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22|回复: 16

[原创] 也说莫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7 08: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2-10-17 08: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蛙》网上有卖的,多呢
发表于 2012-10-17 08: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言获奖 众作家祝贺 王蒙:莫言获奖说明中国当代文学成就获世界关注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件很好的事情。莫言是中国这一代很具代表性的作家,其作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很大,包括日本的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等,对莫言都有很高的评价。莫言的获奖说明了中国当代作家、以及中国当代的文学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关注。 张大春:莫言获奖“实至名归” 台湾媒体对此也很兴奋,有人说莫言早就该得奖了。他的作品见证了民间叙事传统,有神话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对话。一直以来文学界跟着西方的各种主义和流派在走,但莫言和地气相接。很多人说他受马尔克斯的影响,我觉得他是形似神异。他作品中博杂的叙事传统,不是移植过来的,而是他从民间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麦家:替莫言高兴替中国文学高兴 莫言的这次获奖一定会扩大中国作家的海外影响力,汉语比较难翻译,中国文学在海外可以说是小众文学。近三十年中国经济腾飞,文学艺术的腾飞一定是在经济之后,莫言此次获奖可以说是代表中国被权威大奖认可,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必然会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和评论者。 张抗抗:莫言获奖意味着中国文学正融入世界文学 莫言获奖我很高兴,中国文学终于获得了大家很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意味着中国文学不再是隔绝、封闭的,正在融入世界文学。 何健明:莫言获奖是对中国作家的肯定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评委会对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写法的一种肯定,对中国作家一贯关注人文精神的一种肯定。这是中国历代作家与现实文学关注和提倡的,也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潮流。 李敬泽:他的文字有力的证明了中国文学的实力 他的获奖,会让中国作家和文学更有自信与世界对话。他在近三十年写作中,致力于形成中国式叙事。他对于中国经验,做出了有力的表达。同时,也从西方文学传统的对话中,发现了中国民间的力量。对于生命的看法,对于文学的感性的有力发现和扩展,使得他的影响远远超出文学。他是一个质朴的、很像农民的作家。 陈丹青:我祝贺莫言,祝贺译者。 我对莫言获奖并不感到奇怪,中国有很多很好的作家。我祝贺莫言,祝贺译者。 陈忠实:莫言不逊色于历届获奖者 我替他骄傲,他多年的文学追求和文学成就得到了肯定和褒奖。他的作品富有思想,对社会和生活,历史和现实有着独到体验,在艺术上非常个性化。他并不逊色于历届获奖者。 韩少功:不要把这个奖看得太重 不要把这个奖看得太重,因为得这个奖的中国作家太少了,最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 白烨:莫言获奖是文学标准战胜了政治标准 我之前不是很看好他,对此有点意外。过去,按西方价值观的政治属性来看,中国很多作家不合诺奖标准。他的获奖,让我感觉,这届诺奖评奖尺度开始淡化政治性因素,更看重文学因素,更具有世界性。 张颐武:莫言获奖是诺贝尔委员会的一个大战略 莫言获奖也是诺贝尔委员会的一个大战略,可以看出诺贝尔委员是从全球格局和视角下考虑看待这个事情的。莫言才57岁,获奖还有时间,这次获奖可以视作是诺贝尔委员会对中国崛起的肯定,是对中华文明、中国成就的肯定。 苏童:莫言得奖可谓实至名归 莫言的这次获奖,当然是中国作家的成功,也更是文学、文本以及他个人文学特质的成功。诺贝尔奖的评委都是专家,以前总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带有政治性,我看未必是这样,这次莫言就是以他纯文学性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叶兆言:莫言得奖就像家里人得了奖 真是非常高兴,就像家里人获了奖,兄弟得奖一样。作为同行,真是觉得他的小说非常好,够格获得诺贝尔奖,绝对够格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张柠:莫言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 我不认为莫言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笔下的中国乡村世界是那么真实,真实得极端残酷。我也不认为他的语言有什么“狂欢化”的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着泥土腐味的语言。如果说他具有“民间”色彩的话,那也是中国特色的民间,而不是巴赫金笔下的中世纪欧洲的民间。 迟子建:师兄当年不让我看禁书 二十三年前,我与莫言同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有天放映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莫言见我进来,非常严肃地对同学说,迟子建还是儿童团的,不能让他看!同学们都笑。莫言获得诺奖,让我们这些同学,得以在不同的地方,获得了与二十年前一样的愉悦心境!这个夜晚的绚丽属于莫言,祝贺师兄!! 周国平:中国作家从此可以平常心对诺奖了 莫言获诺奖,真好,诺奖由神话变成了身边故事,中国作家从此可以平常心对诺奖了,得和不得都没什么大不了了 。 (本文来源:网易读书 )
发表于 2012-10-17 10: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莫言的作品我没读过,得知他获奖后,从网上下载了一些他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檀香刑》,《生死疲劳》等,昨天刚看完《透明的红萝卜》,看后不知道有何感想,总觉得他描写的那个时代是我所陌生的,遥远的,与母亲说起,母亲说,那是事实啊!不禁汗颜,也许,中国的那段历史,让人至今想起来都是酸酸的。
发表于 2012-10-17 11: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蛙》写的真的蛮有味道的 开始写的人物命名就蛮搞笑的 什么大肠的 肝的 胆的
发表于 2012-10-17 15: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喜欢莫言的作品,从《透明的红萝卜》到《蛙》,觉得他写出了真实的一面,人性的一面! 总之还是那句话:祝贺莫言,祝贺中国!
发表于 2012-10-17 15: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遗憾,读书太少,以后补课。
发表于 2012-10-17 17: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莫言,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山东汉子,憨厚、朴实,为人谦虚。农村的风土人情都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莫言获奖实至名归!
发表于 2012-10-18 0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认真地读了作者的文字。 尽管我不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但是在祝贺莫言先生获得“诺奖”这一点上,我和作者是完全一致的。 我个人认为,文学除了赞扬光明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揭示光明下的阴影。赞扬光明、歌功颂德是很容易做到的。揭示阴影却是需要勇气的,这勇气是文学中的科学行为,是文学的勇气,很多人做不到,也不敢做。从这一点上看,莫言先生确实是实现了“梦幻现实主义和历史现实的交融”。获得“诺奖”名副其实! (我读过莫言先生的《丰乳肥臀》、《蛙》和《红高粱家族》。)
发表于 2012-10-18 09: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质疑: 徐晋如1976年生,曾在清华、北大中文系求学。学生期间,曾任清华大学静安诗词社社长、北京大学诗词协会会长、中山大学岭南诗词研习社社长。多年来,徐晋如以其特立独行引发不少争议。他喜欢穿长衫,高唱京剧和昆曲,在校园内疾步,他激烈批判过南怀瑾、于丹等人。2009年,由于当时的深大校长章必功对其赏识有加,主动聘请其执教深大。目前徐是深大文学院副教授。 10月11日,实名论证的徐晋如发微博称,“从没读过莫言的作品,但只要看他长得一张村支书的脸,就知道这人绝不可能写出好作品。”简单一句话,截至昨日下午,已有近千个转发和四百多个评论。 建议深圳大学开除其职务。 没有读莫言一个字,等于文科的文盲,怎么可以做副教授? 还在清华北大中文系混过? 所以,此人批评无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21 04:28 , Processed in 0.01280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