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81|回复: 3

邵伯斗野亭(备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6 14: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杭大运河的堤岸上,处处都是岁月的底片。一千多里的水路,浸润着一千多年的历史,稍不小心,就会跌进线装的古籍里。穿行在名胜当中,我的心,一直悬着。
    行至扬州中部,河道忽然开阔了起来,与一湖泊迎头相遇了。河湖交汇的地方,水流拐了个弯。弯上,一座凉亭临水而立。亭下,有铁牛、码头和几只渔船。我楞住了,这不正是梦里的栖息地么?期待多年的水乡小镇,竟然深藏于此。它守在河畔,像一位归隐的媚娘,以一卷凉亭映水的风情,灵动了整个江淮。凉亭和镇子,都有古典的称呼,一个叫斗野,一个叫邵伯。
    这次运河之旅,对我来说,最理想的景致有三大特点:能赏景,能怀古,能亲水。邵伯的斗野亭,恰好三点兼具,把江南的秀丽、文脉和水韵,融合得极为自然。我得上岸去,说走就走,要是晚了,便错过这场浪漫的约会了。
    亭子位于水陆要冲,既是这一带的核心风景,也是运河文化的经典书签。我坐到了亭子里,眺望两侧,西边是河,东边是街。河面上,近处有菱,稍远处有芦苇,更远处有运送货物的舟楫。街面上,青条石铺了几里地,小姐的绣楼、绣楼下光亮的水磨以及扛着锄头的老汉,都能望得见。因了这运河水,岸上的邵伯人,从容了许多。因了这亭子,漕运的船家,浣衣的主妇,过往的旅客,都能觅得一份逍遥,歇歇脚,赏赏景,洗尽辛劳和尘土。
    看得出来,斗野亭是原始的。自北宋熙宁年间以来,始终以透明的性格,挺立在风雨中。我曾经仰视过半山腰的醉翁亭,亭子被一组建筑群紧紧地围着,当年的酒气和野趣,早已褪色殆尽。也曾经在琵琶亭下徘徊了大半天,竭力想像唐朝的那个夜晚,却寻不得荻花、风尘女和清瘦的长衫。惟有眼前的斗野亭了,它不华美,不庸俗,不张扬,身旁的景物一朝三变,自己却千年如故。
    朴实,纯粹,这正是斗野亭的难得之处。哪家夫君被征到边疆去充军了,女人和小孩儿就会把它当作瞭望台,天天过来,守着远方。渔翁们摇完了最后一橹,把小舟系到木桩上的时候,仍然夕色满天呢,个个不愿回家,全聚到了亭子里,胡乱地侃着。北上南下的文人,经由此地,不喜欢把酒席摆到大堂里,总爱入亭豪饮,有的吟诗,有的作词,一顿畅快,便洒下了绝代风雅。谁都可以接近,这就是斗野亭的胸怀。
    亭子并不寂寞。亭下有碎石,男孩拣起了一小块,手中掂掂,横着扔进了河,河面上迅速腾起了一串水漂。飞鸟常常结伴而至,衔来的水草,要么塞进瓦缝里,要么裸露在台阶上。晚风中夹杂了些凉凉的水气,我倚在柱子上,闻到了运河的味道,也听到了亭子的柔语。
    四周无人了,我独自躺下,与亭子一起等待星夜的到来。此刻的心境,大概要比古人好多了。苏辙是在春天来的,本该看到红花绿柳,却只见得了一潭浊水、一座野寺和一砚枯墨。文天祥站在这里回首江南,说了一句“数亩故城荒”,又说了一句“青山断夕阳”。还有秦观、王士祯、钱大昕,他们游历时,也仅仅收获了这样的画面:孤蓬摇动,悲雁鸣空,枫桕萧条。我则是幸运的,能在宁静的傍晚,与斗野亭贴面相约。身后的背景,音乐般明快。
    平沙对面的那片村庄里,灯火一点一点地亮了起来,鸥鸟飞进了炊烟,汀洲的荷叶上渗出了第一滴露水。我突然意识到,缠绵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还没读懂亭子的温柔呢,便要匆匆归去了。
    其实,这斗野亭,本就在梦里。即使见了一面,仍是一个符号,一种概念,一段不老的传说。()

[ 本帖最后由 登瀛编辑 于 2009-8-12 10:43 编辑 ]
发表于 2009-8-6 16: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是江都邵伯人?我在部队里有个班长就是邵伯人,叫“戴明珠”,不知道现在到哪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20: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的帖子

呵呵,我是盐城人,所以关注《盐城晚报》和这个论坛。我现在扬州,有空可以帮你打听。
发表于 2009-8-12 22: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10 22:13 , Processed in 0.037810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