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10|回复: 0

[原创] 原创《说说咱们的“鬼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 18: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说咱们的“鬼节” 每年的11月1是西方的“万圣节”。也就是俗称“鬼节”。每当这天来临之际,孩子们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 西方的风俗现在也传到了国内,许多新潮人士也过起了这个洋节。在今年的万圣节来临之际,有关“鬼节”的道具非常热销。相比西方的“万圣节”,总觉得,咱中国的“鬼节”内容更丰富,意义更深刻,更加有韵味。 中国最著名的三大“鬼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一年之中,不同季节,人们都会通过扫墓的方式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正是踏青好时节。人们荡秋千、放风筝、享受春光的美好的同时,也不忘去给亲人扫扫墓。把坟添家加些新土,烧些纸钱,寄托哀思。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 现在,许多纸钱,更加具有现代商品意味。烧纸的样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花花绿绿的美元、港币,大面值的,一张就是数亿,加上大小不一的黄灿灿的金元宝。至于烧掉这些纸币后,天堂里的亲人们能否得到,无法得知。但“心诚则灵”。这只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会拿着木头刻成铜钱样的凿子,用小榔头一下一下在纸上打。纸上就留下整整齐齐的一排铜钱印。而且,打的痕迹不能叠在一起。我倒觉得一凿子一凿子打出的纸钱更能体现人的虔诚。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帮,从来注重对祖先的祭奠追思。我们给逝去的亲人烧几张纸。这一民俗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和伦理内涵。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能找到更好的纪念先人的办法,但对先人的祭奠和追思却是什么时代都不可缺少的。 张帮俊安徽巢湖皖维集团矿山分厂 238012电话:130634488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4 13:13 , Processed in 0.011039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