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夜,已经很深,12点了。 “宝贝,不早了,睡吧。我实在吃不消了,先睡了。”她说。 她将手里的书合拢,放置于靠着铺边的那个大立柜的抽屉里,脱了棉袄,钻到被窝里迷糊着睡了。 虽然身子进了被窝,可孩子还没睡,所以这觉就睡不踏实。 被窝里很暖和,电热毯开着呢。 迷糊中,她将热得出汗的脚伸出了被窝。感觉到,有人在替她掖被子,是孩子。 她心里一热,想道:“宝贝懂事了,长大了。”嘴里不由得嘀咕道:“快睡吧,宝贝!” 在孩子熄了灯,钻进被窝的时候,她看了一下手机,凌晨一点了。 (2) 手机的闹铃惊醒了她。 她又假寐了五分钟,起床,做早餐。 一切准备停当,她叫道:“宝贝,宝贝,五点四十五分了,该起床啦!” 孩子也假寐了五分钟,坐定,穿衣。 她已经帮她倒好了洗脸水,挤好了牙膏,盛好早饭。 孩子吃完了姬菇鸡汤,拿了一个蛋糕,说了声:“我走啦!” 此时,她已赶在孩子的前面去开了大门,看着孩子换鞋、进电梯。 在相互的“拜拜”声中,直至孩子的脸蛋被合拢的电梯门挡住,她才关了大门。 (3) 钥匙插进锁孔的声音传来,紧跟着是孩子的声音:“我回来了。” 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她说:“啊,宝贝回来啦,中饭好了,就等着你开饭呢!” 于是,她从厨房里一样一样地将饭菜端到餐桌上。 今日主菜是奥尔良烤鸡、泡椒凤爪、草鱼头汤。 奥尔良烤鸡是孩子喜欢吃的,昨天她特地花了两个小时去新开的永辉超市买的。 “都是我喜欢吃的菜!”孩子很高兴的样子。 “嗯哪。这段时间,妈妈多做一些你喜欢吃的菜给你吃哦,好好享受跟你在一起吃饭的时光,等你上了大学,天天聚在一起,就难了。” 随着孩子考试时间的逼近,内心里,她越来越稀罕并珍惜着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她甚至想过,十八年了,与孩子朝夕相伴,下半年,孩子考学成功,一旦出去,自己的日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呢。 (4) 孩子边吃边和她聊事情。 “妈,八班的同学给我起了个绰号呢。”孩子说道。 “啊?你在八班也有名气啊!起了个什么绰号呢?!”她故作惊讶状。 “是我后排的那个同学告诉我的,说半年前就给我起了。他们说我像日本的一个什么明星。” “哦,哦,既然同学不肯告诉你,也许是这个绰号起得不太好吧。暂且不管它,不要在乎哈!” “嗯,嗯。”孩子应着。 “今天早上迟到了吗?” 早上,孩子出门时,她瞥了一眼冰箱上显示着的电子钟,是六点十八分。以往,孩子都是六点十分从家里出发,保证六点二十分之前到班上的。 “没有呀,我第一个到的。今天到校的时间是七点二十分。” “早知道是七点二十分到校,我就迟些叫你了,让你多睡一会儿了。” 以往,周日上午,孩子到班级的时间都是七点二十分,所以,孩子会多睡一会儿的。昨天,她问了孩子,该何时叫她起床。孩子说,正常起床。她心里还纳闷的呢,以为学校对高三生抓得紧了,周日的上午也不让其多休息一会儿了。所以,也没多问,今早就按正常时间叫孩子了。 “有许多事要做呢,还有一百多天了。”孩子说。 “你早上那么早到班级都做些什么的?” “读书,背书。有许多东西要背,我都觉得赶不上了,时间不够用了。先将课本上的背完,再背其他的。” “你去得早,恐怕教室门还没开吧?” “是啊,爬窗户进的。” “怎么可以这样呢,让人看到了多不好。要是被摄像头拍了呢?” “去得早的同学都是这么做的。”孩子呵呵笑道。 孩子爬窗子进教室,完全为了早读,她也就没说什么。心里反而觉得很安慰,丝丝感动爬上心头。 良久,她还是叨咕了一声:“女孩子家家的,爬窗户类的事,还是甭做的好啊。” (5) 孩子吃完饭,照例去做小题训练。她则收拾碗筷。 一切停当,她洗净了一个大苹果,用家里特地准备的白色塑料袋装着,让孩子带到学校去吃。 铺上的电热毯,在孩子中午放学回家之前就开着了。这样,孩子做完小题后,就有一个热乎乎的被窝可以钻了。正常情况,孩子都是午睡半小时,然后由已经到班工作的她用手机打家里的电话叫孩子起床的。今天,休息天,她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午睡。 孩子还在忙着作业,她先坐到铺上,捧起了那本书——最近一直在看的一位名家的短篇小说集,孩子完成了笔头作业,准备午休,并说:“你和我一起睡吧,今天可以睡得时间长些呢!” “何时喊你啊?” “两点五十分!” “哦,你睡,我坐着看书吧。”她怕自己睡过了头,耽误了叫醒孩子的时间。 “不能弄出声音啊,有一点儿声音,我都睡不着的。”最近,孩子常嚷着不好睡。 “会的,会的,我会轻轻的,绝对不吵着你的。” 躺在身边的孩子,渐渐睡着了。她极轻极轻地翻动着书页,尽量不发出一点儿声音。 看了一篇又一篇,后来,困意袭来,坐着的她,迷糊着了。醒来时,已经三点十分了。果然,误了喊孩子的时间。 她歉意地,急忙叫醒孩子。 孩子带着她洗净的大苹果上学了。 教室里,坐校的同学都在自习,孩子不敢懈怠。急忙掏出课本,忙碌起来。 吃晚饭的时间到了,孩子不想出去,请准备出校门去南街吃晚饭的同学带了一份间餐——松花蛋瘦肉粥。 吃完简餐,去卫生间一趟,继续埋头课桌。 (6) 晚上九点五十的光景,孩子到家了。 她照例会问:“想吃点什么?”
“不吃!”她照例如此回答。 孩子丢下书包,便进了卫生间。那儿,她已经为孩子准备好了用水、洗漱的一应物品。 孩子洗时,她则呆在旁边,陪她说话,这可是一天中又一个交流的机会。 孩子说:“妈,前阵,我不是跟你说要削了头发的吗?今天,我才知道,我们班上有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想法呢?” 孩子常嚷着,头发掉得厉害,说要将头发都剃掉了,让它慢慢长,她坚决不同意。说:“女孩子家剃个光头,像什么呀?就是男孩子,踢个光头,也不好看。有两个主持人,叫孟非和乐佳的,剃着个光头,难看死了,不喜欢。 孩子说了几次,都遭到她的否定, 也就不提剃光头的事了。 “你同学为什么要剃光头呢?”她好奇。 “他们的意思是,离高考就百余天了,该用功了,削发明志。” “哦,这样的啊!跟你的初衷不同啊!”她故意说。 “其实,我当初也有这层意思呢。没好意思跟你说呗!” “哦,哦,我信。”孩子突然间就乖了,她有点儿难以置信。 寒假里,为督促赖床她按作息时间学习的时,还跟自己别别扭扭的。 现在,忽然间,孩子什么都明白了。 “环境,是环境。环境影响人,造就人。”她也明白了。 (7) 洗漱完毕的孩子,坐到书桌前,继续忙碌起来。 她呢,又坐到孩子身后的铺上,看书。 一直喜欢摸电脑浏览网页、写点儿东西的她,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克制着自己,孩在家时,坚决不摸电脑。 孩子说:“妈,帮我到网上找一篇作文哈,参考一下!” 她打开电脑,输入、链接、抄写,将抄好的文章递给了孩子,关了电脑。 孩子继续她的学习。 她继续看书,打瞌睡。 直至凌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