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51|回复: 0

程来品:30年倾情“三农”谋发展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1 09: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十年如一日,从农技员到农业中心主任,绝大多数时间,程来品的办公地点都安在潘黄街道农村的田头地尾。

    1984年从盐城农校毕业后,程来品一直在潘黄街道农科站从事农技推广工作,2009年担任街道农业中心主任。

    驻守农艺岗位30年,程来品帮助农民解决各种农业问题,带领农业中心人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区位优势,竭力推广高效设施农业,引领当地1500多户农民依靠科技走上致富路。

    “一千多个大棚的情况,他都一清二楚”

    10月15日,“最美乡村”仰徐的田间,连片的大棚看不见头,棚内的草莓花开得正茂盛。

    “草莓怎么样?肥追上来没有?”

    “追上来了,下个月摘没问题。”

    “走,看看去。”和村民李万选聊着,程来品抬腿就往他的大棚走去。

    今年立秋之后,雨水比较多,往年8月中旬就该种的苗,一直到9月2号李万选才栽下。“今年雨水多,草莓不好种,就想等地干一点再种。”草莓种下去之后一直长不旺,李万选干着急没办法,只有找到程来品。

    “程主任一眼就看出我这个草莓是8月下旬之后才种下去的。”李万选服气地说,当时就按照程来品的建议,埋了些秸秆,追了一部分含钾量高的复合肥,“要不是程主任,这草莓到现在也开不了花。”

    “还能再少追一部分合剂。”程来品轻轻拨开叶子,检查草莓根部长势,李万选在一旁连连点头。

    “不知道陈仁太家今年新种的‘红颜’和‘章姬’这两天情况怎么样了。”说着,程来品带头往陈仁太的大棚走去。

    “程主任来啦。”陈仁太前阵子去山东批发防风塑料薄膜回来,这两天白天都呆在大棚里。

    “怎么样?前两天冷空气,‘红颜’没冻着吧?‘章姬’没发病吧?”说着,程来品弯腰进了大棚。

    “按照您的建议,我早就给‘红颜’架了大棚,暖和得很呢。之前一直坚持高温闷棚,还深埋了秸秆,‘章姬’也没生虫害,长势都很好,今年能卖不错。”

    “那就好,还有一个月该挂果了,不能掉以轻心,‘红颜’娇气,‘章姬’易生虫,可要好好照顾,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程来品又叮嘱了几句,才放心离开。

    农业中心副书记陈正海对程来品的工作情况十分熟悉:四年多,程来品几乎天天都来,更别提节假日休息了。这1000多个大棚,哪个大棚谁家的,种的什么品种,他都一清二楚。

    “赚了是你的,亏了我负责”

    在农村服务20多年,2009年当上农业中心主任后,程来品心中让农民搞能赚钱农业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过去农户单打独斗种水稻,吃苦受累不赚钱,只有连片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才是出路。”程来品深有感触地说,潘黄处于城乡结合部,发展高效农业有一定优势,但过去经营规模、新品种、新技术都不到位。

    2009年,潘黄街道准备发展高效农业,让程来品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程来品二话没说,先后到盐东、徐州、山东等地区考察,最终决定学习寿光模式,建设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发展草莓果蔬连片种植。

    高效设施农业试点定在仰徐村,街道要求农业中心作为投资主体,建农业示范园。可建一个大棚就要20多万元,钱从哪里来?

    “来品当主任的时候,中心基本没有资产,更别提拿钱建大棚了。”陈正海说,那几年,从来没搞过行政工作的程来品,三天两头跑省里、市里,跟农科院谈协作,向农委要项目、求支持。

    最终,程来品从上级争取到300多万元资金项目,建起了6个标准大棚,随后又盘活农口单位闲置资产,成立园林工程公司,办起了苗圃。仅仅四年时间,农业中心拥有了3000多万元固定资产和集体积累。

    园区建好了,大棚搭起来了,却没有人愿意来种。

    “草莓谁都没种过,万一种不好怎么办?再说,种了往哪儿卖啊?”程来品挨家挨户做动员的时候,不少村民和李万选一样疑虑重重。

    “老李,你种,品种由我承包,技术由我负责,赚了是你的,亏了我负责!”程来品拍着胸脯做承诺,李万选当场和他签订了包种包销协议。

    “没有程主任,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当初跟着程主任干的日子都好过了。”以前种水稻,每亩地一年收入也就1000多元,现在一亩草莓每年收入保底一万元。如今,李万选成了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大户,年收入有二三十万元。

    第一年种植草莓,就遇上2009年初的寒潮,程来品比任何人都担心草莓的长势。“签了协议的农民不少都贷款了,既然放心跟着我们干,我们就要为他们负责到底。”2009年春节前,程来品每天带着农业中心的同志,挨个检查每个大棚的保温情况,随时帮助农民解决种植难题。

    “最冷的时候得有零下十多度,有人家大棚搭的不行的,程主任亲自帮忙扎架子。”陈仁太是最早一批跟着程来品搞高效农业的农民经纪人。

    通过四年多的努力,园区建成了优质稻米、设施草莓、避雨葡萄等五大功能生产区,优质果蔬、稻米、林木等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高达81.2%,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直接带动1500多农户增收致富,辐射带动周边村居8000多亩。

    “农户能赚钱,我忙我累我高兴”

    “程主任就在我家吃饭吧,我家烧的饭不硬,你吃了胃肯定没事。”从陈仁太的草莓大棚出来,程来品又去查看了他今年刚种植的樱桃,从樱桃园出来已接近中午,陈仁太一家留程来品吃午饭。

    “不了不了,我中午得回去吃药。”程来品摆摆手,又叮嘱了几句,就骑车回家了。

    “程主任有胃病,大伙都知道,这几年为了大棚,身体更糟了。”前几年,陈仁太常跟着程来品跑市场,出差途中了解到程来品胃一直不好。

    2009年,为了提高草莓移栽成活率,程来品吃住在大棚,观察采光时间和温度、湿度变化,3次调整日光温室大棚朝向和采光角度,增加大棚的跨度,改善大棚保温效果,提高大棚的有效种植面积,这项技术获得了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奖。

    对于自己也不了解的技术,程来品就花钱请来省、市、区专家到潘黄办技术讲座,手把手教农户施肥、打药,还将技术、管理要点编成资料分发给种植户。

    为了让村民们放心种草莓,程来品先后带着十几拨人前往“中国草莓集镇”连云港市黄川镇参观,去上海和苏南的水果批发市场联系经销商。拉起一支20多人的农民经纪人队伍,打通盐城及周边市场,再动员农户抱团取暖,成立“盐城市兴民草莓专业合作社”,注册“采红”商标。

    “那段时间,来品天天跑盐城的超市、饭店,每天推销‘采红’草莓几千斤。”陈正海说,那段时间程来品几乎没有一天能按时吃饭,胃病更加严重了。

    长期快节奏、满负荷的工作和无规律的作息,使程来品患上了胃溃疡、慢性乙肝、严重贫血等多种疾病。

    去年9月13日上午,程来品在盐都区楼王镇参加全区高效农业推进会,忽然觉得心里发慌坐不住,忙叫坐在旁边的盐龙街道农业中心主任孙月照扶他出去。没走几步,程来品就嘴里、鼻子出血,昏倒在地。送到楼王医院检查,血压只有50多,随后立即送往市第三人民医院抢救。

    住了一个月院,程来品身体刚好点,就回去上班,依然坚持每天去看看他最关心的大棚。2013年11月,程来品从北京参加完培训回到盐城,就又住进了医院。11月30日,程来品的胃被切除三分之一,经检查,他的胃间直瘤已有9乘9厘米大,虽属良性,但容易再生,需要坚持服药三年以上。

    结婚20多年,程来品和妻子郑英从没红过脸,但郑英看到他手术后还拖着虚弱的身子坚持上班,不由埋怨地说:“人家赚大钱,你落一身病,何苦呢?”

    程来品却安慰她说:“当初那么难,我都熬过来了。现在农户都能赚钱,自己的愿望实现了,我忙我累我高兴!就是现在去见马克思也不后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0-15 10:30 , Processed in 0.008674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