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无悔寻梦人

[原创] 恩爱老夫妻,幸福大家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4 11: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淡淡才是真!楼主的文字以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百姓生活,和其膝下子女们平凡的故事,让人们感悟着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平静快乐的生活.愿天下有情人就这样相依相偎,一起慢慢变老......
发表于 2008-1-4 13: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悔寻梦人 于 2008-1-4 09:59 发表
再次说明:为了避免引起误会,我把文中所附照片换掉了。这些照片不属于摄影艺术的范畴,因为室内光线等因素的局限,我无法拍得更好,之所以贴出来,是要增强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并使内容更加丰富。

散文,本来就是 ...

文学上体裁的划分,五四后,有三分法,和四分法。再之后,文学体裁更精彩纷呈。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著名的报告文学,在文学体裁细化的今天,再回归到一个笼统的体裁里去,是不现实的。
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领导着中国作协治下的《中国作家》。不能改为散文家何建明吧!
报告文学这种体裁是新闻与小说的一个变种,我也浏览了醉里挑灯论坛的细分,那新闻报道或者说攀爬成了的报告文学,也应该归类于《无纸小说》。
歌颂爱情,无可厚非。真正的生活,流于笔端的不应该是一种纯色的意象画。对于当下新闻报道的抵触,是媒体公信力的缺失,也是一种话语权的悲哀吧!
文学论坛的主旨,是精神休憩的家园,修炼身心,应对浮躁。我们在这里,以文会文,在交流中得益。
对于讨论,不带有人身攻击,有的只是一种自我逻辑的过程,让琐碎的理念变得更流畅。
谢谢老无的解答。奉上我的拙见,我不怕寒碜,我不怕我知识浅薄,希望以后的自己会更释然清晰。那是我的福气,如果一味的打太极,那我很不服气。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22: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祥先生商榷——
  散文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尽相同的含义。现代所谓的散文,大概就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吧?依我的浅见,它是通过对某些生活片断的描述,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或揭示这些事物的社会意义。如果再细分,则可分作抒情、论说、叙述三类,其中占着比较突出地位的是小品文、杂文、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
  报告文学之所以不是小说,因为它不承担构架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义务,而这正是小说的本质。
  至于新闻报道与文学作品的关系,我觉得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交叉之处。判定一篇文章是不是文学作品,主要看它是不是以形象的方式反映生活,能否产生审美效应。当然这个标准是相对的,是无法量化的,我们只能看文章的文学性(或者说艺术)性浓不浓。   另外,“真正的生活,流于笔端的不应该是一种纯色的意象画。”我理解不透,望祥先生结合拙文给予进一步赐教。
发表于 2008-1-5 00: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悔寻梦人 于 2008-1-4 09:59 发表
再次说明:为了避免引起误会,我把文中所附照片换掉了。这些照片不属于摄影艺术的范畴,因为室内光线等因素的局限,我无法拍得更好,之所以贴出来,是要增强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并使内容更加丰富。

散文,本来就是 ...


照片的问题:

1。没把老无的照片当成艺术照片来欣赏,如果老无标明是艺术照片倒没有曝光的问题了,很多艺术照片就是利用曝光过渡或不足或逆光来完成的。换句话说逆光就是艺术了。

2。照片没有拍好就说没拍好,难道室内光线因素就拍不出好照片?这不符合老无精益求精的风格啊。

3。业余就说业余,我也不一定比腻专业。看到了就说了,怎么看待自己看着办了。也老大不小的了。是吧老无。
发表于 2008-1-5 00: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老无一定要把报告文学或新闻特写归于散文类,那应该也是广义上的散文。但现在大家默认的散文大多是指狭义散文也就是抒情散文---呼天喊地病病泱泱弱不禁风掩面而泣的那种。广义散文的流行说法和当时大家对其他体裁应该是什么东西的认识不清有关系,广散(广义散文)当时就像是个热心肠的老母鸡,没娘的没人要的流浪的残迹的孩子他都统统搂在怀里关怀备至,可孩子总有长大挑门立户过日子的那一天啊,俗话说孩子大了不由娘啊,还在怀里搂着孩子的老婆都不高兴。所以广义的散文已经随着文学体裁的进一步细分而早就被弃而不用了。 老无你还楼着不放干嘛啊。撒手吧啊!!!

[ 本帖最后由 nbbaxi 于 2008-1-5 00:52 编辑 ]
发表于 2008-1-5 08: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无悔寻梦人先生的观点。
有观点探讨是好现象,对人不对文,是双赢。八喜的“广散”说得很有道理。
现今一切的细分,是呈前进趋势的。以前的老中青,现在的80后、90后这些词语想必你也见过,说明什么?以后的社会不再会是大一统的格调。
当然我只能代表我的观点,可以让大家参与讨论,人如果没有自我剖析和正视视角盲点的勇气,那手中之管,就会流淌出狭隘和自得的情绪来。
“真正的生活,流于笔端的不应该是一种纯色的意象画。”我谈谈这句话的想法。
新闻报道很多是主旋律的声音,是一种有意识的拔高,是为讴歌政治或者变相的讴歌政治服务的,既然你是报道,那你就是这样的主旨。除非你抛弃你的文体,给这篇文章贴上意想的散文标签。
很简单的问题,二选一,你认为这篇文章是散文随笔还是报告文学。
小说注重人物刻画,散文注重情感跌宕,报道则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进行有意识的颂扬,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人物形象。
观点有欠缺的地方,望无悔寻梦人先生不吝赐教!
发表于 2008-1-5 08: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早晨,只要天气宜人,老两口吃完早饭就到城东桥附近的集市上散步,遇到熟人聊一阵,看见喜欢的东西就买点,逛到10点钟带点菜回家烧中饭。冬天的午后,他们把方桌搬到门口温暖的阳光里,面对面坐下扒纸牌,谁输了刮谁鼻子,仿佛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太阳落山,他们早早上床,坐在被窝里,每天都有唠不尽的话题。
  他们偶尔也有小矛盾,不顺心时也骂人。但好象有协约似的,一方嗓门抬高,另一方就沉默不语,从不互相比喉咙。相对而言,卞老太性子急,卞大爷挨骂的次数多可他丝毫不觉亏,漫长的岁月里,他深深感受着老伴浓浓的爱。1989年卞大爷不慎摔了一跤,导致左腿粉碎性骨折,由于未得到有效治疗,肌肉萎缩形成残疾,只能撑双拐走路。近20年来,每天都是卞老太帮他洗脚、穿裤子,从没给子女添一点麻烦,从没有半句怨言。为了照顾老伴,她很少独自出远门,走亲戚必把卞大爷一同带去;上街买点东西快去快回,从不在外面打岔。“老头子在家里呢。”邻居想留她坐会儿时,卞老太总这么说。
这两个自然段,逻辑上有点问题,我也不会改,请先生自己推敲推敲。
 楼主| 发表于 2008-1-5 14: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祥与八喜二位先生:
  首先要感谢二位的不吝赐教及对拙文的关注。
  散文的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与二位的观点基本相同。但我不同意散文只“狭”到“呼天喊地病病泱泱弱不禁风掩面而泣”这么小的范围,试看江北川的游记,就很大气嘛。把报告文学与新闻特写纳入散文范畴,并非不可以,因为“报告文学”这一名称中就有“文学”二字呀,只要这类文章带有艺术性,能给读者审美的快感,将其当作散文来读,有何不可呢?
  关于主旋律,确实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我历来反对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奴仆以及哲学的附庸。文学应该与美术、音乐等称兄道弟,同属艺术的儿女。同时也反对把新闻视为政治的随从与金钱的雇佣,事实也并非完全如此,比如对佘祥林及历次矿难的曝光,绝非受政治集团的驱使。
  作家与记者,不能屈服于政治,也不必拒绝政治,所听从的应当是自己的良知,是起码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是悲天悯人的情怀。请二位先生不要将此与主旋律混为一谈。
发表于 2008-1-5 18: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祥,看着没,成二位先生了。能和祥为伍我很荣幸啊。

“呼天喊地病病泱泱弱不禁风掩面而泣”的定义狭义散文是八囍的无赖说法,这样的话出于八囍之口没什么惊讶的。话虽然说的偏颇些但相信大家能知道我要说什么。散文散文贵在一个散字,一个散字也充分的表现出其包容性。包容性强了便容易被人利用,杂七杂八。我那被老无移走的“非常锤炼的一句话散文”(论坛的注册名可以更改吗?)不也趁虚而入混迹其中了吗?幸而被老无火眼金睛识破才被请了出去,看来散文这大锅饭是越来越不好吃了啦。

关于zz这两个字我是避讳的。多少次的历史证明,文人的清高和不驯最终都将被zz的顽石击得粉碎。最后也只好用“呼天喊地病病泱泱弱不禁风掩面而泣”来体现一种病态美了。

[ 本帖最后由 nbbaxi 于 2008-1-5 18:07 编辑 ]
发表于 2008-1-5 19: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早晨,只要天气宜人,老两口吃完早饭就到城东桥附近的集市上散步,遇到熟人聊一阵,看见喜欢的东西就买点,逛到10点钟带点菜回家烧中饭。冬天的午后,他们把方桌搬到门口温暖的阳光里,面对面坐下扒纸牌,谁输了刮谁鼻子,仿佛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太阳落山,他们早早上床,坐在被窝里,每天都有唠不尽的话题。
  他们偶尔也有小矛盾,不顺心时也骂人。但好象有协约似的,一方嗓门抬高,另一方就沉默不语,从不互相比喉咙。相对而言,卞老太性子急,卞大爷挨骂的次数多可他丝毫不觉亏,漫长的岁月里,他深深感受着老伴浓浓的爱。1989年卞大爷不慎摔了一跤,导致左腿粉碎性骨折,由于未得到有效治疗,肌肉萎缩形成残疾,只能撑双拐走路。近20年来,每天都是卞老太帮他洗脚、穿裤子,从没给子女添一点麻烦,从没有半句怨言。为了照顾老伴,她很少独自出远门,走亲戚必把卞大爷一同带去;上街买点东西快去快回,从不在外面打岔。“老头子在家里呢。”邻居想留她坐会儿时,卞老太总这么说。


这两个自然段,逻辑上有点问题,我也不会改,请先生自己推敲推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5 09:23 , Processed in 0.02787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