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82|回复: 6

[原创] 兰亭寻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3 12: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兰亭寻踪 兰亭位于绍兴的兰渚山麓,兰亭江边,在东晋时因产生了一段于王羲之有关的千古佳话而使得它闻名遐迩,由此后兰亭被尊为我国的书法圣地,我们一行人在导游的带领下怀着仰慕之情来到了兰亭.下车后,放眼四周正如王羲之所描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竹修林,又有清流激瑞,映带左右"时值早春暖风拂面,绿意醉人,空气中不时的传来阵阵的兰花幽香使得整个人的身心都觉得飘逸. 入门后首先看到的是茂林修竹掩盖的 "鹅池",几只白鹅悠然嬉游,颇有生趣。绍兴养鹅之风盛行,这里的鹅被看着是水乡的书魂,自是和这鹅池有关。一边的鹅池碑亭迎面刻"鹅池"二字,传说这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合写而成,"鹅池"两字中的鹅瘦池肥,均雄尊力,珠联壁合各自可以看出两人的书法修为各自不同,当然这只是导游讲解,这两字落入我这等凡夫俗女眼中只道是一样的苍劲有力,昂首临风,透着一股霸气,根本无法去分辨这两字间的区别和奥妙. 绕过鹅池,走过草坪,映入眼帘的是一小溪弯弯曲曲的向西流去,两岸的怪石嶙峋,绿草悠悠.这便是有名的千古美谈胜美景的"曲水流觞"!就在这条小溪边,王羲之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色行书 <兰亭集序>。站在小溪边,仿佛看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王羲之和他的42位好友或卧或坐或躺的散落在小溪岸边,以酒助兴;以兴赋诗:豪情逸致 留香于世;笑傲人间。。。。。。 流觞亭的西边便是小兰亭,小兰亭四周竹木葱郁,绿翠欲滴,亭中碑刻“兰亭”二字,为清朝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只是可惜,文革时期被小将将石碑砸断,恢复时无论如何找不回两字之间的一小块碑石,为了弥补遗憾也为了亲手感觉一下皇帝御笔的豪气游客总是喜欢在缺陷处用手指去弥补摩画,时间久了,“兰亭”二字中间的残缺部分似乎隐约重现,兰亭碑也就被人们戏称成了“君民碑”。  御碑亭在流觞亭之后,为八角重檐结构建筑。亭内有御碑高6.8米,宽2.6米,厚20厘米,重1.8万公斤,是我国最大的古石碑之一。碑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碑后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的《兰亭即事》。与前面的父子碑、君民碑一样,此碑被人们称之祖孙碑,同为兰亭景区的“三绝”。 兰亭处处成景,四周幽雅,在春风暖日的相伴下心儿也觉得微醉了,走在这里总是觉得可以听见古韵余音: 兰花幽香飘溢 古韵余音尤在 昨日梦回兰亭 今夕再寻故地
发表于 2007-6-22 17: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管神笔二页扉,三石相传四方里,序存亭在池尚满,书圣悔留兰亭碑。
发表于 2007-9-30 21: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花幽香飘溢古韵余音尤在 凡尘乐游兰亭 梧桐盼踏梨园
发表于 2007-10-1 20: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绿柳悠悠古韵残,兰亭江上白鹅闲  寻书访圣一痕墨,尤忆暮春三月三.[em01][em01]
发表于 2007-10-9 21: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琵琶行真不愧为才子!七绝真的达到绝美的境界!
发表于 2007-10-12 18: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调歌头在2007-10-9 21:38:31的发言: 琵琶行真不愧为才子!七绝真的达到绝美的境界!
 谢谢先生的夸奖 严重的惭愧!握手![em27]
发表于 2011-6-14 19: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见,我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9 02:21 , Processed in 0.01019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