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91|回复: 10

[原创] 微诗直指人心——兼评牛伯一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0 03: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诗直指人心
——兼评牛伯一诗歌
  文/谷子

  才华横溢、胸襟若海,视写诗如生命却不沉湎于诗,是天涯倦客对牛伯一坚守文字的钦叹。

  讨论中国现代诗歌谁也绕不开《诗刊》和《人民文学》,官诗坊掌握着现代诗的话语权,几十年来一代代诗人照着官家的规则做诗歌,此恶性循环涂毒至今。 以现代汉语为文本的各种文体里,小说的成就莫言已获诺贝尔奖。云泥之判的诗歌还是写的人自己在写,读的人不知道在哪里。牛伯一的诗歌在这样的语境下所走的也是一条坎途。 他从文字切入,向死问生,不怕寂寞,不怕边缘化。他 决不苟同媚俗,也决不媚上。 他文釆斐然,欣赏意像落差距离美学。牛伯一诗歌不足之处是,忽视了文本之外读者二次创作的诗歌生命再延续性。换言之,牛伯一文字侧重于对叙事或思考的深入,某种程度上局限了阅读共鸣。尽管如此,牛伯一的诗歌干净、叛逆、先锋,就足以让《诗刊》上的诗人所望尘莫及。

  现代诗的走向,不应在网络或纸媒能找到答案。在欲望横流的当今,要说牛伯一与芸芸众生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他哼自媒体歌谣,敲打着骨头,瞪着双不服输的眼睛而活着。在“微诗年代”,有一群人临屏用汉字敲出心声,可以无知无畏犂几厢分行体。不问技巧,不求风格,不索路向,直指人心。

  牛伯一九首诗歌中的《白马奔腾》和《非马》可以简读成一个符号,也可读成一道可怕的符咒。《遗忘,再遗忘》和《今夜,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苏家屯》追问心灵驿站何在?孤独丛生出与生俱来的悲悯意识。《超现实的现实》那种灵魂被抽离肉体的痛感足以让文本内外窒息,这是诗者自我搏击的战争。组诗《“圣经”》中的《安徒生》迷茫,逃离,是芸芸众生的痛,对悲悯所进行虚无地置疑。

  我与牛伯一争论过诗歌的技巧,说穿了也就是语言张力所洐生的话题。诗歌所考量的底蕴,应该在思想、情感或美学层面对读者的擦伤力。即便是最朴实无华的诗歌只要能与读者共鸣,就应该是最好的诗歌文本。所谓诗歌语言张力,指语言的伸缩,能放能收。成熟诗者会引导读者按照文本所设定语境去拓展想象的空间,但不是无边无际。

  大凡以技巧炫才气的,都是显赫一时哗众取宠的垃圾。中国商业社会互害的恶作剧同样波及诗文化。炫技欺骗,是弱者无能为力的表现,为什么诗歌没人阅读?这要问一问诗歌技巧、语言的大师,诗歌内核性的思想与灵魂,是否关怀与悲悯着天下苍生?诗歌内容是否与老百姓息息相关?诗歌语言是否秉承品质至上?诗歌再生性的生命是否把读者拒之门外?

  现代诗歌所提供的营养如若为读者与时代所饥渴、所必须和所期待的,何愁没有读者?事与愿违,现代诗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能让人疯。什么作协,什么作家,什么诗歌,什么诗人,本身就比读者还弱智与空虚,本身都需要拯救,凭什么能吸引这个社会与时代和读者?

  诗歌进入自媒体的今天,诗歌语言更是稀奇古怪起来,黑话式,臆造式,病毒式,色情式,火星式,胡说八道,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病句,残句入诗,不知所云。写诗如此,生活也是如此,我们不愿再执着再信仰再追寻,这个社会的良知与道德本已破碎残缺,现代诗人偏偏又姿意泛滥欲望与情绪于文字,这就是诗歌失败的症结之一。

  在这三天时间里我什么都不做,除了吃饭和睡觉外, 基本上都在整理和分析牛伯一的诗稿, 逐一读来,这些年牛伯一写的东西没有实质内容吗? 货有是有,含金量不足。 流殇于情感泛滥。每一个码字的人都会有创作瓶颈,所幸的是,我在牛伯一的《聂树斌》、《走进黄昏》与《傻二的春天》等帖子,看到了这位干净的诗者的反思与自我文化的否定和批判,他正一天天地成长与趋向成熟。

  牛伯一是众多网络诗者中的一位,抽出男人的傲骨炼成文字以问悠悠今古,问山川河流,问祖国,问家园,拷问苍生,心灵深处,一份自觉式的痛苦如冰雪融水,泛滥中国网络诗坛,将冲毁《诗刊》和《人民文学》固有的东西。  
                            
                                   2016年1月15日于桂林。

发表于 2016-1-20 08: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伯一的诗歌干净、叛逆、先锋,就足以让《诗刊》上的诗人所望尘莫及。

适合读完诗评,再去读一次诗歌
发表于 2016-1-20 08: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谷子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16-1-20 10:0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谷子兄,对拙作评价还是太高。问候。
发表于 2016-1-20 10: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伯一是众多网络诗者中的一位,抽出男人的傲骨炼成文字以问悠悠今古,问山川河流,问祖国,问家园,拷问苍生,心灵深处,一份自觉式的痛苦如冰雪融水,泛滥中国网络诗坛,将冲毁《诗刊》和《人民文学》固有的东西。

慢慢领悟谷子老师对牛兄诗歌全方位的评析!
发表于 2016-1-20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白马情有独钟
发表于 2016-1-20 15: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进入自媒体的今天,诗歌语言更是稀奇古怪起来,黑话式,臆造式,病毒式,色情式,火星式,胡说八道,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病句,残句入诗,不知所云。写诗如此,生活也是如此,我们不愿再执着再信仰再追寻,这个社会的良知与道德本已破碎残缺,现代诗人偏偏又姿意泛滥欲望与情绪于文字,这就是诗歌失败的症结之一。
发表于 2016-1-21 07:3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牛版的这组诗歌,时有置身塞北独立苍茫之感,又会不期然进入梦境一般的意识流动。一匹白马,在诗人体内豕突狼奔,野性十足。这野性其实是野心:摆脱小情小爱的自我陶醉和沉湎,进入一种所谓“大诗歌”的磅礴淋漓。读醉里早期的吴茂华,岸雪等人诗歌都有这种体验。然而曲高和寡,从这样的诗歌文本中,试图解构诗人的内心世界,或者探究诗歌创作的真相,也许是费力甚至徒劳的。诗歌的社会属性式微,个人指向泛滥。比如刘炜老师的诗歌语言就与上面几位有别。市井众生相,故土情结,自我嘲讽调侃,常常是用冷静得近乎可怕的语言来表达。这其实是聪明的。诗歌当然需要情感和温度,但诗人需要节制。“冰山”经验同样适用诗歌创作。麦子说我的文字类刘炜老师,其实不是有意为之,只是个性使然。我当然不敢跟谷子老师“碰撞”。我这只小鸡蛋,经不起谷子这块大石头敲打。迎头撞上,怕“腹内草莽”立马滚落出来。
发表于 2016-1-22 12: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5: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默默滴、中国式滴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11 01:49 , Processed in 0.040715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