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84|回复: 0

[原创] 从“学而时习”到“欲罢不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1 23: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学而时习”到“欲罢不能” 市区 如是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正逢文化大革命。一群顽皮的孩子,那有什么心事读书学习,只是喜欢跟着大人后面胡闹。 外祖父见我们顽皮不肯读书就唠叨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shuō)乎”。他把其中的“说(yuè)”字念成了“说(shuō)”。并告诫我们“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是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是不需要大人们说的一件事。” 父亲告诉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这里的“说”字,并不是说话的说,而是喜悦的“悦”字。外祖父把这个字念错了,解释也错了,这句话应该解释为:“学习而时常去温习它,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当我们把这个发现告诉外祖父时,外祖父笑着对我们说:“我错了吗?难道学习不是你们自己的事,难道学习是需要我们长辈说的吗?” 后来父亲还给我们讲了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曾向一位被监禁的音乐家请教音乐。音乐家感到奇怪,说:“死期离你已经不远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它呢?”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学习就是为了在活着时了解它。” 人活着一日就要学得一日,学得一日是一日快乐,学得一时是一时的愉快。这就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最近听北大的一位老师讲:冯友兰90岁生日的时候,学生去拜访他,问他,冯先生你现在眼睛看不见了,耳朵也不怎么好,应该休息了。冯先生回答:“我眼睛不行了,想要翻书找新的材料已经不可能了,但我可以在过去的材料中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理解。就像一头老黄牛,懒洋洋地卧在那个地方,把过去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又重新地咀嚼,不仅津津有味,而且其味无穷,其乐也无穷。” 冯先生还说过,人类文明就像一拢真火,几千年来之所以能不灭地燃烧。就是因为古往今来的大德们呕出心肝,用心血和脑汁作燃料,添进去。那么他为什么要呕出心肝呢?他是欲罢不能!就好像是一条蚕,它既生而为蚕,它就只有吐丝了。 “其味无穷,其乐也无穷”,“欲罢不能”,不正是“不亦说乎”的最高境界吗。 先圣的精典之所以能流传千年至今,就是因为精典中有鲜活的生命感悟,能让不同年龄、不同教育、不同经历的人,在各自的生活阅历中持续地洞察到,体悟到,并把握到,就是因为古往今来的大德们“欲罢不能”地呕出心肝,不断地把自己的心血和脑汁添进去,让人类文明的“一拢真火”永不熄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5 09:54 , Processed in 0.01152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