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6 09: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已经到了2008年的夏天,七月中上旬已经过去了,进入了七月下旬.遇友,言谈的当儿想起海子,这位优秀的诗人离开我们也已整整19个年头了.海子是政法大学的青年教师,在24岁上卧轨自杀,匆忙辞世.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写下<<春天,十个海子>>,我在差不多他那个年龄的时候读到这首诗,颇为震撼与感动.时光流逝,许多优秀的作品冲掉了它们的底色.苦闷的午后,我在桌案前再忆起这首诗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感触了,情境写作应属于情境阅读.我对海子寄予较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他对刷新语言所做出的贡献,他同时代的北大学子西渡也谈到过这一点,在他之前的语言粘滞淤塞,在他之后,语言开始进入簇新与流畅.
这一贡献是非同寻常的,新诗在整个二十世纪始终处于摸索阶段,到了海子,这种彳亍前行的状态突然转入激进,猛烈而灵异,自由体新诗真正具备了自己的灵气.海子最好的诗恰恰不是寻常所谈论的那几首,而是淡水雨扁桃蜂箱蛇兽皮少女花朵等意象几近于无斧凿之痕的完美的搭配所构成的那些小诗,那些作品有力地冲击了陈腐与硬结的旧意象,给新诗添注了新的活力.应该说海子是第一个真正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的诗人,在他之前,只有些零星的作品出现,并没有具备完整的风格的诗人.诗与诗人都是相对的,新诗从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作品,其写作者统一称作诗人,普泛意义上的诗人.假如把诗人定义为在写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具有开创性或总结性的诗歌写作者,海子应该算是自新诗发端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海子的诗关注农业文明,关注农村与农民,这一类的作品在他的诗集中随处可见,这是海子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关注现实的一面,他对现实的切入方式是讴歌与赞美,而不是批判,这也是一个优秀的抒情诗人的特征,热爱着,惦记着,不失其本色.今天,我在这里重新谈到海子,写到海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对自我与本土的坚持,不放弃的姿态,令人钦佩的不摇尾巴不做奴才的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