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言道:故土难移。此言一点不假。因每个人都热爱自己
的故土,每个人都热爱自己远在故乡的至亲挚友。但自古到
今还是有大量人群离开自己的故土与亲人。离开了又想,又
在思念、牵挂。于是乎,便产生了“乡愁”。
提起乡愁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不知怎的,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对这首小诗的感慨也与日
俱增。但我的乡愁自然不能与大家相持并论了,这好比燕雀
与鸿雁之差。那么,我的“乡愁”究竟是什么呢?不妨仿写
下:孩时,乡愁是一个小小的愿望:衣食无忧。少年,乡愁
是一个小小的梦想:逃离农村。青年,乡愁却是一座坟墓。
我在人间,母亲在天堂。中年,乡愁仍是一座坟墓,我在外
头,父母在里头。现如今啊,我的乡愁是一条长江。我在江
南,亲系在江北。总言之,乡愁,无非是愁自己的故乡贫穷
落后,愁自己的前途渺茫无望,愁自己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心
尽孝等。离开老家农村,汇入城市近30年。从苏北到江南,
眨眼又过去了5年。人虽离开了“根”,但思绪时时萦绕着
“根”。或许,这就是时下常挂在人们口头上的乡愁吧。
记得小时候的我,非常讨厌自己的家乡。常常独自傻傻
的坐在田埂上,手托腮帮,仰望遥远的天空发呆,盼望着自
己快快长大,快快长大,早点逃离这个“鬼地方”。甚至幻
想着自己能生出一对翅膀,像空中小鸟一样自由飞翔。时常
梦见自己在空中飘落……成长悄然变换着我的角色。读了点
书之后,越发懂得了城乡的差异,也越发贪图自己的享受,
向往美好的生活。安居城里后,一说回老家,总不大情愿,
嫌弃那儿邋遢脏乱,担心自己受苦受累。更无电脑网络、商
场公园,甚至连洗澡都很是麻烦。那时的我,倒成了故乡的
过客。而如今,逐步进入老年的我,阅历渐丰,经历过多次
与长辈们的生离死别,能够懂得何谓乡愁及对家乡亲人的牵
挂。但心情是颇为复杂的,既为家人团聚而欢欣,又因自己
无能而愧疚。
怎能忘哦,那一壁斑驳的土墙,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母亲
在呼唤你的乳名;怎能忘哦,病中的老父亲拄着拐杖走到路
口翘首张望,乡里乡亲看到我们时那发自内心的微笑;怎能
忘哦,简朴的院落,屋前的小河,屋后的庄稼,门前的果树,
还有绿油油的青菜,鲜嫩嫩的香菜,品相不好却绿色美味的
窄叶韭菜,以及胖冬瓜大南瓜土黄瓜等;怎能忘哦,老屋内
简单有序的物件,一如既往,依然溢满着父母的体温;怎能
忘哦,无比熟悉的村庄,亲切温暖的乡音,萦绕乡土的气息,
沁人心脾……而月上枝头时,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的生活方式的乡亲,在那粗犷的鼾声中沉沉睡去。只因他们
生活得那样单纯、坦荡与豪爽,才睡得那般无忧无虑、无比
香甜。不似我夜夜做梦,总在夜间描绘着故乡的弯弯角
角……
乡愁,就是一杯岁月酿制的琼浆,需要慢慢品味,小呷一
口,万般沉醉,牵出无穷无尽的思绪;乡愁,就是一掬牵挂
的泪水,忍不住在孤寂中暗生思泉,于指缝间滑落。故乡
,模糊了自己的双眼;乡愁,就是一首写不尽的诗,看秋树
望眼欲穿,望碧水轻奏心弦,远眺天际云展云舒,抻长一段
无边无际的思念。乡愁就是记忆里那一片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的天空、房屋、树木、河流和小草……
而现如今,我的故乡早已脱胎换骨农村城市化了,记忆里
那个落后的故乡早已跑得无踪无影了。改革开放36年来,故
乡的经济长足发展,故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满
眼是高楼大夏,四通八达的马路,田园村庄,水墨画般。名
目繁多的生态公园、老年公馆、水乡乐园、农民乐园等普及
乡村。尤其是近些年来,很多有识之士,有志青年,大学毕
业以后,直接选择了回家乡创业。特别是在农林业、畜牧业、
水产养殖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更有很多成功的企业
家,将他们的眼光和资金投放到了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为
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把故乡建设得如花似
锦,诗情画意。
那天,当我们兄妹四家欢聚在故乡的郭猛镇杨侍村生态美
食园(骏强厅)时,我整个人儿都傻呆了!眼前的美景让我
如梦似幻,恍如仙境……我简直不敢相信,曾经的“鬼地方”
居然成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人间仙境。当我恋恋不舍
地离开杨侍村时,小妹调侃道:“要不,你还是回来吧。
反正最终要叶落归根的”。我听之,直汗颜。
伫立村头巷尾,瞭望苍茫天空,任凭星星雾雨,飘逸
缕缕乡愁。暮霭来掩,寒意渐浓,忆孩时音画,似流云飞散。
逐老去时光,叹逝去华年,不禁感慨万分……乡愁、乡情、
乡恋,是一首久经不衰的老歌,古往今来,令无数歌者付诸
一生,倾情演绎,前赴后继,悱恻缠绵!至极的乡恋,向哪
儿寄托?我想,他日还是要回故乡的吧,去收获我播下的这
份乡情。
——2015年11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