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47|回复: 9

[原创] 日 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11: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崇茂西部作品人物系列之四—— 日 加 正在昏沉沉地午睡,一个混浊的声音把我叫醒。把头伸出被窝——一个穿着高高马靴的黑影子,正横站在帐蓬门口。逆光之下,一时无法看清他的脸。 “你是老板吗?”黑影子发问。我听清了。立即爬坐起来:“你是?” “我就住在你们的后面。”黑影子的话音带着浓浓的异域味,我一下子想起了什么:“你是……日加吧?” “嗯。”黑影子朝我的床边紧走了几步,没坐。我披上衣服,从口袋里抽出一支香烟递给他。他摆手不接。 黑影子的面目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一个穿着藏袍、头发蜷曲、约摸三十五六岁的壮实汉子。 “谁让你们盖房子的?草地补偿费的事还没谈妥呢,就想开工了?”日加的责问开始了,没一点笑的意思,带着一股火药味。立刻明白了他的来意。来江仓之前的担心终于出现了。我故意不搭腔。 我的沉默似乎加重了他的火药味—— “你信不信,我会让你们什么活也干不成?” “……” “你信不信,我用刀把你们盖好的房子全劈了?” “……” 硬是不搭理他。这个脸膛黑红的汉子就像一根待燃的火柴,面对我的沉默他找不到摩擦面。他一连问了几个“你信不信”,仍不死心,继续提高音量:“你信不信,我现在就骑上马出去,把所有的人都叫过来?” 我不知道他说的“所有的人”究竟有多少人?反正我们已来了数日,除了他家的帐篷孤独地卧立在不远处外,还没见过其他的人影。但我又不能对他的话完全掉以轻心,因为他就是我们来这里之前就耳闻大名的日加,是多吉的儿子。他的名声响遍了这一带草原。况且,此时我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了他齐膝的马靴旁边插着的一把藏刀。 看来不理他不行了。说到底,在这个天高地远被上帝抛弃了的地方,他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这时日加又说:“你知道吗?我不怕,我坐过牢。” 怎么不知道?!不见其人早闻其名了。我想:“他是在千方百计想吓住我呢。” 我想到日加的阿坑(老爹)——多吉。我说:“让多吉来跟我谈吧。”他说:“不用,就跟我谈。” 正在外面干活的几个兄弟也进来了,帐蓬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而拥挤。就在僵持不下,不知如何是好的当口,只见多吉反剪着双手,迈着罗圈腿在帐蓬门口出现了。 我像见到亲人般立即迎上前去,给多吉递上香烟。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在我们刚刚抵达的那天便已登门拜访过他,给他捎了青稞酒、砖茶。他的见多识广,通情达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说:“我没法答应日加,这是他们矿上的事,我们只是施工单位。” 只见父子俩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叽咕了好一阵。然后多吉转过身来对我说:“老板,这事也不能怪日加急,他们总是拖着不肯解决。那就等矿上的头头们来再说吧。” 是这样一件事—— 江仓草原本是天然优良的夏季牧场,自古以来就是牧人与牛羊的天堂。未曾想有一天被发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草皮轻轻一掀,就能露出煤层。近几年陆续有能源公司进驻开采,碧绿的大草原渐渐为一个一个漆黑的深坑所呑噬,大批的牛羊被迫迁徙异地。这里的藏民曾联合起来抵抗过,但当地政府无法拒绝巨大利益的诱惑。我们此行就是为一家刚刚取得开采权的能源公司先期抵达盖房子的。因能源公司的草地补偿费迟迟未兑现,日加误以为我们就是能源公司的人,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几天后,能源公司的头头真的来了。我们一同来到多吉家的帐篷。日加也在。他们热情相迎,拿出酥油、糕点,还有青稞酒。那天我们喝了很多,多吉老人也喝高了。让我感到奇怪纳闷的是,日加只是频频敬酒,自己却一滴不沾。 经过几番商谈,补偿费的事终于谈妥了。那天,日加双手端着一碗酒来到我的面前:“宗,对不起,我敬你一碗。”我笑着接过,一饮而尽。日加非常高兴:“对不起,我不会喝酒,不能陪你了。” 此后漫长的日子里,日加常常来到我们的工地转悠。我们也经常应邀来到他家的帐篷,烤火、聊天,或是向他学藏语。每当此时,日加便会让他的女人往炉中多添上几块干牛糞,煮上一壶烫烫的酥油茶,或是倒上一碗青稞酒。他不喝,只是让我们自个儿喝。对他原先的印象也慢慢改变了。我甚至越来越喜欢他了,原来他是一个热情、真挚、坦荡的人。在我的一再请求下,他终于向我道出了滴酒不沾的原委—— 从前,他也非常喜爱喝酒,一次喝上一瓶没问题。草原上的汉子没有不喝洒的。那时,才十七八岁的年龄,他每天揣上酒瓶,赶着牛羊,早出晚归。一群差不多大的小伙子偷偷聚到一起,牛羊吃草,他们开始喝酒。因为他的豪爽、勇猛,日加成为他们当中的头,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方肯罢休。年轻的血液被酒精点燃,就想滋事。率了这一帮人,策马去与另一片草原上的年轻人打架。有一次,日加失手将一人打成重伤,他被判了四年徒刑。 出来后,他依然喝酒,而且酒瘾更凶,每喝必醉。不肯出去放牧,父母也拿他没法。后来,在一次锅庄舞大会上,他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宽卓。宽卓的美丽在这一带草原上是出了名的。冰雪一样的日加被融化了。他请人到宽卓家求婚。想不到,姑娘也早闻他的大名,暗慕这个曾经孤身一人逼退过狼群的小伙子。她只提出一项条件:“日加以后不准再喝酒,好好放牧过日子。”日加很快答应了。从此,不管遇到多大风寒,多少烦恼,日加都信守着当初的承诺。爱情神奇地驯服了这个野马一样的汉子。 听了他的讲述,我故意问:“假如那天你是喝了酒去找我的,会是怎样啊?” 日加微微一愣,旋即连连摆手:“别提了,别提了!”
发表于 2008-12-1 1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宗老师去西部了?
发表于 2008-12-1 19: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宗老师笔下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我面前..........
发表于 2008-12-1 20: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年以前,曾经到过西藏,是同旅游团一起去的,也只是到了拉萨和日喀则。到现在记忆中还残存有八廓街,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寺庙的影子。遗憾的是没有到过西藏的内地,没有喝过纯正的青稞酒和酥油茶!更没有接触过真正的藏民,找机会一定补上这一课!
发表于 2008-12-2 22: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发来此文,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发表于 2008-12-10 18: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认为栩栩如生,喜欢
发表于 2008-12-11 14: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人说过,没了灵感,就去西藏。音乐家、歌手、作家、诗人、导演…… 记得阿来写《尘埃落定》,便是在去了西藏之后,飞南不知道,西藏是一个怎样令人向往生命、思考生命、接近灵魂的地方,但是从宗老师的文字里,飞南渐生的向往,却是那么真实,未知有生之年里,可有机缘去接近那片天空与土地
发表于 2008-12-11 14: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拜读,西藏、江南,原是同一处红尘,于生命,也是同一种思索,生命,原是一样的轻,爱情与责任,却是一样的重。 感谢您的文章,向您问好,宗老师
发表于 2008-12-11 15: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为日加爱憎分明和与生俱来的一股豪情,受到了当地人的拥戴。我们不难发现,人类为了自身的贪欲,已入侵这片草原,原本是纯朴的牧民们,也学会了防备于商业经营者们的奸诈。唯让人担忧的是,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日加式的人物也完全融化于这个商业社会,真是人类莫大的悲哀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1 18: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兄弟姐妹们!“云在天边”系列当时是为报纸专栏所作,也许这些文字的“生活味”要大于“文学性”,“形而下”要多于“形而上”,只是对我所亲历的记录而已。 也有一些有关西部的“形而上”的文字,如果大家喜欢,有机会我会发上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0 18:30 , Processed in 0.015498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