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38|回复: 2

[原创] 【投稿】炸豆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4 21: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炸豆儿   张小平   提到炸豆儿,我们家乡超过三十五岁的人都会清晰地记得。那对我们这些常年缺乏营养甚至吃不饱饭的半大孩子来说,那三五颗黑糊糊的豆儿绝对是打嘴巴子不丢的美食。   乡风,姑娘出嫁,做父母的再穷,也要陪“三圆”。“三圆”者,脚桶(就是洗脚用的脚盆)算一圆;提量子(就是供到码头提水用的水桶)算一圆;子桶(马桶)算一圆。“三圆”不陪,姑娘到人家去抬不起头来。“三圆”,都是用木板请箍桶匠做成的,打上铜箍,油得红堂堂的。条件好点的父母还会陪铜盆(洗脸用的)、铜炉子。铜炉子形如腰鼓,有漂亮的铜把手,直径二十多公分、微鼓的炉盖上,按照某种图案打上了上百个筷头大小的圆孔,便于排烟、传热。   铜炉子冬天可以用来焐脚取暖,阴天可以用来烘烤吃奶的孩子的尿布。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在冬天恨不得天天围着铜炉子转。你道为何?因为可以炸豆儿。那黑黑的蚕豆儿是我们冬天极少的美食之一。   冬日,只要是星期天,我们都会炸豆儿。寒假更好,天天可以享受炸豆儿。   一有机会,我们就会喊冷,央求妈妈帮我们策炉子。妈妈知道这些细麻脚(本是骂人话,这里不含贬义)嘴馋,假装不知道,就帮我们策炉子。妈妈把炉子拎到锅门口,打开炉盖,先抓两把草稳子(草屑)垫底,再从刚烧过早饭的锅膛里用火剪夹一剪子带火星的火灰,然后抓几把草稳子盖到上面,轻轻压紧,盖上盖子就算策好了炉子。我们提着炉子来到堂屋,团团围住冒着蓝烟的炉子,一会儿焐手,一会儿烤脚,享受着温暖。   等到大人们下田了,我们就从柜底下坛子里抓上一把蚕豆——这是一年的不多的积蓄。过年当炒货,元宵“炸老鼠眼”,夏天劈豆瓣烧豆瓣咸菜汤全指望它了——放到铜炉子旁边的小凳上,打开炉盖,用筷子慢慢拨出几个小洞,放上三粒蚕豆,盖上灰,咽着唾沫等着大快朵颐。等到听到“哧——”的一声,放蚕豆的地方冒出一股白烟,就知道快要熟了。这时候,大一点的往往会寻小一点的开心,让小的好好看着。小的不知道啊,就想着吃,赶紧把脸凑上去,瞪大眼睛看着,生怕一眨眼豆子就焦了、就不见了。突然,“啪-”的一声,豆子炸了,一个“旱地拔葱”跳出了炉子,盖着蚕豆的灰,小蘑菇云一般散开,直扑到小的脸上,呛得小的一边咳一边吐,眼泪直流,再用手一抹,红眼,黑脸,灰泪,让人忍俊不禁。大的们也不敢让小的吃太大的亏,怕他等爸爸妈妈回来告状,到时候又要挨爸爸的猪食板。只好牺牲这颗本该自己先尝的豆儿让小的吃。小的往往眼角挂着泪,就把这颗黑黑的飞烫的蚕豆扔进嘴里,“咝咝”的吹着,蚕豆在嘴里打两个滚,用唾液冷却后,就津津有味地嚼起来,香甜得他破涕为笑,馋得大的们大声的吞着唾沫,争起下一颗豆儿的享用权。   有时,放进去的蚕豆壳不完整或者有蛀眼,不哧不炸,等到冒出一股黑烟,闻到焦味时,用筷子拨开,夹出来,早焦了。即使如此,也舍不得扔掉,吹吹揉揉,还是放到嘴里嚼起来,虽然有点苦,味同嚼炭,但仅有的一点香气仍然让我们毫不犹豫地咽下去。   邻家有小弟兄三个,老大善用“权术”。每每到了炸豆儿的时候就不用做家务了。扫地、做饭、喂猪全让两个弟弟包了。因为他那时就懂得“按劳取酬”,订好了规定。扫地吃几颗豆,烧火吃几颗豆,喂猪吃几颗豆,两个弟弟都把活儿抢着做了。他只负责炸豆儿,到时论功行赏,皆大欢喜,从没有谁不开心。         
发表于 2010-1-4 21: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炸豆儿,儿时的趣事,写得妙趣横生!
 楼主| 发表于 2010-1-5 15: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胡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5 09:57 , Processed in 0.01156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