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55|回复: 0

夏淑林:外来媳妇柔肩撑起一个家(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0 09: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工相识结成夫妻

1992年,阜宁县羊寨镇福海村27岁的青年郑红友挤入农民工的大潮,到广东打工谋出路。历经多次挫折和一次失败的婚姻后,1998年,在广东番禺阜宁老乡开办的灯具厂工作时,他遇到小他两岁并且也有过一次失败婚姻的湖北浠水女青年夏淑林,两个境遇和经历相似的男女相爱了。“我家里很穷,你愿意嫁给我过苦日子吗?”郑红友问。夏淑林红着脸,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头。

2001年春节,郑红友、夏淑林在广东结为夫妇,当年生下了可爱的女儿。

虽然外出打工近十年,并且在外结婚生子,但“家”和“嫁夫随夫”的传统观念,却仍印刻在郑红友、夏淑林这对农民工夫妇的脑海中。2002年春节后,他们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北移到上海闯荡。虽然仍是在外打工,但对于郑红友来讲,上海离家近多了。到上海后,一家三口租住了一间简易房屋,并用在广东打工攒下的钱购买了一辆面包车,由郑红友开车给水果店送水果为生,虽然很辛苦,但日子是蒸蒸日上。

大祸临头共患难

2003年春节,两口子准备带孩子一起开车回阜宁过年,但因孩子太小又遇感冒咳嗽,最后夏淑林不得不陪孩子留在上海,郑红友一人开车带几位同在上海打工的老乡回老家过年。

就在郑红友驾车返回,即将与妻女见面的时候,灾祸降临了。返回途中遇到高速路堵车,他按路政人员指挥停车等待疏通。就在这时,后方一辆疾速驶来的大客车撞了过来,撞飞了路勤人员,在碰刮另一辆大客车后猛撞郑红友的车,当场9人死亡,郑红友在内的其他5人重伤。

在得知丈夫重伤的消息后,夏淑林说:“当时就觉得五雷轰顶,天好像要塌下来了。”第二天一早,她就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赶到了郑红友抢救治疗的医院。望着昏迷的丈夫,夏淑林心痛极了。几天后,郑红友醒来,脱离了生命危险,他流着泪水说:“你带着女儿走吧,我这辈子肯定是爬不起来了。”

夏淑林回忆自己当时的想法,至今仍动情地说:“我与红友相遇,天注的缘分,我舍不得他呀,我要与他同甘苦、共患难。”

柔肩撑起一片天

强打起精神,几个月后,夏淑林陪着高位截瘫的郑红友,回到福海村老家,陪伴郑红友度过了12年,并将女儿养大成人。

车祸一次性赔偿的16万元,夏淑林一分钱不敢乱用,都用于郑红友的后续治疗和生活费,以及对子女的抚养。十多年来,她花钱最多购买的东西就是一台球面电视机和郑红友的残疾轮椅车,而她自己从没买过一件衣服。

得知夏淑林家遭受了厄运,生活艰难,夏淑林远在湖北的两个哥哥千里迢迢赶到阜宁。“当初让你外出打工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但现在你过的是什么日子,这种日子又什么时候才到头。”兄妹三人抱头痛哭,哥哥说什么都要将她带回家。夏淑林拉着哥哥的手,一次又一次请求家人的理解和原谅,她没有回去。因为照料瘫痪的丈夫和这个家,郑红友受伤后的12年,夏淑林很少回湖北老家,都是哥嫂过来看望她。

由于高位截瘫、长期导尿以及无法活动等原因,多年来郑红友几次并发症住院治疗,每次住院夏淑林都悉心陪伴料理。郑红友无法洗澡,夏淑林每隔几天就帮他在家里洗。为了使丈夫洗澡方便和冬天不受凉,2013年,夏淑林用帮某企业烧饭攒起来的工资建了一间活动板房,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郑红友说,这么多年来,夏淑林照料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邻居乡亲也从未发现过他家有什么斗气纠纷,夏淑林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全家的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0-15 10:30 , Processed in 0.008079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