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96|回复: 7

[原创] 智彗的异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5 21: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智 慧 的 异 化 清人郑板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首。既称“怪”,自是有点另类的意味。这“怪”,一是说才怪,二是说人怪,即性格的怪异。这人怪,有可厌、可爱和既不可厌也不可爱之分。板桥属于哪一种呢?我看属于可爱类型。板桥这人很坦诚、直爽,他没有把写文章(包括诗)看得那么神圣,他说,“古人以文章经世,吾辈所为,风月花酒而已。”他也没有把自己的诗文看成有多大作用,自己不过是一“骚坛词客耳,何与于社稷生民计”?这好像有点违背那个时代写文章是替圣贤立言的常规。他还不按常例,请别人来给自己的诗文集写个序言什么的。他说,“板桥诗文,最不喜人作叙。求之王公大人,既以借光为可耻,求之湖海名流,必至含讥带讪,遭其荼毒而无可如何,总之不如不叙为得也。”他也不像有些连半瓶醋也不足者那样老想着“名山事业”:“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这种坦诚,这种直爽,我喜欢。 板桥这人还有点倔强,就像他所画的竹子那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另有一首题画诗《篱竹》,写得也颇带性格:“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他给自己刻了一枚印章,叫“七品官耳”,这其中就似乎有很多话要说。 古文人中还有另一种类型,叫“癫”。“癫”是“怪”的升级。现代作家林语堂说,“中国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傻瓜,都因为他们的真癫或假癫,很讨人喜欢,很受人的爱戴。”他举了这样的一些例子,宋代的著名画家米芾,号“米颠”(即癫),因为有一次穿了礼服去拜一块岩石,叫那块石头做他的“丈人”,遂得了这个外号。又有一个著名的疯诗人,寒山和尚,蓬头赤足,在各大寺院跑来跑去,在厨房里打杂,吃人家剩下来的残羹冷饭,而在寺庙和厨房的墙壁上写不朽的诗。林语堂还说,“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的伟大浪漫天才,如徐文长、李卓吾和金圣叹,虽然和我们一样正常,可是因为他们的外表和举动违背传统的习惯,不免给人一种疯狂的印象。”(引文皆见林语堂《玩世、愚钝、潜隐:老子》) 我觉得怪也好,癫也好,都是智慧的异化。这种怪和癫,一半出自个人的秉性,一半是社会的因素。
发表于 2009-5-25 22: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透彻透彻。
发表于 2009-5-26 11: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板桥这个传奇人物,我非常的钦佩!
发表于 2009-5-28 14: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板桥这个传奇人物,我非常的钦佩! [/quote],同感
发表于 2009-5-28 16: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写文章并没有多么神圣。
发表于 2009-5-29 14: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时期的怪和癫,是黑暗政治的产物,是追求自由的表现;当今社会也有些怪癫,则是哗众取宠的手段,骨子里是为了名利。
发表于 2009-5-29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代圣贤立言本没有错,我一贯崇敬那些传播先进思想、启迪民智的作家。但是,代圣贤立言又易走进误区,嬗变为代统治阶级立言,成了权势政治的奴婢。与代圣贤立言背道而驰的是宣扬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打着自由的旗号教唆世人堕落,这些文人及其制造的文化垃圾,应该遭到唾弃和谴责。
发表于 2011-6-17 09: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单老师 有些人智慧太多了 无益 您说对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9 02:29 , Processed in 0.00906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