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67|回复: 3

父亲,一路保重(李根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0 08: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父亲或许已借着点点星光,骑行在茫茫夜色中,骑行在前往首都北京的漫漫路途中。父亲,一路保重!

  说起我的父亲,着实是一个“怪人”。说父亲的怪,一是因为父亲是一个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普通农民,同时也是一个忠实的文学爱好者;二是父亲乐于以自己的方式外出旅游。父亲平时只是本分地耕种几亩薄田,无额外收入,当然没有足够的条件保障他乘车或随旅行社出游。况且父亲犯有晕车的毛病,坐一回长途车就如同生了一场病一样,但这并不妨碍他外出游玩,他的代步工具就是一辆伴随他三十多年的老式“凤凰”牌自行车,虽车胎、把手等零部件更换过不少,但主架尚在,作用犹存。  

  追溯父亲长途旅游的历史,最早的一次是在1980年初。刚过而立之年的父亲把母亲、尚在襁褓中的我和两个年幼的姐姐送到了外婆家,留下一张便条就匆匆骑自行车“学大寨”去了。因为种种原因,骑至徐州,半途而返。每当后来提及此事,父亲还不无遗憾,怅然若失。

  父亲的第二次远游是在十年后。那一年的秋天,在南通召开了某个文学团体的“三元杯”笔会,向父亲发来了邀请函,当然还是要交纳一定的会务费的。父亲没有错过这次机会,他怀里只揣着二十几元钱就骑车上路了。晓行夜宿,三天后抵达南通。因为未交会务费,一度被工作人员拒之门外,经不住父亲的“磨蹭”,最终大会组委会破例同意父亲与会,父亲喜不自胜。

  当父亲五十岁时,我在师范读书,费用陡增,迫于经济压力,亲戚介绍他到南京烧锅炉。因为赶时间,父亲这次是乘坐汽车去的,乘车的痛苦自不必说了。在南京打工的三年,父亲忙里偷闲,手持一张地图逛遍了南京的风景名胜。当然公园、景点的门票父亲是舍不得去买的。有时是另辟蹊径,旁门而入;有时是走至门前,兴尽而返。

  我工作后,父亲便又回到了家中。2006年,一直患有高血压的母亲猝然去世,父亲精神上受到了很大打击,整天郁郁寡欢。我们姐弟三人看在眼里,忧在心中。经商议决定由我们出钱让父亲坐火车外出走走,散散心,跟他一说,父亲坚决不同意。然而这次……就在几天前,父亲竟不辞而别,没有任何先兆,趁我们上班之际,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仍旧骑着那辆老朽的自行车上路了,不知去往何方?兜里也大概只有四五百元钱,那是他上次刚卖的几口袋稻谷的钱哪……开始的几天,父亲杳无音信,我们焦急万分。四天后,父亲在山东潍坊给我打来了电话。他信心十足地告诉我,他打算利用二十天时间骑到首都北京然后赶回来农忙,让我们放心。前两天向北顺风,一天能骑二百多里路,当天逆风不好骑,只能骑一百多里了。途中车子坏了一次,已经修好。当我刚想再问他一些详情时,父亲已匆匆挂断了电话。或许他是不愿回答我的问题,或许他要赶着启程,骑往下一站……不知不觉中,泪水已迷糊了我的双眼,我久久伫立,不忍去想像已知天命、饱经沧桑的父亲每天是在何处借宿,如何填饱肚子以维持必需的体力,如何面对风雨无常的天气、人地生疏的境况……

  我找来了地图,用铅笔将到北京最近的行程线路连接起来,以后的每天都对着地图,掐算着父亲骑行所在的地区。近日,北方一股冷空气来袭,我在心底默默祈祷,愿父亲多加保重、一路顺风、早日平安归来!
发表于 2009-3-30 18: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家有此心,做儿女的就尽遂其愿吧,是的,一路保重,除了此,我们真的是不能做什么的。
在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也是很重要的。
发表于 2009-3-31 08: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家的执着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5: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父亲的这样精神应该成为你们全家的传家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2 03:15 , Processed in 0.015555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