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铺子》
—— 画村诗歌评论
开铺子,说诗歌,估计生意肯定不景气,但既然有了铺子,就得拿把扇子,泡上一壶淡茶,随便说说几句。诸位客官,说的不好,想听的就耐着性子听我扯上几段,如果不喜欢听,拍拍屁股就走,我也是笑着的。而这次开了铺子,那么我就会长久下去,说谁的诗歌我不知道,只要我看到有必要说的,我就说了。当然,也不全部都是说好的,不好的我也会说。所说诗歌的作者不一定都是论坛里的,也有我朋友的,也有著名诗人的,也有死去的,到底说谁?你往下看就明白。
特别申明,本铺子不收费,长期开说,人人都有份。
沉重的自然欲望
诗人和诗歌都需要一些沉淀
我反复重申这样一个观点:诗歌和艺术是需要天赋的。如果没有天赋,诗歌就是干瘪的,语言只是一件衣服,而灵性才是衣服里面的肉体。没有天赋的人学诗等于是干了无数次傻事,而得不到一句赞扬,学诗是愚蠢和悲哀的。很简单的几种颜料,在画家的手里,就是名画,在对丧失审美意识的人手里,就只能是各种颜料,最多就是一块看上去有点像花的颜料。这对于画家和诗人来说,是一件多么污辱性的摧残。
诗歌是什么?如果你回答说不知道,而且不带任何谦虚的心态,确实不知道,我恭喜你,你如门了。诗歌需要的就是忘掉自身所有,自身灵魂就是世界所有一切,而你不再是你,你是统一,是矛盾,是爱,是清雅,是俗气,是自然,凡此种种。诗歌对于你来说,你就是一块石头。武学上讲究人剑合一,无招胜有招,诗歌也是如此,把诗歌本身看得很重的人,我们不能称之为诗人,应该是诗歌的理论家。
然而,当很多人站出来穿上诗人的衣服之后,我看到的是他们踩着冰冷的尸骨跳着孤独的舞蹈,一手扯着衣衫一手捶着胸脯,大有“仰天长叹息”之味。这未免是有些悲哀的。诗人是无形的,反神秘的,是统一于自然的和谐之中的。一切遵照诗歌流派牙牙学语的人,已经是桎梏之下的亡魂了。
诗人是一块石头,也是一只白鹤。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没有任何爱的人是不会有好的称之为诗歌的,就好像绝对的理性产生不了经典的爱情,经典的爱情往往在回头,在转身的瞬间,在第一眼碰撞的时候就产生了。诗歌也是一样,绝对的理智行为是产生不了最经典的诗歌,石头不会理智,白鹤也不会理智,他们是什么就是什么,不需要刻意那么多的理由。
有些事情,不是学出来的,也不是理智的思考之后就可以拥有的。
比如诗歌。
星辰高高在上
因不可名状而显得凛冽漫长
云朵被深深溺爱着
也肯蜷伏自己
为天宇作嫁衣裳
夏荷香处你的一截白白的颈
美丽如走失的月光
时时打扰我也被我仰视的
是张爱玲笔下水滴滴的苍凉
――― 淼森《仰视》
诗人一般都喜欢一个禅字,隐士则喜欢在禅的前面习惯的加一个悟字,僧人喜欢在悟的后面多一个空字。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在日子里养尊处优休养生息,这是道家的思想。对于日子,当孤独成为一道不可越于的残墙的时候,那就装下一片萧索,然后离开,然后守着一片美丽的月光。
诗歌的母性语言,向来就被认为是大型叙述诗体的主要承载,母性所体现的诗歌,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可以是“犁耙耕种”的姿态。也可以是“雨打芭蕉”的声音,在九十年代诗歌走向单一的低谷之后,多元化的诗歌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学的主流,所以,当听到“眼睛前面是眼镜,眼镜后面是眼睛”(汪国真)风靡之声时候,大多数都在幻想,徐志摩在哪里?雪莱在哪里?
《仰视》的诗歌年龄应该是一次深刻研究的话题了。一种叙述化的元素展现的本应该是纯真的站立,纯真的眼睛,纯真的抬头,却成了最后那么一道深深的思维,苍凉来的太突然,也来的太智慧,太深邃。
这似乎是一种自然,或者黑夜的情结,在淼森的诗歌里,多次提到黑夜,黑夜是恐慌,是憋气,是安静,是思索,是发泄,还是沉沦?却是那么一截冰凉的苍老。
在文字的角落打开书页
日日诵读
有人云一样无家可归
有人风一样无影无踪
在心灵的角落布满沟壑
日日按摩
一颗心不肯睡去
难免有一两盏灯光 突出黑暗把春光泄露
在生活的角落还有着
不被打扰的羞涩
要忘却的何尝能忘却
要记住的未必能记住
需要忍受的很多很多
包括那件不合身材的旧外套
包括今夜不恰当的月色
还有那顿不想去的晚宴
不愿喝下去的苦酒
还有那个独裁的正午
雨天里的失魂落魄
我知道
月光很无辜 ――――淼森《角落》
我突然发现,诗人很喜欢月色。诗人的月色都是眷念的,带着一种“后现代建筑”的跳跃元素。断层的,不偶然和偶然的。真实的表达着诗人内心的五彩缤纷。
当诗歌的主体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的时候,我往往是屏住呼吸的。不是凝重,是一种敬仰,不管好还是不好,我有理由纯真的真挚的去学会这份情感,这份情感来源于我们的家国之恋。它不仅仅是表现在诗歌之上。
角落成为中国一个绝代的风景,它弱势,他微小,它包含着该包含的,或者它叹息着不该叹息的。流泪的诗人往往是伟大的。杜甫是伟大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幽幽叹息,就像一砖一瓦,填补着诗歌的内心,填补着一些处女地。
表现手法的作用是让诗歌更加的鲜明,诗歌流派从口号到身体写作,我只看到了五十年代诗歌的挣扎,六十年代诗歌的斗争,九十年代的朦胧。当建筑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的后现代语言上的时候,一切关于诗歌伟大的主体趋势已经慢慢萎缩了。虽然今天的诗歌开始起伏和多元化的呐喊。但是,像表现角落这样,表现自身和弱势一样。是否可以审问:诗歌到底需要什么?社会需要诗歌做些什么?
不仅仅是月光很无辜,大地也很无辜。
其实,变幻的
又岂止那河,那岸
满河床的鹅卵石, 在流走的日子里,搁浅
无声无息流去的
是水和山激情的呐喊
疏影晃动的,也绝不是
记忆的那晚
更难说,明日黄花的
那绿那蓝
…………
————七月雪 《和诗一首》
我向来就认为,诗歌应该是崇敬的,因为它可以包含太多。自然就是诗歌最真实的主体,没有诗人不热爱自然的,即便是少数的政治诗人,也对于河流的污染会产生痛苦的。那么,诗歌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把所有的灵魂都统一到纯洁和爱之上了。爱人,爱自然,爱社会,爱生命,爱一瞬间的智慧。赞扬战争的只有政客和将军,而没有诗人,诗人永远都是站在战争的瓦砾上,长歌当哭。
“其实,变幻的”,不是这些简单的组合,而是诗人内心对于被控制了的,被束缚了的,被开垦了的心爱的像母亲一样的伟大的自然。深深低头这些平淡的诗句,你吮吸的是一份久远的甘甜。
休斯说:“秋天的第一愁,是花园慢慢的告别;第四愁,是池塘已经发黑”。我曾经无数次的站在这句伟大的诗句面前,对着河山愧疚,愧疚我们的行为,愧疚我们没有忏悔,愧疚我们没有请求糟蹋和破坏之后的原谅。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罪恶性的法西斯摧毁。于是,我必须向对于关爱自然,关爱河流,关爱山川,关爱一切的诗人深深低头。
是谁把你的衣衫褪尽
是谁把你的纯洁污秽
干瘪的乳房
挤不出甜美的汁液
无法将过往的山
岁月滋养
你
呜咽着黑色的泪
愈来愈枯萎
鱼儿挣扎着
风化了沙砾
用自己的血腥寻找着自由和灵性
鼻翼处散去
最后的一抹清澈气息
荒草和野鸟盘旋
在你丑陋的腹部翩跹起舞
为你昔日的美丽
唱着祭典追悼的歌曲
你
只能以一种缄默的方式
用疼痛的姿态
走向水落石出的龟裂墓地
在我忧虑的眼眸里长眠
————纤手拂尘 《水》
在南京大屠杀之后,写诗是可耻的。在生态遭到破坏之后,写诗是可悲的。人类没有任何人想“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相反,我们应该像诗人劳伦斯期待的“天空是阳光下举着的绿色美酒”。我几乎是任何时候都渴望喝着这杯绿酒。
语言永远是第二位的,相对于诗歌,灵魂和主体才是第一,责怪一首诗歌的语言是如何的平庸,而忽视诗歌的伟大主题,这是不道德的,甚至是反自然的。憎恨是必然和应该的。作为诗人,诗歌不仅仅是武器,也是一种生命,这种生命是一个地球,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
所以,第一眼看上《水》,是因为蕴含着一种生命,这种生命孕育的是世界,是我们最深处的善良和道德。诗人用近乎哭泣的声音在我们头顶呐喊,一种可怜的、仁慈的来自灵魂的声音,穿透黑暗,像钟声,我听到了,于是我起来了。我用了一种拯救的姿势愤怒着。对于自然的生命,诗歌是否显得有些苍白和无力,在苍白和拯救本身就是反比的社会形态之下,诗人的声音是否成为一种假象,你越是呼喊,社会破坏的越是快。灵性的是不可压抑的,道德的是不可以激怒的。
“走向水落石出的龟裂墓地”,谁可以忍受?这样的悲剧。
推门之间
日子即荒废于杂草之中
醒来带着浑身的疼痛
虽然身心被黑暗吃透了
灵魂依然结实透明
把一生的风雨传奇掩埋在地下
种成一棵高大的树
让所有的落叶都飘着轻松
贫瘠的分量其实很轻很轻
一个日子到另一个日子的过渡
就隔着一片短短的月光
一个记忆到另一个记忆的更新
就是一次生命最原始的抒情
如果有迟来的渴望
无论是天涯漂泊还是不愿离根
都会拆散自己所有的翎羽
穿越命运为我设置的璀璨星空
彼此相忘江湖
独守一份生命里另一种寒冷
让旷世的荒芜阻断归程
——――淼森 《贫瘠的荒芜》
在看到这首诗歌的标题之后,我没有努力的让自己去看诗歌的肉身,我只是在想,贫瘠的荒芜到底是什么?贫瘠是什么?是时间的穷人,还是思维的苍白?我没有找准答案。但是,当我阅读到第一句“推门之间/日子即荒废于杂草之中”,突然之间,我就看到了一滴生命之血红艳艳的滴落在大地之上,染红了海子,还有西伯利亚的托尔斯泰。所以我想起了梭罗的《瓦尔登湖》,想起了孔子的“逝者如斯乎”。日子,就在我们的手掌上昼夜起舞,渐渐的就就到了尾声,我们听到的不是掌声,而是台下地底的哭声。
当一个诗人产生理智的时候,他已经不是诗人了,应该是哲学家。哲学的断言都是经过思维之后得出的非常具备理性的经典。诗人不是的,诗人的春天就是春暖花开,没有其他任何的词语,那么诗人思考的人生也就不那么复杂,是贫瘠的就不是丰富的。就如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处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这两种现象都是离自信的本质原理很远的行为。所以诗人浑身疼痛的是记忆,黑暗的是过去,留下来的灵魂是透明的,那么应该骄傲,因为当诗人把自己的愿望成为一棵树之后,我想,就不恣意的放松,而是无尽的风雨。
当然,诗人没有这么想,那么就说明诗人至少比我乐观,乐观是浪漫的,而不是批判的。诗人在诗歌中反复的想说一句话:年华流逝的太快,很多快乐和梦想的快乐时光还没有来,日子就走在了自己的前面,所以只有叹息,只有像月光一样,守着一片寒冷。这话虽然没有真实的说出来,但是,理论上,悲观的都是不需要说出来的。
“让旷世的荒芜阻断行程”。我感动于此,我感动于生命之外的一种气魄,虽然这种气魄里多少有点落日的悲壮,但我不得不为这样的胸襟叫绝。行程终有终结的一天,诗人没有希望是春暖花开,没有希望是流光翡翠。而是那一片旷世的荒芜,一片像西伯利亚的荒芜。自然,融合着太多的美好和纯洁,也许我们都忘记了我们来自于自然,最后真的回到了自然的心脏中的,有几人?心中有一片荒芜的人可以,一片海洋的人可以,一点小小的陌巷的人可以。
十月,敦煌月满
想念飞天女
于是把一湖秋水酿成月光
惹她千百次回眸
十月,敦煌在召唤
乌衣巷口走失一只琵琶
我的左耳黯淡
带上流水和微醺的睡莲
逃离城市和风景
十月,敦煌风大
飞天女裙裾飘舞
岩壁里撒落了一地的秋天
琵琶反弹着珠圆玉润
谁在苍苔后渐渐隐逸了笑容
十月,敦煌在水之湄
飞天女摘下满湖月光
摇身一变
环佩叮当
我的琴泊在湖心
倔强的等着下个七夕
————挥弦弹秋《十月,敦煌》
华兹华斯在诗歌《丁登寺》里这样表达了他深切的爱:“它们的颜色和形体,都曾经是我的欲望,一种情愫,一份爱恋,不需要用思想来赋予它们深邃的魅力,也不需要视觉以外的情趣。”诗人希望用原始的赤裸的本色展现他心底的那一份最纯粹的欲望,这份欲望在自然之中是可贵的,他是自然的友人。
敦煌是一个文化圣地,是壁画和研究中国唐朝和之后的文化堡垒,而飞天,却是中国多少人心目中神圣的完美梦幻,对艺术的梦幻,对美丽的梦幻,甚至对性的梦幻。然而西方偷窥了她们,中国成为了一个创造文明又浪费文明的“聪明的傻瓜”。至少对于浪费文明的这一类“种族”,是不懂得华兹华斯的那份永恒的原始的。这样的“种族”,遗忘是不会感到可惜的。
神话和诗歌,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当这样的代表植根于诗人的灵魂后,就会诞生 “乞力马扎罗山的白雪”,始终凝固一种欲望,召唤飞天,然后与飞天一起起舞,最后繁衍,成为最动人的母体。这是一种很清纯的欲望。
诗歌必须有欲望,没有欲望的诗歌是没有感染力的。这不同于铺天盖地的渲染文词,然后把最美丽的主题掩盖,那是等于在春天的草丛里找一枚绣花针。这样的诗歌欲望只能让你望而却步。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诗人的欲望一定会实现,因为诗歌已经具备了欲望的动力。
一
在北方,春的天空
看着看着,就能看出一阵风
连云也带着顽皮
雁子从南方飞来
一不小心衔落一枚种子,晶莹着,带着思愁...
这个时候也撕下自己的一片羽翼
做为春的封面
把好奇心和没有欺骗的眼神
编织成序
偷偷藏匿春的一部分
如此等待
鱼儿把海水搅的甜蜜起来
二
春蜕了一层皮,就到了夏
阶前滴落的细雨,只需三声两声
便熟透了夏的心事
天还是澄澈蓝
只是云散了,人远了
昼长了,梦却浅了
整个夏天,雨多诗少
苦了一池碧水,皱了诗心
…………
…………
————晨曦蕊儿 《诗之约》
季节成为诗歌,已经不是诗歌的事情,是一个色彩在诗歌里用一种祭祀的姿态,远远的证明自己的力量。有人说,诗歌应该祭奠自然,祭奠是什么样的情怀呢?一种什么样的胸怀呢?是否如油画对于西方宗教教堂的庄重和必要,还是如海涅所说:它怀着沉默的痛苦,躲在我们热烈的灵魂深处。雪莱说“每一个季节的一片叶子上面的都有一个秘密”。每一种诗歌里都有一双诗人的眼睛,我始终这么相信。
也许我该这么说:真正的诗人没有理由拒绝一些存在的真理的,美丽的诗歌里总有一种季节的颜色,或春天的花朵,或夏天的流水,或者秋天的微风,或者冬天的白雪。这是自然给与诗歌,或者是诗人思考的伟大的力量,所以,凡是诗人都会感谢自然,诗人的品质和自然是同等的。
《诗之约》只是说了这样一种颜色,有种让我们联想的颜色,当你挡住你的眼睛之后,也许你听到的是呼吸的声音,然而你睁开眼睛一看,却是繁花似锦,春暖花开,在花丛中,有一种相思,纯洁的存在着,这好像春天的处女一样,你不得不庄严的收起放纵的笑容。
清新而独特的语言里,流露的是一个“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年轻心情,这是难得的。更难得的是,诗人担心起了诗歌,“雨多了,诗少了”,这是一种诗歌的低谷现象,一种诗歌的虚脱现象,思考自然我们能得到什么?道德,善良,慈悲,仁爱。思维需要纯真,意识需要流放,“诗歌革命”如果不能关注社会,就走向自然,走向生命,也许“起义”就能成功。
第二节的“春蜕了一层皮,就到了夏”,“阶前滴落的细雨,只需三声两声”,这里的语言应该用成熟来形容,成熟到一种俗了,一种“不已物喜,不已己悲”的程度。从容,谈定,而幽雅。那三声两声,一下就把夏的特色和诗人的心情,完全的透露在窗外,你已经看到了深闺之中,除了衣衫,就是罗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