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34|回复: 24

[原创] 世象漫弹之二:复制生活疑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9 18: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象漫谈之二:
复制式生活疑似
张大勇 妻子告诉我:谁谁谁发了,买私家车了——不待她说完,我不咸不淡地接上一句:他也离了。妻子诧异于我的“先知先觉”:你怎么知道的? 我笑了:你的这个谁谁谁,过的是一种复制式生活;他和多少爆发户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尤其是他的“富了——离了”的路线,简直就是一种人生模型套作出来的。 我不是“仇富”族,并非存心埋汰某一类群体。倘若我们都坐下来,再静下来想一想,就知道我们真的不知不觉进入了“复制式生活”的时代——起码说,我们过的是一种“疑似复制式生活”。不是吗?当下过着这样生活的人比比皆是,你我也不能幸免。到这个那个节日了,发个祝福短信吧。得,相同内容的短信满天飞,你转发他的,他索性来个群发,七大姑八大姨的,来个一网打尽。我在今年春节就收到一个短信,但感动不起来。因为人家实施短信转发时,竟忘了将其中祝福对象的称谓换成我的名字,让人笑也不是恼也不是。 像这样的“批量生产”现象不一而足。为了证明鄙人不是在炮制“新名词”、“新理论”,不妨再拈举一些现象相佐:如今日子芝麻开花节节升,生活质量水涨船高,出门旅游已是现代人的热门选择。找一家旅行社吧,省事省心。这下好了,一干人马在“地导”小黄旗的引领下,集体过起了“复制式”旅游生活:上车睡觉,下车看庙;中途喊停车的,不是大人要“唱歌”,就是小孩要“尿尿”。语涉旅游,又想起一些原生态景点,一俟被“发现”,就完全商业化,闹哄哄的一片、脏兮兮的一片;到大都市,你总不是来看“人头”的吧?要是看城市建筑,什么感觉?千城一面;再看看一些地方的“游园规则”、“顾客须知”,都是冷冰冰的“不准”、“严禁”字眼,让你的心也“驴”了。 来看看春联,这是千家万户的事,“我的地盘我做主”,按理看到的是春花烂漫一样的各式春联才是。但这些年来贴上门户的对联,印刷品占了大头,涌入眼帘的多是大同小异、流于俗旧的内容;更让人困惑的是:有些学校、剧团的大门上贴的春联,也不是墨写的自创的,你能保证这样的学校教员能像吴宓先生所说的“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么?你能保证这样的剧团演职人员能“打个哈欠都有梨园气息”么? 镜头摇到医院吧。鄙人不说,很多读者脑宇里都会跳出一个词来:红包。是的,红包!医生收受红包,患者家属争送红包,已是久禁不止的俗世现象之一。这种“毛病”,似乎难以消疴化疾,已属顽症、寄养在民生之上的毒瘤。 …… 复制生活是外妆,它的底粉实则是浮躁化、浮浅化。社会得了急性病、急躁症,人心浮泛、躁乱,快餐性、速成性、趋利性成了“连辔马车”,人在路上,身在江湖,由不得你啦!于是乎,衣着“撞衫”、炒股碰脸是“家常便饭”;考驾热、补课热不亦乐乎;生日宴、状元宴、升官宴、同学宴、同乡宴、战友宴,红白喜事、乡情学谊什么的八方登场,让酒家一旁偷着乐,果真让人家“数钱数到手抽筋”了。要问为何这样赶热闹、搞扎堆?答案不外乎这样的立场和理念:人家做了,我不做岂不没面子?!从众性、趋同性、群居性大行其道,结果是一派乱尘、一地鸡毛。 这样的时境,多么需要一个“静”字,像明矾一样让一池浑水找到蓝天白云的倩影,清澈、清净,镇静、镇定,安静、安心。令人高兴的是:在复制式的生活中、俗世里,我们还是看到了不少“静镜头”和“净心灵”的。文怀沙前辈叮嘱家人,等他“回家”时,后事要简俭至极,骨灰就倒进马桶里一冲而去,增肥土壤。比照于现世的“祭之丰”,比照活着时就高价筑建“宏茔巨墓”,老人家高蹈自显、高节自出。还有“熊猫级”文化长者季羡林老人家,主动“申请”辞去“国学大师”等三顶“桂冠”,坚称只是一个平常之人。这让当下因了名利而处心积虑、不择手段之徒,感到汗颜和羞耻的。 山光水色需要“地域特色”,文学作品呼唤“这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也期待创新力和创造性。因为复制式生活的反复上演,导致的后果是民族的精英越来越少!我的一位做医生的文友跟我讲:“疑似”与“确诊”不一样,一些确诊的绝症回天乏术,凝似的还有希望,还有向好的方面努力的可能。我俩不能兼济天下,就来独善自身,再影响、同化身边的一些人吧。 “给白云一个位置,让天空散步/给花朵一个位置,让大地美丽/给诗歌一个位置,让精神鲜活/给宁静一个位置,让心灵保洁”。在“复制式生活”疑似期,我们可以做“房奴”、“车奴”,但不能做“复奴”。活出一个自我来,活出一个真我来,活出一个新风尚来,是时候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发一篇《复制式生活疑似》,这是“世象漫弹”一辑的第二篇。《盐城晚报》用了,只是编辑删了一些。一家纯文学刊物拟在第八期发表。先告诉各位文友一下。还是的,请批评。 另,第一篇《睡到自然醒》今天有一家杂志有回音,编辑看上了。什么时候用出来未知。
发表于 2008-7-9 18: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定势错位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人的社会心理态度,进而干扰了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加之人们攀比从众心理的普遍存在,这种异常现象就像瘟疫一样传染着易感个体,导致社会的某一区域或某一行业呈现异常状态;就如大勇老师文中所说的“炒股热,考驾热,补课热;生日宴,状元宴,升官宴....”等等复制式现象,这种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已经是不健康的心态了。     导致这种复制式现象的普遍,我个人以为原因有四:1,自信心弱的人,从众心理往往较强;2,当人们面临两难选择或缺少作出抉择依据的参考构架时,最容易复制别人的行为方式;3,人们往往朝着有利于自已愿望的方向,来改造获取的信息;4,当危机感袭来时,极易导致心理失衡,对未来处于渺茫之中,不得不求助于外界某些能“预测”自已未来命运的载体以安慰自已。     这种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心灵的平静和看淡一切的超然。古有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狂放的诗句——李白的豪气和特异的人格真是一个“爽”字了得,就连当今圣上也奈他不了;今有辜鸿铭和钱仲书亦是大家,不拂耿介直率的心性,不屑于模仿别人的巧于仕宦游刃官场....他们心中亦有着不可动摇的信念,守护着自已的精神家园。正因为有了他们,世俗间才有了值得称颂的传奇。   大勇老师善于从我们平常熟视无睹的普遍现象中,借一双慧眼,辩世间百态,全篇行文流畅,有理有据,给人以提醒的同时又给人以警示,其诚心可鉴 。 很喜欢最后一段的几句诗:给白云一个位置,让天空散步;....给宁静一个位置,让心灵保洁!我也希望自己在俗世中:腾一方净土,给心灵留白;求一份洒脱,让人生放福。 问好!
发表于 2008-7-9 21: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出自己的特色
发表于 2008-7-10 10: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涉足随笔,别开生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冷峻、清醒的批评家,暂时忘记那个热情、灵动的诗人。多姿多采的大勇让人叹服!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5: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奖了,立昕! 谢谢海霞,你的点评也是一篇精彩文章。问好分析家。
发表于 2008-7-10 17: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我以前读过,印象比较深!向大勇老师学习!
发表于 2008-7-10 21: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笔真是好,写的人情感得到发泄和排解,读的人获益受启迪,大勇老师以后多写,让我们多学习。
红尘真的太喧嚣了,人们似乎越来越没有自我。有多少人还肯给心灵一方净土?有多少人还肯给精神一点自由?无休无止的追逐、攀比、应酬,受害的只是我们的精神和肉体!
珍重吧,朋友们!
发表于 2008-7-11 20: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很正常的事,在现实社会你不能活在你自己的随心所欲中,除非你想受到别人的指责和唾骂。“给白云一个位置,让天空散步/给花朵一个位置,让大地美丽/给诗歌一个位置,让精神鲜活/给宁静一个位置,让心灵保洁”这也只是诗人的诗而已,俗人,永远都无法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在你的世界中,你必须复制着别人的生活,不光是我,还是你,永远逃脱不了!这就是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9: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很正常的事,在现实社会你不能活在你自己的随心所欲中,除非你想受到别人的指责和唾骂。“给白云一个位置,让天空散步/给花朵一个位置,让大地美丽/给诗歌一个位置,让精神鲜活/给宁静一个位置,让心灵保洁”这也 ... [/quote] 有道理,凡尘。不能兼济天下,你我独善其身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2 06:50 , Processed in 0.028771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