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和奶奶生活在乡村,帮奶奶养鸡是我的主要工作.鸡一时还成了我的伙伴.几乎每天都在和鸡打交道.
每年,我们都要买些母雏鸡来喂养,其一,母雏鸡长大了可以下蛋.蛋呢!要么换钱后可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要么攒着作为逢年过节待客或聚餐的美食;要么成为走亲访友时的馈赠佳品...其二.母雏鸡长大了可以下蛋,还可以孵小鸡,小鸡长大了又可以下蛋...如此轮回下去,我们就成富翁了..呵呵!那个时候,鸡可是我们各家各户的宝贝!
奶奶挑选雏鸡时,很有妙招.我总是好奇地讨教.可直到现在我也没学会.不过,我充当养鸡使者,倒是很有一套.每天喂鸡时,先喊几声:咕~~咕~~咕!鸡来~鸡来!然后那些儿鸡一个个就馓欢地跑过来了."恩,我还挺纳闷的!它们怎么那么喜欢我啊!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好笑:敢情,鸡看到我手里的盆子了!我那几嗓子啊,怎么感觉好像在喊:鸡姑姑~~~鸡姑姑~~来!
每天没事时,总是竖起耳朵仔细地听.只要听到:咯咯嗒~~~咯咯嗒.我一个箭步就"飞"到鸡窝旁了.用我那双温柔的小手抓起鸡宝宝就跑了.而后捂在怀里,享受一番."哼!小样,还算你有良心.养你没白养.".....
生日时,奶奶总是给我煮几个鸡蛋."那个叫美味啊!记得我12岁本命年的生日.当时也不知道从哪儿刮来一阵风:本命年要吃百家姓鸡蛋.吃了后可以财源滚滚,吉星高照..
"哦!这么好的吉言可不能错过了啊!".尤其我啊,奶奶的掌上明珠,更是不可错失了良机.于是,奶奶领着我,拿着我们的鸡蛋挨家挨户地去交换.回来要我吃12个哦.当时我那个兴奋劲啊!感觉就要飞上天了..嬉嬉!...真是天大的福气啊!我正要吃时,爷爷说:背一下"百家姓"..我小时候的学堂,老师总要我们背百家姓.还有村里的爷爷们经常拿这些"考查孩子们的学业".呵呵,我自小就很聪明.那些对于我来说是"小菜一碟".我如数家珍地就背出来了.尤其那12姓(给我们换鸡蛋的).
每次考试的时候,奶奶总是煮两个鸡蛋给我吃.只有两个..还外加一根油条.希望我可以考试得100分。我还真争气,每次都能如愿以偿,奖状贴了满屋子。就为爷爷,奶奶那份儿爱,我也得“浴血奋战”。晚上躺在被窝里,还要感谢一番我的那些儿鸡宝宝:"付出总会有回报哦"..
那个时候,最讨厌那雄鸡了.它不下蛋,总是"乱嚷嚷".我们孩子嘛,不是都有点儿"懒嘛!".可那让人厌烦地"咯咯....哏!...咯咯...哏!".总是那么早就把我们从温暖的被窝里喊醒了....各家各户基本上只养一两只.不多养.因为那个时候贫穷啊,没有钟表.现在感觉.雄鸡的打鸣声比那钟表的铃声都准.真是"雄鸡一叫天下白"啊!但我们可不喜欢它的叫声.看到它们总是"学着它们的模样嘲笑一阵子.别说:因为学鸡叫差点儿就敢跟"洛桑"挑战了.讨厌它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总想品尝它们的"美肉".想的牙根直痒痒,恨的心理总发慌...见到它们就恨不得扑过去..."要你们有什么用,填到我们肚子里还有些儿价值..","哼!别再招惹我了啊,惹急我了,没你们的好果子吃!"...
[ 本帖最后由 雨洁 于 2009-10-22 11:0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