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82|回复: 0

马兰花开蚕豆儿香(短篇小说)六一征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6 15: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冷剑无双 于 2016-5-26 16:10 编辑

  马兰花开蚕豆儿香(短篇小说)
                 作者:冷剑无双

  (题记: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提笔写关乎儿童的文章,心中有种念想油然而生。当下的独生子女较多,大多数孩子生活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围城”里,一大家子围着转,要啥有啥,就差把心掏出来了。节假日各大游乐场、餐饮场所随处可见孩子们的身影,有些家庭的孩子四五个大人陪着,各负其责。在乡镇农村一些留守儿童他们有着怎么样的童年?我们城里的孩子不得而知,那些留守孩子们的心酸不是三言二语就能描述出来的!甚至有的城里的孩子认为那是爷爷奶奶小时候的事,遥远的故事。同一片蓝天,不一样的生活,多关注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文中的人物名字是化名。)


       吴亭镇不大地处里下河平原,三面环水,东西南北两条大街,说是大街也就十来米宽,五月正逢当日赶集又是周末,一大早大街上没法走了交通堵塞,自行车、三轮车、小型货车、挑担卖鸡蛋的、卖菜的、摆摊卖衣物、卖鞋子的围个水泄不通。叫卖声、超市的音乐声、修补锅的老手艺人的敲敲打打声、孩子们的打闹嬉戏声混合成乡镇交响曲。
这天有些闷热,兰兰和秀秀早早写完作业来到街上帮爷爷奶奶摆摊。兰兰爸爸妈妈去南方打工,爷爷是个鞋匠腿脚不便,在街上摆了个鞋摊,修鞋、修拉链、配钥匙,奶奶打下手,顺便帮人缝补衣物,包包什么的。
      今天赶集人多奶奶昨日挖了一些野菜来卖补贴家用。这些个野菜兰兰十分熟悉,河边,田野处处可见,每到各种野菜生长旺盛时节有空兰兰都会帮奶奶挖一篮子野菜。今天兰兰除了带一本书外,还带了一样东西,一块长三角板后面有个木支架,一面涂了层白漆,上面密密麻麻写些什么。
      奶奶好奇地问:“兰兰您这个是什么?”
      “奶奶您猜猜看!”兰兰俏皮地说。
        奶奶看了一会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只知道板子上有字,我不认识它,它啊可能认识我。”兰兰听了噗嗤笑了。
       爷爷念过几天书认识些字,一看明白了,笑着问:“字非常漂亮,肯定不是你写的吧!这是谁做的?”
       “这可是我们陈老师帮忙做得,他的字是镇上老师当中数一数二的,他还是中国书法协会的会员呢!这可是陈老师查资料的,经过他当中医的外公核对过的呦!我们这里的野菜吃下去有什么好处或者说可以缓解某些疾病。买野菜的顾客一目了然。”兰兰嘴撅得老高,说起陈老师那甭提多高兴,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或者说是男神也不为过。
      爷爷挠挠头笑了:“这鬼丫头,回头谢谢人家陈老师。”
    “什么人家,是我们家陈老师。”兰兰急了。
     奶奶有些糊涂了:“陈老师什么时候成了咱们家的了?”
     这个兰兰更急了气鼓鼓的说:“就是我们家,同学们都这么叫。”
     爷爷听明白了忙放下手中的鞋子说:“好就我们家陈老师!这么叫亲切,好人呐!”
      兰兰按照陈老师说的方法卖野菜,不到半天功夫就卖完了,有人没有买到扫兴而归。兰兰打圆场:“明天早上来吧!”
       奶奶拿出毛巾擦了擦兰兰额头上的汗亲切的问:“累了吧?这可苦了我们家兰兰了。买支冷饮解解渴吧!”说着奶奶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递鹤给兰兰。
       兰兰一个劲的推辞:“奶奶我不累,我不渴冷饮太甜,咱回家喝茶,给爷爷准备午饭。只要和爷爷奶奶开开心心在一起就好了!不知道爸爸妈妈啥时候回来看看兰兰?我好想和他们说说话,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顿饭该多好啊!”
奶奶听了转过脸那泪水止不住流下来了。片刻奶奶擦干眼泪说了一句:“走咱们回家。”此刻这句话说的那么干脆利索。兰兰噎了一口唾液,挽着奶奶的手臂大步往前走。兰兰心里明白奶奶的心思,这一角一块的钱来之不易,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很辛苦提早贪黑的,家里条件不太好,身上许多衣服都是好心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送的,有好几件还是新的呢!包括课外书都是来修补鞋子的叔叔阿姨家哥哥姐姐用不到送她的,还有的旧书是自己在废品收购站淘来的。今年只吃过一次冷饮,还是学校来运动会陈老师买给她的,当时心里有说不出来的甜蜜,仿佛掉进了蜜罐里面了。渐渐地一老一少两个人的渐行渐远身影消失在人群中。
        学校像兰兰一样的孩子还很多都是附件村庄的,农村小学一个个砍掉了,都集中到镇中心小学上学了,有的孩子上学要跑十里路,下雨天就更难走了。条件好些的骑自行车上学,让大家羡慕不已。
       相比之下兰兰班级上的招娣同学更可怜,和年迈的外婆生活在一起,靠外婆微薄的困难户补助维持着,外婆有时拣些饮料瓶、易拉罐什么的买些钱补贴家用。衣服也是左右邻居送的,当然也有好心人送的,不过比较少而已,兰兰也送给招娣一些书和衣服!只有和兰兰关系不错。同学们大多数不爱和她玩或者说话,嫌弃她邋遢、晦气,叫她“扫把星”。她偷偷哭过好几次,陈老师安慰过她并且当面训斥了说她坏话的同学。
招娣顾名思意招个弟弟,农村里重男轻女依旧严重。招娣的爸爸妈妈本来很恩爱,她妈生他她时一家人对她还可以,爷爷奶奶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来年再添个大孙子。可是事愿人违,连续三年都腹死胎中,好不容易生个弟弟。弟弟地位上涨,养的白白胖胖的,在弟弟四岁那年冬天农闲时间,爸爸妈妈外出打工过年才回家,周五下午招娣正在上学,爷爷在猪圈喂养唯一的一头大肥猪,等到腊月宰杀过年时吃。奶奶则在邻居家搓麻将,孙子指望爷爷看护着。爷爷忙完了以后发现孙子不在堂屋,叫了几声没有人答应,估计到奶奶那里去了。直到傍晚时分奶奶下场子回家才发觉不对劲,左右邻居家,村小卖部,亲戚家都没有找到,哭的昏天黑地,第三天上午被渔船人的渔民在水里清理河道垃圾时从河里捞起来的。已经冻僵变形了,那个惨不忍睹,招娣爸爸妈妈都提前回家,家里人悲痛欲绝。开始奶奶骂爷爷:“你个老东西!绝八代的还我孙子。”在众亲戚的安慰下才缓过神来,办事了孙子的后事,把前因后果仔细整理了一下,就把根源指向招娣和她妈妈,认为她们母女是“扫把星”、“克星”。一个劲的指责,左看右看都不顺眼。她爸爸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也随奶奶愿骂她们母女。最后离婚,招娣跟了妈妈外婆过,好景不长,妈妈得了精神分裂症整天精神恍惚,在一天下午被酒驾的车撞死了,开车的是个赌徒,车是借赌友的,空一屁股债没法赔钱,就二万元了事了。只好自认倒霉,苦了招娣和外婆,从此一老一小相依为命。
         五月的天空一片瓦蓝,几只麻雀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在屋顶叽叽喳喳叫着,一阵风吹过老槐树沙沙响,“嗖”的一声那些麻雀像离弦的箭飞向巢穴,它们的巢穴筑在青砖大烟囱的洞眼里,那个烟囱足有十几米高,有五十多年了,上个世纪镇上玻璃厂建造的,五十年代厂子还红红火火,随着时代的变迁厂子早已倒闭了,留下破旧的厂房,杂草丛生,垃圾随风刮着,伴着一阵恶臭。虽然李四爷主动坚持清理过垃圾、杂草,可那是苦差事,不但累人、还没有报酬。有几个不怀好意的年轻人冷笑:“不知道这倔老头是学雷锋还是另有所图。”气得李四爷火冒三丈,抡起竹扫帚追打。那几个年轻人20岁出头,住在镇上南慈巷,从小缺少爹妈管教,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吃喝赌钱,泡妞、上网。李四爷年纪大了跑不过他们,气喘吁吁的说:“算你们这几个兔崽子溜得快,老子不跟你们见识,放你们一马,想……想当年我……一个人打三个臭流氓不再话下,下回走着瞧!”那几个臭小子还回头做了个鬼脸,有意识的气气李四爷。要说这李四爷六十出头是个老好人,心肠好,就是脾气倔了点,老伴去世多年,一个女儿早出嫁了到外地,留下这一个孤寡老头。每天都要在门前一亩空地上拾掇拾掇,长些蔬菜,花草。闲来无事就去邻居家帮大家伙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反正就是闲不住。邻居们习惯了,给钱李四爷肯定不要,就给他些点心、茶水,五块的一包烟,李四爷反倒乐呵呵,总是推来推去的说:“咳!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客气啥!老让你们破费怎么好意思呢!”最终熬不过大家伙便收下了。只要有个头疼脑热的,几位老邻居都会去串串门看看,唠唠嗑,顺便带点骨头汤、鱼汤什么的给李四爷补补。他那个心情都会激动地眼泪含在眼眶里,有一肚子话就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外人看来很感人,对于这些子女外出打工空巢老人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五月马兰花开的正艳,远远望去像一只只紫色的蝴蝶在田野,河岸边翩翩起舞,菜籽撑破了肚皮,蚕豆儿涨鼓着,散发出阵阵豆香味。兰兰约几个要好的伙伴一起去招娣家帮忙收蚕豆、菜籽,打扫院子,外婆笑了煮了一锅鲜蚕豆招待这些小客人。临走时小伙伴们摘了几朵马兰花插入头上觉得很漂亮,像美丽的公主一般快乐的舞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6 18:58 , Processed in 0.01357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