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41|回复: 4

这里是水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4 10:2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碧云天下 于 2017-1-17 15:42 编辑

这里是水街


文/碧云天下


        腊月十四的下午,骑过半个城,站在这个用近米把高的铝塑板围起来的老水街拆迁完毕的工地外,寂静的可听见穿透围墙而来的寒冬数九的冽风从耳轮滑过,而后卷起不知经年的老屋尘埃混沌在城的雾霾。眼前,旷久得旷,迷朦得旷,尘归尘土归土间,竟然已找不到丝毫老水街的生机了,伫立片刻,只能从心底默默的念叨:这里是水街,此地曾经叫水街。
        也就是夏末秋初吧,水街二期活动板房的拆迁指挥部搭起来了,电喇叭开始了二十四小时轮翻地政策宣讲,一遍又一遍的,总听得耳朵都起了老茧了后,老旧房屋的主人们才终于一一忙碌了起来,设打听的都打听了,没理会的亦无需再理会,收拾的收拾,打包的打包,签字的签字,而后推土机伸着长长的铁抓斗,三下五除二,青砖小瓦顿成残墙断壁,历史亦轰隆倒下,真是的,拆屋那需一顿饭呀,夜的超大渣土车,冒着蓝烟碾进碾出,天麻麻亮,又一溜子老屋变为空地被清出。这日复一日好快,没一个钉子户的老水街街坊,终于落了个茫茫一片淡淡的霜,清清爽爽。
        一种感觉发自记忆的脑海,可也就是一刹那而已,面前的一切让你我又一次知道,再深的情感也不堪一击,再多的念想也梦幻一样。
        此时向西望去,先锋国际耸立的广场大厦沐浴在夕阳红里,穿透云层的余辉遥遥映在这一大片昏黄的废墟上,难得一见的遗漏的几块小青条砖横七竖八的,不知是那一间老房子残留的那一个墙角。昔日的老水街从登瀛桥头往东数,有恒升日杂,有登云理发店,有假三层小楼的竹籐社,长长的毛竹在炭火上烘烤的吱吱直响;有码头门诊,有整天热气腾腾的老张茶水炉;八鲜行的肉摊子半边猪,肥的早卖完了,瘦肉有得摆在案板上。转弯的水街小巷直达轮船码头候船室,两边一溜子米行,煤球店,小电磨碾米磨粉的,洗个脸打个手巾把的,卖稀饭包子茶叶蛋的,最大的门店叫板车行,人力大扳车总有上百辆,南来北住的货可都是他们运到小城城乡;最小的个码头派出所,所长加三个警察。赶早市的有米饭饼油条,赶不上船的小旅馆可息下脚,累了巷子里的城西浴室泡个澡,饿了小云洲的阳春面小馄饨,半条街那个荤油香。姚家小店的香烟火柴水果糖,闲可逛城西合作社大门市,下午运气好排队能排到六角铮铮的京江脐,饱宣宣的烤的金色的黄。大门市向东的老城墙根上,有菜场,鱼市口的小鱼和白米虾;卖渔钩渔具,划玻璃的,爆米花的时不时轰隆一下。实验小学门口摆小人书的,卖糖水茶紫萝卜青萝卜的,插在竹把上的冰糖葫芦,敲作糖的小锣敲的直响,吹糖人浇糖画的摊子常常是围的一大浪趟放学的细小的,“我的我的”,挤出重围的蹦蹦跳跳总举着甜甜蜜蜜一路走一路的舔着回家,还有一分钱三分钟看个“西洋景”的,个个小眼晴睁得圆圆的不眨一下。一条老水街,闹闹茫茫,从早到晚小轮船汽笛声阵阵,迎送多少上下客,多少人总是踩着这青砖小巷的水街进城出城,一条总是人声鼎沸的小巷。
        其实说句实在话,我的描述只是个粗线条的框框,这般水街景象已是湮灭后重新拼凑的途有虚名的水街了。史载:明万历七年盐城知县杨瑞云,举盐政之策,颂盐民之德,西门水关内始建水街景观,历时数年,终成大观。自此瓢城历史上的水街第一次写入瓢城最早的《盐城县志》。水街成市,小桥流水,商贸林立,瓢城水街的规模已无考证。几百年间,水患,战争在这块土地上几无间断,尚残存的水街古老建筑最终毁于抗日战争中的日军轰炸后的大火,史载 :日军入侵盐城之前,曾数架飞机飞到小城城区投弹,炸死平民60多人,炸毁房屋1600间。1938年4月26日,日军飞机再次轰炸盐城,繁华的西大街也就是水街所在地早先着火,加之守城的国民党部队为对付日军侵入,采用焦土政策,大火烧了7天。这场浩刧烧毁小城80%以上的古老房屋,从此,历史景观水街仅剩一地名在瓢城人心上。战后的人们在水街旧址上重新搭建,初取名八卦阵,喻其巷窄道短,迴转繁杂,文化大革命时因八卦阵地名隐含封建意思又改名为水街。自此,直到此轮拆迁,终于了结了老水街的四百余年历史。
        当然,今日略为幸慰的是小城有了易地重建的串场河海盐文化景观带上的“盐镇水街”,占地面积约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总投资3.1亿元的大型仿明清旅游建筑人文景观,该景区致力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在这里可以观赏民间绝活和文艺表演,品尝地方小吃,还可以买到旅游文化商品和地方名特优小商品,且与中国海盐博物馆、美食街、娱乐街、水城等版块共同组成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让小城的人们重新品味海盐文化中“水街”的魅力,且打造成为盐城形象的新名片。然在老盐城人心里此《盐镇水街》终只是置地重建的个纪念,小城登瀛桥东的西门老水街虽已成历史,一个响亮的地名在几代老盐城人的心中仍将是磨灭不掉的景象。
发表于 2017-1-14 11:2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斜阳 于 2017-1-14 14:37 编辑

读完感慨很多。目前中国无论城市大小,街面上都盛行一个字,就是:“拆"!
确实,有些影响城市发展进程的违章建筑和房屋应该拆除,但是借着“拆"字,大树影响工程,把不该拆的也拆了,是不是有违民心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4 20: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离盐日久,梦里依稀。也曾用脚步丈量过那片土地,也曾在华灯四起时品尝水街夜市中的小吃。读《这里是水街》,熟悉,亲切,温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4 20: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阳 发表于 2017-1-14 11:28
读完感慨很多。目前中国无论城市大小,街面上都盛行一个字,就是:“拆"!
确实,有些影响城市发展进程的 ...

确实,一味的追求政绩,而忽略很多时代文化的烙印,可悲可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6 14: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久前特地跑去新水街逛了一圈,顿觉眼界大开,沁人心脾。对老水街俺就孤陋寡闻了,读之长了知识。问好碧云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12 22:43 , Processed in 0.027642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