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32|回复: 4

[原创] 家乡的芦荻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9 09: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江南好 我的家乡在马家荡。是荡里的芦荻花陪伴我长大,渐渐地,芦荻花成了我“家”的象征。无论人在哪里,心在何方,每到芦荻花飞舞的秋天,我便遥寄思念,梦回小村。 马家荡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最大的湿地。这里的溪流、池塘、滩涂、长堤短坝、沟壑渠旁,自然便是芦荻类的禾本植物寄生之地了。 芦荻一族,老家人习惯称之为芦苇。也有人称之荻花。其实,芦苇、荻竹,本是两种植物,同属禾本科,形态相似。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有:“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中的荻花,就是泛指秋天的芦荻花。其实,家乡的芦荻还不只是芦苇和荻竹,还有茅草。 记得小时候的沿荡,到处都是我熟悉的芦苇、荻竹和茅草。春夏时节,蒲秧似茅,苇苗类粟,芦荻如竹。和谐地融为一体,共同组成一种谊悠意浓的意境。接近秋天,茅草呀、芦竹呀、芦苇呀,竞相抽穗扬花。秋风吹过,花絮纷飞,淡紫的、鹅黄的、粉白的,疑似云蒸霞蔚,景象迷离,疏影绰约,蔚为壮观。 当兵那年,妹妹送我。在村南的堤坝口,那无边的青黄,那就要放飞的荻花,在轻轻的晚风中拉扯,无意间诉说着我们的亲情。 “哥,这是芦苇吗?芦苇怎么会开花呢?”“这是荻花”我顺手摘下一朵,放在妹妹的手心里。妹妹轻轻抚摸着花瓣,乳白色的、小小的、柔软的,散发出一阵淡淡的草香。 小的时候,听奶奶说过:摘下一朵荻花放在手心,静静地握住,默默的祈祷,从此幸福就再也不会离开了。我从内心里在虔诚地祝福妹妹和全家人。时光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份情感一直延伸至今。 荻花该开了吧!真是“相思又一秋”啊!我和家人一同去了村南的马家荡,那里有大片的蒲苇芦荻。果然,一眼望去,荻花漫滩遍野地开着。一片片,一丛丛,在路旁,在塘沿,在滩涂……到处都是毛绒绒的灰白色的荻花,随风摇曳,或依托在灿烂的天光中,或掩映在落日的余辉里,呈现出那特有的一种经典之美。 路的两旁成了荻花的展厅。半腰高的青纱帐般的荻丛上托出一杆杆盛开的荻花,一眼望不到头,只见白茫茫温柔的一片。我感觉到是水在流动,又像似空蒙蒙的雾气在升腾。 荻花深处,有我和爱人的信步,在水之泗,缓缓前行,如同上演一幕社戏,令人恍然若梦。此时,我抬起头来再看荻花,杆杆皆如蓬松的貂尾似的,毛绒绒,暖烘烘,为渐凉的秋日,平添了几分暖意。 我知道,荻花给人的温暖其实是远不止于此的。几年前,我带着女儿回来看荻花,老屋前的场院里,母亲满脸堆笑的抱了一捆芦荻回来,荻杆散发出幽香,散落的荻花围在母亲的身旁。母亲坐在一把小椅子上,拿起剪刀,扎起扫帚来。母亲每扎好一把扫帚,都要把它拿起来细细地端详一番,然后,再放到扎好的扫帚堆中。母亲劳作的身影,竟成了我现在最温馨的记忆。母亲身旁,女儿正欢天喜地地追着满场院飘飞的荻花,那其乐融融的一幕,至今还幻化在眼前…… 荻花,不仅属于秋天,更属于游子,是它牵引了我故乡的心。多少年来,总是让我乡情绵绵,忆念悠悠…… 晚霞已从西边慢慢的堆过来,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渺渺茫茫,只依稀看见远处淡白的一抹,淡淡的就像落日的浮云。我知道那是我心中的荻花。 马家荡,我的家乡。年年荻花飞,年年芦花白,年年蒲花红,年年多乐事。芦荻花,你将永恒地存在我的思绪里!
发表于 2009-10-29 12: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你的文字,发现你正在靠近纯洁的文字!也就是纯文学。高雅,干净,抵达,安详—— 这样写,是好的,也是文学的! 但,在外面可能不太好发表。严肃的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拒绝!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9: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的帖子

  谢谢吴老师的关心和鼓励!用文字表达心境,用文字表达生活,这是我的追求和对文学的态度。发表当然好,不发表也是一种享受。再次感谢吴老师!
发表于 2009-10-30 22: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去过马家荡。那景色确实很让人流连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0: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的帖子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4 13:11 , Processed in 0.012317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