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吴茂华

[原创] 长胜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09: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长诗写起来着实不易,学习中!
发表于 2009-11-7 14: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里很多东西,我已经没有记忆.
发表于 2009-11-11 11: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谈谈对茂华这个作品的一些看法,有疏漏之处,请大家指正。

这个作品名为《长胜村》,应该说,从文字中,我是没有看出文字给出的,作为这一具体名字的应有指向来。甚至该村落的地理位置都令人茫然。长胜村不是天安门,不是三山五岳,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如果作者自己不交代清楚,别人又怎么会知道呢。

作品一开篇,就是

“A

打了春,赤脚奔
太阳只把眯着眼的人晒老了

迎春花将要夹岸
水变暖了,懒蛇出洞

身上懒筋再多的人
也该出趟门了”

这些很多农村都有、常见的景象,不但看不出“长胜村”的独特,甚至,不客气地说,都看不出作品应该高出生活,其升华的层面究竟在哪里。语言思想、技巧方面谈不到任何创新,也难说有作者自己的印记。

B

二月里放河灯
大人跟着小人疯

磨亮犁铧
天亮出门

“田要深耕,
儿要亲生.”

播种落谷
一年之计在于春

把放牛娃
劝送学堂

有朝一日
能出人尖子

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的状态,这些语言,一节节地分割,基本上,都是些俗谚,约定俗成的语句,如此整合一处,“长胜村”在何处?

F

姜家二姐姐
你教我
梳头
识字

如今春暖花开
我不知把那小木梳
还给谁

就诗歌而言,所能承载的,“姜家二姐姐”如此出场又收场,“你教我
梳头
识字”
这实在太菲薄,一样地乏个性。

茂华该作品,想要从低处着手,却没能扎实,也没能见高,上面说过,带有个性化印记的东西过少,显得有肉无骨,而从作品的形式来看,带着信天游形式的两行一成段,致使其很大程度地丧失了现代汉语诗歌的思维之美,思维连贯性,实有东拉西扯的拼凑之嫌。

U

我见过太多亲人的死亡
我路过村外的野坟地

人间与阴间相隔的河流
水一次次浸透凡尘之心

谁叫我十八岁那年出门远行
谁把迷路的孩子哄好领回家

几年不说话的人
能否相逢一笑

这是个很好的佐证。

执迷于低处的琐碎,然而,却无法使笔下的“长胜村”具体化地呈现,零散的,带有些许光芒的句子,随即也湮没在消磨之中了。一如这样的句子“芦苇献出一生的白
火苗映照我的冻疮”

公司有事,先说到这里,茂华见谅。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0: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牛伯一 于 2009-11-11 11:09 发表
我谈谈对茂华这个作品的一些看法,有疏漏之处,请大家指正。

这个作品名为《长胜村》,应该说,从文字中,我是没有看出文字给出的,作为这一具体名字的应有指向来。甚至该村落的地理位置都令人茫然。长胜村不是天 ...



    牛伯一把我创作的本来意图说出来了。其实我已经在前面的跟帖里有所表达。在这里的再次阐述是对《长胜村》达到纵深的阅读效果。

    我已经写出好几首以《长胜村》为名的诗歌,对于正常阅读我的诗歌与散文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还有我有编年史的方式用26小节写长胜村应该能看出含义出来!

    《长胜村》的出现,对我来说,是一种交待,也是心灵里的一种安慰。

     我要谢谢更多的人来阅读!来认识一个苏北平原的村庄!
发表于 2010-7-14 23: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良心话,感动了。我已经n久不读诗歌了。
发表于 2010-7-16 09: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之有味  但说不出来的好  问好先生!
发表于 2010-7-16 18: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扑面而来的长胜村,乡土气息浓厚的诗歌。就如同我儿时的山村一样质朴淳厚,但那毕竟是过去的山村往事了,应该还会有一篇关于新农村的诗歌来结尾来展望,才能彰显大时代下历史与历史交接的痕迹。农民这个称呼已经不准确了,个人觉得农商这个称呼更确切一些,农村和农业也正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肯定的说,历史的车轮正碾压出新的车辙,我们有幸经历了这种交替的过程,就如同有人经历了解放前,有人经历了文革,有人经历了下海出国,因为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农村将有很大改变,算了又偏题了,呵呵。。。。我对农村很有感情,特别是像诗歌里那样纯朴的山村,也许将来只有在国家民俗馆或者在茂华老师的长胜村里才能看见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9: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是用来回忆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观点,散文也有这样的倾向。

要歌颂新农村,不会啊!见谅。

还有农村一新,就觉得没有诗意了。诗意是一种隐藏。

我是个穷人,当然希望农村好得超过城市啊!

握手!
发表于 2010-7-19 15: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吴老师,走近诗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9 21:11 , Processed in 0.00978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