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21|回复: 7

[原创] 关于《泼留希金》译文的几点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4 14: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才在网上浏览鲁迅先生的译文《泼留希金》,竟发现不少错误之处,又查看了一些网页竟都一样。

因下述原因,无法复制原文。

您提交的数据不合法(必须提交XHTML格式).

1、“一把巨锁”被译成“一把坚强的大锁”,不知“坚强”寓意何在。

2、“喂,大娘”被译成“请问,妈妈”,把非生身的妇女称做“妈妈”,不合俄国人的习俗,也不合中国人的习俗。

3、“独木桥”被译成“跳板”,使人不理解农村要“跳板”做什么用。

4、“样样事情。。。。。。有条不紊”被译成“生活还都。。。。。。很整齐”,使人不知所云。

5、泼留希金的大女儿带给父亲“一件长袍,因为父亲身上穿的那件袍子,看起来不仅寒碜,而且简直叫人丢脸”被译成:带给父亲“一件崭新的睡衣,因为父亲穿着这样的睡衣,看起来不但难受,倒简直是羞惭”,代词“这样的”先行词是“崭新的睡衣”,使人不可理解:这件睡衣既然使人看了“难受”、“羞惭”,为什么还要送给父亲呢?

6、“牙签”被译成了“牙刷”,“剔牙”被译成了“刷牙”。

7、“绿霉”被译成“青苔”。

8、“兜肚”被译成“绷带”。

9、“领带”被译成“围巾”。

10、“一位女同乡”被译成“一个强壮的村妇”。

11、“随军生活”被译成“放浪生活”。

12、“喂,大娘,老爷在家么?”被译成“请问,妈妈,主人在做什么呀?”语气不符。

。。。。。。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6: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究其错误原因,笔者以为,鲁迅先生是从德文转译过来所造成的。
发表于 2007-11-4 22: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原因,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现代汉语萌生的时代,语法规律倘不明晰。为此我作为鲁迅的粉丝,请大家见谅。
发表于 2007-11-5 10: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有其历史原因的。但也确实让人不舒服,呵。
发表于 2007-11-6 10: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楼主的学业精神!
发表于 2007-11-6 18: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正说明人是凡人,不要盲目崇拜。是人都有弱点,另网上也有很多转载的错误,以讹传讹的例子也很多。对于学识,要认真是对的,至于个人感情太浓,一切为神,自然是不可取,和没有必要的。
发表于 2007-11-11 13: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1-11 13: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0-20 11:04 , Processed in 0.014653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