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26|回复: 7

[原创] 里下河三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6 23: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里下河三鲜 (亭湖)河海洋 家在蜿蜒在黄海之滨的里下河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这里物产丰富,处处藏宝,人们繁衍生息,丰衣足食。单说伍佑的泥螺,东台的麻虾,全国闻名,且均为自然最直接恩赐。最普遍的是里下河三鲜:青螺、河蚌和岘子。 这三样东西均以鲜美来征服人们越发挑剔的口味。每到春天,人们的餐桌上便会多了一盘闪耀着光泽的青螺,用老百姓的话说,特别下饭。时下,青螺不仅是乡下人的佳肴,也是城里人恋恋不舍的美味,走进街上任意一家饭店,炒青螺一定是菜单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有些饭店还精心炒作成三、五月间的特色菜,其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不是用几颗星可以标明的。 青螺 青螺大受青睐,不仅是因其未美,也因其价廉。在乡下是不要花钱就可以吃到的,只要花一些时间,到河里捞一捞便可以轻松的准备一盘。小时侯,乡下没有自来水,吃水洗淘均是在河边的跳板上进行(跳板是乡下人搭在水边便于到水深的地方用水而做的,一般是由竖在河里的木桩和一块宽大的平板组成,后来也有用水泥浇筑的),只要把手伸到水下一摸,就会是一大把裹着水垢的青螺,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泛着翡翠般的青光。在城里的菜市场里,也就是卖个工夫钱,青螺是水对于人类的恩赐与眷顾。 水清则无鱼,水浊则无螺,在淤泥里青螺是会闷死的,所以,青螺总是喜欢顺着可以攀缘的物体往河面上爬。有经验的妇女,撑一条小船,在河边挺拔的芦蒿竿上用手轻轻一锊,就会轻而易举的装满篮子,装满筐,满载而归,在清水里让这些可爱的生命自由爬动,吐出泥垢,换水,吐垢,在换水,几个轮回后,青螺自动就干净了自己的身子,好似要出嫁的姑娘一样,焚香净身。微微剪掉尖尖的尾巴,露出抽搐的螺肉,往冒着青烟的油锅里一倒,哧哩啪啦一阵,放上葱、酱、盐、醋、糖等佐料,待到吸子逐渐脱落,用勺尖挑一个出来用嘴一吸,便可随机应变,该舀的时候就舀,早了,不熟吃了容易腹泻;迟了,萎缩,吃了不鲜还吸不动。在我认为,吃青螺的乐趣便全在这嘴唇的一吸,舌头的一脱间,最蠢笨的用针或者牙签挑着吃,是为这里的人们所最不屑的。因此,便也就闹出了许多滑稽的笑话,比如,不懂的人会把青螺里面的肉吸出全部吃掉,而青螺肉尾部是它的胎囊,有些苦,滋味全在头部,嚼在嘴里弹弹的,韧韧的,鲜香无比。早在唐代身居陋室的著名诗人刘禹锡便写出了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溢词。吃农家青螺,赏盛唐诗歌。我敢说,里下河的青螺一定是新农村农家菜中最受欢迎的一道美味。 现在,乡村的妇女会在农闲的时候,三五成群到河里捞捞,用她们的话说,捞着就是钱,卖到城里,充实自家的口袋。因此,她们在捞青螺的时候,脸上总是笑盈盈,心里总是乐滋滋的,仿佛传说中的田螺姑娘,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河蚌 说起河蚌,大家一定会想起鹬蚌相争的故事。而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小时侯妈妈烧的河蚌烧白肉,浓浓的乳汁般绸白的汤汁,远远地便飘过缕缕香鲜,喝一口直鲜到心底,仿佛没有经过喉咙,直冲心扉而来。河蚌含有丰富的营养,肉子柔韧,黄子细腻,就连过水的清汤,沉淀后烧冬瓜,那也是十分鲜美。 另外,河蚌可不像青螺喜欢攀缘直上,它总是沉默的在水底徘徊,养精蓄锐。七八月份是河蚌最多也最好吃的时候,放了暑假,淘气的伙伴们,在水里拖一个大长桶,逍遥自在的游曳,时不时地钻一个猛子下去,上来的时候必定是双手举着的大河蚌先露出水面,小时侯,常常会用比赛摸河蚌的方式也决定谁的水技更高一筹,在水里东扑腾西扑腾地,溅起高高的水浪惊得鸭子落荒而逃,嘎嘎嘎地叫唤不停。有时候,不小心被河蚌坚硬的外壳划破脚,鲜红的血汩汩地往外流,上岸用牙膏一抹,止了血又迫不及待地跳下水去,摸河蚌留下许多的乐趣,吃河蚌更是解了谗嘴,舒了心。 勤劳是河蚌的本性,两扇大嘴巴总是一张一合,吞吐着河水里丰富的矿物养分,砥砺一颗炽热的心,无私地把泥沙变幻成珍珠,立即身价百倍,挤身贵族的行列,而自己甘于平凡,无怨恨,无反悔,一如既往。因此,河蚌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还是重要的经济项目,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家乡的许多人借助普通的河蚌,殷实了自己的腰包,成了万元户,农民企业家。 岘子 岘子的身价相对显得尊贵一些,因为,在一般的小河里是没有的。小时侯在通榆河里见过有木头小船,男人穿着雨裤取岘子,女人撑船,继承着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劳作分配传统,重活由男人来承担,轻活由女人来完成。看得出来男人是用劲了力气一点一点的推进趟网,点点滴滴的挪动,生怕漏了小巧玲珑的岘子,男人有时候会收获满满一网的岘子,有时候捞上来的只是人们丢弃的废物,小船就在一次一次的满足与牢骚中移动。 而岘子,也是这三鲜中最鲜美的,就连大酒店也有岘子炒韭菜这道菜。平常人家是不吃的,因为吃岘子不像吃青螺和吃河蚌那样不花钱就行的,而要额外花钱对于勤俭节约的老百姓来说是办不到的,况且可以吃青螺和河蚌来代替,都是河水里养的,味道也相差无几,农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都会这样搪塞过去,来坚守最淳朴的本性。 里下河三鲜:青螺、河蚌和岘子。有着最普通的外表,但却有着最宝贵的内在,就连它们最普通的外壳,磨成粉也是鸡下蛋最好的钙粉食源…… _
发表于 2008-4-18 17: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是介绍里下河的三鲜,但是读完后却让人了解不少当地的风土人情。 我又忽然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原生态的美丽就在于它的古朴和清纯。尽管作者运用的语言质朴,但这质朴的背后却有耐人寻味的思考--------过去的很普通的东西,到现在为什么不普通了?进而我们可以追问,我们的一些传统还有保留的必要吗?! _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4: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益的!无论物质或者精神的!就有保存的价值!

  是有益的!无论物质或者精神的!就有保存的价值! 问好! _
发表于 2008-5-5 17: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自然是常见的,但在先生笔下,有趣味的! _
发表于 2008-5-5 18: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今天的晚报上又拜读一次! _
发表于 2008-5-6 21: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来亲切而有趣味,但感觉后两段不如第一段。 _
发表于 2008-5-6 22: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里下河三鲜,平凡中的味美!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22: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喜欢吃!

  里下河三鲜,平凡中的味美! [/quote] 反正我比较喜欢吃,好多年了!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0-20 22:52 , Processed in 0.016658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