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98|回复: 2

[原创] 永远的微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2 00: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11月28日13时45分,我的母亲走完了坎坷的一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母亲走得安详,像睡着一样,抿着双唇,留给人间永远的微笑。 母亲的离去,我丝毫没有做好精神准备。10月28号,母亲在县中医院检查身体,除了肾上的慢性炎症,其他基本正常。那天我从射阳赶过去,同学在凯华大酒店请客,一大桌朋友,大外甥和五弟夫妻俩也在,老人家高兴,吃了不少菜,我也高兴,酒喝高了。大外甥把老人家接到老家后,母亲是自己从村部步行回家的。接下来的两天是寒流,母亲发热咳喘,很快又住进医院,两三天后发热症状消失,住院九天后,已经稳定下来,医生开了点口服药,要求出院后一个月再来检查,主要是肌甘指标有点高,需要调理。可是母亲一回去就躺倒了,我估计母亲是心理和生理同时被击倒的。 记得暑假里儿子去法国前回老家,祖孙拍了个合影,临别前,母亲泪眼朦胧。我安慰母亲,明年暑假周汉一回国就回老家看望老人。此前,母亲不止一次地责怪我,干嘛要把孩子送到遥远的西欧去念书呀。老人家生怕在临终前见不上这个孙子,如今母亲的担心已经真实地成为遗憾。母亲临终前已经不能说话,但听力尚好,思维也很清晰,我告诉她周汉离家太远,已经赶不回来。我知道母亲正在努力地等待四个孙子回来见最后一面。母亲咽气后,大外甥手机开通了国际长途,在第一时间内向周汉通报了噩耗。周汉是孝顺的孙子,面向东方,给奶奶下了跪。 母亲1930年正月十一出生在建湖县祁家尖,是外公的第一个孩子,是外婆的唯一的孩子。母亲对外婆已没有印象,在她十三个月大时,因婆媳不和,外婆投河自尽了。外婆比外公大三岁,“男大三,金山靠银山,女大三,命里去讨饭”,母亲生前谈到外婆时,总是提起婚姻的宿命论,无形中影响到子女的择偶。我的婚姻似乎是母亲最满意的,因为父亲长母亲一岁,父亲属蛇,母亲属马,我比妻大一岁,我属蛇,妻属马,巧的是妻与母亲是同一天生日。妻常调侃,说她命里就该是周家的媳妇。其实最让母亲满意的是妻的孝心,老人家人前背后地夸她。 祁家尖三面临河,南边是女儿河,百年前一地方富绅为了让嫁出去的女儿方便回娘家,特地开挖了一条运河,故叫女儿河。北边是建港沟,是盐城往建湖的水上通道。东边有两道大河,外面一条运河叫塘河,里面的无名河比塘河更阔。祁家尖扼盐城至建湖水上交通之咽喉,特殊的地理环境,衍生出特殊的谋生群体。一是船民多,二是土匪多。有的人白天是人模狗样的良民,晚上就变成烧杀抢掠的恶魔。母亲的娘舅家姓夏,也住在祁家尖的墩子上,穷得叮当响,但穷得有骨气,穷得有爱心。夏天蚊虫多,母亲的二舅用废纸糊蚊帐,土匪哄吓并举拉他下水,被严辞拒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外公饲养着几条水牛,农闲时还要外出做点小卖买,把大米卖到沿海,回头贩点私盐,无暇顾及孩子,母亲在娘舅家度过了最初的童年。 母亲七岁时,外公娶了后外婆。后外婆娘家是射阳中兴镇的殷家,西乡里有大米,海里的姑娘愿意嫁过去。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有晚娘的孩子不如草。生活在后妈的阴影里,母亲度日如年。后外婆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母亲就显得更加多余。过年过节,后外婆把糖果藏起来,两个舅舅年幼无邪,总是把好吃的偷出来与姐姐分享。 抗日战争爆发后,外公是地方上的堡垒户,经常协助八路军袭击建港沟里的日军汽艇。我祖父是医生,跟八路军区队的领导是好朋友,经常参加军事行动。外公与祖父志同道合,成了朋友,后来成了亲家。母亲第一次走进周家才十二虚岁。老家是革命老区,1941年打土豪分田地,祖父已经失踪,祖母与两个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为能多分得一份口粮田,祖母匆匆把母亲接到周家。祖母没有把母亲留下来做童养媳,分得田地后又送回了祁家尖。 自从我祖父失踪后,家道很快败落下来,母亲十七岁嫁到周家时,已经一贫如洗了。随着大姐与大哥的降生,日子过得更加窘迫。三春头上,母亲搭顺船回娘家,手上挽着大姐,摇篮里睡着大哥。外公家住在祁家尖的高墩子上,三外公家在墩子的东头平地上,从商家渡口上岸,在去外公家的途中必经过三外公家,娘仨暂且在这里先安顿下来。三外公家的子女也很多,生活也很贫穷,但三外公与三外婆善良厚道本分,视我母亲为己出,给钱给粮,帮助母亲度难关。在母亲淋巴结核最严重的时候,回娘家求助被外公拒绝,三外公为母亲凑起了五元的医药费。当时的农村,五角钱算是大票子了,可见五元的爱心是何等的厚重。母亲回娘家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后外婆那里,到墩子上探风的三外公看见后外婆一边用力地扫地,一边狠狠地骂娘。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母亲硬着头皮带大姐与大哥去见后外婆,迎来的是黑脸和挖苦。母亲在泪水里度过了漫长的黑夜,东方露白又匆匆地搭顺船返回。 饱受生活的磨难,母亲体质很差,没到三十岁时不幸患上了淋巴结核,俗称老鼠疮,由于没钱治疗和缺乏营养,只靠廉价的雷米封维持,掖下颌下烂成了洞洞,失去了劳动能力。父亲一人挣的工分换不了几笆斗粮食,母亲带着年幼的大姐与二姐,没日没夜里打草席,换回一点周转粮。母亲还种了好大一块菜园子,用瓜和菜填饱一家老小的肚皮。母亲在怀我时,正是疾病最严重的时候,拎了五只鸡蛋去县城打胎,因体质太弱被二姨劝回。母亲虽然不能挣生产队里的工分,可是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给东家铺棉衣,给西家织帽子,为老人做寿衣。母亲临终前,给自己的行头也收拾的条不里七,只是一朵头花没来得及别起,嘱咐二姐完成最后一道工序。过去的冬天比现在冷,母亲用为邻居做针线活换回的布头为我们做衣服,早在秋天就把我们的棉衣收拾好了。母亲缝制的衣服合体暧和,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穿“狗耳头”,我上师范后,母亲为我缝制了棉大衣,比机缝的平整服帖。除了做针线活外,母亲还帮助人家带小孩。母亲带小孩有经验有耐心,除了养育九个子女外,第三代的孩子大多是她带大的。母亲通过帮人带小孩,请人家罱泥填平了门前的一口大水塘。 最困苦的年代我还没有出生或者已经没有印象,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夜里经常哭泣,父亲和衣倚在床头上唉声叹气。贫穷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底,终于有了转机,二哥在供销社里找到一份差事,八十年代初,三哥去西北当兵后又考上军校,我又上了小中专,母亲的脸上终于绽放出笑容。终于有机会有心情仔细端详她的面庞,高高鼻梁,额头宽阔,腮帮圆润,一脸福相。瞎子算命说母亲是后福之人,其实她的福字明显地写在脸上。日子一天天地好过了,没想到母亲意外承受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二十年前,大姐突发癫痫病溺水去世,五年前,三姐夫因拖拉机翻入水中遇难。母亲是坚强的,她把失女失婿之痛埋在心底,展露给子孙们永远是慈祥的笑容。她是一块强大的磁铁,逢年过节,几十个子孙都被吸附到身边,开饭四五桌,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大家庭,这么多门户,总会有一些矛盾和摩擦,母亲生前也承受了很多的委屈。九八年发大水的夏天,母亲在盐城帮哥哥带孩子,嫂子小市民习气,与母亲发生争吵。家兄给父母每年两三百块的生活费不是给不全,就是不及时,个别人话说了几大箩,铅角子没出几个,母亲受了不少气。我常年在外工作,只在节假日才回去看望父母,未有机会给父母端个热茶热饭。这几年工资涨了点,生活好多了,每有好吃的,妻总是惦念远在乡下的老人。偶有带点吃的回去,那么一大家子,父母吃到的很少很少。正月里母亲八十岁,母亲执意不做生日,原因两个,一是母亲不愿向儿女伸手要钱,弄不好引来馊话一大堆。二是去年父亲过八十岁寿辰时,舅舅们为坐桌席事后打起了口水仗。后来我带回了一些海产品,又委托五弟办了一些酒菜,一大家子团在一起热闹了两天,母亲生日过得还是开心的。 当下农村里封建迷信盛行,我对母亲说过,要把死后的钱用在活在的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母亲生怕百年后寒碜,把生活费省下来,早早买好了棺材板。母亲丧事办得还算风光,送遗体火化,灵车特地绕道祁家尖,浩荡的迎灵队伍又经过了大姐的墓地,魂归故里,母女重逢,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四姐服侍父母三四年了,母亲病危后,四姐多次问她有什么话留给后人,母亲始终没有开口。母亲是肚量大得惊人的宽厚老人,对子女的孝道不加评说,她希望后代和和美美,吉祥发达。母亲自己很要面子,也为子孙们要面子,尽管有天大的委屈,还是留给了人间永远的微笑。 (写于2009年12月6日星期日)
发表于 2010-3-22 21: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朴实的文字全面记载了母亲坎坷的一生,如果能进一步凸显母亲的性格特征,那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0-3-24 20: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无悔寻梦人版主意见。不过,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还是十分感人。这位同乡同行,有兴趣可向我们自己的刊物《塘河》投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6 05:25 , Processed in 0.01137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