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73|回复: 2

[原创] 我眼中的中美之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3 10: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牌明星云集,17000名现场观众,布什一家及众多社会名流的现场助威,全球10亿电视观众,世界媒体的高度关注以及为本场比赛赋予的特殊含义,都使中美奥运篮球之战令人瞩目。 101比70的比分并不能充分显示两只球队的差距,下半场美国队几乎换下了全部首发,而中国队还在极力使比分能够缩小,以使比赛结果不至于过于尴尬。毕竟这是全球关注的一场比赛,这不只是一场奥运会的小组赛。 虽然比赛开始阶段有点出乎意外,多少使人燃出些希望,但意志之火很快熄灭,大多数熟悉篮球的人都对比赛的结果有清醒的认识,所幸的是中国男篮毕竟挺过了上半场比赛,不至使人一开始就觉得是一边倒从而失去兴趣。 比赛并不在同一个层面展开,詹姆斯,科比和韦德根本就没把中国队的防守放在眼里,甚至不时在姚明的头上暴扣,极尽表演之能事。中国队在内线的得分少的可怜,他们几乎没有在内线拿过球,没在三秒区内通过有组织的进攻得过分,说白了吧,他们甚至很难在三分线内成功地传过球,事实上当他们在自己的底线发球时就进入了对方的进攻时间,球过半场变得如此艰难,他们对美国队的全场紧逼和压迫式的防守束手无措,这种情况在以往和欧美的队伍比赛时经常出现,而中国队的后卫孙悦,刘炜和陈家华还在无谓地做着浪费进攻时间的控球表演,他们似乎希望通过长时间的持球来引起NBA球队或者对方球员的关注,亦或他们想证明在控球后卫带球通过后场方面我们是多么象你们,不幸的是美国队正在向国际蓝联看齐,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美国队是谁带球过后场的,这可真是很滑稽,当我们向美国学习时他们已经华丽地转了个身,从而表明我们在篮球观念上是多么的形而上学。(不幸的是这种事情一再出现,当我们把华尔街投行的准则和制度当圭臬时,美国政府成功地使投行在华尔街消失。) 中国男篮对亚洲队伍起作用的方式对对美国男篮几乎毫无作用。当我们强调我们强大的内线时,美国队甚至没有使任何一位高大强壮的内线队员入选球队,而是带来了一堆后卫,而把内线的统治空间留给了中国队,只可惜那些空间根本就没有利用过。和我一起看球的女孩们用象公牛一样强壮来形容美国队的球员,的确,在身体对抗方面我们明显吃亏,我们的肌肉还不够致密还不够坚韧和柔韧,陈家华和王志致在蓝下的突破显得多么的无能为力和勉为其难,从风格上看是足够的婉约了。(我想现在全体美国人都讨厌华尔街的强力中锋保尔森和控球后卫伯南克) 这的确是实力悬殊的比赛,我们费力地通过半场,控球后卫信心十足地浪费掉宝贵的进攻时间,同时机敏地寻找着极其不合理的丢球线路,在保证24秒内不丢球的情况下以匪夷所思的方式把球投向蓝筐,其结果可想而知,这还是好的情况,多数情形下对方在2、3秒内已经完成了进攻,在时间使用的效率上我们和对方是12/1或者8/1。 也许应该忘记姚明,这可能是所有不受欢迎的主意中最不受欢迎的,但是火箭队本身就是个例子,虽然还不够鲜明,坚持错误的人永远是那些能从错误中获得好处的人,美国人为了市场,我们成功地被误导。 我不明白的是中国队的很多问题不仅非常明显而且由来已久,为什么难以改变。我们不缺乏天才的球员,也不缺乏天才的绞肉机——国家队。为奥运准备这么长时间的中国男篮似乎到现在还没有确定一个有说服利的首发阵容,令人眼花缭乱的换人仿佛每一场球都在锻炼队伍或者是在打垃圾时间。尤其要命的是我们的风格是什么,即使我们不能取得胜利,至少应该让人们看到些什么,精神或者篮球的快乐。在身高上我们已经不吃亏了,在力量上姚明能做到的,别人也许不难做到,速度和技巧——这本应该是我们的强项——可是和美国队比——也许美国队的球员有把最敏捷的动作通过最慢的可视性的动作分解出来的独特能力,而我们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在篮球意识上我们可能最容易提高,因为这是精神领域的事情,我想理解起来我们不会比北卡数学系毕业的乔丹更困难一些。至于篮球的艺术,那可当真是非常难的事情了,我想起王尔德说过的一句话,我的品味最简单,凡事止于至善至美我就知足了。
发表于 2008-9-23 16: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辣的嘲讽,我们的思维方式中要反思的确实很多!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我们自己的行走方式,在这个西学东进的时代!
发表于 2008-9-23 20: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导思想领先与否,是成功的关键。谢谢楼主又给了我们上了一堂体育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0 18:32 , Processed in 0.020928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