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59|回复: 4

[原创] 别有一番甜蜜在笔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9 16: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有一番甜蜜在笔头
——叶倾城《世界是甜的》赏析
童话的世界是甜的。童话作家是人类的儿童。女作家叶倾城带着对童话作家深深的敬意,写了一篇短文——《世界是甜的》(见2004年3月3日《新民晚报》),把心中的那份甜蜜贯注到笔底,也把文章写甜了。 文中两个人物:一个是写童话的“他”,另一个是读童话的“她”,不同的人生道路却因绽放着同样的童话花朵而显得一路风光。 “他”是文中的主要人物,前文一直隐在童话的背后,直到最后才在非文字写就的童话中出场。他写童话,把美丽和甜蜜带给了人间,自己却在一生坚守冷清,其实也是在坚守纯净。最后他虽然“不再认识人,也不认识他自己写的书”,但他拥有的一窗阳光仍然属于童话。“他仍然有,全中国最纯净的眼眸”,他一生未受世俗半点侵。 她从小读他的童话,她从他的童话里得到了感动、安慰;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她还在读他的童话,对他的童话始终保持着那么一种挚爱。但那个年头世俗已浸渍了童话的绚丽色彩,他已经被人淡忘了。可能因为他的童话给了她很深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她寻找工作,走进了他四十年前的办公室,差点去继续他的童话工作。但四合院的年久失修,说明这里的工作是社会的冷门职业。童话毕竟是童话,人往往难以超越现实,她终于避冷就热,选择了一家外资企业。从“事后一直后悔”上看,她对他的童话一往情深没有变。以后逛旧书摊,一次偶然遇到他的书,就顺手买了,这正是一往情深的明证。她的工作跟童话无关,但“这一年公司的圣诞跟童话有关,她想起了他”。电话接通以后,她方知从未谋面的他已经很老了。因为童话是年轻的,所以她以前并没有想过他终究是要衰老的。 他的人生轨迹是文章的一条暗线,他虽然没怎么“抛头露面”,却一直像一棵长青的大树投影在她生命的河流里,留给她以葱茏和美好。她的人生轨迹是文章的一条明线,文章就是沿着她的人生轨迹展开的。最后的会见,明暗两线相交而合一。“她静静上前,手心有一颗糖。老人张口接住,感到了甜,嘻嘻笑起来,笑容如赤子稚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细节,把文章的感情引向沸点,也把他和她的生命乐章推向了高潮,简直是绝唱!他给了她许多年的感动和安慰,此时已化作一颗糖,她以此来回报他,“他感到了甜”。他在失去记忆以后犹能对自己创造的童话作一番甜蜜的回味,应该说是幸福的。糖虽然是一种象征。童话老人已回归婴儿,是的,他永远不失“赤子稚婴”本色。 作者在这篇短文里紧扣住童话做文章,事事相关童话,让读者拜识了一个坚守童话、超脱俗尘、人格高尚且有着“全中国最纯净的眼眸”的童话老人。童话的本质是甜的,无疑,创作童话的老人自己也是一颗糖,他把自己融化在童话世界里,让世人领略甜美。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16: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世界是甜的 叶倾城 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看过他的书:很大的字,线条稚拙的图,非常非常柔软的纸,说着一个婴儿蓝、宝贝粉红、是非分明简洁的世界。 长大到一个程度,她偶尔说起他,剃着板寸的学生轻藐地一笑,“你还看这个?你真浪漫。”——这年头,浪漫是一个骂人的脏字呢。她窘得满脸通红,说不了一个字。 大学毕业,她找工作。四合院年久失修,唯金灿的银杏叶落了一地,无人捡拾。主任带她去办公室,顺手敲敲一张桌子,说出他的名字,“他四十年前就在这里办公。” 后来她一直后悔,怎么没有呢?在旧藤椅上坐坐,但四十年前的体温,其实早就触不到了。她还是去了一家外资企业,童话世界,就让它是童话吧。 她渐渐有开着宝马逛旧书摊的习惯,偶尔有一次遇到他的书,残损得很厉害了,书的一角却仍有小朵的雏菊花,她顺手就买了,其实也没时间看。 这一年公司的圣诞策划跟童话有关,她想起了他。接电话的是位老太太,她以为是他的妻,但原来是他女儿。呀,他竟然有这么老了吗?老太太沉吟很久,“你们要来也可以,但是……” 他不再认识人,也不认识他自己写的书,他看不见也听不见,他的世界缩到很小很小,只有大摇椅上的一窗阳光,偶尔含糊地说几个字,没人懂得。 所有的计划提纲都空置,鲜花没人能接受,金钱不再是诱惑,摄影师与工作人员面面相觑,唯有她静静上前,手心有一颗糖。老人张口接住,感到了甜,嘻嘻笑起来,笑容如赤子稚婴,他仍然有,全中国最纯净的眼眸。 那些他给过她的感动、安慰,都在这一颗糖里了。而他有一本书,最后一句话就是这样说的:世界是甜的。
发表于 2008-3-9 16: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见争如不见.应让他们永远生活在这甜蜜的童话世界里,为了他,也为了自已.... 欣赏《赏析》。问好!
发表于 2008-3-9 17: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的得偿夙愿,是个完美的结局,回应弥补了那个遗憾。心中萦绕的情感如果终身漂泊,人生的轨迹再完美,也难免失落。 每个人都有明暗线的走向,如何相交,达到精神和物质的统一,是最美好的追求。 作者的文章,言简意赅,平平述就,勾勒出明淡相宜的两条线条,引发的却是对事业人生的思考。 楼主的评点,按部就班,从结构到内容,更浅且直白的道出作者意图,情感更热烈。
发表于 2008-3-10 11: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很短,赏析文章不短;原文精致,楼主此文中恬淡中奔涌着激情。 无论岁月流逝,无论世事多变,我们都应像这两篇文章中的“他”和“她”,在内心深处保留一个童话世界,这样单调的沙漠中就有了一方绿洲,漆黑的夜空里就有了明亮的星月,疲乏的生活里就有了一份香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7 19:51 , Processed in 0.010228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