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70|回复: 12

药香幽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4 10: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凤舞红尘 于 2016-11-4 10:25 编辑

  药香幽幽

  我现在大概能记下将近一百种中草药的名字了。
  当然这对于一个中医来讲是小儿科一桩,问题我不是中医,我的工作跟中医风牛马不相及。
  我好像天生对中草药怀有亲近感,这也许得益于小时候从爷爷奶奶家看到点皮毛,那时候奶奶常常会用爷爷从山中采回来的草根煮水喝,现在只记得有石竹了。后来听说我家祖上是开药铺的,具体在哪里开多大规模什么的皆不知晓,反正我没见过,也没有兴趣问爷爷。等我真正对中医药有了兴趣时,爷爷已经去世多年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忆爷爷》,我后悔自己小时候很不争气,爷爷教给我很多东西都没有学会,特别是那时他教给我把脉。我那时记性特好,学校里的功课背得滚瓜烂熟,唯独背不下那古文格式的医书,用老百姓的话说那叫没定性,等到定性了脑瓜子不灵了,忘性多了起来。
  其实死记硬背的东西不管用,遇到断章卡壳就玩完,真正出真知要靠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渐渐吸收体会,自然就装进脑海了。
  还记得小时候镇上有药材收购站,平时对外收购诸如栝楼、蛇皮、蝉衣、槐米、益母草等药材,孩子们放学或是放假时间就会主动采收些药材去采购站换钱,既锻炼了孩子,又保证了药品的醇真。
  我对中草药的充分认识源于近来几年,这也归功于近来几年养生热的流行,因为贪恋天地间美好的一切,故而格外珍爱自己及家人,与医学常识挂边的书籍买了不少,边吃边学,边喝边悟,倒是长了不少见识。虽然也常常被误导,但是总能及时辨证过来,时而小骄傲一把,原来自己还挺有点辨别是非的能力。
  调侃两句完毕再说说给老公煎药的一段时间与过程。胡吃海喝造成的血糖增高就不复述了,就说决定从中医角度调治血糖开始,读了不少有关的文字,听了半闲大哥不少耐心地讲解,一点点认识每一味草药的性味归经。应该来说我是个好奇心较重的人,也应该算作求知欲较强的人吧(哈哈,又趁机抬高了自己一把),手头正好有两本可以查阅的医典,因此每一疗程的配伍我都仔细翻找一遍看看,事后竟然能回忆起大多数所用草药的性味作用来。
  据说大多爱好文字的人都对草药之名有偏爱,那是一种意境美,什么灵芝甘草白芍玉竹紫苏藿香红花半夏的,还有三个字诸如五味子绞股蓝菟丝子山茱萸桑寄生川楝子的等等等等,让人徒对白纸黑字浮想联翩,更不要说闻一闻它们的气味了。
  我在每次去药店抓药的时候都磨蹭着多呆些时刻,我喜欢挨个端详那些盛药的抽屉,嘴里禁不住默念着它们的名字。我还喜欢端详那些抓药的姑娘。她们个个态度温和,动作快捷,人手一杆小秤,黄铜的,磨得铮亮铮亮,对哪味草药装在哪个抽屉里了如指掌,并且还能说出它们的作用禁忌,简直就是从上古走来的仙女。
  此前根本没有想到去药店抓药的人会那么多,络绎不绝,我一直以为信奉中医药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然而每次看到的多是四十以下的男男女女。我从不急于离去,磨蹭着观看他们都买了什么,形形色色的有煎着喝的,有泡酒用的,有清热解毒的,有理气调中的,看着听着,似乎就是上了一堂免费中医药课。
  有中医药存在的世界感觉真好,我曾好几次喝过中草药调理身体,我不知为什么会有很多言论诋毁中医药,仔细想想不管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还是史料记载,中医药很早很早就存在于天地间了的。
  我选择在茶叶店里煎药,让药香蒸腾混进空气,混进茶饼的缝隙里,它们若干年前可是一家,敢情不会串味吧!朋友们来访进门总是说好好闻的药味啊,看来他们也与中草药亲近,没有排斥感。
  人们平时不注意保养自己,等到有了病疾又希望医生能为其手到病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三年五年攒下来的毛病怎么可能一时半会就解决掉了呢?!很多人诉说草药不管用中医不好使,我觉得跟草药的来路、煎煮的方法、戒口与否以及服用时间等等很多因素有关,为了治本就要有耐心与恒心,谨遵医嘱,所以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一晃十个多月过去了,老公的血糖指标一点点回归正常值,非但如此,身体各方面的不适都基本没有了,想想自己的坚持没白费,心中那份欣喜无以言表。
  我一直有个想法,希望国家能把中医药引入小学教育,从孩子抓起,让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认识中草药,学习养生,学习中医药的相关常识,等到到了初中就可以根据一些综合考核着重培养有中医潜质的孩子,发扬光大中华民族这一国粹事业。也希望以后全民都能够茶为药用,不需要中医下处方,每个人都能及早发现身体的不适,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多喝茶少吃药,把买药的钱用来买茶,别用买茶的钱买烟买酒……

发表于 2016-11-4 1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问好,祝福!
发表于 2016-11-4 10: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喝茶少吃药
发表于 2016-11-4 12:5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是慢一点,历史传承,良药苦口。
发表于 2016-11-4 17: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木亦有语言,他们用味道与我们交谈
发表于 2016-11-4 19: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是我们的国宝,能把中医药引进中小学,多么地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9: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茂华 发表于 2016-11-4 10:41
写的不错,问好,祝福!

感谢吴版夸奖,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9: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太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9: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碧云天下 发表于 2016-11-4 12:57
中药是慢一点,历史传承,良药苦口。

最好的药也是自己的心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9: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眉 发表于 2016-11-4 17:18
草木亦有语言,他们用味道与我们交谈

敬畏天地自然,热爱天地自然,我们也就健康无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9 18:46 , Processed in 0.01553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