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82|回复: 18

[原创] 父亲的黄挎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8 08: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亲的黄挎包 文/江南好 父亲的黄挎包是当兵时将军送的,已经有快六十年的历史了。黄挎包是老式的,带较宽,布质粗且厚,中间的调整扣是那种椭圆形的铁环。从表面上看,被岁月洗刷得白黄白黄的,很难想象它原来的色彩,唯有挎包盖上的红五星,还是那么火红火红的,像一株永远燃烧的腊梅花。 父亲年已花甲,岁月的风雨使他有点过早的衰老,花白的头发和消瘦的面容,常让我们心疼。不善言辞的他,进入老年,已略显孤独。父亲的嗜好不多,也很少主动和别人交流,只有一家人在一起闲聊时,提起黄挎包的故事,父亲远眺的目光和自然流露的那种无法比拟的神情,好像要把半个世纪的沧桑和甘甜,半个世纪的忠诚和不屈全部倾泄,洋溢在父亲脸上的自豪感、成就感和一丝丝失落感,足能感染在场的所有人。听父亲讲黄挎包的故事,其实就是和父亲一起回顾他的整个人生。 父亲当兵时是将军的警卫员,因憨厚纯朴,有点文化,深得将军的喜爱,将军把他那心爱的接受过战火考验的绣有红五星的黄挎包送给了父亲,目的不言而喻了。 父亲背着黄挎包,跟着将军走南闯北,经历过很多事。野营拉练是将军每年下部队的必修课,父亲是当然的随从,他知道将军的脾气,下基层,从不给部队添麻烦,也不带车,就喜欢和部队同吃同住同行军。临出发前,父亲偷偷的往挎包里装了两个将军平时嗜好的老白干口杯,一小拙炒黄豆,就餐的碗筷,一个精致的小水杯,还有一个专用小药盒,里面挤挤的摆着消炎粉、绷带、医用酒精棉球和敷料等,因将军战时小腿受过伤,子弹没有取出来,时常发炎化脓。将军在前面走,父亲在后面跟着,队前队后,全是他俩的身影。部队随机的战术训练,难免有磕伤和碰伤的,只要将军发现战士们有需求,总是吩咐父亲帮助处理一下,有点心疼的父亲,了解将军的心意,也就不敢怠慢的往外掏,次数多了,黄挎包被战士们亲切的称为“百宝箱”。 不起眼的黄挎包,还真的救过父亲的命。六八年的八六海战,父亲在护卫着将军隐蔽的同时,被一颗榴弹片击中,穿过挎包的外层,正好击中挎包中的小铁勺,算是逃过一劫。战友们说,父亲是占了将军的福气,父亲没有吭声,心里连喊:该死的弄坏我的挎包了!战斗结束后,父亲专门找了一个裁缝,一针一针把弹片穿过留下的创口给密密麻麻的缝了起来,三角形的口子,不大,但却清楚的留下了印痕。从那以后,父亲对黄挎包的感情更深了。 文革后几年,将军也没有幸免,被错误的打成了右派,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里,父亲的挎包里比平时又多一件物品——《毛主席语录》。不能照顾将军,使父亲心里非常焦急。父亲是个重感情的人,是那种能用生命去赌的人。实在忍不住的他,一次用挎包作掩护,给将军送水时,被戴着红袖章的胳膊无情的拿下。父亲被勒令回老家改造,临行前,父亲托关系说情,最后一次去看将军,将军不无惋惜,又语重心长的对父亲说:“挺住,小鬼。还记得挎包上的红五星吗?让它长在心中!”父亲没有流泪,默默的回到了老家,把挎包压在了唯一的木箱最底层。 家里人很少见过父亲的黄挎包。听母亲说:只有家里或是父亲工作中遇到难事的时候;或是重大决择,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父亲才从箱子底下拿出黄挎包,用手慢慢的抚摸着,最后眼神定格在红五星上,从暗淡到明亮,坚定、刚毅、不屈服的“战斗”品格,是父亲人生的最大收获。 等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生活处于窘迫阶段,连书包也没有。母亲想起了父亲的黄挎包,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两本书,一支铅笔还是舅舅送的,放进黄挎包里显得空荡荡的。走进教室,看到那么多五花八门的书包,有用旧衣服赶制的,有用柳条现编的,有用土棉线绳连夜织的,还有两个没有书包,拿着两本书坐在后面的。我有点不敢看他们的眼神。晚上放学,还没有进家门,就看见父亲和母亲虎着脸在门口面对面站着,这是我很少见到的父母红脸场面,我怯生生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挂着泪珠的小妹,把我拽到一边,悄声让我赶紧把黄挎包还给父亲,我麻利的掏出书和笔,战战兢兢的把挎包送到父亲手中,心理已做好挨打的准备。父亲轻叹一声,没有说话,拿起黄挎包检查一遍,看到红五星好端端的还在,才长出了一口气,折叠好挎包带,又放进了木箱的底层。从那以后,全家人谁也没有再动过黄挎包。 九八年,父亲工作的社办炸油厂,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经营理念的滞后,而被迫关门,父亲成了家里第一个下岗工人(也是最后一个),父亲没有怨天尤人,经过简短的自我调整之后,就决心补上“农民”这个职业空白。让我们很难想通的是,父亲重新启用了黄挎包——这个沉睡了近三十年的“镇宅之宝”。黄挎包成了科技书、精品农作物种子、半导体收音机、各种支农信息传单、海报等的寄生地。田间地头、赶集、到镇上办事,父亲总是背起他那心爱的黄挎包,这在我们村还成了一时的新闻。小弟开玩笑的说:父亲是不打算把这个传家宝传下去了。父亲认真的回答:“要传的,一辈一辈的往下传,不能丢。” 我听懂了老父亲话中的含意,是将军那句刻在父亲心里的话,锻造了父亲平凡的人生,父亲更希望我们能把这种精神传下去。 午后,父亲背着黄挎包,到镇上去取政府给老军人的生活补助费,中等身材的父亲,微驼着背,像小学生背书包一样斜背着挎包,显眼的红五星,又一次让我想起了将军去逝时,父亲遥望北方,心情沉痛的一幕。父亲的步履还是那样的坚定、有力,让我的心里多了几分安慰。父亲的背影没有那么高大、伟岸,但在我们的心中,像山一样的厚实。
发表于 2008-6-18 08: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
发表于 2008-6-18 09: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的黄垮包,承载了他一生坎坷的经历,记录下将军对他的深情。 黄垮包里的故事,串连起父亲人生的履历,见证了父亲走过风雨经年的若干艰辛和荣辱悲欢。 读了两遍,全文始终围绕黄挎包,不枝不蔓,把往事轻轻叙来,淡逸的文字里蕴涵浓浓的情思.....一位重情,朴实,.正直,刚毅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可以感觉,字里行间揉进了笔者的真情和爱憎,因而使平凡的语言不再苍白,文字也变得鲜活! 谁说平凡的文字不能入诗入画? 这样真情的文字,依然感动着我!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0: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海霞老师的点评!
发表于 2008-6-18 10: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老师是会计,以后直接叫我名字就可以了。再说,你的文字那么好,我哪里敢指教?以后相互切磋互为提高!
发表于 2008-6-18 12: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挎包所代表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5: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老师是会计,以后直接叫我名字就可以了。再说,你的文字那么好,我哪里敢指教?以后相互切磋互为提高! [/quote]海霞老师客气了,既然这样,那恭敬不如从命,就叫你大姐吧!请大姐多批评.
发表于 2008-6-18 15: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物是让人永远无法忘怀的。父亲的黄挎包对于父亲来说是将军的深情,是生命的护佑,是~~。对于儿女来说是精神的传承,是永远的菅养,是~~。
发表于 2008-6-18 20: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极了!另外我还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小说题材。因为这只黄挎包装载的东西太多了,它盛装着过去的血腥岁月,盛装着反抗和斗争、盛装着岁月的艰辛、更盛装着一个老战士对人民的忠诚!
发表于 2008-6-19 10: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出,有空再来拜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17 11:28 , Processed in 0.02644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