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04|回复: 0

[原创] 【原创投稿】老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9 15: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老叔   兴化市顾庄小学张小平邮编:225724电话:13775770649       老叔,是我的同事。老叔是本地人士,因为他跟我父亲年龄相仿,小我父亲几岁,又因为他和我关系比较好,故称之为老叔。   老叔出生在地主家庭,应该是被各种运动吓大了的,因此比较胆小。又因为学习革命史较多的缘故,对战争时期的风云人物比较了解,不知是追求进步,还是其他的诸如个人偏好抑或是其他的原因,喜欢讲革命战争史。   老叔,当初上学,因为阶级成份的原因,在本地上不下去,投亲靠友,去了邻县才上了初中。其时年龄已经较大了,二十几岁了,只好隐瞒了几岁,才上了师范,自然也就分配在邻县任教。后来,晚了好几年才退休,没想到反倒沾光不少,工资比同龄人高出不少,这是后话。   老叔成家立业之后,光周末走路回家挨的痛苦就不少。最初要走六十几里地,过六条河,才能到家。至少耗上半天的时光。后来,调这调那。最近时,也要走上二十多里路。改革开放几年以后,成份论退出了历史舞台,其时,他的那位亲戚也卸任了,他借机申请回了家乡,跟我同事。   老叔爱讲新四军故事,什么“皖南事变”,什么“黄桥决战”,包括刘少奇其时叫“胡服”……老叔都是了如指掌,见了人就讲个不停。大家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有一位本村年轻老师曾经不客气的做过这样的评价:第一次听老叔讲故事,觉得他是一位大学者;第二次听他讲故事,也就是那么回事;第三次听老叔讲故事,觉得他没有一点点名堂。   我的同事老度曾经说过一段老叔的笑话。有一个星期天,老叔一大早就到老度家玩,讲了长长几个小时的新四军,老度想撵他走,可又不好意思开口,只好说要上厕所大便,没想到刚刚蹲下,老叔又撵来了,在厕所外继续讲起“新四军”。老度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赶紧爬起来回家。坐了不一会,就说要到河边淘米洗菜,准备中饭。一般到这时候,我们这儿的习惯,就是该告辞回家了。除非是亲戚串门。没想到老度刚在河边蹲下淘米,老叔的声音又在岸上响了起来。让个老度哭笑不得,只好留老叔吃饭。其实老叔不是贪嘴,他就是爱摆龙门阵。据我所知,老叔每年都要请老度和我等众同事吃上好多顿的。有时,老叔也摸到我在学校的宿舍去唠嗑,拉家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不到深夜十二点是不会收兵的。但老叔有个优点,就是只要你烟管上,茶泡上,他说他的,听不听无所谓,只要你有一搭没一搭的接上就成。我似乎总是恰到好处地接上他的话茬儿。据同事评价:我是他老人家最忠实的听众。长弓其实心里也挺惭愧的。   说到老叔胆儿小,长弓只举一例为证。某年,一位当权的校长惹了众怒,欺负了大家,大家想告他一状。其时,我住在学校里,学校食堂就在我家的隔壁。自然大家都在我家里吃饭。席间,大家义愤填膺,老叔更是摩拳擦掌,比谁都激动,一副侠客像。可真到了当时的教办领导处,老叔恰如其分、不失时机的醉了,让我们当时颇有些不快,甚至说他是“老缩”。然而事后想来,错怪老叔了,他真的是让政治运动吓怕了的。其实是他的悲哀,又不能说是他的过错。   老叔是个全才。教过音乐,我们乡下他的同龄人中,会弹一手好钢琴的,只有老叔;教过美术,村子里的宣传画和标语,大多是老叔的手笔,那是人人都竖大拇指的;教过函授学员的语数外,也是颇受好评的。   前几日去看过老叔,虽年过古稀,与从前一般消瘦,仍是精神矍铄,还爱谈陈毅,只是耳朵有些背了,很为之高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2 06:13 , Processed in 0.014695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