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半月谈”
在寒风呼啸的冬夜,我不禁想起了去世9年的母亲,想起了值得骄傲的那个母亲的 “半月谈”。
走出小村到县城工作,老家在农村,是个远离县城的小村。因在单位是从事文秘工作,办公室里装着一部电话,和家里联系主要就靠打电话了。但全村只有支书家里有个电话机。每次打电话回家,都要提前预约,母亲才能接到。
为了能听到我的声音,母亲和我作了一个约定:每月1日和16日的那天晚上8点,一定要往家里挂电话,每隔半个月,母亲就要和我谈一次。
“儿啊,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干事,要和别人善意相处。”母亲每半个月接到我的一个电话,她的谆谆教诲尽在回话中。母亲没有高深的文化知识,所以我们母子俩的通话很直朴。
那时,我和母亲每次通话都是由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工作和生活,然后母亲再说说家里的家畜、禾苗等长势。通话内容很简单,但母亲却把它当成头等大事,而且每次必说:“家里很好,你要安心工作”。
我们这个村子,当时读书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在外地打工的多。母亲能够听到儿子从城里打来的电话,自然把这个当作一种无限的荣耀。因为全村人只有她才有这个经常接到儿子电话的“待遇”。我邻居家里的一个男孩在外面打工,漂泊流浪,他很少给家里挂电话的,更不要说能像我一样给家里带来各种新鲜事了。
每月1日和16日,母亲总是早早吃过晚饭,穿上好看的衣服,在邻居大妈们羡慕的目光中,兴高采烈来到支书家等候我的电话。
工作的第二年,我恋爱了。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和女朋友相约去逛街,回来时已是10点多了,我这才想起给家里的母亲挂电话。可转念一想,这么晚了,天气又这么冷,母亲肯定回去睡觉了吧?女友也劝说道:算了吧,你母亲一定回家了,你现在打过去你母亲也接不到,还浪费了电话费。我想想也是,母亲不会因为没有接到儿子的电话,在支书家里傻傻等候吧!
回到单位宿舍,寒冷中,我马上钻进了温暖的被窝,逛街产生的疲惫使我很快进入梦乡,午夜12点多了,我从梦中惊醒,再也无法入眠。我想起了远在家乡的母亲,在寒冷中,她是否也进入了梦乡?是否在埋怨儿子今天没有如约打电话回去?没有接到儿子的电话,母亲又是如何落寞地走出支书家的?……所有的一切让我惴惴不安。母亲在孤灯下守候的身影既模糊又清晰,但却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
辗转反侧中,我难以入眠,最终,我还是跳下了床,奔到办公室的电话机前,拨了那个最熟悉的电话号码。那边竟然传来母亲急切又兴奋的声音:儿啊,我就知道你会打电话回来的……
在母亲的絮叨中,我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此时,窗外夜色苍茫,寒风正呼啸着吹过大地。
[ 本帖最后由 戚涤尘 于 2009-2-8 22: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