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40|回复: 4

政声人去后 功德在民心——《岁月留痕》读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31 11: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闻石8071 于 2019-11-7 15:56 编辑

图片合集.jpg

左图为书的封面
右上为王清与部分作者合影(前排左一为本文作者)
右下为王清夫妇和本文作者合影

    2019年春节后不久,由响水县政协编纂、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岁月留痕——王清同志工作生活纪事》(以下简称《岁月留痕》)首发式,在响水隆重举行。作为本书的作者之一,我第一时间就接到了参会邀请。彼时,身患重病且尚未确诊的我,正躺在省人民医院ICU病床上,何能参会?在向会议主办方表示感谢和祝贺的同时,我请他们向县委老书记王清同志转告我的情况并对不能前往参会表示歉意。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在确认肺结核并于2月23日转院入住南京市第二人民医院汤山分院后,回宁不久的王清同志即于2月25日上午专程前来探视与慰问,同时将《岁月留痕》一书签名带来赠送于我,让我们夫妇十分感动。在住院治疗的47天里,这本书成了惟一的“伴枕书”,几乎每天必翻,深感受益匪浅。我不仅感叹于老领导那些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以及他的拼搏精神、胸襟气度与百姓情怀,更感动于老领导对我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关爱有加。我常想:一生中能有幸结识这样一位肝胆相照、有情有义的领导,夫复何求?吾心足矣!
    对《岁月留痕》的反复阅读,使我对王清同志的为官、为人有了更多元、更深刻也更全面的了解,亦产生了十分强烈且不吐不快的评论欲望。这篇读后感既是对自身阅读体会和感悟的一次总结与交流,也可以算作是抛砖引玉之举,以期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共鸣或争鸣并求教于大方。
    一、多侧面、多维度揭示王清同志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不知情或没读过此书的人,也许会以为《岁月留㾗》是王清同志的著作。 其实,此书是由响水县政协编纂、李成树主编的一本纪实文学作品集。书中收录的27篇作品,由来自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20位作者写就,真实记述了王清同志数十年来在响水、南京工作期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由于作者们大多在王清同志身边或领导下工作多年,经常性的零距离接触,使他们能够从细微末节处发现王清同志的亮点,也才能够得以从多侧面、多维度挖掘出王清同志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从而让人们看到一个可敬可亲、可信可爱的王清形象。即使是像我这样与王清相处多年的忘年交,通过此书亦能对王清同志获得更多无、更深入和更全面的了解。
    在《以工兴县战略的决策与实践者》《黄海滩头养虾人》《战略书记》等篇章中,我见到的是一个不知疲倦、夙夜在公、殚精竭虑的王清。那些年,上南京、跑北京几乎成了王清的“家常便饭”,纱厂、酒精厂、热电厂等一个个大项目,都凝聚着他的辛劳和心血。后来广受诟病的“跑步(部)前(钱)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还算得上是一方净土。王清曾私下对我说:“别人怎么跑的我不清楚,我靠是虔诚执着的事业心和光明正大的途径,靠的是科学严谨的论证和执着向前的追求,以此感动和感化高层领导,请求他们的支持。”其中的滋味和艰辛,很多情况都不足为外人道,恐怕只有作为“穷县穷官”的王清自己体会最深。
    在《通榆河响水段改线始末》一文中,我看到的是为了响水人民的利益不唯上、不唯书却又铁骨柔情的王清。在省里已经确定通榆河响水段东线方案后,王清从实际出发,坚持县里提出的西线方案,最终得到了省里的认同。时隔31年后的2016年,省水利厅宣传处某负责人,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在省里召开的论证会上,王清书记眼含热泪说出的这样一段话::“响水,响水,响水人民最想水了,可以说是望眼欲穿。有水,响水就能改变面貌,就能大展宏图。如今,盼来了国家开挖通榆河的大好机遇,我们会全力支持,决不放弃,哪怕响水人民勒紧裤带,省吃俭用,也不要国家和省里多给一分钱。响水,我们也最懂得响水的水了,如果这一届县委、县政府不能把响水的水治好,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正是这段感情饱满、慷慨激昂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专家和高层领导为之动容动情,才使县里力主的西线方案得以实施。这段话当年以及2003年曾先后两次被写进有关专题报道,并发表在《新华日报》上,在省内尤其是县内引起强烈反响,在群众中广为传颂,直到现在仍被人们记忆在心。
    《扶贫工作先进县》一文,披露了1985年他担任县委书记伊始,就组织开展由300多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实施的“进百村入万户”“手拉手,结穷亲”活动。经过五年努力,到1989年全县有1.5万户贫困户摆脱贫困,脱贫率达81%。省委在响水召开扶贫工作现场会后,响水的扶贫经验得以在全省推广,并因此相继获得全国和江苏省“扶贫工作先进县”称号。30多年前响水在扶贫脱贫工作上采取的那些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决策和务实举措,即使以现在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仍然是正确的和先进的。窥此一斑,亦足可领略王清同志当年锐意改革、奋发进取的风采!正是因为这些突出的政绩,王清同志于1987年当选为十三大代表,光荣出席了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是一副广为人知的对联,寥寥10字,解析了古今中外如何正确评价为官者行为、政绩的严肃课题,提出了一个还原“政声”真实面目的社会途径。一个为官者的政绩、名声如何,“离任”就是一面镜子。王清是1990年升任江苏省滩涂局局长的,屈指算来,离任县委书记已近30年的他,至今在响水仍享有良好的口碑,足见其政绩和为人不仅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也表明他无愧于家乡响水这片土地!
    二、素描式、立体化呈现王清同志睿智果敢的胸襟气度。本书的作者大多在王清同志身边或领导下工作过,这使他们有可能也有条件零距离接触和观察王清,所以他们才能够以素描式的细腻笔触,把立体的、可感的王清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一特点在《岁月留痕》的许多篇什中都能看到。
    《历久弥新的记忆》是后来也成为县领导的一位作者所撰。文中讲述的一则故事,让我受到强烈的震撼。1985年4月16日,县委书记王清带领挂钩的常熟市一众20余人来某镇考察投资环境。因为事先没有接到通知,该镇领导都按部就班地去了各自分管的地方工作去了。这支规模不小的考察队伍到达镇里时,镇机关里连个正常接待、端茶倒水的人都没有。时任镇长的作者闻讯从村里赶回,被王清劈头盖脸地当众批了一通,并让他明天把检讨送到县委办公室。第二天,他按时来到王清办公室回报情况。让他始料未及的是,王清一见到他,就笑脸相迎,并为昨天发火的事郑重向他道歉。作者写道:“当时,我心里暧暧的,完全被他的坦诚所折服了。”读到这里,我同样也被这种博大的胸襟折服了。我想,如此宽广的胸怀亦并非领导者们都具备的吧?
    在《一次不同寻常的会议》里,我读到了另一个令人震惊、气愤而又感动的故事。那是1989年10月的一天,盐城市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一起到参加响水县委召开的全县领导干部大会。按常规,只有重大人事任免时才会有这样高规格的会议,难免引得与会者会小声议论或猜测。直到市委组织部长开口讲话了,大家才知道这会议次不同寻常。原来,自王清担任县委书记的几年来,省、市委经常接到匿名举报他的信件。对此,不仅省、市委非常重视,王清本人更是一再请求上级介入调查。这次会议,其实就是将调查结果作一个公开和公布,给全县人民也给王清同志一个交待。市领导在大会上明确表态:“……所谓人民来信反映的问题是根本不存在的,有的捕风捉影,有的纯粹凭空捏造,现在我们要还王清同志一个清白!”市领导的讲话在会场上激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王清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由此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大学化肥厂情结》中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县化肥厂因个别领导思想作风问题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其中有位当事人一段时间里整天跑县上访,闹得满城风雨,使厂里正常的工作和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时任县工业局局长的王清,立即派人进行调查。在弄清情况后,对该同志作了严肃批评并给予党纪处分。到1983年“严打”时,有人旧事重提,想利用机会再次追究该同志责任,司法机关甚至已将此人列为“001号”拘捕对象。已任县计经委副主任(主持工作)的王清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向时任“严打”总指挥的县委书记提出异议,认为该同志的错误当时已作处理并给了处分,时隔两年再旧账新算,既不合情理,也无政策依据。指挥部对此十分重视,在调查核实后作出了免捕决定,挽救了一个同志的政治生命。后来,这位同志把对组织、对王清的感恩转化为动力,更加勤奋努力,严于律已,为全县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位80多岁的老人如今每每提起这事,还深感自责,羞愧难当……
    这些文章既无宏大叙事,也鲜见颂扬溢美之词,只是以平实平淡的文字讲故事,但一个一身正气、锐意改革、睿智果敢的县委书记形象却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三、小切口、大全景透视王清同志宽广博大的百姓情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至今广为流传。从《法不阿贵除民害》一文中,我读到了两则关于“七品芝麻官”王清为民作主的小故事。
    一个故事发生在1986年5月17日。那天。王清在办公室接到一位老同志的电话,说幸福路小商品市场的一位摊主在大庭广众和光天化日之下,把一个购衣女青年打得昏死过去,已被好心人送往县医院救治。王清闻之十分震惊,放下电话就让秘书科长去县医院察看。后听公安局领导回报才知道,事情并非仅仅是打人那么简单,还同时有流氓犯罪等行为,嫌疑人依仗有亲戚在外地当大官,认罪态度非常不好。王清听后明确表态:“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王清的认知和想象,不仅有市领导出面说情,省政法部门的一位领导也专门打来电话,直言不讳地要求王清“关心照顾”。王清在电话里未置可否,却委婉地对那位领导说:“改日我到南京开会,容我当面回报。”到宁开会的当晚,王清在宾馆与这位领导不期而遇。对方在听了王清的回报后,居然还能说出如此蛮横无理、以势压人的话来:“法律是有弹性的,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可以考虑从宽处理嘛。”如此霸道的态度和语言,让王清忍无可忍,怒气脱口而出:“法律摆在那里,要我王清徇私枉法从宽照顾犯罪之人,恕难办到!宁愿县委书记不做,也要依法把这个案子拿下来!”这刚正不阿的态度和掷地有声的话语,显然是这位大领导所始料未及的,悻悻然的他,只得好拂袖而去……最终,该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1988年第四个教师节前夕。那天,王清自己因咳嗽到县医院检查身体,正准备拍片子时,外面抬来一个病人,王清遂让医生替急重病人先拍,自己到外面等候。不一会儿,主治医生出来告诉王清说:“病人是六套乡的教师,刚才在县城一家韩姓老板开的饭店吃饭,因结账纠纷,被姓韩的殴打致肋骨受了重伤,简直太目无法纪了!”王清拍完片子后,即把公、检、法三长请到医院现场办公,明确要求由公安牵头成立专案组,联合调查,从快处理。在王清书记的支持下,专案组顶住压力,排除干扰,依法办案,让打人者及时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这起案件的处理,不仅在全县产生了很大影响,也让人们看到了王清执政为民的百姓情怀。
    我欣喜地看到,这些文章大多从小切口、寻常事起笔,却小中见大,大全景、全方位展示了王清同志的百姓情怀。比如王清任职县委书记不久,就带领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选一户农家驻点调研,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利用晚间再和农民促膝谈心,他自己在张集乡佑东村丁从丹家,一住就是8天(见《住进农家调查研究》);王清还多次帮助种粮大户姚开标解决农药、化肥、资金等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激励姚开标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后成为全国劳模并当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见《农民朋友姚开标》)……
    这些年来,王清从副县长直接破格升任县委书记,一直是民间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岁月留痕》尽管没有从正面给出明确答案,但“谜底”却显而易见也不言自明。王清的那些故事,原本像一粒粒散落在民间的珍珠,很少为人知晓,是此书的出版,把这些珍珠串连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这条项链熠熠生辉,璀灿夺目,闪耀着王清同志人性的光芒和品格的魅力。
    毋庸讳言,《岁月留痕》也难免存在些许缺憾,一是有的作者虽是公文或材料写作的行家里手,对纪实体裁的写作却缺乏经验,影响了有些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二是因成书时间仓促或其它因素的制约,没能在更大范围内征集文稿,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局限或疏漏。但瑕不掩瑜,这些瑕疵并不影响本书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对于为官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不失为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王清同志是1966年响水建县后的第六任县委书记,也是历任县委书记中第二个本土籍县委书记,我们有理由为这位响水籍县委书记点赞喝彩,家乡人民也应该为有这样的好儿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发表于 2019-11-1 08: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07: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祝好。
发表于 2019-11-6 15: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得顶住多大的压力呀。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07: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发表于 2019-11-6 15:32
这得顶住多大的压力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3-29 14:24 , Processed in 0.029546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