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08|回复: 16

[原创] 筐中的童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5 21: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筐中的童年

张彩霞

传说中的牛郎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筐,筐里坐着他的一对儿女,我也想起了自己坐在筐中的童年岁月。,

爷爷奶奶早就去世了,父亲去县城做厨师手艺谋生,很少回家,记忆中的他就像客人一样陌生。他的长年在外,可苦了有两个孩子的母亲。田里的活儿,圈里的肥猪、鸡、鸭、家的内外,人情事务无一不要她操心。

那年月,还干“大集体”,天没亮,她便起来在忽明忽暗的煤油炉上熬粥,收拾上工的工具,常常是把我和妹妹从睡梦中哄起来,给我们穿棉裤的时候,小队长的哨子活像“周扒皮”的半夜鸡叫,在各家各户的窗下响起,母亲慌了:迟到要扣工分,还要挨狠狠的批评!于是胡乱的吃几口夹生粥垫饥,塞给我两个熟山芋,让我喂喂妹妹,两个人伙吃。一副泥筐挑起我俩便上路了,路上她不忘用手指挠挠被晨霜染白的头发,瘦削的母亲一手搭着扁担,一手在身旁奋力的划着,她走得很快,压弯了的扁担“吱呀吱呀”的响着,两头系箩筐的大麻绳有节奏的上下来回颠簸着。我俩抓着绳索,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不用走路,我喜欢那种不着天又不着地的感觉,坐轿子大概就是这样的惬意吧!而且没有一家小孩享受这样的“待遇”!路上上工的大人抽着烟、挑着担、扛着耙、说说笑笑,有人故意笑我:“大细丫头这么大了,还坐上头!”厉嘴丫头可不饶他:“唵!别的不配头,晓得哪?”惹得一阵爽朗的欢笑。

记得有一次,天蒙蒙亮,母亲又着急赶时间,泥筐挑着我们,走到村东边小坝头时,大概是由于“二胖”重的原因,挑妹妹的那头绳索突然断了,她从倾斜的泥筐里被倒出来,像个球似的,骨碌一下滚到离河水不远的河床上,我被这突如其来的“笑话”逗乐了,使劲地拍手叫嚷。而母亲则吓白了脸,扔下扁担,不顾一切的往河边冲,又艰难的爬下去伸手去营救她的小女儿,妹妹只知瞪大受惊的眼睛,不哭也不吵,母亲一把搂住浑身是烂泥的妹妹,贴在怀里,抚摸着她的头,不停地拍着、哄着:“乖乖不怕呦,晚上回来跟妈妈睡觉哦!”因为母亲明白这句话会让我们觉得最安心,什么也不怕!哄着哄着,母亲流下辛酸的泪来,看见母亲哭了,我也奔过去,娘儿仨搂在一起痛哭了一场。

岁月一茬又一茬,当年的幼仔如今都已长大成人。我深爱着母亲,时常品味那份沉甸甸感情,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泥筐中挑出的人生,和母亲给予的筐中的童年。现在,好想挑起我的白发父母,让女儿来报答你们的恩情!

发表于 2012-10-15 22: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朴素感人,母亲在那时,正是千万个普通劳动妇女中的一员,令人尊敬。
发表于 2012-10-15 22: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岁月一茬又一茬,当年的幼仔如今都已长大成人。我深爱着母亲,时常品味那份沉甸甸感情,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泥筐中挑出的人生,和母亲给予的筐中的童年。现在,好想挑起我的白发父母,让女儿来报答你们的恩情!” ——你认为,这一段,总结得很好。当你以后再写,再写x篇,觉得不写一个字,意思也表达到了。 2 你我同在一个方言区。地”后面用的是动词。 3 不由得使我也想起了我筐中的童年。 不由想起了我坐在筐中的童年。 4 一个劲的拍手叫嚷;使劲地拍手叫嚷。方言,有的能用,有的用了,外人看不明白。 我觉得用句号就行,后面没有并立关系。 但选材不错,修改后,就更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11: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我听取您的建议。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12: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鼓励!我想用最拙的、最土的语言表达最真的感情。这段经历是真实的,让它原生态的再现时,我饱含热泪,拨通妈妈的电话,跟她说了声谢谢!
发表于 2012-10-16 16: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选取了生活的一个侧面,抒写了人类最瑰丽的一种情感——母爱,选材很好。 从微小的地方来挑几根刺: 1、我的爷爷奶奶早就去世了——开头的定语“我的”可有可无,删。 2、迟到要扣工分!还要挨狠狠的批评!——把第一个感叹号改成逗号。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复句到结束的时候才可以用句末符号。 3、跟坐轿子一样惬意——新社会里的孩子没有坐过轿子,一般人也没有过坐轿子的感受,这句改成“坐轿子大概就是这样地惬意吧”可能更贴切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17: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指点!谢谢!
发表于 2012-10-16 20: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榆树,您的评论真好,希望有时间也指点我一下吧
发表于 2012-10-17 11: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几位老师点评得很仔细也很到位,我就不多说了。肯定一下:张老师这篇短文,朴实无华,却很细腻动人。基本上应该属于比较成熟的文字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6: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杜老师的鼓励。这是1998年的秋天我写在本子上的,现在稍作了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21 04:25 , Processed in 0.024169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