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74|回复: 18

蹚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9 11: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蹚    鱼

                                                        柏文革

   就现在,在这个冬天,在我们乡下,河边垂钓的仍然不在少数。他们或站、或蹲,更有的人是坐着,神情很闲逸,但他们的目光却是一致的,都集中在水面的浮子上。

   儿时的记忆里,这大冬天里却没见过人钓鱼,为啥呢,一来是那时气温低,河面结了一层冰,二来是大集体里有没完没了的活,大家忙着挣工分,没这份闲工夫。若是有,那也是蹚。蹚鱼,就是用蹚网子在水里蹚来蹚去的那种。

  那时,这蹚网子只有在逢集的时候才有得卖,绿色尼龙线编织的,密密麻麻的网眼,形似兜儿。网口系在一块板条上,或者是一截竹子,七八十公分长,每十公分左右扎一个结,扎得要牢靠,最后固定在一根长竹竿上。竹竿的端头,事先锯出一个凹角,网口的中心位置就绑扎在那里。末端有两根绳头,拽得紧紧的,绑在竹竿上,兜底自然垂挂下来。

  这蹚网子,看起来简单,不见得人人会使。正确的用法是,把网口送到水边,让网口平躺着,然后抓住蹚柄往前推,网子就这样慢慢闷进水里。从河这边往那边推,等到手里只剩下竹尾子时,还要伸出胳膊,再把竹尾子往前送一送,然后再迅速地抽回来,直到网兜完全出水。这途中不得懈怠,慢了,鱼会反应过来,从网口那里溜掉。初学的人极容易弄坏网子,用力找不到感觉,只顾使劲往前推,一不小心网口就端歪了,往河床里钻。网子蹚松了不谈,还会蹚出半兜乌黑的河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注意下网的地方,万一丢在芦苇茬上,能把网底扯出一个大洞。这种情况最糟糕!

  父亲很会蹚鱼,只要出去,都会蹚到半篓子,从没落过空。中午放工回来,他草草地吃了碗大麦糁子饭,恢复一下体力,就扛着蹚网出发了。有时,我也会图个高兴,尾巴似的跟着。太阳暖和和的,河坎上水亮亮的化了冻,脚下很滑。父亲套了一双旧靴子,走下坎,挨近水边,撂下蹚网,丢到浅水里。网子悄悄往前送去,竹竿划得薄冰咔嚓咔嚓的脆响,蹚过去、拖回来,他动作一点也不马虎。每次拣完兜里的鱼,他还要抖一抖,看看兜里的水草、芦柴根,甚至薄冰片里,有没有鱼裹在里面,若是有,再伸进手去逮。有时还能蹚到巴掌大的鲫鱼,抓在手里了还不老实,穷折腾,父亲一点也不担心它滑掉,巴掌卡得紧紧的,然后塞到腰间的篓子里。遇到这种情况,我也顾不了脚下是否滑倒,非要溜下去看个究竟,好像看不到,那股兴奋劲儿就悬着,没法着落似的。运气好的话,里把远蹚下来,父亲就能蹚到小半篓子,都是一些罗欢鱼、昂刺鱼、鲫鱼等。

  回家了,父亲把鱼倒下来,大一些、等样的鱼,挑出来到集镇上去卖,得来的钱贴补家用。小些的鱼,由母亲提到厨房南山,刮鳞片,剖鱼腹,洗净了煮,最后抓把碎咸菜焖一焖,满屋香喷喷的,闻得我不住地咽口水。那个年头,这鱼咸菜好下饭呢。

  吃饭的时候,父亲说,别看冬天冷,河底的水可暖了,鱼全呆在下面,蹚网子一蹚一个准。父亲没读过什么书,不知道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些常识的,但每次带回来的收获证明了这一点,直到我读到初中二年级,学了物理这门课,才知道他的话这般有道理。本生产队的陈广西,和父亲在同一个生产组里干活,但他却也小孩似的跟在我的父亲后面,有时会问一问蹚鱼的诀窍。父亲一点也不知道藏奸,知啥说啥,一五一十地告知。父亲走几步,看看,然后下网,边蹚边说,这个地方下面有水草,肯定有鱼窝在下面,然后把网子拖出水面,果真有鱼在里面活蹦乱跳的。再后来,河里又多了一只蹚网。打那以后,父亲每次得蹚好远的路,才能满载而归。

  母亲知道后,拿眼白他,教会徒弟,饿煞师傅!父亲却不以为然,说,人家陈广西家七八口老小,过得也不容易,我无非是想帮帮他家。再说了,那么多条河,我一个人蹚得完吗?
发表于 2016-1-20 07: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陈广西家七八口老小,过得也不容易,我无非是想帮帮他家。再说了,那么多条河,我一个人蹚得完吗?”,多么质朴的情怀,在这个寒冷的清晨,读着这样的文章,这样的句子,温暖直逼人心。
发表于 2016-1-20 07: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篇也值得加精鼓励。
发表于 2016-1-20 08: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可是正宗野生鱼啊,绿色无污染。
发表于 2016-1-20 11: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生态的文字,点赞!
发表于 2016-1-20 12: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的文字有了正能量和温暖,更能抓住读者的心。
意境的升华是成熟的开始,成功的叠加。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2: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春华 发表于 2016-1-20 12:15
文革的文字有了正能量和温暖,更能抓住读者的心。
意境的升华是成熟的开始,成功的叠加。

刚刚电脑上网就看到夏老师的临帖,我很开心,谢谢!问候老师,新年好!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2: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桃源 发表于 2016-1-20 11:34
原生态的文字,点赞!

问好苏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2: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家 发表于 2016-1-20 08:29
那时可是正宗野生鱼啊,绿色无污染。

问好分析家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2: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倦客 发表于 2016-1-20 07:47
这一篇也值得加精鼓励。

问好天涯老师,这篇外地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10 15:39 , Processed in 0.03835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