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66|回复: 1

[原创] 亏 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8 23: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话里,柯莲明显感觉到母亲的不耐烦,她本想再多问几句,可母亲却匆匆挂了电话。
  泪,盈满了眼眶。心,隐隐地痛着。
  她撇了撇嘴,硬生生地将泪水顶了回去。可鼻子的酸,如导火索般牵动着喉头,她哽咽了几声,始终没有哭出声来。她知道,这辈子,有泪只能往肚子里咽。一切,都是自找的,难怪母亲。
  昨晚,母亲说今日去她侄女——三舅的二女儿家出人情,贺搬。柯莲想骑电瓶车送她去。母亲说,不,舅舅姨娘们会用轿车来接她的。
  果然,刚刚柯莲电话打过去,母亲便如数家珍地说开了,说早上三舅用车接她去,下午四姨用车送她回。还说,三姨和四姨现在都住在市区房价最贵的钱江方舟,老家的房子出租了,房租四万五千元一年,签了连租三年的合同。三舅的二女儿家的大套间装潢得漂亮呢,私家车好像也是什么名牌的……
  每次,母亲和娘家的兄弟姐妹相聚一场,回家后,心情自然不能畅快。所以,难怪她在电话里和柯莲的说话的口气有点儿冲冲的。
  母亲的弟弟妹妹们生活得忒滋润,基本上,换了新宅,置了轿车。唯有母亲,四十八岁时成了带着四个儿女的寡妇。含辛茹苦地将孩子们一个个培养成人,实指望,四个孩子中唯一靠考学跳出农门的二丫头柯莲能嫁个好人家,给两个弟弟一点儿帮衬的。可柯莲死脑筋一个,有钱有财有势有靠山的一个看不中,偏偏嫁了穷教书的。
  刚拿到第一个月的薪水九十六元人民币时,柯连对父母说,以后,不论怎样,她都会赡养母亲,每月五十元人民币。彼时,父亲已经养病在家。父亲对母亲说,二丫头给的钱给她赞着,出嫁当作嫁妆陪给她。
  柯莲出嫁时,父亲已经去世,她不但没要母亲的一分嫁妆钱,还将自己积攒的两千元存折留了下来,说给两个未成家的弟弟,一人一千元。小弟用一千元翻盖了两间猪圈,大弟的一千元不知作了什么用场。
  由于嫁了穷教书的,结婚后,为给母亲每月五十元的用度,丈夫经常和她费口舌。最后,干脆,凶相毕露地说,你母亲又不是没儿子,凭什么要我们养他。她只要承认自己没有儿子,或者你弟弟承认自己没本事赡养老人,我们就养她。
  丈夫的话,呕撒了柯连,她打心眼里生气。她说,你说这样的话也太刻薄了吧。每月给五十元我妈,不是赡养不赡养的问题,是我孝敬她的,感谢她让我读书考学成功谋得了一份固定的工作,这是我嫁你之前就说好的事,这辈子,我不管嫁给谁,都会给,而且,以后随着工资的上涨,给她的钱也会增加的。
  你妈让你读书,这是她应该做的。她也让你姐姐和弟弟读书了,只是他们没有考取,你考取了。所以,你没有必要拿钱去孝敬。柯莲的丈夫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说归说,给归给。
  丈夫心里不平衡,为此,常常会争吵。
  有了被丈夫抓着的小辫子,无形中,柯莲在丈夫的心中矮了一截,说话的份量就轻了。得改变一下形式,既可以孝敬母亲,又可以让丈夫狭隘的心理得到一点安慰。
  于是,柯莲攒起了私房钱。
  柯莲的私房钱攒得让人心酸。
  零食不沾,美容院不进,高档衣服不穿,不烫发,不戴首饰,在花钱上节省;
  偶尔搞点家教,代写点儿论文,写点散文,在进项上扩充……
  即便在建房子还贷款的日子里,宁愿自己憋屈,该孝敬母亲的会继续孝敬着,该帮衬弟弟的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帮衬着。柯莲觉着,自己这辈子欠娘家的债,是永远还不完的。
  二弟的儿子黑黑从二年级起就随着柯莲学奥数,一直到小学毕业。星期假日的,柯莲的家就是侄儿的家,柯莲的女儿贝贝常常怀疑黑黑是不是妈妈生的,因为不管啥好吃的,妈妈总是先敬着黑黑哥哥吃个够啊。为了调动黑黑学习的积极性,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每次月考,柯莲都发五十元、一百元不等的奖金给黑黑,以资激励。黑黑也挺争气的,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茅,柯连的奖金发得欢哪。
  大弟接父亲的班进城,拍屁股走路,老家的房产留给二弟。成了一名工人的大弟,也娶了一名工人老婆,两口子在工厂的宿舍里生下了儿子北北,小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工厂面临改制,买断、下岗,再就业,大趋势。为了让大弟家免于流离失所,无所定居。趁着老家拆迁安置的东风,二弟将大弟全家的户口迁到老家,柯莲将多年来积攒的孝敬母亲后剩余的私房钱一万元资助给大弟,让他在老屋后面的宅基地上建起了简陋的三间单砖墙。
  所幸,拆迁安置后,大弟家分得一间90平米的套间,一家人终于有了安身之处。
  唯一的姐姐,让母亲操心,让柯莲和弟弟们费神。姐姐,太善良,太老实,却嫁个了一个大滑头,老色棍。姐姐在丈夫的哄骗下协议离婚后,便只身带着刚刚小学毕业的女儿过日子。
  姐的女儿读初中,初一入学,柯莲送去了三百元的学费;姐的女儿读高中,经济上的资助自然免不了,开个家长会什么的,也是柯莲到场的多。姐姐的女儿上大学,开学,柯莲送去了两千元,以后,每次回家探亲什么的,柯莲总得多多少少表示一点儿心意。最让柯莲紧巴的是,没有丈夫的姐姐,女儿正读大学的姐姐突然得了脑梗,她只得召集弟弟们一起倾囊筹资,送姐姐去上海名医院抢救,终于将姐从鬼门关抢救了回来。
  对于娘家人,柯莲觉得自己是尽心尽力、掏心掏肺的。可,每次回娘家,母亲的一番言语,总让柯莲觉得自己亏欠了娘家。
  母亲常对柯莲和姐姐讲庄上谁家谁家的姑娘有多好。
  邻居菜某家的三个姑娘轮番买肉买鱼的送给老娘吃,蔡某常常在她面前显摆呢。柯莲和姐姐也经常送菜送母亲喜欢吃的葵花子、馓子、蛋糕回娘家的。一月半载的,总会鼓鼓囊囊地送回一大包。恐怕是送得不勤吧,否则母亲怎么总会夸蔡家姑娘的好呢?
  陈二黑家的大姑是庄上孝敬娘家的典范。二黑的儿子一生下来,就被生有三个女儿的大姑带到上海抚养了,抚养成人后,送了一套拆迁安置房给二黑儿子,又张罗着为二黑儿子找了个上海媳妇。这次二黑儿子结婚回来候客,整个酒宴都是二黑大姑操办的,二黑的姐夫国全是这个,说着,母亲竖起了大拇指。
  是的,二黑的姐夫是大拇指,柯莲的丈夫不是。柯莲贴补母亲一百二百、三百五百的,都是偷偷摸摸私下塞给她的,丈夫不知不晓,为的是自己能丈夫面前抬得起头来。
  母亲说,和柯莲同学的英子,这医生当的有出息。亲娘亲老子的吃用开销一概英子负责,英子老子归天时,英子和哥哥们一样拿钱出来用。做女儿的英子都出钱了,哥哥嫂嫂自然没话说了,这丧事就办得气派啊。
  柯莲说,妈,你放心,你百老过后,该用的钱我一定用,不该用的钱,我也用。母亲说,话说起倒也轻巧,你哪里有那么多钱啊。柯莲说,钱,你尽管放心,你女儿虽然不能像英子一样拿红包,但你女儿有一枝笔,会写,帮人家写一篇论文,也能挣个两百、三百的。所以呢,为了挣更多的钱,你女儿没时间逛街,没时间吃饭应酬,更没时间泡电视,一有空,就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摸电脑,一天要是能捣鼓出两篇论文来也能挣个五、六百元。
  经常写,要用脑子呢。你也不能一天到晚的盯在电脑上啊。母亲一句暖心话,让柯莲感动。
  是的,经常写,真的要用脑子的。
  两年前,大弟的孩子转学到柯莲所在的学校读初三,找领导,办转学,丈夫帮了忙,可住房问题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柯莲一心想将自家刚刚空出来的房子借给大弟家住,还没开得成口,嘴就被丈夫封住了。丈夫说,我知道,你大弟将儿子转学到我们学校就是打的我家房子的注意,他们看我家房子空下来了,便动起了脑筋。柯莲否定,说他们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家,为了贝贝读书可以贷款买学区房,大弟家为了北北读书,自然也舍得投资。
  丈夫说,但愿如此,我看他们住哪里。
  柯莲说,内心里,我真想将房子借给他们住一年呢,北北在我们学校不过只读一年书,就借给他们住一年呗。若不借,一是我心亏,二是街坊领居的也会理论我们的薄情。
  呐呐,呐呐,我说么,话说说,就绕了回来。你们一家人就这德性,就会打别人家的注意。我警告你,想都甭想,我这房子,租给人家,起码一万五千元一年,给你大弟住,这钱,他会给妈?即使他给了,我们好要吗?
  简直不可理喻,柯莲气不打一处来。
  这房子,不能给大弟家住了,但得让大弟在镇上住下来。怎么办?另租。谁租?柯莲自己去租。想到,便要做到。柯莲行动起来,果然联系到一处人家,且是临近学校的一家,这样便于侄儿北北上下学的,柯莲立即与主家谈妥,先交了半年的房租作定金,余款,待弟弟家住过来之后再付清。
  如此,既对大弟有了交代,又没拂了丈夫的心意。可这房租呢,柯莲的小金库里所剩无几啊,她只得跟要好的同事借了些,待自己慢慢挣够了,还给她。
  对于柯莲来说,要想钱来得快,只有多牺牲休息的时间,动笔代写。女儿、丈夫熟睡之后,柯莲在研读、在撰写,在整理,在测试,在校队,在发稿……
  有时,柯莲觉得,孝敬母亲,资助家人,靠的是自己的劳动所得,这钱用得硬正。但她不敢对除母亲之外的任何人说自己赚钱的门道,包括自己的丈夫。她知道,代写,是禁止的事儿,不光彩,虽然算不上违法,但对社会,对某些人来说是一种亏欠。可是,需要代写的人越来越多,是因为上职称、晋升晋级的,需要论文量化积分啊。现在,大多数人的腰包鼓囊了起来,谁再乎个一千八百,多数人情愿多花几个钱发表几篇文章了事,懒得浪费脑细胞,吃神费力的。
  这些人花了钱省了力,为了多挣钱的柯莲,费了神,挣了钱,也伤了身。一度时间,用脑过度的柯莲,头昏起来,且不得消停。医疗卡刷了又刷,各种药吃了又吃,不见好转。
  好像,忽然间,柯莲一下子明白了过来,自我诊断,是休息时间太少、疲劳所致。她决定挽救自己。放下一切,包括还债,包括亏欠。
  即便如此,在自我疗伤的这半年时间里,尽管柯莲对姐姐弟弟的关心日渐见减少,但对母亲的牵挂和孝敬却没有丝毫减弱。要么,利用周末时间送些吃的喝的,要么每两天一个电话,嘘寒问暖一番。
  母亲娘家之行后电话里的不耐烦,如一枚钉子钉得柯莲的心生疼生疼的。母亲的心情,肯定是受了姨娘们叨唠的影响。
  姨娘们一直同情着自己不幸的大姐,也一直关心着大姐的几个孩子。只是,这些同情和关心都是放在嘴上的,没有放在心上,更不会落实在行动上的。
  母亲的三妹、四妹、五妹,就是柯莲的三姨、四姨、五姨的孩子读小学时,一律都送到柯莲家来学免费奥数,特别是四姨家的儿子,懒得不肯写作业,四姨索性让儿子道柯莲家吃了晚饭写好作业再回家。那时,贝贝还小,柯莲再忙,也得按时按点地赶回家烧饭、辅导作业。
  柯莲姐姐家的饲料生意兴旺的时候,几个姨常去姐姐借钱应急的,特别是四姨和四姨父更是姐姐家的常客。后来,四姨父做生意发了财,父亲想让小弟弟随四姨父学做生意,便让姐姐跟四姨开了口,可四姨父说,做生意,宁带生人,也不能带亲戚家的,到时候,有理说不清,有账算不了。后来,姐姐离了婚,饲料生意又不景气,姨们便很少光顾了,以致最后成年累月的不见她们踏进姐姐家大门一步。姐姐常常感慨,今非昔比,人走茶凉,世态炎凉云云。
  对于妹妹们的举止,母亲也会常常数落她们的不是,甚至骂过她们是过河拆桥的白眼狼。可骂归骂,都是暗暗的骂,搬不上台面的骂。一个衣胞里滚的亲情不是说没就没了的。所以,在母亲的母亲,柯莲的姥姥去世后,母亲便不再责难妹妹们的不义,相反,倒是很能彰显出自己慈善、宽容的一面。逢年过节的,总会为几个妹妹家准备一份安乐菜、腌制几瓶萝卜干、包些粽子、蒸些年糕什么的,亲手缝制几双棉鞋、拖鞋的。
  几个姨常被母亲的这份心意感动,被会塞给她一百、二百的人民币。母亲总会说,孩子们给钱呢,我不缺钱用。内心里,母亲即使缺钱花,也坚决不会接受几个妹妹们的施舍。
  姨们自然又关心起姨侄女、姨侄的生活来,在感叹过柯莲姐姐不幸离婚之后,又会感慨一番,恨只恨柯莲当初没听她们劝,当官的、做老板的、行医的不嫁,偏要嫁个教书的。要是当初听了她们的话,说不定,早就调到城里教书了,早就住进了洋房,驾起了名车。这丫头呀,这书,让她白念了,真是可惜了。
  姨们最后的感叹,常会博得母亲的共鸣。她常常在心里恼恨呢,二丫头柯莲外貌不比几个姨差,书念得比她们多,还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可是,就是没嫁到像姨们那样的好丈夫,一辈子受苦受穷的。唉,姑娘家真是給雪花命啊,飘到哪家算那家。
  可现在,柯莲觉得自己的小日子过得还算幸福。虽然欠债,可至少有两处房产,一处出租,一年也能挣个万儿八千的房租,一处居住,空调、热水器什么的应有尽有。唯一不能让母亲露脸的是,自家没买私家车。母亲几次说过,哪家哪家又买车了,哪家哪家的那个孩子买了车,父母的脸上可光彩了。唉,即便是老人家,也在攀比着呢。
  柯莲的直觉告诉她,难不成,是自己刚刚在电话里纳闷自家的房子年一万五也租不出,姨娘的房子怎么年四万五也能租出去啊,如此,扫了母亲的兴致不成?
  唉!对不起啊!母亲。今生,我亏欠了你。柯莲如此想到。
  2013.12.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08: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岸雪 谢谢岸雪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9-9 04:50 , Processed in 0.017214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