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37|回复: 0

[原创] 苏北情歌(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7 17: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   亲
春节过后第三天,生产队组织社员清水塘内的於泥,用来盖在麦子上,主要的防止过早返青。农民收工早一点,农活相对少一些,也正是农村里儿子结婚、闺女出嫁、媒人说媒的好时机。
有一天,村子里张大妈找到巧云家,当着巧云父母面讲:
“你女儿生了个孩子,村子里人风言风雨的议论,一个人带着小爬仔,不容易,不如嫁给我家在东沟的窖厂上班的弟弟,家里条件也不错,就是岁数大了一点,三十了,你同巧云去讲一讲”。
沈麻子觉得在理,对巧云妈说:
“你去跟那个死丫头去说,让她嫁出去,不要死在我眼门前头,免得我看见心烦,全家人都抬不起头来,他哥哥还要找婆娘呢” 。
当天晚上,巧云妈和张大妈提出马灯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巧云小屋。张大妈抱起军军逗了半天,说道:“这孩子多好玩,蛮挺可怜,要是有父亲就好了!”
巧云觉得张大妈话中有话,平时晚上很少有人登她家的门,今天忽然张大妈同母亲一起来,巧云心里明白了几分。在张大妈抱孩子玩的工夫,巧云妈同巧云拉起话常来:
“春节前几天,我被同你爹爹吵了一架,因为一棵小树的事,我同你李大妈家两家交界处有一棵树,我说是我家,李大妈说是她家,你爹爹听到了,一气之下将树砍掉了,李大妈在门口大骂,骂得可难听,拿你说事,你爹这个老东西听后,拿我出气,打了我一拳,踢了我脚,每天晚上睡觉,浑身疼痛”。
说着说着,眼泪含在眼睛里,接着母亲话题一转:
“我这次同你张大妈来给你找个人家,这也是你爹爹的意思,你带个小爬仔也不容易,过日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你就听你妈话,找个婆家嫁出去吧?”
张大妈搭腔道:“大姑,我给你找个好人家,条件不错,男的有工作”。
巧云的脸立马拉了下来:
“妈,大妈,我的事情不要你们管,我任何好人家都不嫁,以后你们不要提这个事情了”。
“孩子你一个人住在荒郊野外,周围一个人家都没有,一个女人家带着个孩子不方便,晚上找个说话人都没有,你不同意,你爹爹会生气的,会怪你妈妈的”。
这时巧云急了,含着眼泪说:
“我说了,不要你们管。”
巧云妈见女儿如此倔强固执,拉着张大妈说:
“我们走,以后你的事情我再也不管了。”
张大妈临走时说:
“一个姑娘家生了孩子,还想找个什么好人家,人家不嫌你,就谢天谢地了。”
送走了她们,巧云趴在床上痛哭一阵。
                                                        当夜班辅导员
节后期间,生产队的农活不多,为了对农村知识的普及,生产队根据公社、大队要求,在全村范围开展识字扫盲活动,大队领导和生产队队长经过开会反复研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妇女主任红艳为了让巧云多挣些工分,在会上提出巧云是生产队唯一的高中毕业生,让巧云担任扫盲班辅导员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有人反对不同意,反复排查,全队没有一个合适能当扫盲班辅导员。最后队长说:
“就让沈巧云当扫盲班辅导员吧”。
红艳将这消息告诉她时,巧云非常高兴,好像又回到那学生时代了。可一想孩子怎么办?红艳不等她开口就说:
“孩子你别操心了,晚上由我妈妈带,等下夜课了再抱回去,我送你们回家。”
红艳就娘俩生活,母亲是大队有名的裁缝,全大队的大人、小孩子的衣服都是她母亲做,人们称她为“罗师娘”,罗师娘人缘好,做衣裳的收费,有的人家给钱,有的人给粮食或鸡蛋等等,实在没有的也不跟人家计较要钱,在村里有着相当的人缘,巧云倒也放心地把孩子托付给罗师娘。
教室设在村队部,桌子、黑板从学校借的,村民们自带板凳,生产队发书和本子、铅笔等学习用品,白天劳动,晚上识字。
开课的第一天晚上,队部里坐满了大姑娘、小媳妇,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议论着,猜测着谁来教她们识字。
当红艳领着巧云来到队部里时,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巧云倒显得很镇定,平静地在讲台上一侧,这时红艳站走到讲台前对大家说:
“请静一静,根据大队的指示和要求,从今天队里起组织大家进行扫盲学习,今天晚上给你们教课的是我们队里的高中生沈巧云”。
红艳话音刚落,只见台下吱吱喳喳理论起来。红艳又说请大家不要说话了,下面请巧云讲课。
巧云很淡定地走上讲台,放下教本,然后对大家说:
“大姑、嫂子们晚上好,文化补习班由我担任老师,讲不好的地方望凉解。今天讲第一个字‘人,’我念一遍大家跟着念,念完了,教大家怎样写”。
这时,台下李大侉子的儿媳妇大声嚷嚷道:“死伢仔,三个字怎么写”。
教室里顿时轰堂大笑起来,巧云还是不去理会,强忍着继续讲课。坐在后排的红艳却实在看不下去了,站起来朝着李大侉子的儿媳妇说:
“李大侉子的儿媳妇,你再胡说八道,就扣你工分”。
这一下,课堂终于镇定下来,上课进行着。这堂课巧云教大家三个字“人、中、国”,教大家如何去念,如何去写,先从那一笔后写那一笔,认真地耐心地对大家讲解,当晚上了两个小时课。
第二天晚上,到队部上课的没有几个人,姑娘家父母怕孩子被巧云教坏了,不让来识字班上课。红艳就一家一家去叫,并规定不去上课扣十分工,识会十个字加五分工的奖罚办法。在那年代视工分如金钱,人们为了多拿工分不得不来听课,这一招果然有效。
每天晚上,大姑娘、小媳妇早早来到课堂,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大姑娘、小媳妇聚集在一起有能学习、有能在一起聊天、做针线活等。通过一个多月经过巧云的认真的手把手的教,大多数妇女认识了并会写上千个汉字。大队对各生产队识字扫盲进行了考试,巧云所教的学生在全大队排在第一名。大队还多次组织各大队文化辅导员听巧云讲课。时间久了,大家对巧云也有所尊重。
               
                                                                 孩子溺水
有一年六月份麦子打好入库了,秧已栽完。可是雨下个不停,一直下了十几天,白天下雨不见太阳,晚上能见到月亮。下得人心烦意燥,河里的水一天天地往上涨,公社、大队的排灌站日夜不停地由小河向大河里排水。由于排水量速度赶不上下雨量快,来不及排水,有的大队低洼地的农田部分被淹没,水汪汪的一片,成了沼泽地。村子里男劳力集中到东大堆加固、加高大堆,防止大堆溃口,导致水倒流,淹没农田和村庄,每天昼夜不停地在大堆上蹲守防止溃坝。由于防洪形势严峻,到了后来,男劳力不够了。大队领导决定让女同志也参加防洪排涝工作。一大早,大队喇叭响了大队会计喇叭讲话“各生产队注意啦,现在广播通知,由于在东大堆防洪中情况严峻,人力不够,大队领导研究决定,每个生产队青年妇女加入到防洪工作中来,听到通知后,每个生产队青年妇女和四十岁以下女同志自带工具,在上午7点钟前赶到东大堆协助男同志抗洪,以上通知,风雨无阻,望贯彻执行”。
听完通知后,队里女劳力们带工具陆续地赶到东大堆参加加固大堆劳动。巧云自然也不例外,每天一大早跟孩子交代一声,用木板将门挡好,外面大水茫茫,人们人心慌慌,防止孩子出来玩水,安排妥当后便急忙赶去工地。军军已三岁多了,有一点懂事,这孩子素来乖巧,巧云倒也放心。
一天中午,天气时而见太阳、时而阴层层的。巧云正在排队打饭,刚准备端上碗吃口饭,只见远处有一个小脚老太太一颠一簸往东大堆跑来,一边跑、一边用沙哑的声音喊:
“沈巧云,你孩子掉入沟里了!”
巧云隐约听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当听清楚后“哇”的大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喊着军军,飞快地向家中方向跑去。沈家村的民工听后,都放下手中工具向养猪场巧云的小屋里跑去,其中也有沈麻子。巧云来到屋后的小沟旁,只见孩子脸色苍白,嘴唇发乌, 二狗子正在将从沟里捞出来的军军放在木凳子上向下挤水,有的人提前来到了,有的人正压着肚子,有的人给孩子掐人中,有的人做人工呼吸,七手八脚忙着抢救,可半天过去孩子还是没有清醒过来。沈麻子急了,忙叫人把生产队牛牵来,他抱起孩子,将孩子趴放在牛上,他一边扶着孩子,一边牵着牛绳,赶着牛在打谷场上转了几圈后,经过在牛背这一点颠簸,不知是牛身上热度,还是老天的保佑,孩子猛地吐了几口水,便慢慢地苏醒了过来,晕倒在地上的巧云听到孩子得救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原来,巧云到东大堆抗洪去了,军军一个人在玩玩了一会儿,觉得在家里没有什么好玩的,见外面出来了太阳,想出来玩,可是有巧云临走时挡在门口的木板,防止孩子出来玩水,军军踩在小凳子上爬了出来,到屋后面玩一会水,玩了一会儿,发现屋后有水沟里,有一撮浮莲花,找来棍子钩浮莲花,不小心脚一滑掉入了沟里,恰好生产队饲养员到猪场煮猪食的二狗子路过时,发现了小军掉入沟中,急忙跳入沟里将军军,从沟里捞了起来后,立即进行抢救,适巧小脚老太太到队里猪场来弄把草装枕头路过,二狗子忙叫小脚老太太到东大堆叫人来一起来抢救军军。
经此一事,巧云更是对孩子放不下心,恨不得带在身边一刻也不离开,而沈麻子虽说心里依旧有气,可更多地也有了些同情与愧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9-9 05:01 , Processed in 0.035127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