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51|回复: 11

[原创] 河工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9 19: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工印象

                                                            柏文革

      大集体那会儿,麦子种下去了,豆子点下去了,棉花也摘干净了,社员们开始闲了下来,闲下来做什么呢,准备挑河工。所谓挑河工,就是许多民工聚在一起,在一段很长的河床上,把泥土一担一担地挑到上面去,最后形成现在的河形。

      河工任务,一般是上面统一安排。七岁那年,我对村里的十总河的印象较深刻一些。在我们的步凤镇境内,西起串场河,东至幸福河,全长十二公里,经过烈士、王盘、河界、伍港四个村,连接德喜、中心、步凤、仁智四条南北向河,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河工了。经过的四个村内,都腰起大坝,抽干了水,动员全镇三十六个村的男劳力。靠近的村里,任务相对要大一些,包括妇女都要上阵。远路的民工,一般晚上不回家,在工地上简易地搭起工棚,支起小灶。附近有住户的农家,就借宿在人家的明间里,抱几抱穰草,打个地铺。

      在河工上,村里安装了几个大喇叭,天还没亮,喇叭里就开始唱歌了。唱的都是当年的红歌,旋律高亢,振奋人心。大家一听就知道,开始起床了。不论怎么天寒地冻,也要打早工。天麻麻亮,整个工地上沸腾起来了。挑河工是很辛苦的,凭的都是力气,一担泥一般四小锹,别看每锹不大,小小样样的耐看,但一担不下于一百几十斤。走平路,没问题,关键是得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蹬,一天挑下来,小腿肚子疼得不能碰。所以越往下挑,越是拣人,若是刚刚出学校门的小伙子,就够你呛的了。但没有一个退缩的,苦算什么,有过去的红军长征苦吗?两万五千里呢,不也熬过来了吗?这么一想,咬咬牙,硬挺,过几天就没事了。三天的肩膀四天的腿嘛。

    河工上,劳力的分配一般是“对开三”,什么意思呢,就是两个人挖,三个人挑,最不浪工。挖的人,虽然不用挑,也不要上下爬坡,但要一点技术。每平挖一锹下去,都要留一个坡脚,最后铲坡的时候,坡面要正好跟人家的坡面管平,所以年轻人不大愿意挖,他们有的是力气,情愿去挑。挑,相对要辛苦些。一大早上,脚头里都是冻,不在意碰到冻土块,脚趾头疼得往心里钻。吃了早饭,太阳上来了,化了冻,坡面上水亮亮的,脚头里又开始滑。有人一担泥,挑得快到上面了,突然脚下一滑,能从上面一直滑下来,一句话,刚才的劲白搭了。还得继续上,不上是不行的,下面人的泥兜里也已经挖好了,一个兜里两锹,你不赶快上去,就碍人家的事,说白了,就是碍大家的事。吃了一回亏,再爬的时候,往上不仅仅是蹬了,趾头部分还要往烂泥抠,差不多要抠一个洞,后面的人也会沿着那个“洞”,一脚一脚的往上抠。也有人重新铲了蹬脚的地方,但不管用,化冻了嘛。

      那个时候干活,完全是靠的一种精神,精神就是动力。试想想,那个年代吃粮都上计划,有的人家早上就吃几碗糁子粥,里面掺的山芋胡萝卜,条件好的人家还能炒碗糁子饭,但干活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偷懒,锹是拣大块子挖,担子是拣大担子挑,完了,担子两头还搭一小块。吃得差,浑身却有使不完的劲,不错,靠的就是精神。挑得快的班组,第一名的话,每人一张奖状,还要奖励工分;在全镇第一名的话,还要送一面锦旗,大喇叭里天天表扬,这跟上前方打仗一样,特别光荣的事。慢的话,就不同了,挨批评,吃老凶,扣了工分不谈,还要被人家说无用。无用,在当地是很难听的,意思只能吃,不能做。所以,大家干活的时候特别卖劲,偷奸耍滑的一个也没有。

     这是镇上的河工,往上去去,就是县一级、省一级的河工了。村里的老人,谈到当年河工的事的时候,就说,苦都给他们吃了。是的,他们出过远门,挑过王港、新洋港、斗龙河等,再年长些的,挑过苏北灌溉总渠。参加过挑王港的人最苦,很多人大年三十都没能赶上回家过年。但他们没有因此懊悔过,都是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嘛,说这话的时候,他们仍然激情饱满,精神焕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河工场景。








联系号码:15358250576
qq:767754017
发表于 2014-11-29 1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描攻夫不一般,文字淡定。步凤,有地域特色,我在二十几岁时因工作在那住镇走村半个多月哩!
发表于 2014-11-30 07: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风古道 于 2014-11-30 07:52 编辑

喜欢这样的文字,既写实又充满正能量,读着一股精气神扑面而来。
向老一辈人致敬!
发表于 2014-11-30 10: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如话,朴实感人。拜读美文!
发表于 2014-11-30 11: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你的文章,不做作。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7: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邹永生


    谢谢老师的赞美!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7: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西风古道


    谢谢老师的鼓励!
发表于 2014-12-2 20: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那些为水利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们致敬!
发表于 2014-12-3 11: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爷爷说,他们那一辈人响应毛主席号召,从东台步行几百里去滨海参加开挖苏北灌溉总渠,现在听来真是不可思议。
发表于 2014-12-5 07: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满正能量,那段回忆应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好文!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11 02:21 , Processed in 0.035508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