区捐款500元;村里铺路,捐了600元;4户困难家庭治病缺钱,资助700元……一位村干部接受采访时说:“蒋老真是哪里有困难,就把爱心洒向哪里。”

  目前,蒋信在手资助的特困生仍有3名,他表示要扶持他们读完大学。人生晚霞红似火。从第1位孩子到第71位,蒋信资助困难学生的爱心故事还在延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8-23 11:06 , Processed in 0.012157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