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95|回复: 4

回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11: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乘公交626路,准备到宣武门下车

换乘地铁四号线

看一看我的《两株挤暖的芦苇》

可626路,只到前门

悻悻地下车,与妻子在正阳门前

乱七八糟地用手机拍了许多照片

又随着人群从地下通道

到了天安门。升旗仪式早已过了

毛主席纪念堂有些陈旧

没有想像的巍峨,让我莫明地

想起一盏熬过了暗夜的煤油灯

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黄昏的广场上

有些内向,郁郁寡欢

到处都是脖子上挂着相机帮人拍照的人

十元一张,在通货膨胀的年代不算很贵

我和妻子,把天安门作为背景拍了一张

又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

以及右侧的国家博物馆

左侧的人民大会堂作为背景拍了一张

照片上,我和妻子看起来似乎要比广场上的游人

和荷枪的战士,显得高大一些

一边欣赏着电视幕墙上风景如画的江山

一边幻想着,如果现在毛主席从天安门城楼上下来

直接去毛主席纪念堂,步行最多只要五分钟

或者,只要站在城楼上用湖南话

像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样喊一声

纪念堂,就会有振奋的回音
发表于 2011-11-22 1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暗流涌动的文字。问候。
发表于 2011-11-22 12: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样的作品,我虽然可以欣赏观摩,但自己很少碰。因为不太喜欢这么写。这样的题材,我宁可些杂文和随笔,而不是诗歌。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牛伯一

谢谢,伯一兄。我能理解!但杂文需要更多的智慧与思辩。最起码我以为诗歌能掩饰我这方面的缺陷。问好!
发表于 2011-11-22 14: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描的手法写诗歌,看似简单,其实显技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6 07:20 , Processed in 0.00894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